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562 怀念一个月六两银子的日子

裴元随后给陈心坚说道,“前期募兵,少不了要用些钱财的。你和程雷响还不太一样,他在天津卫的时候,还有朝廷的粮饷补贴着。”

“至于你,别说你是以招募选锋家丁为主,就算后期补了正经的兵额,宣府都不一定会给你多少钱粮。”

“但好处也有,这支兵马完全不吃朝廷的粮饷,独立性也更强一些。”

陈心坚对裴千户的财力十分有底,老实等着他的安排。

就听裴元很干脆的说道,“前期可以比照程雷响的例子,先给你两万两。后期养兵用到银子的话,再按时给你拨付。”

陈心坚大喜,连忙道,“属下必定不负千户所望。”

裴元现在除了自己那六万两,还把千户所的账簿和那几万两积蓄,全都弄到灯市口老宅了。

除此之外,就是帮朱厚照找儿子时,从南方各指挥使那里弄到的十七万两。

那十七万两银子,裴元之前的时候,让陈心坚从王敞那里拿了七万两,围绕和司钥库奏折相关的七大税关,开始收购大明宝钞。

如今已经进入十月,距离“司钥库奏折事件”不足一月了。

以现在的时间节点,派往七地的人手已经加速完成了对大明宝钞的收购,现在正火速将那些“废纸”往京城运。

等到“司钥库奏折事件”发生后,大明宝钞就能再次用来缴纳运河上的商税。

这也是大明宝钞在废弃了两年多之后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启。

等到经历了初期的价格撮合试探后,因为裴元疯狂收购带来的大明宝钞流动性枯竭,将会让宝钞的兑换价格,迅速接近正德五年的官方指导价。

也就是一贯宝钞折抵两文钱。

裴元之前派人四下收购大明宝钞的时代背景,是大明宝钞被废弃了两年,并且前途不明的情况下。

宝钞的跌势难以遏制,主要的回收渠道又被断绝,基本上价格就真奔着废纸去了。

可谁又敢想,再过一阵子,这些“废纸”就又能交税了呢?

裴元虽然不知道手下们收购宝钞的具体价格,但是一文钱的兑换均价,也应该在十几贯宝钞到几十贯宝钞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打算大肆抛售的话,裴元那七万两银子,就算获利达不到几十倍,能够有个十几倍,几倍也足以赚麻了。

但是以裴元手中的宝钞体量,如果真要这么干,就会彻底把宝钞市场打崩了。

一旦大明宝钞崩盘,货币价值被白银裹挟,朝廷就彻底的失去财权了,整个国家都将被溢价的白银剥削。

这是裴元绝对不想看到的事情。

和王琼以及王守仁这两个老**作,以一条鞭法绑定大明宝钞,是裴元试图对大明做出的最重要革新。

只要这个法子能够成功,朝廷就能摆脱白银集团的控制,通过大明宝钞掌握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大明宝钞作为流通货币的话,百姓不用分摊白银从挖掘熔炼到运输、交易到百姓手中的额外价值,负担将会大大的降低。

有了这些强大的人力物力,大明可以发挥出横扫内外的力量。

与这伟大愿景相比,裴元还是愿意赌一把的。

而且只要裴元不抛售,甚至慢慢小笔出货的话,宝钞的价格说不定就会在正德五年官方指导价的基础上出现倒挂。

以这个币值作为衡量的话,裴元手中的宝钞的纸面价格,将会达到惊人的上百万两。

不敢想啊不敢想。

裴元摇头,这踏马的,去年才刚在淮安赚了九十多万两,这又要到手一百多万两。

怎么感觉一点都不踏实呢。

说起来,真怀念当初一个月六两银子,被债主追赶的时候啊。

那夕阳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旋即,裴元又想到了王敞那里还有十万两蓄势待发,正准备收购永乐通宝再去日本搞一波的事情。

