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三十一章 李含出奔

晋庭汉裔 第三十一章 李含出奔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日后,休沐结束,刘羡回司隶府处理公务。幕僚们汇总整理此次修渠的各种费用,刘羡则翻阅文档,审查司州各郡递交上来的一些刑狱判决。正浏览的时候,刘琨拿着公文走进来,对刘羡道:

“怀冲,骠骑将军刚派人过来,邀请你傍晚时过去。”

司马乂的府邸就在司隶府对面,两人传话极为方便。刘羡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口问道:“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好像是李世容今晚前来拜访骠骑将军府,特意点了名,让你也去做客。”

听到李含的名字,刘羡心中一动,他怎么会拜访司马乂?问刘琨道:“越石,此中不会有什么蹊跷吧?”

“能有什么蹊跷?”刘琨倒是不以为意,他轻松道:“征辟入洛两个月了,李世容的官职才刚刚下来,说将他任命为翊军校尉,名义上也是长沙王的属下,来拜见再正常不过。”

“你也不用疑神疑鬼,李世容入洛,是一个人过来的,连随从和家奴都没有。身边还有齐王的人盯着,一次晚宴而已,还能翻天了不成?放心吧,要出事也是关中那边出事。”

但刘羡却不这么认为,李含越是表现得如此从容,那么他以身犯险,所潜藏的谋画就越大。但到底是什么谋划,对于此前置身事外的刘羡而言,还是一个谜团。但既然回到了洛阳,就不得不再三考虑了。

还是要去。刘羡心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含来势汹汹,既然回到洛阳,躲是躲不了了,那就不妨近身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图谋。

时间过得很快,等到黄昏将近,气温下降,房间显得幽暗起来。刘羡熄灭了火盆,继而披了身狐皮长裘,换了双鹿皮靴子,便叫上诸葛延往对门的骠骑将军府走。守门的乃是令狐盛,他看见刘羡过来,立直身子行礼。刘羡朝他微微点头后,径直往内走。

宴会还没有开,而身为骠骑将军的司马乂,此时正在府邸的后院桑树中策马。

这是司马乂的习惯,当他自觉疑惑的时候,他就会策马奔驰,在奔驰中思考问题。迎面而来的冷风,能打消他的种种杂思,进入无相无我的境界,继而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可如今他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却依然感到疑惑。看到刘羡进门的时候,他猛地拉住缰绳,座下的乌云骝高扬起前蹄,但见落叶的波浪舞动,烟尘之中,大马安然落蹄,他翻身从坐骑上跳下来。

“府君,你回来了。”

司马乂把马鞭扔给一旁的侍卫,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本不想接见这位李世容,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总觉得他有什么阴谋,却没什么拒绝的理由。”

“他毕竟是河间王的人,眼下河间王好不容易向朝廷服软,我若表现得太过冷硬,不近情面,世人恐会谤我,言我好乱乐祸,刻意激起宗室诸王间的矛盾。”

“可我确实想不明白,他找我,到底能有什么用?我在洛阳虽有一些权力,但并不算多,河间王和大司马的矛盾,也不是我能调解的。”

“府君,你说说,他这次来见我,究竟想要些什么?”

虽说近一年不见,司马乂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令刘羡欣赏的贤王姿态。他言语铿锵,步履有力,思维敏锐,稍稍用湿巾擦了把脸,司马乂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微微颔首,示意刘羡边走边谈。

经过半日的思考,刘羡已略有所得,他跟上司马乂的脚步,说出自己的判断道:“无非是要殿下的支持,殿下是朝廷的次辅,若殿下能支持河间王,反对齐王,河间王的形势便大为有利。”

“我怎么可能支持司马颙?”司马乂当即失笑道:“大司马理政不能说无懈可击,但最多也就能说些小毛病,相比之下。司马颙可是赵逆残党,我若助他,世人会怎么看我?”

“因此,他可能开出一个,殿下拒绝不了的条件。”

“条件?就凭他,能开出什么条件?”很显然,司马乂从心底是瞧不起河间王的,在他看来,河间王不过是一个两朝弄臣,靠无原则的谄媚讨好了贾后和赵王。这样一个连原则都不能坚守的小人,能成什么事?

