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80章 蒋琬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80章 蒋琬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去世后总揽蜀**政事务。

刘备担任荆州牧时,聘任蒋琬为州府书佐;刘备攻占益州后,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长,不久又担任什邡县令。

刘备进位汉中王,蒋琬升任尚书郎。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聘任蒋琬为东曹掾,后来又提拔为丞相府参军;

诸葛亮进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统管丞相留守府公务。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蒋琬升任长史,加授抚军将军,负责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后勤事务。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去前夕,向后主刘禅举荐蒋琬辅佐国政,蒋琬升任尚书令,不久又代理中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

次年,蒋琬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总揽全国政事。

延熙二年(公元239年),蒋琬升任大司马,获准开府治事。

蒋琬认为过去诸葛亮北伐,劳师远征,路途艰险,打算从汉水顺流而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因病未能行动。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追谥为恭侯,他的儿子蒋斌袭爵。

时人及后世对蒋琬评价颇高,蜀汉丞相诸葛亮评价蒋琬是“社稷之器”,“讬志忠雅”,堪当辅国重任。

晋朝史家陈寿、袁宏、裴松之都认为蒋琬宽厚中正,性情儒雅,在诸葛亮去世后主持国政,有功于国。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清朝学者端木埰则认为,蒋琬之后,蜀汉后继无人。

蒋琬二十岁的时候,就和表弟泉陵县人刘敏因为才华而被人所知。

刘备担任荆州牧时,聘任蒋琬担任书佐。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攻占益州,自领益州牧,任命蒋琬担任广都县长。

刘备曾经有一次外出游览,突然来到广都县(今四川成都南部)视察,

看到蒋琬各项事务都没有处理好,当时蒋琬醉酒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论罪就要把蒋琬处死。

所幸军师诸葛亮为他求情,认为蒋琬是辅佐朝政的大才,不是当县官的材料,

他主政以安民为本,不做表面工程,希望刘备能再考察一下蒋琬。

刘备夙来敬重诸葛亮,因此没有将蒋琬治罪,但是免除了他的职务。

但是没过多久,蒋琬又被刘备重新启用,担任什邡县令。

刘备进位汉中王,征召蒋琬入朝担任尚书郎。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主刘禅继位。

丞相诸葛亮受命辅佐后主刘禅,开府治事,聘任蒋琬为东曹掾。

后来,诸葛亮以益州牧的身份举荐蒋琬为茂才,蒋琬却将机会让给了刘邕、阴化、庞延和廖淳,

诸葛亮对蒋琬表示举不避嫌,才能够让其他被举荐的人感到安心,以表明人才推举的重要性;蒋琬听从,升任丞相府参军。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上驻扎在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统管丞相留守府的公务。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蒋琬取代张裔担任长史,加授抚军将军。

诸葛亮多次兴兵北伐曹魏,在此期间蒋琬一直负责后勤事务,给前方部队筹备粮食和兵员。

诸葛亮每次都称赞蒋琬,志向忠诚,是值得托付大事的人。

不久,诸葛亮又秘密上表后主刘禅,如果自己发生不幸,朝政大事可交付给蒋琬接替。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蒋琬升任尚书令。

不久,后主刘禅有擢升蒋琬代理中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

次年,蒋琬又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封为安阳亭侯。

蒋琬接替已故丞相诸葛亮主持蜀国朝政,当时因为丞相诸葛亮刚去世不久,蜀国上下都面临危险的局势,众人无不感动恐惧。

蒋琬受到提拔重用,地位在群臣之上,但他既不感到忧伤,也不觉得喜悦,神态举止完全和平时一样。

因此,众人就逐渐对他感到佩服和认可。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蒋琬率大军北上防备曹魏入侵,驻扎在汉中。

次年三月,后主刘禅擢升蒋琬为大司马,并下诏给蒋琬,命他开府治事。

大司马府的东曹掾杨戏,生性高傲而不讲礼节;

蒋琬平常和他谈论事情,他经常故意不回答。

有人因此想陷害杨戏,对蒋琬说杨戏怠慢于上级,应该治罪。

蒋琬却为杨戏说话,认为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杨戏不回答自己的话,是因为他有不同的看法,

既不愿违背本心表示赞同,又不便公开反驳表示反对,才会默然无语,这正是杨戏的爽快之处。

担任督农的杨敏曾诋毁蒋琬,说他做事糊涂,不及前任主政的诸葛亮。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督察百官的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

蒋琬却认为自己的确不如前任主政大臣诸葛亮,没有什么好追究的。

督察百官的官员一再要求,要追查杨敏诋毁蒋琬做事糊涂的言论。

蒋琬还是表示,不必追究。后来杨敏因违反法度被关进监狱,众人都担心他必死无疑;

然而蒋琬处理这件事时却毫无偏见,杨敏得以免判重刑,蒋琬为政时从不因个人好恶偏离正道。

蒋琬认为,过去诸葛亮多次进攻秦川之地,因为道路险陡、运输艰难,始终未能成功;不如顺汉水东下进攻曹魏。

于是下令大量制造舟船,想乘船经由汉水、沔水走水路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

然而,碰巧蒋琬旧病接连发作,他的谋划没有得到实施。

而群臣认为,如果走水路东征曹魏,如果不能成功,想要回军返回就非常困难,不是良策。

后主刘禅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人,前去汉中向蒋琬说明了走水路东征的坏处。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疏,表示自己过去六年屯兵汉中,却始终没能取得什么成果,为此忧虑不已。

