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声呐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声呐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太特省上游到卡布拉巴萨峡谷之间的河段,最近也没有消停,东非的水文船,经常游弋在这段河道中,对这段河道进行测绘,标记。

对于太特市以下的赞比西河而言,泥沙淤积是阻碍航运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对于这段河道,最大的自然阻碍就是河里的礁石。

东非地质专家科博达的团队,正在赞比西河面上,使用声呐对该河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复查。

“早在19世纪,法国和瑞典的两位科学家就已经开始测量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古代,就有人发现声音可以在水下传播的现象。”

“就比如达芬奇,他在十五世纪末,就记录了相关实验,将管道插入水下,可以听到远处船只的声音,而更早的远东帝国,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墨子》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不过,世界声呐仪器的快速发展,还要等到20世纪以后,尤其是各国为了应对潜艇这种新兴水下作战舰艇,这使得一战期间,其他国家的声呐仪器快速进步,尤其是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

“我们东非对声呐的研发,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算是走在世界的前列,1897年,第一台声呐被发明出来,不过当时也只能被动接受声波,最开始也是为了应对潜艇而立项的。”

“除了帝国以外,英国对声呐设备的研发也比较早,不过一直到本世纪初,英国的刘易斯才发明水听器,但是这种水听器很原始落后,只能用来监听潜艇和船只螺旋桨的声音。”

“同时期,东非的声呐,已经更新迭代,并且装备海军,如果世界大战时我们对付德国潜艇,估计德国的群狼战术会大打折扣。”

科博达向他的队员们讲述着声呐的发展历史,从他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各国对声呐设备的研发,基本都是冲着潜艇这种新式舰艇去的。

作为世界上最早研发并且装备潜艇的国家之一,东非在反潜领域的研究也是下了很深的功夫。

“如今,声呐设备,不仅仅再局限于军事领域,对于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这台国产的河流水文船,就使用了帝国最新的声呐技术,由姆贝亚市的亚达实验室研发,授权生产,他们的上一代产品,在南极科考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非地跨赤道,国土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因此东非也常被看做南半球国家,这类似俄国(苏联)是欧洲国家,虽然俄国的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

因此,东非也可以看做最强大的南半球国家,也是明确的南半球唯一工业国和列强。

整个南半球的工业国只有一个半,除了东非以外,剩下半个就是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的国情比较特殊。

一般而言,澳大利亚成为国家的时间节点是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法案》通过英国批准后,这基本就确认了英国承认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国家存在。

但是,虽然成为了国家,可澳大利亚依旧和英国有很深的牵连,因此并不算完全独立,且无完整主权。

就比如一直到今年,英国主导的《威斯特明斯特法案》才明确了澳大利亚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可是英国虽然允许是立法独立,但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立即执行,前世澳大利亚执行该法案是1942年,即便如此,英国议会依旧保留对澳大利亚各州的剩余立法权。

总而言之,此时澳大利亚在东非看来,依旧只能算英国的殖民地之一,而非独立国家。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本身的工业虽然不错,但是也很有限,只能称为初步工业国。

两相结合,澳大利亚只能算半个工业国,甚至说是半个国家都不为过,即便这样,澳大利亚相对于南半球,除了东非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算工业比较发达了。

回归正题,东非作为最强大的南半球国家,因此对于南极地区,自然也有自己的野心,因此,本世纪以来,东非进行了多次南极科考行动。

而声呐设备,对于海洋水文探测,冰山运动轨迹,南极地形等等数据搜集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尤其是冰山,曾经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就和冰山有很大关系。

科博达说道:“在我年轻的时候,可没有如今这个条件,许多水文探测,只能人工进行,在复杂地区,甚至要穿潜水服下潜,人工观测河流底部情况。”

团队工程师说道:“科博达先生,实际上我们虽然年轻一些,可声呐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新事物,在此前,可能也就实验室或者军方对这种设备最了解。”

“尤其是军方的声呐设备,说不定比我们使用的这玩意都要先进两代都说不准,不过市面上我们这艘水文船的声呐应该算最好的了。”

确实如此,军方对声呐设备的使用,从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后来东非海军对各个海域水文,海底地形的勘测就少不了声呐设备出力,就比如巽他海峡,曼达海峡等等。

靠着技术优势,以及地理优势,东非海军应该是世界各个大洋研究最深的国家之一,技术优势不用多说,地理优势则是东非海军在全球影响力的体现之一。

毕竟东非本土就濒临印度洋,大西洋两大洋,而在太平洋和北冰洋,东非的势力同样不容忽视,太平洋方向不用多说,北冰洋则多亏了阿拉斯加领地,东非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在四大洋都有领土的国家之一,至于另外一个,就是英国。

因此,东非海军的日常活动范围可以说极为广泛,在和平时期,几乎全世界大部分海域都可以过去。

而其他国家也不好找理由拒绝东非这一正当行为,毕竟总不可能不让东非和自己的海外领土联系,那和对东非宣战都没有太大区别。

这也方便了东非海军或者海外科研人员对世界海洋的研究。

东非海军是世界唯三的全球性海军之一,其中两个关键标准,东非都符合,第一点就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第二点则是在全球有广泛的海军基地支撑,另外两个是英国和法国。

