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70章 大明制度设计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0章 大明制度设计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棣重新将锋刃挂在腰间,扶刀一步步向着宫阙高台而去,重新骑上了战马,李祺等人随在他身后。

夕阳日照,诸九卿群臣、耆老百姓顺着人流缓缓往宫外而去,身后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他们不由自主的回身看去。

只见燕王的身影在夕阳之下,跃马扬鞭,恍然间竟有神武之韵,蓬勃欲出。

几乎所有人心头都冒出了一个念头,能够君临天下的人,不正该如此吗?

随在朱棣身侧的一行人皆是最亲近之人,全部是未来的靖难勋贵,此刻脸上自然满是振奋之色,纵然是他们也不曾想过,燕王殿下竟能有今日之势,名正言顺的威压天下,莫有敢言者!

“景和。”

朱棣突然出声,李祺连忙上前应声道:“殿下。”

朱棣满是欣赏的望向李祺,他有今日之势,一赖诸将士沙场用命,二赖李祺建言献策,“待本王翌日登基,便着三司重审胡惟庸案,清查其中无辜牵连之家。”

周围众人亦是一惊,皆明白燕王殿下这是要为韩国公府翻案,李祺几乎瞬间泪涌而上,哽咽道:“公府被奸邪小人构陷,以至于今日,臣叩谢殿下,万死难报之!”

“你忠正无暇,勇于任事,自有圣意垂青,韩国公府列入逆臣录,实在是不妥,当还你个清白之身才是。”

一行人往前而行,可方才燕王之语却依旧在众人心中响彻,谁都没想到燕王殿下竟然准备甫一登基,就推翻先皇帝所定的逆臣录。

可再一想,那又如何呢?

燕王殿下固然是以先皇帝之子的身份而得以顺利承继大明统序。

可燕王殿下登基的法理却不是先皇帝传位,而是诛独夫、救天下,而建文这个独夫恰恰是先皇帝越过诸王,而亲自选择的。

因着孝道之大,殿下自然不能指责先帝之过,可今日在宫中问罪之举,便已然是事实上的指摘先帝之失了!

那如今摘除先帝朝的些许弊病,岂不是应有之义?

否则如何能谈得上是革新天下的诛独夫之盛举呢?

想着这些事,朱棣心中愈发的畅快,在没见到李祺之前,他便想过该要如何抹去建文的痕迹,他甚至想过将建文年号重新换回洪武年号,而后修改史书,并且将所有政策都恢复到洪武年间,以示意他才是先帝的唯一传人。

可他心中明白,那样对天下有大害,对他则必然要受制于先帝之道。

而如今,他不必改史书硬说父皇选定的继承人就是他,也不必废除建文年号,直接以登基之日为新年号即可,可以自由决定政策,这是何等畅快之事!

李祺能猜得出朱棣心中在想什么,可朱棣大概不知道,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他是爽了,但后代子孙可就不爽了。

自李祺穿越而来,在所有人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两次干涉帝位传承的底层政治逻辑构建。

一次他提出了“皇帝子为皇帝”,还有一次便是如今“诛除独夫”。

这两次干涉,在当时看来,都是解决问题的妙法,让朱允炆和朱棣的皇帝位做的愈发舒坦。

可若是有人知晓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这三人间的帝位传承之事,以及弘治、正德、嘉靖之间的大礼议之事,再回望历史,定然会油然而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之言!