如今曹魏强大,只有联合东吴首尾夹击,才能实现吞灭曹魏的志愿。

但是吴蜀两国共同约定向曹魏发起进攻,已经有两三次,却都没能实现预定计划。

考虑到眼下艰难的局面,唯有进取凉州才是上策;因此蒋琬推荐姜维担任凉州刺史。

如果姜维率大军进占河西地区,自己可以率军接应,作为后援。

蒋琬认为涪县(今四川绵阳)水陆交通连接四方,如果东、北两面出现外来威胁,赶往援救都比较便利。

于是,蒋琬率军从汉中退回,转而驻守在涪县。

然而此时蒋琬的疾病也日益严重,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因病去世。

蒋琬死后,被追谥为恭侯,他的儿子蒋斌继承了他的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蜀汉丞相诸葛亮评价蒋琬“讬志忠雅”,“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认为蒋琬与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忠正贤良,

能赴国难的大臣,只要后主刘禅能亲信他们,兴复汉室指日可待;自己死后,国家大事可以托付给蒋琬。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蒋琬方正严肃而有威仪;费祎宽厚通达而善于与人相处,

两人都能继承诸葛亮定下的制度,因循而不改变,因此蜀国边境才能长期无事,国家才能保持稳定。

晋朝史家袁宏评价:蒋琬立身不忘中正,并未一味因循守旧,本质上性情儒雅,在丞相诸葛亮去世后,

承当辅佐国政的重任,提拔任用贤能而自己保持恭谨,长此以往,实在是值得敬重。

晋朝史家裴松之评价:蒋琬与费祎主持朝政,完全遵循诸葛亮定下的制度,

从不为了功劳而妄自行动,让国家政事有所荒废,对外打退了魏国的进攻,

对内保持国家安稳,治理小国的办法,修生养息的道理,没有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了。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评价:蒋琬改变诸葛亮时期的谋划,想让军队乘船顺汉水、沔水而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两郡,并非是好计策。

魏兴、上庸两郡并不是魏国的重要城池,即使攻克了也不能向北进攻宛城、洛阳,何况水军顺流而下,

依靠的是水势,水军离开了河流就没了士气,当初刘备进攻东吴就因此遭遇失败。

魏国凭借坚固的城池防守,就算蜀**队发起十次进攻,也会有九次遭遇失败。

因此蒋琬死后,费祎又被刺杀,而蜀汉无人可继。

清朝学者端木埰评价:蜀汉优秀的文臣武将都早死,武将只剩下一个赵云,

文官只剩下一个蒋琬,如向宠、董允及其以下的人,都不堪担任大将和丞相的重任。

蒋琬早年担任广都县长,碰到刘备巡视,蒋琬荒废县中事务,被刘备罢免官职。

蒋琬被免官之后,晚上梦见一头牛出现在自家门前,流了很多血,蒋琬心里很不安,于是去找赵直解梦,

赵直说:“梦中见血说明是非分明,牛角及鼻,有“公”字之像,你将来必定位至三公,这是吉祥的征兆。”

蒋琬不久就被重新启用,后来果然位列三公。

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执政期间,政通人和,经济复兴,特别是其“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的执政理念,

使得百姓安居,他心胸宽广,不以公权报私仇,面对顶撞冒犯之人,总能一笑了之,他执政十余载,

不但遵循诸葛亮的治国方针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另一方面派遣姜维率军西进,寻找北伐战机,

而他也是蜀汉政权后期的中流砥柱,为蜀汉政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便是蒋琬,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二十多岁的时候便已知名当时,后跟随刘备,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长。

刘备曾以游览的名义突然到达广都,见到蒋琬喝的烂醉,不理县中事务,于是大怒,要把他治罪处死,

诸葛亮为他求情说蒋琬是辅佐朝廷的人才,不是当县官的材料,他施政以安民为本,不注重表面的修饰,

希望刘备再详加考察,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便不对蒋琬治罪,只是将他撤职。

公元219年,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

公元223年,刘禅即位,诸葛亮设立丞相府,任命蒋琬为东曹掾,后被举为茂才,

蒋琬因自己与诸葛亮亲近而怕外人非议其任人唯亲,于是不受此职,执意要让给其他人,

诸葛亮说如果为了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后蒋琬升迁为丞相府参军。

公元227年,诸葛亮驻扎汉中,蒋琬和丞相长史张裔统管丞相府的所有事情,至公元230年,

接替张裔任丞相府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都是蒋琬供给充足的粮食和兵源,

诸葛亮常称赞他志向忠诚高尚,是和自己共同辅助王朝大业的人,

又秘密向后主上表,说如果自己有什么不幸,可以让蒋琬来接替,将军政大事交给他。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官代理都护、假节,

兼任益州刺史,并升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蜀汉刚刚丧失统帅,

众人都感到危险和恐惧,而蒋琬受到提拔,地位在群官之上,他既没有担忧的神色,

也没有高兴的表情,神色举止和平常一样,因此众人渐渐服了他。

公元238年,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次年加封大司马,蒋琬率军屯驻于汉中。

东曹掾杨戏生性傲慢不讲礼节,蒋琬与他交谈时,他竟不应答,

于是有人想再杨戏和蒋琬中间挑拨,说您与杨戏谈话,杨戏居然不回应,

这是对上怠慢,而蒋琬认为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如果杨戏赞同我说的话,

则不是出自他的本心,如果反驳我的话,就会显示我说的不对,于是只能默不作声,

不作回答,这才是真正的爽快人。还有督农杨敏曾诋毁蒋琬说他做事糊涂,远远不如他的前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