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二十三章谁能御唐王?

暮汉昭唐 第二百二十三章谁能御唐王?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虞在陈留驻扎时,主要工作是在安顿六万降卒,先让文聘、桥蕤拣选善水性兵卒万人,以便后续组建水师。继而,张虞提拔令狐衍、呼衍乐二人出任杂号将军,各自从五万降人中拣五千人。

令狐衍,太原令狐氏子弟,善弓马,有兵略,与令狐邵为同族。昔张虞下太原时,令狐衍兵败投降,为张虞效力近十年,虽无立下大功,但却胜在勤勉,仅是行事轻佻,让人无法深信。

呼衍乐,匈奴呼衍部子弟,乃张虞小老婆呼衍玉的哥哥。昔张虞控制雁门时,与呼衍贺结亲,呼衍乐便追随张虞效力,因有勇少谋,兼之为匈奴人,出于谨慎考虑,张虞便常让其执掌骑卒。

以上二人性情缺陷,让创业前中期的张虞无法委以重任。然今随着唯一大敌袁术被擒,大量降卒需要被吸纳入军中,故考虑资历及功勋方面,让二人出领一军是为必然之事。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整军扩编,张虞迅速扩充了两万步骑,南征的总兵力达到十三万。剩余的四万降卒除了籍贯为兖州者被释放外,余者编入辎重队中,以填补中原地区民夫人力的不足。

十月十一日,为了彻底征服陈袁集团,张虞一边率大军南下颍川,一边遣郭图、荀谌为使前往宛城。

南下颍川之余,张虞留赵云坐镇陈留郡,以维持粮道的畅通,并令孟宁之、张郃二人各领兵马征讨汝南、沛国二郡县。

十四日,张虞率大军特意途经陈国,陈国相华歆率官吏至阳夏,向张虞献上户籍、图书、粮草。

陈国本为刘宠封地,旧国相为骆俊。汉末时期,刘宠、骆俊二人并力协作,保护陈国士民一番平安,故终有兵乱,但却未能影响太多。

袁术兼并豫州时,为兼并陈国,提出向刘宠假道之求,刘宠拒不同意。于是袁术接纳了杀死曹嵩的张闿,令他杀死骆俊、刘宠二人。二人身亡后,陈国无主,袁术遣有盛名的华歆出任相国。

华歆出任相国以来,先是纳了骆俊之妻为妾,因江左战乱频繁之故,念骆统无处可去,遂收为假子。之后华歆延续骆俊旧策,陈国虽经骚乱,但未有形成大的破坏。

时华歆献户籍,陈国县九,户有三万,人口约在十二—十五万之间,比陈留郡多。巅峰时期的陈国户籍有十一万户,但考虑到豪强所隐匿的人口,或是逃至山林中的百姓,今陈国人口尚有巅峰时期的一半。

见华歆举郡而降,张虞安抚华歆一番,以其归降有功为由,令其继续留任陈国相,而后前往颍川郡。

在张虞即将兵入颍川郡时,陈国诸卿却在战、降之间争论不休。

宛城,议殿上。

太子袁耀暂坐于御榻上,阶下诸公吵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

“陛下兵败被擒,大军折损殆尽。而张虞兴强兵前来,我国仅有老弱数万,何以御敌?”

阎象面露忧愁,说道:“以象之见,今下之计唯有举国出降,方能保全陛下与太子富国,并可裂土封疆。”

被张虞一朝击败,连君主都被擒获,阎象被打着心悦诚服,因看不到任何的前途。故在战、降之间,丝滑偏向了投降。毕竟开国君主在战场上被抓住,这让追随他的人怎会不生绝望。

如土木堡之变,时大明立国百年,即便在国朝制度都已完备的情况,当得知朱祁镇被瓦剌所获,北京公卿无不惶恐,更有败类徐有贞高呼迁都。若非于谦、王直等人站出来,主持大局,并立朱祁钰为帝,怕彼时的明朝不知会乱成什么样?

今陈袁国制未备,袁术连天下都未统一,当他被俘虏时,众人有各种想法都是正常现象。

蔡瑁摇头说道:“国中有积粮,黄猗正领兵回援。长沙另有兵马一、二万之众。而大将黄祖在江夏,手中尚有精兵。统计诸部兵马,我国尚有可有之兵六万之数,今若坚守不战,为何不能击退张虞?”

“陛下举十万之众,尚非张虞之敌。今蔡君安敢豪言,举六万老弱能退张虞?”

凭借会游泳,蔡瑁从战场上逃了出来。初回到宛城时,蔡瑁也是想过投降张虞。但考虑到他和曹操有旧交,他希望能联络曹操,以保全他的荣华富贵。

阎象冷笑了声,说道:“况撤诸围之兵,岂不自开门户?纵击退张虞,曹操、刘备割据郡土,势大难遏,我军亦不过是苟延残喘。”

蔡瑁没有理会阎象,而是朝袁耀拱手,说道:“禀太子,袁绍病故,诸子分裂,河北已无张虞强敌。天下之中,能与张虞抗衡者,非我陈室莫属。我军若被张虞兼并,则张虞将统天下。”

“以瑁之见,太子不如向曹操求援,曹操见我军危急,必会兴兵来援。”

“荒唐,我军与曹操交兵多年,曹操怎会出兵?”纪灵忍不住嘲讽道。

“将军不闻唇亡齿寒之语?”