“那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刘羡却不这么轻视司马颙,至少从用人和政治攻势上来看,这位河间王颇具眼光和手腕。他或许真能开出一个司马乂难以拒绝的条件,而司马乂眼下尚不自知罢了。

故而他道:“还请殿下坚守本心。”

司马乂诧异地看了刘羡一眼,但随即笑了起来,他道:“好吧,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位河间王长史,到底带来了什么条件。”

两人走到骠骑将军府的前庭,晚宴已经布置好了,李含刚刚抵达,他正坐在席位上,与骠骑将军府的幕僚们谈笑。参与此次晚宴的,都是司马乂最信任的人,分别是御史大夫刘暾、散骑常侍羊玄之、长水校尉上官巳、长沙常侍王矩几人,他们和李含笑漫谈些风土人情,看似熟络,但仔细听来,却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

见司马乂和刘羡落座,李含主动停止了闲话,向司马乂问候道:“见过骠骑将军。”

而后又向刘羡说道:“许久不见了啊,怀冲。”

他的笑容一如既往,即使想做得殷勤,但也透着一种生硬。刘羡本不想与他做过多交流,但转念一想,李含能够如此以身涉险,为常人之不能为,也忍不住心生钦佩,对他稍稍致意。

司马乂是个急性子的人,也没有过多的耐心和李含兜圈子,稍稍饮食后,他就径直问道:“李校尉,你在名帖上说,你有大事与我商议,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马乂问话的语气并不客气,甚至带有一丝咄咄逼人。但李含并未因此而胆怯,反而气定神闲,不徐不疾地回复道:“在下哪敢与骠骑将军商议?我只是一位来替我王传话的小卒。不过我来之前,我王亲口告诉我,这是不得不慎的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什么国家大事?”

“当然是为国锄奸的大事。”李含用目光直视司马乂,以不卑不亢的语气徐徐道:“殿下,如今国家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君不为君,臣不称臣。再这么下去,国家还能称为国家吗?社稷还能称之为社稷吗?您是武帝的血脉,我相信您应该想得明白。”

李含的话语很明白,甚至有些过份直白了。众人都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打量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人竟然会当众诟病司马冏,并劝司马乂来反对司马冏。

而且这种表态过于无礼,几乎毫无任何拉拢的诚意。就连一向严肃的司马乂,此时都不禁被逗笑了,他用指节敲击着桌案,笑问道:“李世容,你说的这番话,你自己信吗?”

“我不知道你和多少人暗地里有联系,这一年来,你煽风点火,很是造了一番声势,确实也了不起。但大司马眼下的过失,顶多也就算得上逾礼。河间王的过失,则可称得上裂国了,你竟然说大司马是奸臣?你不会以为我的这双眼睛,是瞎的吧?”

“信不信,吃完这顿饭,我就立刻将你送到大司马府?”

司马乂并非没有权欲,但正如李含所言,他是武皇帝的血脉。与其关注一时的个人得失,他更关注整个社稷的兴衰。如今国家已经实际上分裂成三份,中央的号召力虽不能说形同虚设,但也可以说大为衰减。在司马冏还没有真正犯下大错的前提下,就再起兵颠覆,国家将真正走向名存实亡,司马乂绝不愿意看到这一步。

因为这个道理,司马乂反对王豹,同样因为这个道理,他也不打算转投司马颙。

但面对这样决绝的态度,李含却仍是不为所动,他仅仅是捋了捋鬓角,等闲般说道:“殿下,大司马是不是奸臣,既不是我王说了算,也不是您说了算,而是朝野上下中,最德高望重的人说了算。”

他说的是谁?众人闻言有些茫然。但见李含如此有恃无恐,刘羡则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已经隐隐猜到李含说的是谁了。

面对如此压抑的气氛,李含从袖袋中抽出一份写满字的绢帛,徐徐打开,继而做出献礼状,说道:

“这是成都王殿下与我王的回信,骠骑将军可愿看吗?”

成都王?莫非他站到河间王一边了?!这个消息堪称一声炸雷,令在座众人头晕目眩,同时不可置信般,紧紧盯向李含手中的帛书。

司马乂更是罕见地表现出失态神色。他急忙从主席上站立,快步走到李含身前,狠狠地看了他一眼,继而抽过帛书,展开细阅。他的脸色几度变化,眼角与嘴角不时抽动,最终露出一副大事俱矣的黯淡神情。

现场沉默良久,看过帛书的人心情低落,没看过帛书的人则在猜测其中的内容。等到司马乂再次开口,他的声音已低沉如水,徐徐道:“你们给十六弟开的什么条件?”

李含淡然道:“事成之后,废去天子,请成都王殿下登基称帝,我王为宰相。”

司马乂冷笑道:“说得这么好听,实际一点。”

“自陕县以西,归我王统领,自陕县以东,归成都王殿下统领,效仿成周,二分天下。”

这下众人听明白了。河间王为了绝地反击,不惜以助成都王称帝为条件,拉拢其加入己方阵营。一旦齐王覆灭,河间王愿将所有的齐王势力范围转交给成都王,自己仅得关西诸州的主导权而已。

国家州郡,天子神器,竟然就这么草率地被二王平分划地了!刘羡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开始关注另一个问题:现在的征北军司,到底是谁在主事?

