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二十四章带头大哥

暮汉昭唐 第二百二十四章带头大哥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君,袁术被大王所擒,今劝降伪陈应是不难。”

马车上,荀谌与郭图同坐于车驾上,说道。

荀谌本应前往淮南,劝说曹操出兵助张虞讨袁。然不料张虞速败陈军,并擒获袁术,失去了出使曹操的必要性。于是张虞在圉城之役后,遣人急驰召回荀谌,变更任务,改为出使宛城,与郭图同劝陈袁投降。

郭图气定神闲,笑道:“大王将纳袁术之女为妃,并封袁术为汝阳侯,食邑万户,已是表露礼遇。陈人兵败丧胆,今见我军善待,岂会不同意?”

荀谌说道:“若大王封袁术为公,陈袁归降应是不难。”

郭图微挑眉毛,说道:“陈国篡汉室之位,今封袁术为公,岂不以陈为前朝,故大王岂会为之?唐之前朝为汉室,而非篡立之陈室。天下能授领公爵者,盖唯汉天子一人。”

袁术在归降之初,与张虞关于爵位谈判时,实际上想看张虞是否愿承认陈国为前朝?

毕竟依照二王三恪之制,皆需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如王、公二爵。

曹丕篡位时,便封刘协为山阳公;司马炎篡位时,便授曹奂为陈留王,刘协一脉不改爵位。刘禅靠着汉室的名头,以及主动归降,蹭了个安乐县公;而东吴不被晋所承认,加之反抗之故,孙皓仅有归命侯爵,不在二王三恪之列。

两王三恪有何特殊?

即能与本朝永享国祚,不会被剥夺封国。在地位上,因是前朝子嗣,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宾客的身份,而非是臣子的身份。

袁术自知陈袁大概率会张虞所灭,故尝试获取两王三恪身份,以便能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

张虞明白两王三恪意义非凡,他若承认袁术的陈为前朝,他将默认汉被陈所灭,而陈被他所灭。但若依如此逻辑,他岂不是变相承认袁术在他上头,这让张虞无法忍受。

故张虞的设想中,汉自诩继周之后,那么他亦将继汉之后。将周、汉皇族之后封为两王三恪,而袁术的陈绝不会在此列之中。

“我险忘两王三恪之事,多谢郭君指点。”

荀谌明白其中深层意义,拱手说道:“此番出使者宛城,为行万全之策,令陈袁出降大王,还需暗中交好大臣,令众人游说袁耀。”

“袁秘、阎象不用多说,据人所言,二者偏方降我”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据自投者言,袁术女婿黄猗掌有万人兵马,与袁耀、袁胤等人交好。以今形势,黄猗手握兵马,他若力主降我,则袁耀不得不降我军。”

在前往宛城的路上,郭图在沿途都会收到大量陈国官吏的拜会信。而这些拜会信,几乎将宛城近来的情况卖得干干净净,这让郭图对宛城略有自知。

“黄猗贪财否?”荀谌反问道。

郭图说道:“据我所知,黄猗好富贵,今想拉拢黄猗,可双管齐下,授官爵与要职,并言他与大王结有姻亲。”

“许以重利,授以要职,结以亲友,是为笼络人心之计。今可依郭君之见。”荀谌说道。

“善!”

经一日的赶路,二人终至宛城。在袁秘出城迎接下,二人被邀请入宛城。

至宛城后,大量陈袁有心的文武纷纷拜谒郭图,希望能与如日中天的张虞搭上关系。郭图来者不拒,让荀谌出面交涉。而他则是与袁秘会面,深聊归降之事。

内堂,二者对案而坐,言语气氛轻松。

“大王常有念及昔旧情,某出使之前,便叮嘱图拜会袁君。”郭图笑道。

袁秘问候道:“昔于沛国一别,至今已有十余年,不知唐王可好?”

“大王将统天下,意气风发,心有建设中原之念。然南征用兵以来,见中原州郡雕敝,良田为荒,口丁稀疏,深为百姓而忧伤。”郭图沉吟少许,说道:“故以图为使,一则问候袁君,二则愿息兵戈。”

袁秘微微颔首,感慨道:“唐王之所求,亦是乃秘之所求。”

说着,袁秘反问道:“不知我主何如,唐王何以待之?”

