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六十章 维也纳密谋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六十章 维也纳密谋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1931年以来,中欧地区,也就是德国和奥匈帝国暗流涌动,对于这两个国家而言,经济上,因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百业凋零,民众生活困顿。

政治上,两国的君主**制度已经越来越引发两国民众的不满,当然,如今两国经济上的问题,其实和是否是君主制关系不大,毕竟这次经济危机可以说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更进一步说是整个世界市场都受到了影响,但是到1931年,放眼全世界,哪怕是相对封闭的苏联市场都不可能完全不参与国际贸易。

因此,当今世界,别管什么政治制度,都避免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而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特殊之处,在于皇帝是第一负责人,因此经济上的任何问题,即便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也必须背锅,换在英国,大不了换个首相,美国和法国,更是重新选举最高领导人,这样就可以暂时平缓民众的怒火和不满。

放在平时,两国皇帝或许还可以采取各种办法拖延,但是这次中欧地区的社会运动来势汹汹。

……

维也纳。

1931年对奥地利而言,绝对是糟糕的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仅维也纳一地官方统计的失业人口就高达二十多万,这还不包括那些失去经济来源的隐性失业人员。

如今整个奥地利的失业率正朝着百分之二十这个节点,极速飙升,而工业更发达的波西米亚工业区更是风云激荡。

同此前的匈牙利不同,匈牙利终究是农业地区,因此即便工党政权成立,也最终被帝国政府彻底镇压下去。

可奥地利就不同了,工业化程度更高,工人基数大,从1930年以来,大量失业工人,义无反顾的加入奥地利工党,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经济来源的工人,连生存都举步维艰,根本不怕和政府拼命。

加上苏联模式的成功,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糟糕状况,说实话,就是最坚定的资本主义战士,此时都被苏联的“资本主义崩溃论”动摇信仰。

连以“民主”自居的资产阶级,在和工党的意识形态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别说奥匈帝国的君主制比前者看起来都还要落后一个层次。

毫无意外的,1931年人口接近两百万的维也纳,成为了当下欧洲工党运动的中心。

仅上半年,奥地利工党就策划了三场规模空前的叛乱,试图推翻奥匈帝国政府,而且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加浩大。

为此,亲自参与和指挥过一战和匈牙利平乱的鲁道夫皇帝,试图以铁血手段,对工党进行镇压。

同时,为了维持统治,鲁道夫皇帝试图推动社会改革,从而让帝国度过经济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先不提工党如何,鲁道夫的改革狠狠的得罪了帝国的资产阶级。

在这种局面下,奥匈帝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阿尔弗雷德·弗劳恩费尔德,进入了奥地利资产阶级的视线。

弗劳恩费尔德此人的人生经历和德国的鲁道夫颇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参加过一战,只不过,同为奥地利人鲁道夫加入了德**队,弗劳恩费尔德在奥匈帝**队服役,二者都有出色的演讲能力。

这使得弗劳恩费尔德领导的奥匈帝国民族党迅速在经济危机期间崛起,成为维也纳的重要政治力量之一。

而奥匈帝国民族党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就是实现德奥合并,组建大德意志帝国。

此时,弗劳恩费尔德就正在和奥地利的几个重要人物秘密会晤。

“施耐德先生,不知道这次你们前来和我们会面的目的是什么?”弗劳恩费尔德对着一个富态的中年人问道。

这个富态的中年人是维也纳著名的企业家之一,名字叫施耐德,在维也纳商人中的地位很高。

“弗劳恩费尔德阁下,不要紧张,这次我前来,其实是代表整个奥地利的工商界,想要和你谈一笔大生意,这事关未来帝国德意志人的命运,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胆量和我们合作。”

施耐德一开口,弗劳恩费尔德心里就有了数,如今奥地利的资产阶级日子可不好过,经济危机是一方面,工党和工人阶级是一方面,最后是鲁道夫皇帝的改革。

生意不好做,工厂和资产又受到工党组织的工人的威胁,最后,连贵族也对他们进行打压,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让奥地利的资产阶级十分不安。

于是,弗劳恩费尔德和他领导的奥地利民族党就进入了奥地利资产阶级的视线。

施耐德接着说道:“想必阁下也知道,如今工党猖獗,同时帝国政府又极端无能和腐朽,奥地利可以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需要有识之士站出来,领导德意志人,解决帝国的隐患。”

“我们认为阁下就是最好的人选,因此,我们希望能和阁下展开合作,共创盛举,为德意志民族的未来寻找出路,也只有民族党能带领大家,实现这一目标。”

弗劳恩费尔德对于施耐德的挑拨,完全没有兴趣,他说道:“施耐德先生,最好不要浪费我的时间,有什么话,直接挑明了说,否则我就送客了。”

面对弗劳恩费尔德这种思想极端的疯子,施耐德心里满是腹诽,但也只能无奈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我们希望弗劳恩费尔德阁下,推翻如今的帝国政府。”

施耐德语出惊人,但是弗劳恩费尔德却对眼前这个“逆贼”没有刁难,反而饶有兴趣的说:“理由呢!”

