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大战略后方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大战略后方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实话,对于金陵政府发展工业的能力,恩斯特同样保持怀疑,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两项,黄金十年期间,远东帝国的轻工业确实发展不错,而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反而出现了倒退,用某些人的话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这也是如今金陵政府的主流思想,这一点上,他们还不如前君主政府和北洋派系政府。

毕竟远东帝国不是后世的印度,尤其是在接下来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远东帝国的国外武器购买渠道,都有可能被切断。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前世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毕竟他们的敌人,几乎占领了远东帝国大部分沿海地区,重要港口基本陷入敌手。

如果不是如此,后来美国人也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开辟“驼峰航线”,如果能走海陆运输,就空运航线那点运力和巨大成本,根本就不是优先选项,更何况是连空运本身都不安全的情况下。

莱茵市。

对于这次援助,恩斯特做出了一些特殊部署。

“根据安全部门的情报,可以判断接下来日本政府大概率会发动战争,入侵远东帝国,否则的话,光是如今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就足以让其政府崩溃,战争也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虽然说远东帝国一直都是帝国的重要贸易国,同时,我们在远东帝国也有巨大的现实利益,但是远东帝国距离帝国终究还是太远,鞭长莫及。”

“日本的国力虽然在列强中排名不算靠前,但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远东地区,日本就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即便美国也无法撼动日本在西北太平洋的优势。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收缩在远东势力范围的原因之一。”

在20世纪前期,日本是西北太平洋霸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虽然东非海军与美国海军实力更强大,但是,两国的重心并不在太平洋地区。

以美国海军为例,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虽然配置堪称豪华,可在太平洋地区也只能是排在日本海军之后的第二大海军势力,不管战列舰数量,还是航母数量,亦或者是其他舰艇,日本都比美国太平洋舰队略胜一筹。

所以,如果两国海军开战,日本是有机会拼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的,而美国想抽点大西洋舰队支援,难度并不小,不想绕远路,就只能走巴拿马运河或者冒巨大风险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东非那就更不堪了,东非太平洋舰队下属的第七舰队,虽然在太平洋地区虽然号称第三大海军力量,仅次于日本海军和美国太平洋舰队,但和前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第七舰队在东非海军本身就是“养老舰队”,装备老旧,而且力量分散,诸如南洋诸多地区,北夏威夷,阿拉斯加,还有一堆南太平洋岛屿,根本就顾不过来。

唯一东非占据完全优势的也就只有南洋海域了,但也只是守成有余,无力顾及其他地方。

因此恩斯特说道:“如果未来,日本入侵远东其他区域,那我们前期根本不可能阻止这一局势的发生,就算美国,除非率先向日本宣战,否则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我们也不可能为了远东局势,就把其他海域的军事力量调集到远东海域。”

即便东非有这样的能力,恩斯特也不可能这么干,毕竟恩斯特本人也有借日本人之手,打乱南洋和大洋洲格局的想法,万一把日本海军吓住,他们不敢进攻澳大利亚等地方了怎么办。

虽然以日本政府的德行,他们不可能被吓住,可把矛头指向东非,那也得不偿失,东非就算下场,那也要等日本精疲力尽了再说。

弗里德里希皇储问道:“那父亲的意思是我们完全放弃在远东帝国的利益,这是否太悲观了?”

不怪弗里德里希怀疑,因为在他看来,远东帝国虽然贫弱,但相对列强国家的日本来说,二者的差距并不大。

按照他的想法,远东帝国像以前沙俄那样靠人堆出胜利也并无可能,虽然说远东帝国的实力远不如沙俄,可日本也不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恩斯特冷笑道:“正常情况下是这样,但是,金陵政府不是沙俄政府,虽然说沙俄政府这不行,那不行,但他们在对外政策上的强硬,远不是金陵政府能相比的。”

这不是恩斯特诽谤金陵政府,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金陵政府大概率会延续前世的脑瘫操作,将东北拱手让人。

而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东非从来不对东北投资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曾经东非的张玉亭,就曾向东非谋求合作,投资东北地区的兵工厂,摆脱日本控制,但是被东非婉拒掉了。

这并不难理解,相对于狼子野心沙俄和日本,显然东非在张玉亭眼里更可靠,在求助东非无果后,他才不得不继续保持和日本合作。

不过,张玉亭虽然继续和日本合作,但始终对日本保持戒心,最终被日本人谋杀,至于他儿子,不提也罢,虽然算不上坏人,但性格太软,且没有主见。

毕竟,按照一般逻辑,日本和他可是杀父之仇,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对日本进行报复。

说实话,如果此时,张玉亭之子能向东非求助,举起抗日旗帜,那恩斯特极大概率可能对他进行支持,可惜,他既没有父亲的眼光和才智,也没有魄力。

而也正是因为此人的做法,恩斯特才更加坚定了东非在远东势力的收缩。

在恩斯特看来,如今东北几乎已经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而远东帝国沿海也不安全,所以,东非在远东的投入也应该转变方向。

恩斯特对儿子说道:“现在,帝国在远东帝国的发展,应该重点放在两个地区,其一是关中平原,其二是川渝盆地,这也是远东帝国核心腹地。”

“我们在远东帝国的企业,应该优先投资这两个区域,这次徐州等地,刚好受灾严重,尤其是淮北的煤炭,铁厂,可以适当转移到西北地方,尤其是西安和神木等地。”

“南方的部分企业,也可以加快对川渝地区的投资,以山城和成都为核心。”

东非在淮海投资有煤矿和铁厂,这次,因为远东帝国大水,这些地方基本受灾严重,这也方便了这些工厂和工人的西迁,只要等陇海铁路恢复,就不难办到。

当然,对于这些问题,弗里德里希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父亲,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他们可不属于金陵政府实际辖区,我们这么做,是否会引起金陵政府的不快?”