郭图说道:“唐王念旧情,拜袁公为汝阳侯,享食邑万户。且唐王闻袁公有女秀美,今愿求娶之,时袁与张将有姻亲之交。而诸卿如若归降,唐王将一一封赏,贤能之士必会提拔。”

袁秘心中大喜,问道:“别无要求?”

郭图迟疑了下,说道:“实不相瞒,君任上卿,深知动荡之危害。大王为令豫州安稳,将迁袁氏与陈室上卿诸族至关中定居。”

闻言,袁秘倒是松了口气,笑道:“迁徙至关中,是为国之情理。我今别无忧虑,唯望唐王善待我袁氏子弟。”

迁徙关中对当下的经济与人脉伤害虽大,但对于袁氏大家族而言,他们依旧有能力崛起,通过运作维持家族地位,甚至能一跃成为中央大族。

如西汉开国,刘邦为了削弱六国贵族在关东的势力,并强大关中的根本,尽迁十余万口至关中。

其中田齐至关中,分化出八支子嗣,其中便有著名的第五姓。这些关东贵族子弟迁至关中很少衰弱,而是崛起为关中的豪强、大族,他们的子嗣继而成为朝廷高官,甚至有出任丞相者,如田延年、田何、田广明等。

司马迁所写《史记》便有提及关东贵族的情况,即‘关中富商大贾,大抵尽诸田,田啬、田兰’。

另外,王莽虽非关中田氏子弟出身,但依旧是齐田氏子弟,仅是先人逃难至河北。而他的王姓,便是因本地旧齐人称以‘王家’而来。

其他典型例子,如杜畿所在的京兆杜氏,京兆杜氏定居在南阳,在被迁入关中之后,家族不断壮大,一直兴盛至唐时。

东汉开国崛起的功臣,如耿、梁、窦、邓、马等家族,他们往上追溯皆是关东豪强或士族,在迁入关中之后,凭借政治资源,互相联姻,成为关中大族。

今袁氏迁至关中,袁秘自诩与张虞有旧情,袁氏女又为张虞的妃嫔,因此袁氏岂会衰弱呢?

不用多说,其结果无非是重新发展,通过联姻、学术出仕,利用旧有人脉,袁氏重新崛起,成为如京兆杜氏,扶风马氏这般的家族。即便难以恢复到四世三公的鼎盛局面,但也能在关中留有名声。

见袁秘不反对,郭图继续说道:“齐袁与陈袁不同,望袁君周知。袁君有才德,唐王当会委以别任。”

袁秘拱手说道:“唐王能厚待我袁氏,秘已感激不尽,安敢再有别求。”

郭图抿了口酒,笑道:“我闻公子耀器重黄猗,而今不知黄猗何在,能否请袁君指引。”

“黄猗执掌兵马,虽受我主太子器重,但黄猗性畏妻!”

袁秘笑了几下,说道:“我今让内人访我主千金,向其明言大王关照之举,及大王纳娶少千金之事,时以父女之情说之,黄猗受千金催促,自会投靠大王。”

闻言,郭图不禁抚手而笑,说道:“我本欲以利益、官爵、姻亲说之,不料黄猗畏妻。荆、豫百姓不受刀兵荼毒,将士免有征战之劳,皆赖袁君之功。大王如闻之,必大为欢喜。”

“不敢!”

袁秘拱手而叹,说道:“今纵使无秘,君亦能有所得。唐王擒获我主,名声震动中原,今官兵闻唐军之名如闻虎,兵将皆无战心。而朝官视唐王为明主,大赞唐王之政,官吏无效力之念,试问何以阻唐王降服我朝!”

袁秘之所以积极当带头大哥,除了早投早得利外,余者便是看到圉城兵败后,那些谋士、兵将逃回宛城的神情,无一例外的绝望,在精神上被张虞征服。

既无抵抗之希望,不如接受现实,积极当带头大哥,为张虞招降陈袁而奔走,以为袁氏获取更多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