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水灾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水灾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非铁路是1931年东非国家铁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典型,同时也是东非海外铁路标准输出中的一个代表作品,和同时间的南美铁路(亚松森—利马铁路)同等地位的海外铁路工程。

这其实也反映了东非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积极开放政策,同为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大国,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和东非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30年6月份,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到1931年,美国全面执行该法案,并且对超过两万种进口商品征收接近百分之六十的高额关税。

美国人希望以此来保护本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避免外国的竞争,至于该法案的效果,并不好说。

前世美国也实施了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是不仅没有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毕竟,前世的美国,在一战结束就是全世界毫无疑问的最强大工业国,唯一能对美国工业造成威胁的德国,因为一战的失败,也基本下线。

所以,在前世这个时期,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其实处于优势地位,没有国家能和美国在工业领域竞争,主动放弃了自由贸易,本身就是对美国经济的极大削弱。

而在本时空里,美国只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同时在高端产业方面,面临着东非和德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

别说是德国,就算英法等传统工业强国,在部分高端产业领域,都足够美国喝一壶的。

之所以,东非也能成为高端产业领头羊之一,则是东非开辟的新赛道更多,比如内燃机,汽车,航天,航空,电力等等。

相比较之下,美国在传统工业领域和欧洲竞争吃力,在新兴工业领域又不如东非和德国,这使得美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定位很尴尬,有些类似21世纪远东帝国产业转型时期。

因此,同样是推行和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于两个不同时空的美国,所产生的作用也可能有很大不同。

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东非取代了前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过,东非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时,没有逃避,而是采取了类似前世美国罗斯福时代的对外经济政策。

罗斯福时代,执行的是《互惠贸易协定法》,从而避免美国在贸易领域全面树敌。

东非的北非铁路和南美铁路,就是这种所谓“互惠”双边贸易的体现,通过和其他国家展开经济上的合作,在推动合作国发展的同时,奠定双方经济和贸易活动中东非的主导地位。

就比如南美铁路建设完成后,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的交通得到改善,商品出口更加便利,带动沿线产业发展,而这也有利于东非资本进入到这些地区,获取当地的廉价矿产,劳动力,农产品等资源,开拓新的市场等等。

北非铁路则将加强东非和北非地区,意大利,欧洲其他地区的贸易联系,东非作为工业国,注定了在和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北非铁路还能带动东非北方地区的经济,促进北方内陆地区的发展。

……

1931年,随着东非七五计划的正式展开,同时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恶劣经济环境,大兴土木的时候,万里之外的远东帝国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去年,远东帝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阀战争,也就是中原大战,这场大战甚至波及到了东非和远东帝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不过,东非方面对这场战争并不关心,因为自从1912年以来,东非在远东帝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这也意味着东非和过去远东帝国政府的合作模式破产,在1912年以前,虽然东非政府嘴上说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公平互惠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但事实上,东非官方经常插手当地的政治事务,敲打原远东帝国君主制政府,比如在收税,地区冲突,甚至是工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上,都要经过东非政府的同意后,才能实施。

甚至在部分特殊时期,东非政府还会派遣军队,对远东帝国政府进行武装威慑。

东非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本国在远东帝国经济区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防止原远东帝国政府和其他列强勾结,侵蚀东非划定的经济势力范围。

而东非的这一系列做法,对远东帝国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在东非经济区内,税收相对平缓,苛捐杂税相对减少,社会治安比较稳定,大型冲突和战争几乎不存在。

至于弊端,则是打击了原远东帝国君主制中央政府的权威,减少了其部分税收收入,不过就它的口碑,哪怕没有东非的存在,也基本无可救药了,而收入方面,原政府也基本花不到实处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原君主制政府倒台。

从1912年之后,东非官方力量大幅度从远东帝国撤出,至于经济方面,在东非官方资本撤出后,东非民间资本也没有顺序补入。

原因也很简单,1910年东非全国才正式放开自由市场,民营经济刚刚起步,彼时东非民间资本,根本没有能力向海外扩张。

最近几年,东非民间资本发展起来后,才开始进入淮海和珠江地区,推动了新一轮东非对远东帝国的经济投资和贸易活动。

至于原本东非官方在远东帝国的产业和投资,早在二十年前,就被东非政府出售给远东帝国当地的亲东非民族资本了,当然,如果说难听,叫东非扶持的“买办”也没有问题。

东非在远东帝国的收缩,也导致了淮海地区的动荡,就比如1930年的中原大战,放在20年前,各方势力想在东非的“势力范围”大打出手,这种局面基本不可能出现。

而1930年的战争,也是淮海地区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今年,淮海地区又遭遇了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天灾”。

开封。

东非驻远东帝国领事馆。

最近一年里这处领事馆的东非官方人员日子并不好过,去年,因为西北军和江陵政府的冲突,使得开封成为了一处被反复争夺的焦点地区,好在战争基本被控制在下面的县区。

市区虽然没有遭受到直接的炮火摧残,但是也因为大量战争难民的涌入,使得这座古城变得格外拥挤,城市也变得更加糟乱,治安问题严峻。

而今年,随着远东帝国雨季的到来领事馆的人员的压力反而变得更大。

伦德尔总领事的秘书叶真一边给他的茶杯蓄水,一边忧心忡忡的问道:“总领事,今年远东帝国雨水明显更加极端和异常,也不知道会不会对领事馆的安全产生威胁。”