日本现在正在热炒的永乐通宝,虽然远远还没有炒到最高点,但裴元已经等不及了。

他打算趁着倭国使团在京的时候,尽快寻找合适的倭国内鬼,来一波永乐通宝攻势,全力收割倭国的财富,争取一举把那边的统治体系拉崩。

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从中渔利的其他机会。

这头道韭菜再不割,就不香了。

而且用永乐通宝换回来的是踏踏实实的白银,只有手中有了足够的白银储备,那裴元面对南方白银集团的反扑,就有更大的余力了。

陈心坚见裴千户说着说着,先是若有所思,接着露出迷之微笑,一时也有些无语。

好在陈心坚素来懂事,好一会儿等到裴元回过神来,才主动提了之前的话头。

“那卑职是去找张松领银子,还是……”

裴元回过神,说道,“你去找小夫人拿银子吧。这件事倒也不急,过些日子我正好也要去山东肃清德藩,你和我一起南下就行。”

陈心坚心中一跳,想起刚才说起东昌府时,裴元让他不必顾忌德藩的事情。

心道,莫非那件事要发动了?

只是陈心坚仍旧不觉得,那种程度的谣言,对德藩会有什么效果。

两人又闲聊片刻,就听有锦衣卫来回报,“千户,贡院开了。”

“哦?”裴元精神一振,向外一看,果然天色已经渐黑。

裴元看了陈心坚一眼,莫名感怀道,“鱼跃龙门的机会就在眼前,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本千户的情分。”

又道,“且等等看吧。”

裴元又和陈心坚提了提,该如何装备兴和千户所这支半私军的事情。

朝廷和宣府的支援,是指望不上了。

陈心坚一开始计划找些门路,从湖广或者广东购买一些好用兵器。湖广和广东都是重要的炼铁产地,其中以广东为最。

广东的铁锅一直以来是向阿拉伯商人出口的硬通货。除此之外,向鞑靼走私的时候,铁锅也是很紧俏的商品。

铁锅的铸造难度,可比兵器要难好几个量级。能卖铁锅,自然就能卖其他的铁器,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不过裴元给出了别的意见。

“之前的时候,朝廷为了平定霸州军,向参战的边军和京军敞开了供应粮饷兵备。”

“现在叛乱平定,许多京军又要被借调去各个衙门当差或者去营造寺庙。他们手中的装备,大多就会被各个卫的大小武官倒卖。”

“可以先从京营这边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低价买一批。”

陈心坚想了想,说道,“属下在京营中没什么门路,等会儿我去看看云不闲的伤势有没有反复,顺便去问问他。”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陈心坚已经能察觉到,裴元的心思显然不在这上面了。

他知道裴元是为了那些举子们事情,当即便不再多话,静静地出去掌了灯进来。

过了一会儿,有锦衣卫来报,“千户,有唐皋、黄初、蔡昂三位举子考完,听说千户正在寺中料理公务,特地前来答谢。”

裴元刚露出些笑意,随即又想了想,这三人本就借住在智化寺里,又是被自己尽力带入京中赶考的,欠了自己不小的情分。

如今考完了,过来打个招呼,倒也是应有之义。

裴元的神色平静下来,说道,“请他们进来吧。”

陈心坚在旁注视着裴元的神色,知道他在意的是那些花费了不小精力的山东举子。

他怕裴元失望,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千户,有些时候他们糊涂,也不必当真,关键时候也可以推一把。”

裴元轻轻点头。

人性怎么能经得住考验?

