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69章 何为忠臣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69章 何为忠臣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棣遥遥一指李祺道:“当时朝廷之上,可有如李景和一般,为湘王之无辜蒙难而谏言之人,若有,请往左而去。”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朝臣,顿时一片骚动,有二十几人往左而去,其中大部分都是北人,亦或者解缙这种没有南北之见的南人。

这些人面上大多带着兴奋,知道自己未来已然会有一个更好的政治前途了。

留在原地之人心中则惴惴不安。

朱棣又道:“靖难后,曾联名上书讨伐、攻讦本王,亦或者为建文献策的臣子,往右而去。”

几乎绝大部分人都往右而去,绝大部分人都面色铁青,少部分人昂首挺胸。

中间只剩下寥寥数人,面有得色。

李祺微微摇头,死到临头,还不自知,难道他们忘记了,在朱棣起兵靖难后,他李祺也是间接给建文献策过的,只是建文没采用罢了。

果然,燕王朱棣指着中间那寥寥十数人,厉声道:“将这些人拿下,秋后问斩!”

突然的大祸临头,立时让众人魂飞胆破,不知发生了什么,即便是方孝孺等必死之人,也懵在当场,不知道燕王何意。

“燕王殿下,这是何意啊?”

“燕王殿下,冤枉啊,下臣没有攻讦过您啊?”

所有人都鬼哭狼嚎的求饶着,让位于最后的那些没资格上朝的小官、耆老都是一阵鄙夷,没想到九宫天阙之上,竟有这等人。

朱棣鄙夷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尔等于靖难之后,不曾归正于本王麾下,便是认同本王乃是反贼。

可却于朝廷之上,食建文之禄,不为其谋事,实在是大大的奸臣,比齐泰、黄子澄,更无耻、更可恨!

本王鞭笞天下,乃是要重造社稷,岂能容尔等这等佞臣高居九天之上!”

此言一出,方才往右而行的诸臣顿时松了一口气,皆带着讥讽之色望向那些被拖出宫外之人,朱棣此举,纵然是方孝孺、黄子澄等人也觉得畅快。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朱棣负手于烈烈风中吟诵起正气歌,诵读至历史上那些尽忠的忠臣时,阶下已然有大臣泪如雨落。

除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死忠之外,亦有黄观等一众大臣眼中存了死志。

“自古以来,纵然是商纣王亦有比干、商容为之愿效死,纵然是隋炀帝,亦有忠臣为之陪葬,虽然君王不值得他们追随,可总是有忠臣义士为之赴汤蹈火,本王虽于他们不是同道,可却也佩服他们的忠贞。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祸乱天下,固然是罪不容诛。

可其他人诸如黄观,以及在靖难时与本王敌对的平安、盛庸、铁铉这些人,难道本王能够对他们多加苛责吗?

为君王尽忠,又有什么错呢?

可能唯一错的便是不能及时归正,可若因这小错而处以极刑,岂不是太过残暴了吗?

这不是朝廷褒奖忠义的做法。”

燕王的声音已然不再如先前问罪之时那般凌厉。

“本王在这里当着天下人的面,以及昭昭青史面前,许下承诺——

但凡是建文忠臣,只要不曾做下伤天害理之事,若是愿意投效本王的,过去种种,既往不咎;

若是不愿意投效本王,愿意为建文殉难的,本王也绝不追究他家人之过,甚至会编下《建文殉难碑》,让天下人都记住,曾经有这样一些忠正的臣子,愿为他的君王殉节死难,这是天下人的榜样。”

朝廷宫阙之间,只余下燕王的声音在回荡,几乎每个人都瞠目结舌,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

方孝孺只觉一阵阵的晕眩,他几乎站立不住要跌坐在地上,眼前一阵阵的发黑,他如何能不知道,燕王这是要收尽天下人心了!

怎么可能?

燕王虎狼之辈、豺狼之属,前日相见时还喊打喊杀,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内便如此大度。

李祺!

一定又是李祺!

他忍不住将目光投向李祺,恰好李祺也往过来,目中唯有漠然,再看下去便见到了一丝讥诮。

同数年之前别无二致!

方孝孺知道,李祺一向是看不起他们的,从太孙入主东宫第一次相见时,就是如此,如今依旧如此,可事实好像证明,他们真的远不如李祺。

早知今日,不若让李祺做帝师,这样陛下岂有今日之难,悔恨侵蚀了他内心,今日姿态一直刚强的他,亦忍不住有悔泪而下,“陛下,是臣等对不住您,唯有一死,能赎微末之罪了。”

“殿下圣明无过!”

“殿下圣明无过!”

奉天殿高台之下的万千臣民,如同潮水般一浪一浪跪拜而下,几乎所有人都在发自内心的高呼着燕王圣明。

实在是燕王此举太过于让人意外了,尤其是现在距离洪武时代才仅仅三年,什么时候见过燕王这样的君主。

这样的人不该出现在大明,而是应该出现在唐宋,是唐太宗、宋仁宗那样的贤君。

朱棣望着那汹涌有若潮水的跪拜,心中自然激荡,这不是以强权而压,而是群臣真心实意的拜见。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李祺转述的出自汉昭烈帝的这句话,果真是有道理的,父皇治理天下的方法或许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李祺可真是忠正的能臣啊。

待此事了结后,待登基后,先将韩国公李善长从逆臣录中摘出来,作为报答他此事之情吧。

朱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李祺,李祺眼神明亮,不卑不亢,躬身行礼。

“诸位出宫吧。”

“待太阳再次升起,大明朝会迎来一个晴天!”

————

建文三年九月二十七,燕王朱棣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以一种被万千臣民真心拥护的姿态,对于一个篡位者而言,这是绮梦般的场景。

他以博大的胸怀,仁慈的宽恕了几乎所有曾意图致他于死地的敌人,这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在惨烈的战争后,明王朝的上层政治迅速统一,投入到了恢复经济的使命中。

历史证明,他才是能够让大明王朝走向兴盛的君王。——《大明五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