其实美国也应该属于全球性海军,只不过在印度洋的影响力较弱,且缺乏可依赖的军事基地。

至于其他国家,那都只能算区域性海军了,即便是实力不弱的德国还有日本。

科博达说道:“帝国海军在声呐设备上,肯定比我们领先许多,不过也只局限于部分舰艇,才会装备最前沿的技术设备,一些老旧舰艇,可能连声呐都没有。”

军用声呐更先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导致一部分东非战舰并没有装备这种设备,尤其是有养老舰队之称的第七舰队,他们甚至还有一艘上个世纪东非制造的铁甲舰在服役,当然,东非先进战舰都安装了声呐。

而声呐的普及,也倒逼东非海军的潜艇部队,在反侦查方面下功夫。

世界其他国家海军应该也有相关布局,在一战后,主要的海军强国,基本上都会在声呐研究上下功夫。

“不过,我们的设备也足够用了,短短十几天时间里,我们就发现了十多处可能对船舶航行造成威胁的隐蔽暗礁,这对于帝国接下来改造赞比西河航运能起到巨大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现在的这份工作,在整个赞比西河通航计划中,重要性仅次于卡布拉巴萨船闸建设,虽然前者难度更大,技术含量更高,工程量更是惊人。”

“但是,如果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这段河道如果无法通航,那卡布拉巴萨船闸建成后也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清除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间河段的暗礁,河床的基岩,是赞比西河中下游通航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科博达团队的其他成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整个赞比西河改造计划,尤其是中下游干流河段,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赞比西河中下游无法彻底通航。

因此,从下游平原河道的清淤,到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间的清障,再到卡布拉巴萨船闸的建设,都必须要同步进行。

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完成时,赞比西河航运被利用起来,毕竟,整个赞比西河流域治理,可是能长达几十年时间,东非政府显然不可能等那么久。

对于恩斯特等东非政府高层而言,最好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接下来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约十年时间内,先实现赞比西河中下游的通航。

这也就意味着,等到八五规划期间,赞比西河干流,卢萨卡以东的航运工程要彻底实现。

这样一来科博达团队所在的这部分河段,就成为了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要赞比西河中下游能够通航,那对东非经济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至于其他方面,完全可以慢工出细活,即便干到二十一世纪也无所谓。

因此,卢萨卡以东赞比西河航运工程,实际上是有些急功近利的,不管是下游河道疏浚,固化,还是卡布拉巴萨水电站,船闸建设,亦或者是其他河段改造,单挑一个出来,别说20世纪,就是21世纪都是相当庞大且难度比较高的工程。

更何况东非政府想要在十年之内完成这些工程,也就是如今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东非政府为了提振经济,敢于投入,而且现在东非人还有干劲,因此可以大胆尝试。

毕竟时间拖久了,即便日后东非经济更发达,可能也没有机会再完成这种世纪性工程,就比如前世21世纪的美国,他的基建能力相对于20世纪,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衰退的,这和21世纪的美国经济数据是不匹配的。

总而言之,恩斯特认为现在是完成这种工程的最佳时机,拖到以后,他相信后人的智慧,但不相信他们的精神。

赞比西河从卡布拉巴萨峡谷到太特市之间的河段,有许多礁石,尤其是那些暗礁,如果不进行清除,那赞比西河中下游通航就不可能实现。

太特市以下是赞比西河的冲积平原,因此以赞比西河河道以泥沙质为主,而太特市以上的河道,就是基岩河道了,河道基本上是河水侵蚀下切岩层形成的。

而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质地坚硬且密度大岩石,没有被赞比西河侵蚀掉,进而成为河道里的礁石甚至是岩质河心岛。

这些都需要东非的工程兵爆破拆除,为后续船只通行扫清障碍,以前,赞比西河船只的终点站在太特市,太特市以上的河道,自然也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卡布拉巴萨船闸建设,整个中下游地区都被规划为航道,这些障碍也就到了拆除的时候。

至于卡布拉巴萨峡谷往上,其实也有不少礁石和险滩,不过等到卡布拉巴萨水库蓄水后,水位会大幅度提升,整个卡布拉巴萨峡谷都会成为一个巨型人工深水湖,那些礁石,险滩也就不足为虑。

因此,卡布拉巴萨峡谷到太特市之间的河段清障也就成为了东非水利部门攻关的重点。

那些明礁和岛屿都不算大问题,暗礁才是心腹大患,这也是这段河道会采用声呐设备进行勘探的原因。

科博达团队,在过去的十几天时间里,就利用声呐设备,发现了十几处隐藏于河面之下的暗礁,并且对河床底部地形进行了更细致的测绘和摸查,这对于日后赞比西河航道的规划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条河流,它的航道也是提前摸索出来的,毕竟河流也有深浅不一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标注。

就比如赞比西河下游,平均宽度也有十几公里,同一河段有的地方水深能达到十几米,有的地方可能也就两三米深,甚至不到一米。

不过,日后卡布拉巴萨水库建成后,赞比西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的河段,深度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水库的调节,河道还能下切几米左右,但这仅限于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太特市往上的基岩河道是不在之内的。

所以,对于太特市往上到卡布拉巴萨峡谷之间的河段,东非工程兵还有施工人员,会采取各种手段,确保打通一条能够稳定通航万吨船舶通行的河流航道出来。

科博达团队就相当于侦查兵,他们绘制完河道的地形图,还有标注出河道的隐患后,东非工程兵还有施工人员再对需要改造的部分进行干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