蔡瑁解释道:“曹操志在称雄,今张虞如灭陈袁,后则将征曹操。彼时曹操独臂难支,必将败于张虞之手。以曹操之智岂不知此理,故依唇亡齿寒之理,我军向曹操求援,曹操必会出兵解围。”

“就怕前脚驱虎,后脚引狼入室!”邓羲犹豫说道:“曹操窥视我国多时,迟迟不敢西征,便乃畏陛下及我大军。而今大军覆没,陛下被擒,国中空虚,曹操见我空虚,恐会行假道伐虢。”

说着,邓羲不愿得罪蔡瑁,又含糊说道:“蔡君之策亦有可取之处,如能有曹操为外援,而我军能坚守至明岁春,及春水上涨之际,张虞因水土不服之故,将会率部撤军。”

见众人各有见解,袁耀无法抉择,看向尚书令袁秘、司隶校尉袁胤,问道:“今陛下被张虞所获,众卿各有不同之见,二君为国肱骨,不知有何高见?”

袁秘为张虞旧友,汉末出任沛相,值袁术兼并豫州,袁秘不仅主动献郡,且还帮助袁术奔走。及袁术下豫州,袁秘便出任豫州刺史。袁术称帝开国,袁秘被征召至宛城,出任尚书令。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诸房远亲子嗣众多,因袁术在南阳发家,因此如袁秘、袁嗣、袁胤等袁氏宗亲皆为袁术效力,并在开国上出了不少力气。

袁秘沉吟少许,忧虑说道:“太子,陛下尚在张虞手中,若我军不降,恐陛下有性命之危。及张虞下中原,必怨我袁氏不降……。陛下平定汉淮,士马精强,尚被张虞擒获,试问何人能御张虞?”

相比外姓臣子,袁秘更担心汝南袁氏的未来。袁术称帝固然使袁氏走向巅峰,但袁术如若兵败国亡,袁氏必然随之衰微。

今张虞一统天下的势头难掩,而他与张虞是为旧识,今唐国大将满宠都是他举荐于张虞。念及往昔种种之关系,袁秘更倾向投靠张虞,有他奔走联络,张虞若是念旧的话,或许会给袁氏留下生存余地。

袁胤凝眉苦思,说道:“尚不知张虞态度,以胤之见不如先行备战,于边城驻兵固守,徐徐与张虞商谈,保留陛下性命。看张虞意下何如,再兼观我军兵力强弱。”

见众人意见不同,袁耀叹气说道:“陛下被擒,我暂主大局。今张虞大军进逼在前,我军还需决断,然诸君却意见不同,这让我如何裁定?”

袁耀优柔寡断的模样,让袁秘、阎象等人连连摇头,今下连做主的胆气都没有,怎么和张虞作战。

犹豫片刻,袁耀看向纪灵,问道:“将军为国之大将,今如统兵与之交手,可有取胜之信心,或是能据城以退张虞?”

纪灵面露难色,说道:“禀太子,张虞用兵如韩、白,纵横河朔,未有一败,灵不敢言能胜,但太子如委灵重任,臣必将竭力尽忠。”

袁耀叹气说道:“依卿之言,那便是会输给张虞了!”

纪灵愣了下,他只是不敢担保能击败张虞,今到袁耀嘴里怎么变成他一定会输给张虞?

虽说郁闷,但碍于袁耀太子的身份,纪灵倒也是忍了下来。

说着,袁耀愁眉苦脸,说道:“今陛下被擒,将无取胜之心,为之奈何?”

见袁耀当着众人的面唉声叹气,众人无不唏嘘叹气,大敌当前,父亲被擒,如欲抵抗,当思用兵。若有意归降,当早下决断。以此而观之,太子不及陛下久矣,根本无君上之风。

与此同时,却见侍从趋步进报。

“太子,唐王遣郭图、荀谌为使,现至舞阳县,持陛下书信将谒宛城。”侍从说道。

闻讯,袁秘说道:“太子,郭图为唐王亲信,今出使我朝,当为劝降而来。太子不妨接待郭图,先看唐王劝降条件,若唐王礼遇甚厚,归降并无不可。”

“尚书令言之有理!”

阎象及时说道:“唐王遣使拜谒我朝,应是为劝降而来。今有陛下手书,不如先见郭图,再商讨归降事宜。”

袁胤说道:“黄猗领兵回师,太子不如观郭图之言,咨询黄猗之见,再定夺大略。”

“且依诸卿之言!”

ps:上一章袁烀为长子写错了,应是次子(已修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