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79章 张翼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79章 张翼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翼字伯恭,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眉山市彭山)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张翼被任命为书佐;

后来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江阳县长、涪陵县令,又先后担任梓潼郡、广汉郡、蜀郡三郡太守。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张翼接替李恢担任庲降都督,升任绥南中郎将,镇抚南方蛮夷部族,忠于职守。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提拔张翼为前军都督,兼任扶风郡太守。

诸葛亮去世后,张翼升任前领军,追认前功获封关内侯;

后来又入朝担任尚书,升任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都亭侯。

姜维多次北伐曹魏却收效甚微,张翼认为他穷兵黩武,两人常常为此争辩,但姜维每次北伐都带上张翼。

蜀汉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张翼升任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十月,后主刘禅投降邓艾,蜀国灭亡,张翼与姜维等向钟会投降。

次年正月,姜维与钟会密谋反叛,事情败露,张翼与姜维等人被乱兵所杀。

张翼与廖化被提拔为左右车骑大将军,时人称赞“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姜维屡次北伐,张翼认为蜀汉“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与姜维在朝堂上争辩,晋朝史家如陈寿、常璩以此称赞他。

成都武侯祠中“武将廊”,有张翼塑像,以示记念。

张翼的高祖父张皓曾担任汉朝司空,曾祖父张纲曾担任汉朝广陵郡太守,都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和功绩。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围困成都,益州牧刘璋投降。

刘备占领益州,自领为益州牧,张翼在州府担任书佐。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张翼被举荐为孝廉,出外担任江阳县长,不久转任涪陵县令,

因功升任梓潼郡太守,后来又被提拔担任广汉郡、蜀郡太守。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庲降都督李恢去世,张翼接替李恢出外担任庲降都督,升任绥南中郎将,负责镇压抚慰南方蛮夷部族。

张翼执法严厉,得不到当地蛮夷部族的欢心。当地的蛮夷部族老首领刘胄造反作乱,张翼领兵讨伐。

张翼还没有击败刘胄的部众,丞相诸葛亮就用参军马忠代替张翼,征召他返回成都。

张翼的部属都认为,他应该立即骑马返回成都,接受朝廷的处理。

但是张翼却认为,当地的蛮夷部族蠢蠢欲动,图谋反叛,自己因为不称职才被朝廷召回。

但是如今接替的人还没有到来,自己身在战场,就应该抓紧运送存储军粮,为消灭敌人做准备,不能因为被免职就荒废公务。

于是张翼继续指挥军队,毫不懈怠,直到接替他的马忠到达,他才出发前往成都。

马忠凭借张翼做的战前准备,终于消灭了刘胄的叛军。丞相诸葛亮听说了这件事,非常认可张翼的做法。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率领大军经由斜谷抵达武功,

分兵屯田,打算长期驻扎,任命张翼为前军都督,兼任扶风郡太守。

同年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染病去世,张翼升任前领军。

后主刘禅追评张翼讨伐刘胄的功劳,赐爵关内侯。

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张翼入朝担任尚书,不久升任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都亭侯,负责统率建威地区的军务。

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张翼与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都。

同年七月,姜维再次提议出动大军北伐曹魏,群臣默然,唯有张翼一人在大殿上与姜维争辩,

劝阻北伐,他认为蜀国土地狭小,百姓疲劳,不宜穷兵黩武。

姜维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带领张翼、夏侯霸等将领一起北伐,张翼被提拔为镇南大将军。

同年八月,姜维率领大军抵在枹罕(今甘肃秦安县),继续进兵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在洮水西畔击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敌人在洮水中淹死数万人。

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打算乘胜追击,这时张翼却劝姜维退兵,姜维勃然大怒,

不听张翼的劝告,率领大军围困在狄道城死守的王经,结果久攻不下。

魏国征西将军陈泰率领援军营救王经,姜维只得退兵,驻扎在钟提(今甘肃临洮西南)。

自从张翼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以来,姜维心里对张翼很不满,但是每次北伐又都拉着张翼一起出征,张翼迫不得已只好随同姜维率兵北伐。

蜀汉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张翼升任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二月,司马昭命邓艾、诸葛绪、钟会兵分三路讨伐蜀国。

此时大将军姜维屯兵沓中(今甘肃舟曲以西),上表请求派遣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和廖化分别屯兵阳平关和阴平关,后主刘禅被宦官黄皓所惑,对姜维的请求不予理会。

同年十月,邓艾偷渡阴平(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率兵进入蜀国腹地,在绵竹关(今四川绵竹以东黄许镇)击败诸葛瞻,长驱直入抵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张翼、廖化、董厥等人与姜维合兵一处,驻扎在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与魏将钟会相持不下。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兵败,不知后主刘禅去向,于是率军往东进入巴郡,钟会的大军抵达涪县(今四川绵阳)。

此时,张翼与姜维等人接到后主刘禅让他们投降的敕令,于是姜维率全军向钟会投降,钟会礼遇张翼、姜维等人。

此时邓艾在成都居功自傲,钟会诬告邓艾谋反,邓艾父子被诛。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钟会在成都图谋反叛,姜维与之密谋,打算趁乱复国。