施耐德胸有成竹的说:“理由很简单,如今帝国的制度下,阁下还有奥地利民族党没有更进一步的空间,我们和德国不同,德国主体民族就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

“而帝国的德意志人却只集中在奥地利为核心的区域,甚至不到全国人口的三成。”

“这也就意味着,贵党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在这种局势下,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帝国的主流。”

“毕竟,帝国是由多个地区和民族组成的国家,而世界大战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没有主导民族的国家,是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

“于公这不利于帝国的发展和进步,于私不利于贵党派,成为帝国权力的中心,同时,奥匈帝国的君主制下,也不可能让你们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毕竟帝国选举几乎如同虚设,没有皇帝陛下的首肯,说难听点,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帝国首相。”

弗劳恩费尔德的面色变得难看起来,虽然他作为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始终认为德意志民族高人一等。

但是正如施耐德说的那样,他的政党在奥地利如日中天,但也仅仅局限于奥地利,而不是整个帝国。

即便匈牙利,斯拉夫,捷克人不介意他们的政治口号,支持他们进入帝国政府高层,可奥匈帝国上面还有皇帝这一关。

只要鲁道夫皇帝不愿意,别说帝国政府首相,就是内阁估计都很难进去。

这一点和德国不同,因为德国在一战期间,容克和威廉二世的矛盾,这导致后来他们大大加强了议会和首相的权利,如今德国首相的任命,名义上由德国皇帝任命,但实际上,只要议会决议通过后,威廉二世本人都无法干预。

毕竟,容克们在一战后期,几乎都架空了威廉二世,他们也不想后面被威廉二世清算,因此,做出了大量限制。

奥匈帝国就完全不同了,在奥匈帝国,贵族总体和皇帝的利益还是一致的,哪怕这次鲁道夫的改革,也没有动贵族的利益,而且因为发展程度原因,奥匈帝国的贵族和资产阶级还有比较清晰的界限,不像德国,资产阶级容克也很广泛和普遍。

这也是施耐德这种奥地利大资本家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的原因,鲁道夫的杀猪刀眼看就要落下来了,他们只能寻找合作者,或者说代理人赌一把。

至于说他们亲自下场,那肯定是没这个胆量的,毕竟他们可是穿鞋的,怎么可能会殊死一搏。

如果是放在以前,他们可能会鼓动小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等群体,和政府对抗。

但是如今这招却是不行了,或者说因为工党的存在,他们不敢鼓动市民和工人抵制政府。

有组织和目标的工人,和以前没有组织的工人,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完全有可能把奥匈帝国变成苏联那样的“奥联”。

一着不慎,所有努力,就可能为工党做了嫁衣,并且把他们送上断头台,那就滑稽了。

至于军队,则被贵族牢牢把持,因此他们也找不到可以合作的对象,尤其是最近,鲁道夫刚刚对贵族收买过一次的情况下,军队的贵族军官更是牢牢的拥护在鲁道夫皇帝身边。

弗劳恩费尔德也了解如今奥匈帝国的情况,因此他对施耐德说:“这你们可能就找错人了,虽然说我们民族党在奥地利很有影响力。”

“可是,帝国不仅仅只有奥地利,更别说我们只是一个政党,而皇帝陛下手中可是有着军队和警察,我们如何可能和皇帝陛下对抗。”

施耐德仿佛为他出谋划策的说:“这一点,阁下你陷入了思维的误区,我们并非要推翻皇帝陛下,而是为了推翻如今帝国政府,从而实现英国那样的宪政制度。”

“这样一来,这次政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而你也有机会成为帝国首相,并且最终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毕竟,贵党派在奥地利的支持者可是不少,包括工人,军人,农民,市民等等,你们就是代表着奥地利人民的声音,而我们也颇有财力,愿意支持贵党领导奥地利和德意志再次伟大。”

施耐德等人,正是看中了奥地利民族党在奥地利的广泛影响力,如今在奥地利的政党中,除了工党,就是民族党。

工党显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也就只有奥地利民族党可堪一用了,尤其是他们政党三教九流各种成分都有,也包括军队,尤其是军队的中下层军官和基层士兵,这就让政变成功具有可行性。

弗劳恩费尔德说道:“光是奥地利可不行,其他民族怎么办?”

奥匈帝国其他民族和地区,显然不对奥地利民族党感冒,这就有可能让帝国分裂。

施耐德说道:“这一点也不是问题,毕竟贵党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整个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因此只要未来德奥合并,那帝国的民族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话是这么说,做起来却很难,毕竟如今奥地利人可不像前世,因为奥匈帝国解体,只能做德国的附庸,因此,谁合并谁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前世弗劳恩费尔德愿意加入德国民族党,那是因为奥地利没有和德国抗衡的能力,至于如今么!好像也没有。

这是很尴尬的情况,因为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奥地利民族党即便能夺取政权,他们也无法和德国民族党竞争。

不过,施耐德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他鼓动道:“如果不发动政变,那贵党派和阁下,拥有只能在奥地利的民间打转,因此还不如和德国民族党合作,阿道夫此人,下一次德国选举中极大概率能成为德国新首相。”

“你们或许可以展开合作,等到两国合并,最差阁下也可以混一个大德意志帝国四号人物,仅次于两位皇帝和阿道夫,成为未来大德意志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施耐德的话这就很奇葩了,毕竟一个帝国,两个皇帝本身就很抽象,不过如果是两个吉祥物,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弗劳恩费尔德却认真思索起来,施耐德这个大胆的想法,反而让他感觉有一定的可行性,毕竟两国合并,那大德意志帝国就能成型,如果德国合并奥匈帝国,即便其他民族反对,也无济于事,毕竟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德意志人加在一起,就占据这个帝国的多数。

同时,还可以对其他民族进行融合,这一点可以参考德国,德国人口接近七千万,这七千万德意志人,怎么想也不可能原本全是德意志人,就比如东普鲁士,原波兰人就不少。

因此,只要大德意志帝国的主体民族存在,民族问题自然也就翻不起浪。

弗劳恩费尔德沉思过后才说道:“德意志合并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一切都要等阿道夫成为德国首相后再说,单单靠我们的力量,别说推翻政府,就算夺取政权,第二天帝国就有可能解体,这些都是我们德意志的土地,所以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