“天灾比**更加可怕,就算去年的战争,也不可能波及到我们这些外交人员,但是如果黄河水位继续增长,冲垮黄河大堤,开封城就危险了。”

叶真的担忧不无道理,开封这座远东帝国城市,本身就一直受到黄河的威胁,历史上也被淹过多次。

伦德尔总领事倒是坐的住,他对自己的秘书说道:“我已经和开封的省政府人员沟通过,如今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在民众的努力下,现在这里是安全的。”

“远东有一句谚语,叫做久病成医,像开封这种最容易遭受水患的城市,反而在防洪工作上,准备更加充足。”

“反倒是远东帝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就很不乐观了,这次远东帝国除了东北和西北以外,几乎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洪水,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等,从华北到华南,甚至四川盆地都是受灾区域。”

1931年远东帝国发生了近几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水,大半个国家都受到了影响,且肯定是20世纪导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波及八个省,直接死亡人数甚至可能超过四十万,受灾人数更是至少超过五千万。

要知道此时远东帝国全国人口也才四亿多,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八分之一的民众受到了波及。

更别说,这次全国性大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可能超过一亿多亩农田被冲毁,同时还有瘟疫,饥荒等等后续灾害要防范。

除此外,还有一些城市也受到了影响,就比如20世纪远东帝国的大城市之一江城,就直接变成了“水城”,长江的河水直接蔓延进入了三镇市区,部分水深超过五米,最深处甚至达到十米,直接死亡人数就有数万之多。

长江一线城市,都不好过,包括江陵政府所在地,部分城区也被洪水淹没,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受灾也很严重。

这轮洪灾,淮海地区也是重灾区之一,就比如东非的另一处领事馆所在地,徐州也受到了波及,部分城区被淹没,铁路公路中断,农田绝收,灾民流离失所。

而徐州还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鲁南,豫东,皖北和苏北的情况比长江流域好不到哪去。

伦德尔总领事说道:“与其他地方相比,我们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不过,这恐怕还不是远东帝国灾难的结束,根据国内的消息,日本国在远东帝国东北地区也有异动。”

“这样一来,整个远东帝国从南到北,几乎没有一处安宁之地。”

日本有异动,完全不出东非政府的预料,毕竟如今东北空虚,加上远东帝国国内的灾情,还有世界经济危机的局势,日本政府都不可能没有动作。

关于东北空虚这个问题,其实也和去年的战争有关,最后江陵政府取得战争胜利,就是因为东北军倒向江陵政府入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前,远东帝国的反蒋同盟和江陵政府的实力其实不相伯仲。

叶真说道:“唉,这也是没有办法,可以说天意如此,几乎所有事情的发展,都在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不过,日本政府就算想在东北搞动作,应该也不容易,毕竟远东帝国在东北的军事实力还是要强于日本的。”

对于叶真的说法,伦德尔总领事倒不是很认同,他说道:“虽然在东北的日军只有万余人,但是别忘了,朝鲜可是他们的殖民地,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随时可以通过半岛为跳板,进入远东帝国的东北地区。”

“而现在,东北地区的兵力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主力却还在关内。”

关内的东北军大约为十万,这十万人基本是其最精锐的部队,至于关外的十几万军队,说实话,他们的战斗力具体如何,那就很难说了,甚至可能不如东非的民兵。

当然,伦德尔和叶真绝对想不到日后江陵政府和东北军将领的无脑操作,否则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讨论这个话题,现在他们的讨论,至少还是建立在东北军能和日本进行战争的基础上,哪怕前者不具备优势。

伦德尔说道:“反正这些事也轮不到我们操心,说实话,就近些年帝国对远东帝国的外交政策,就是突然放弃淮海经济区,我都不怀疑。”

“甚至,我听小道消息说,未来帝国在远东帝国的工作重心,可能转移到其他地区。”

事实上,伦德尔听到的这个小道消息,它是真实存在的,虽然东非政府不至于完全放弃淮海经济区,但接下来的关照力度,只会进一步减少。

而关于未来和远东帝国的外交工作重心,将会转移到西北和西南两个地区,甚至,东非政府已经在和江陵政府沟通,谋求在西安和山城新增两处领事馆。

这只是政治领域的安排,至于经济方面,东非早已经在几年前,就将原本淮海经济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西北和西南两地。

而这些安排,就不是伦德尔这个层次能接触到的了,这件事,即便是东非政府的高层,知道的人也不多,毕竟远东帝国近些年来,东非政府整体上的关注是下降的。

反倒是东非民间资本刚刚准备大举进入这个市场,结果就迎头碰上了经济危机,加上近期远东帝国局势动荡,还有天灾频发,更是拖延了它们的脚步。

而且,在东非政府的推动下,南美市场现在才是东非全国最关注的地区,借着南美铁路的修建,许多东非企业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南美地区。

除此外,还有南洋,中东,南亚市场,西非和北非市场,总而言之,东非资本的选择性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