一行人往华盖殿而去,商议着翌日的登基大殿,以及如何处理建文的旧部、旧事,宫中诸孝康皇帝系的皇族。

直到天光暗沉,朱棣才意犹未尽的放众人出宫,行在宫道上时,诸靖难功臣皆对李祺示以亲近。

其中大部分自然是因为众人都能够看出殿下对李祺的看重。

待韩国公府从逆臣录中被摘出,这位的前途自然是极好,纵然不能位列九卿,但势必能够侍候皇帝身侧,备为顾问。

李祺的目光却落到了走在众人最后的张辅身上,靖难之后,他被封为信安伯,在诸勋贵之家中,不算是显赫,但他知道张辅是燕王系勋贵二代中卓然之人,一步步累功至英国公,成了大明勋贵之首。

最重要的是,活的够久,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张辅有个女儿,历史上是沐国公的夫人,在生产时一尸两命,香魂无踪,洪武三十年生,如今三岁,比李显穆小六岁,这是个相当适合婚配的年纪。

若是能给李显穆选这样一个丈家,待他死后,李显穆年纪还小不能撑起门楣时,至少还能有所倚仗。

而且英国公府不是皇室,不至于让李氏的下一代还成为外戚,在李祺对家族的规划中,李氏要逐渐摒弃和皇室的血缘关系,毕竟大明之后会将外戚排斥出朝廷。

张辅感觉到了李祺探究的目光,望了过来,便见李祺笑着对他颔首,心中更是疑惑,他记得自己家和韩国公府并没有旧谊。

毕竟洪武二十三年之前,韩国公府的煊赫,远不是张玉所能比较,纵然是如今燕王殿下靖难功成,张玉定然会被追封为国公,张辅也能被封爵,算是煊赫之族。

可韩国公府马上就会被平反,李祺的妻子乃是临安长公主,李祺自己又简在帝心,未来在朝廷之中,必列于他之上。

心中虽然满是疑惑,可张辅本就是心思玲珑剔透之人,不独是能征善战的武将,是以立刻回礼。

李祺缓步而行,慢慢落在了张辅之侧,张辅知道李祺这便是有话要和他说了。

“听闻先父曾于元时为枢密知院,而后归正,于洪武八年生张同知?”

张辅非常好奇李祺为何问这些,但还是点了点头,而后便听李祺口中念叨着什么“白蛇盘金戈,苍龙坠寒潭”之语。

还不等他想明白李祺何意,便又听到李祺肃然问道:“若稍后有所冒犯,还请张同知莫要同在下计较,实在是发自心绪,不能自已。

不知张同知家中可有一幼女,生于丁巳年,属蛇。”

丁巳年便是洪武三十年,张辅大惊失色,在靖难之前,张氏不过是小门小户,且远在北平,李祺是绝不可能知道此事,莫说李祺,即便是燕藩中大部分人都不曾知晓。

而现在李祺竟如此确定此事,怎能让张辅不惊呢?

李祺淡然笑道:“看来的确是有了。”

张辅急声道:“不知驸马如何得知?”

李祺笑道:“如今却不是相谈所在,翌日同知入我府中,你我再详谈,在下再为你解惑。”

李祺既如此说,张辅自然便只能作罢,心中怀着无限的好奇出了宫。

众人分别后,张辅等人自然是依旧入营巡视,天下虽然大定,可发往四方的诏令才刚刚出发,那些建文的臣子还不曾全部授首,若是一着不慎,被勤王军翻盘,那可真就是要为天下笑了。

唯有李祺径直回了公主府,临安公主满面笑意上前,今日宫中之事,她自然听闻,作为李祺的枕边人,她一听今日之事,就知道是李祺的手笔。

“沉幕之后,终究有璀璨之光而起。”

临安公主一边将李祺外袍褪去,一边感慨道:“驸马一身才学,如今可尽数施展了。”

李祺闻言一滞,手不自觉的颤动了一下,尽数施展吗?

在有限的时间中,他还能做几件事呢?

他放下了这些思绪,轻声道:“殿下方才在宫中已经允诺,登基之后就命三法司重审胡惟庸案,为那些被冤枉牵连的人家平反。”

“果真?”

任谁都知道,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这就是单独为韩国公府所设,只是不好直接打脸先帝罢了。

“听殿下的意思是为公府平反,而后给父亲上谥号,但是爵位之类的东西自然是不必再想了。”

临安公主被巨大的惊喜砸住,竟然一时有些晕眩之感,回神后一时竟泪满盈眶,“真好啊,我们的孩子以后不用再背负那等罪孽了,穆儿日后定能显耀当世!”