这些人走上仕途成为文官后,和自己这锦衣卫武官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过往,必然就会成为他们的黑历史。

就算再坚定的人,面对身份上的认同,也难免会动摇。

自己这样的实用主义者,确实不该天真的期待太多。

不一会儿,唐皋等三人进来。

或许是刚出考场没多久的缘故,三人虽然颇有些倦容,但都兴奋不减,上前和裴元见礼时,也能看出眉间喜色。

裴元知道这三人的本事,提前笑着恭贺道,“看来,这次各位发挥的都还不错。可见裴某还是有点眼光的,有幸能携三位人杰入京。”

三人且笑且谦虚道,“不敢得千户谬赞。”

裴元顺势邀请道,“我已经让人备下酒水,等会儿为三位同贺。”

这三个虽然不是什么留名青史人才,但是既然名位高,多少还是有点拉拢价值的。

唯一可惜的是,这三个都是要进翰林院的,平日里也就是能写写词,修修史,等到他们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裴元那时基本上已经大局已定了。

嗯,倒是可以让他们监督修史,免得那些聪明人趁机在史书里黑自己。

想到这三人能派上用场,裴元的邀请又真诚了几分。

三人这次考的确实不错,他们对望一眼,想着已经在裴千户这里得了不少帮助了,倒也没必要刻意生分什么,便都道,“那就叨扰千户了。且等我们回去沐浴更衣,再来参加宴席。”

裴元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仔细观察了下。

他们在贡院里关了些日子,确实有些憔悴邋遢。也确实需要好好洗个澡,替换身上的衣服了。

裴元听着话,若有所思间,神色好了些许。

等三人离开了,陈心坚立刻在旁道,“那些举子虽然安排在智化寺附近,与三人回来的时间相差无几,但与住在智化寺里的三人,终究有些不同。”

“或许是沐浴更衣了再来,也未可知。”

裴元点点头,又等了片刻。

正在裴元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忽又锦衣卫进来回报,“回禀千户,前番那些山东举子联袂来求见千户,说是千户在考前就许了为他们摆酒设宴。”

裴元听了,心头阴云尽散。

他当即问道,“来了几人?”

那锦衣卫答道,“前番来过的那十来人,好像都过来了。”

陈心坚适时的在旁说道,“千户,那卑职就去让人摆上宴席了。”

裴元欢喜道,“好!”

说着,想起陈心坚之前的提醒,在座椅上回头,看了看背后的那画。

画是当世名家锦衣卫指挥使吕纪所绘,上面裴元居中,左右各有举子欢快畅饮。

裴元看了片刻,平静道,“酒席还是设在那个佛堂吧,让人把这画挂过去,且供他们欣赏。”

一个合格的政治依附,不但要有紧密的情谊,还要明确绑定彼此的关系。

当年的“甲申十人众”出现在同一幅画里,可不是什么多此一举的事情。

陈心坚闻言,立刻让人安排。

正好又有锦衣卫回禀,说是霍韬、田赋也过来了。

裴元对这两个没什么意外,就算来的迟些,也知道必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毕竟参与了太多事情的二人,已经没法跳船了。

裴元见时间不早,也没太多单独交谈的机会,索性就让他们一起,也前往那佛堂赴宴。

裴元想了一会儿,又对手下吩咐道,“去替我把大都宪李士实请过来。”

这会儿把诸事安排下去的陈心坚也正好回来,闻言有些惊讶道,“现在吗?”

陈心坚又小心翼翼的对裴元提醒道,“堂堂大七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对这些举子们可是很有吸引力的。千户切莫为宁王做了嫁衣。”

裴元摇头道,“等这些人过了殿试,就该考虑去各部观政的事情了。我有心让他们都去都察院,这件事没有李士实的点头不行。”

“这会儿正好让李士实照个面,他和吏部天官杨一清最近走得近,索性一块交代给他了。”

“至于宁王那边,李士实应该知道分寸,不会为了这几个进士就得罪我。再说,我安排几个进士怎么了?”

这话要是文官势力的几位大佬这么说,一点也不违和。

以裴千户锦衣卫的身份说出来,就多少有点怪怪的。

好在陈心坚也对裴元信心十足,便道,“那卑职亲自去大都宪那里请人。”

不一会儿有锦衣卫进来,小心翼翼的从裴元背后的墙上,取了那幅锦衣卫指挥使吕纪所绘的名画出去。

裴元刻意又等了片刻,才向上次吃晚餐的那间佛堂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