若从理智的角度来看,哪怕成都王有称帝的野心,此时也应该先保持中立态度,坐山观虎斗,等到齐王与河间王打得两败俱伤,再出兵干涉不迟。

而此时成都王加入河间王阵营,想要称帝自立,这不是自毁名望吗?眼下这个局势,谁废帝,谁便失去了顾全大局的政治号召力。而卢志给成都王精心打造的圣王形象,将完全沦为一名伪君子。伪君子远比小人更遭人厌恶,以后谁还会相信成都王的许诺?

更别说,即使战胜了齐王,就代表能够吞并齐王的政治势力吗?现在南中国多是齐王安插的人手,成都王要将其一一兼并,谈何容易?一旦乱兵四起,那不是反倒令河间王坐收渔翁之利吗?当真是不智至极!

这绝对是征北军司决策的重大失误,即使卢志不受重用,陆机也应该看得出才对,包括其余那些征北军司的幕僚,全都等不及了?

但无论刘羡怎么想,木已成舟,事情已经发生了,成都王的倒戈,就意味着事态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边缘。一旦跨出这一步,司马乂就必须做出抉择,到底是选择与自己的亲兄弟站在一边,还是与堂兄弟站在一边。

众幕僚看向司马乂,他们全都无言以对,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无权表态的,只有司马乂自己有权决定。

司马乂再次沉默,他回看了刘羡一眼,大概是想起了此前两人的谈话,片刻后,他忽然对李含问道:“河间王给我开的什么条件?”

李含道:“没有条件,愿意站在哪边,是您的事,我只是告诉您,当下是个什么时局罢了。”

司马乂注视李含片刻,忽然自腰间拔剑,雪亮的剑锋一瞬而出,径直架到李含的脖子上,映照着两人铁青的脸色。司马乂的双目如刀,凛然喝问道:“你敢威胁我?”

即使剑锋已经切开了一条血痕,李含仍是岿然不动,他道:“您大可以一剑杀了我,将我的人头直送到齐王府上,但您也要想清楚利弊,一旦事情暴露出去,就再无回旋的余地了。”

李含说得没错,眼下成都王虽应允了河间王,但一切还没发生,还有再谈判挽回的余地。一旦杀了李含,将今夜的谈话暴露出去,双方就只剩下拼得你死我活一个下场,这是司马乂绝不愿意看到的。

司马乂眼看着宴席上摇曳的灯火,心知眼下的局势就如这灯火的火苗一般脆弱,他必须想办法稳定局势。考虑到这些,他还是收回了剑锋,转身不再看李含,挥手道:“你滚吧!”

面对这个回答,李含仍是最初那副不徐不急的神情,他看了刘羡一眼,悠悠道:“那我就等殿下的好消息了。”

等李含离开骠骑将军府,羊玄之等人即刻建言道:“殿下,当务之急,是要立刻与成都王联系,务必要陈清利害,即便不能让他回心转意!也要让他保持中立!”

司马乂亦有同感,他吩咐道:“快给我纸笔,我要写信给十六弟。你们也都留下来,今夜好好帮我参谋,到底如何措辞为佳。”

而在众人说话间,刘羡却感觉出不对:李含的态度太奇怪了,他这样如何能招揽司马乂,又何必来一趟长沙王府呢?除非……他另有图谋。

是这样,他一向遮掩自己的意图,他总会事先已经准备好一切,等到和对手交底的时候,木已成舟,事情已无可返回。当年郝散之乱时,孙秀不也被他架空,弄得狼狈逃窜吗?所以今夜,他绝不是来问司马乂意见的,而是要利用司马乂,获取另一样有利的东西。

等等,沉思两刻后,刘羡回想起今夜的谈话,一道灵光贯穿脑海,令他恍然大悟,他连忙对司马乂道:“殿下,别忙了!快派人去拦住李含!”

司马乂有些不明所以,他道:“这是为何?”

“他这是要栽赃逃跑,挑拨您和大司马的关系啊!再不追就来不及了!殿下,赶紧派人去追!”

可为时已晚,等司马乂反应过来,派人去追捕李含时,李含已然不翼而飞。当夜,李含并未归府,除去奴仆外,府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而在洛阳内外打听,李含整个人就好像人间蒸发一般,全然失踪了。

李含当然没有消失,五日后,齐王安排在弘农的斥候带回消息:河间王长史李含,公然出现在弘农渑池一带。

七日后,河间王又传来表文,声称齐王派出去平叛的刘沈大军,在路过长安时,以刘沈为首的数十名将领,与河间王相谈甚欢,愿意归顺征西军司。而河间王为了不耽误社稷安定,已派出都护席远,接管了这五万平蜀大军,不日将继续伐蜀。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河间王设计劫持了刘沈等齐王将领,强行吞并了这五万大军。这等同于河间王与齐王公开决裂,莫非大战就要开始了?

紧接着,十三日后,也就是在十一月丁丑这一天,河间王使者再抵洛阳,代表征西军司,正式向朝廷送来了一篇表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