不料事情败露,魏军将士哗变,张翼与姜维、钟会等人,都被乱兵杀死。

狄道城的烽烟裹着血腥味灌入张翼甲胄。五十六岁的左车骑将军望着满地魏军尸骸,攥紧的谏书几乎要掐进掌纹:“伯约,此战已斩王经三万兵马,见好就收吧!“

姜维的白袍染着暗红,手中马鞭指向西北:“此刻退兵,犹如画蛇添足!“

他忽然放软语气,解下腰间酒囊塞给老友:“还记得建兴十二年吗?丞相临终前说你'刚而不折,可托大事'。“

张翼喉头滚动,想起三十年前五丈原的雪夜。

那时年轻的姜维捧着《渭南八阵图》跪在丞相榻前,而自己捧着热汤药的手抖得厉害。

如今祁山的风掠过他斑白的鬓角,带起城头“克复中原“的残破旌旗。

当邓艾偷渡阴平的消息传来时,七十一岁的张翼正在武库清点箭矢。

他望着仅剩的三千具连弩,突然将名册摔在地上:“若当初听我半句,何至今日!“

木简碎裂声惊起寒鸦,穿过二十年前姜维在朝堂上指着他鼻子说“老朽安知鸿鹄志“的幻影。

“降了吧。“营帐里,姜维捧着后主的敕令轻笑。

张翼望着对方眼角蛛网般的皱纹,恍惚看见当年段谷血战中那个被自己从尸堆里背出来的青年将军。

他忽然拔剑斩断案角:“汉臣岂能降贼?“剑锋却在触及姜维颈侧时骤然凝住——就像三十八年来每次争论到最后,总会化作一声叹息。

大雪落在成都宫墙上时,张翼正将最后半截断箭塞进姜维手中。

钟会的叛乱火光照亮他们相视而笑的脸,如同四十年前在汉中校场比试枪法那般。

当魏军乱箭穿透殿门时,老将军张翼突然横跨半步,用脊背为姜维挡住三支弩箭。

“当年.该听你.“姜维咳着血沫栽倒在汉室舆图上。

张翼奋力将“汉“字大旗覆住两人身躯,最后的意识里,是延熙十八年狄道城头的月光,照着姜维说“待克复中原,定与你痛饮三日“时飞扬的眉梢。

季汉后主延熙十八年(255年),征西大将军张翼与卫将军姜维在成都朝堂上,就是否北伐展开激烈辩论。

张翼认为,季汉国小民疲,不宜再穷兵黩武。那么姜维会听从张翼的话吗?他的北伐大业又该如何进行呢?

张翼的高祖父张浩曾任汉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太守,因此张翼其实算是出身于世家大族。

张浩,字叔明,少时治《律书》《春秋》,在京师雒阳(今河南洛阳)游学期间,与广汉人镡粲、汉中人李郃、蜀郡人张霸共相友善。

后来,大将军邓骘辟张浩入府,经五次升迁后任尚书仆射(尚书台副职),后张浩出任彭城王刘恭的国相,在任内举荐了隐士闾丘邈等人。

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张浩任廷尉。安帝延光三年(124年),朝廷想要废除太子刘保,张浩与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尽力为太子辩解。

后刘保即位,是为汉顺帝,拜张浩为司空。

张浩之子张纲,字文纪,少时以三公之子兼明经学被举为孝廉,但他不就。

后来司徒征他入府,他又以成绩优异升为侍御史。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纲拜光禄大夫。

他与侍中杜乔等八人同日受诏,巡视各州郡,宣扬圣德,举荐人才,弹压不法。

这八人都是博学名儒,当时号为“八俊”,而张纲年纪蕞小、职务蕞低。

当时梁冀专权恣肆,杜乔等七人都奉命出巡,张纲行到雒阳郊外都亭,却将车轮埋于土中,愤然道:“豺狼当道,何问狐狸?”

意思就是,元恶梁冀不除,治下边的小贪有什么用?于是他上书弹劾大将军梁冀、太尉桓焉、司徒刘寿、司隶校尉赵峻、河南尹梁不疑、汝南太守梁乾等贪墨枉法。

当时梁冀的妹妹正是皇后,因此张纲上书后,举朝皆惊。

这时广陵贼人张婴作乱,杀死刺史等二千石以上官员,梁冀就趁机将张纲派往广陵,想借此除掉他。

不想张纲到广陵后,招抚张婴,反使广陵安定。后张纲亡于广陵任上,年仅三十六岁。

而据《后汉书》,张浩是开汉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的六世孙。也就是说,张翼是张良后人。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受刘璋邀进入蜀中的刘备,反客为主进入成都,自领益州牧,以张翼为州书佐(参见刘备篇)。

建安末年,张翼被举为孝廉,出任江阳(今四川泸州)长。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张翼随刘备攻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

据有汉中后,张翼任沔阳(今陕西勉县)长。后曹操率军前来争汉中,张翼随翊军将军赵云一起,在汉水之战中击破曹军(参见赵云篇)。

后张翼又转任涪陵(今重庆彭水)令,又升为梓潼(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太守,又先后任广汉(治雒县,即今四川广汉)太守、蜀郡(治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太守。

蜀郡郡治成都因同时是益州州治所在地,因此蜀郡太守在季汉,就相当于河南尹,地位比一般太守更重要,因此张翼算是一路水涨船高了。

后主建兴九年(231年),苐二任庲降都督李恢去世,诸葛亮遂以张翼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驻牂牁平夷(今贵州毕节),镇守南中(参见李恢篇)。

但张翼因为执法严厉,不得南中百姓欢心。

建兴十一年(233年),南夷豪帅刘胄起兵作乱,诸葛亮遂以益州治中从事马忠代张翼为庲降都督,而召张翼回成都。

当时,张翼正在出兵讨伐刘胄的途中,刘胄还未攻破,他却收到朝廷令他回京的命令。

张翼属下都认为,应该立刻停止进军,快马返回成都向朝廷请罪。

张翼却说:“非也。我正是因为蛮夷反叛,不称职才被免职,但接替我的人还没有到来,我身临前线,正应该广集粮谷,为灭贼作好准备,岂能因被废黜而废国家大事?”

于是他继续统领队伍,毫不松懈,直至马忠到来才起身返朝。

而马忠正是借助张翼打下的基础,得以一举歼灭刘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