在1931年,关中平原和川渝地区实际上依旧被军阀势力控制,尤其是后者,军阀可谓多如牛毛,对金陵政府基本也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恩斯特对此丝毫不关心,他说道:“我们东非可是帝国主义国家,难道还在乎英法扶持起来的金陵政府,而且这次对这两地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本身就是商业行为,金陵政府没理由也没实力管到我们头上。”

而且,恩斯特还有话没有说,军阀势力算什么,之后川渝和陕甘地区还有工党活动呢!

就比如刚才恩斯特重点提到的神木,那可是日后远东工党的核心控制区之一。

刚才也就是恩斯特提到这个如今毫不起眼地方,否则弗里德里希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远东帝国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

当然,弗里德里希对于父亲这个东非著名的汉学家,能说出很多他根本一无所知的远东地方,一点都不奇怪,就比如成都这个地方,弗里德里希同样不知道。

山城这个地方,还是因为前段时间东非要在这里设置领事馆,所以弗里德里希有了一些了解。

这四个地方,也只有西安他最清楚了,毕竟是世界七大古都之一。

所谓世界七大古都是东非学术界的一种说法,由西到东分别是罗马,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西安,洛阳,北平和金陵。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早期人类文明基本活动区域就在欧亚大陆,其他大洲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罗马不用多说,古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则是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两个强大帝国的首都。

而巴格达能成为世界七大古都,则是因为古巴比伦王国,还有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必须承认他的历史地位,当然,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不止巴格达一座,而巴格达之所以能被选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加成,古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巴比伦城距离巴格达很近。

因此,东非学者认为两者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这就导致大马士革和麦地那这两个著名的阿拉伯帝国首都,没有入选。

东非学者也不愿意把他们加上,毕竟世界七大古都本身就是参考世界七大奇迹搞的排名,所以必须是七个,而不是其他数字。

同时在东非学者们看来,能给阿拉伯教地区一个古都名额就很给他们面子了,还有君士坦丁堡,如今也能算半个阿拉伯教地区古都,毕竟都改名伊斯坦布尔了。

这么一看,反而是欧洲最吃亏,只有一个罗马被东非列入世界七大古都,当然,不是东非学者不想多加,而是欧洲没有这条件。

除了古罗马以外,截止到现在,可能也就拿破仑短暂统治过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而且这个拿破仑帝国也没有维持多少年时间,总不可能把巴黎列入世界七大古都之中。

东非学术界评判古都的标准,那至少也应该是面积达到数百万平方公里,且在当时十分强大,对周边有强大影响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强大帝国政治中心,这也是远东帝国为什么有四个城市入选的原因。

而这也是弗里德里希为什么知道西安这座远东帝国城市的原因。

当然,恩斯特这次的安排,显然和西安的历史无关,而是因为前世西安始终属于远东帝国在二战中的稳定后方,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恩斯特都要加快这座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方面。

1931年的西安,在远东帝国经济版图中,尤其是工业领域,可以说毫不起眼,甚至说其工业基本等于没有,这完全不为过。

就以工业领域最基本的纺织业来说,如今西安没有一家现代纺织工厂,原历史上西安第一家纺织厂,大华纱厂都是才始建于1935年,这也是第一个登上远东帝国西北地区近代民族工业舞台的企业。

不要小看纺织业,虽然是典型的轻工业,但是纺织业显然对军队,尤其是高纬度地区作战有重要意义,就比如棉服和被褥,远东帝国北方冬季的气候可是很冷的。

西安目前唯一的军工产业可能就是一家洋务运动时期投资建设的军械厂,不过,这家军械厂规模不大,只能维修部分武器,还有生产少量的弹药。

当然,在恩斯特看来,关中平原及其北部的黄土高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发展起来煤炭和钢铁产业,煤炭和钢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这些资源在当地并不缺乏。

铁矿恩斯特不太了解,可煤炭,恩斯特对大名鼎鼎的神木市可就有所耳闻了,当然,现在神木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可前世神木的煤炭在全国经济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就比如著名的运煤专线神华铁路,起点就是此地。

光是这一地的煤炭储量就超过数百亿吨,前世仅二十一世纪初,开采量就超过五十亿吨以上。

如果放在当前的东非,就凭借这种资源优势,毫无疑问能发展成为太特市那样的钢铁产业基地,而太特全省的煤炭储量都远比不上这一个县域,太特市唯一的优势,可能也就是在交通上了。

而神木只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一部分,它周边同样有很多大矿,哪怕能开发一点,也将大大改变远东帝国西北地区的工业状况,尤其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远东帝国可能因为战争原因,工业大幅度受损的情况下。

恩斯特说道:“我们的目的,在于增强远东帝国的实力,从而削弱日本,这样,也能在未来,更加促进日本南下,帮助帝国实现重塑南洋和南太平洋地缘格局的目标。”

虽然这只是恩斯特找的借口,可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日本有海陆之争,如果在远东帝国战事不利,日本海军的南下战略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背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