夫妻二人正说话间,李显穆恰从外间走进,“孩儿日后一定光耀祖宗神灵,失去的爵位一定能讨回来。”

“父亲大人!”

李显穆规矩的给李祺行礼,李祺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此番殿下虽然答应给你祖父上谥号,但以为父看来,大概是‘愍’这一类表达同情的中谥。

穆儿,你日后要努力啊,我们李氏曾经是开国第一公爵之府,那在各方面都应当比照开平王、中山王,要上等的‘文成’、“文忠”等谥号才能相配,乃至于追封王爵、配享太庙。

让祖宗荣耀,这岂不是身为子孙后裔所应当而为的吗?”

李显穆很聪明,听到父亲说让他努力,立刻就明白父亲的意思是,在燕王朱棣这一朝是没希望的,只有再等许多年,到下一朝的时候,家族依旧站在高位,甚至是皇帝的肱股之臣,那皇帝自然会看在后人的功勋之上,替祖宗恢复名誉。

一个小插曲后,一家三口围在桌前用餐,李祺也不避着李显穆,直接对临安公主道:“娘子,为夫替穆儿看中了一桩婚事,乃是燕王殿下麾下的一员小将,名为张辅,他有个三岁的女儿,堪为穆儿的良配,过几日我会邀请他过府,若是他同意此事,你届时可带着穆儿走一趟张府,亦或邀请张辅夫人过公主府上。”

“啊?”

临安公主是万万没想到李祺会突然甩出这么大的一件事,可她又知道李祺这个人是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他既然这么做,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张辅是何人,竟然能够得到驸马的看重?”

临安公主还是很了解李祺的,一个三岁的女娃娃能知道什么良配不良配,这定然是看重张辅其人!

李显穆则好似没有听见父亲所言,依旧不紧不慢的吃着饭,明明是他的事情,他倒像是个局外人了。

李祺将一只鸡腿去掉皮,然后放入临安公主碗中,沉吟道:“张辅的父亲张玉,以前是燕王麾下第一战将,在靖难之役中,为了营救燕王而战死。

待此番燕王大封群臣时,一个国公的追封是跑不了的,是以张氏的家世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张辅,他虽然是二代,但能征善战,在燕王麾下,乃是数一数二的翘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燕王殿下重情重义,张玉为他战死,他一定会重用张辅,而如今大明四海并不平静,北有蒙古时时寇边,南边的蛮夷也不安分,日后需要用兵之处很多,张辅日后位列国公不成问题。

而且张辅亦是重情重义之人,若日后为夫有所不待,他不会落井下石,穆儿有了张辅这样的外家帮衬,为夫才能真的放心。”

李显穆这时终于从餐食中抬起了头,他听出来了父亲对张辅很是看重,这种看重甚至有种托付的意思。

“父亲,您的身体是不是……”

李祺闻言一愣,转而了然,李显穆实在是太聪明了,仅仅从只言片语中,就听出了他的身体好像是出问题了。

临安公主也反应了过来,方才李祺所言,实在是忍不住让人多想。

李祺并不打算瞒着他们,詹詹道:“我的身体的确是每况愈下,只是外表看来还不曾有大事而已。”

听到果真如此,临安公主几乎瞬间脸色煞白,身躯完全控制不住的摇摇欲坠,“如何便到了这样的境地?先前从不曾有过征兆。”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为夫顿悟往圣绝学,于江浦悟道,岂能不付出些许代价?

而今之局面,便是为夫所应当承受的,为夫如今所期望的,便是将这具残破之躯,撑到穆儿高中状元之日!

以免因我之死,而连累穆儿三年不能科考。”

“父亲……”

一向沉稳冷静的李显穆,听到父亲已经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还要为自己考虑,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而后毫不顾及礼仪,低头大口大口的吃着饭,泪珠滴滴滑落。

四千字,还有两章六千字,答应了一万字,一定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