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将军来反腐,这件事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一件怪事,反腐和大将军府这几个字,天南海北,突然有了联系,这让京师的士大夫们议论纷纷,有了很多的猜测。

当徐成楚带领缇骑出京前往湖广稽查京广驰道窝案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反腐司这第一案,势必要马到功成,为了防止失败,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对抗调查,甚至连大将军都请出来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这就是陛下的决心。

“这群士大夫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反腐司的刀,根本砍不到他们头上。”黎牙实对着身边的沙阿买买提,笑呵呵的说道。

泰西特使离京后,黎牙实终于摆脱了向倭国走私硝石的嫌疑,他现在只有一个身份,大明礼部通事,他已经没有西班牙遣大明特使的身份了,这日子久了,他变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这闲暇之余,他最喜欢和沙阿买买提一起到前门楼子听评书,他不是很喜欢逛青楼,那些个清倌们根本看不起他,即便他是朝廷命官,可他不会吟诗作对,还扣扣索索不肯撒银子,自然没人理他了。

“莫谈国事。”沙阿买买提可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事,有点危险。

黎牙实喜欢针砭时事,给各种杂报供稿,甚至还充当着‘友邦惊诧’的纠错力量。

沙阿买买提作为贵族,他不缺这点银子,阿克巴依旧每年给他五万银,让他维护蒙兀儿国和大明的关系,这五万银,全都被他自己花了。

黎牙实被这一句堵得一口茶水差点呛了,他连连摆手说道:“你也太小心了。”

“你翻译泰西算学著作有功,陛下圣眷正隆,自然不怕,我可没你身上的功德护身,我可不敢胡说,慎言,慎言。”沙阿买买提一摊手,这是他胆子小?

他要有黎牙实的本事,能赚到圣眷,能在北镇抚司开单间,他也担任友邦惊诧的职能!这不是没本事吗?

圣眷这种东西,多少银子都买不到。

黎牙实叹了口气,沙阿买买提显然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策,黎牙实那一肚子话没地方说。

关于反腐司设立,起初大明士大夫都是轻蔑一笑,左一句权力斗争,右一句不过内斗而已,可当反腐司靠上了大将军府这棵大树,第一案就奔着湖广去了,士大夫们笑不出来了。

反腐司真的要反腐!要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体痛下杀手,甚至连张党都不能幸免。

真反腐了,士大夫又不高兴。

黎牙实靠在椅背上,看着数十个交头接耳的士大夫,低声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手里那点权力,能换几两银子?反腐也是有成本的,他们折腾那点银子,连素衣御史都懒得看一眼,说句难听话,他们连做指标都不够格。”

黎牙实这个人,憋不住,他要是能憋的住,就不会编排大明笑话了。

沙阿买买提也不说话,就当没听到,不过黎牙实说的很对,反腐司杀的是老虎,动的最起码都是五品以上官员,这些个士大夫有些连个官身都没有,连成为为虎作伥的伥鬼都不够格,确实没资格成为指标。

黎牙实继续说道:“这里面最怪的其实是大将军府,这趟浑水,戚帅居然肯掺和,让人意外。”

“额,确实,大将军参与其中,只有弊,没有利。”沙阿买买提终于搭腔,他侧着头说道:“黎牙实,你说是不是陛下和大将军之间有了间隙,大将军如此自污以求自保?”

沙阿买买提提到了一个坊间传闻,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戚继光功高震主,皇帝心生忌惮,戚继光为了不让皇帝疑心,总督反腐大事,得罪天下百官,做个完全的独臣,这样一来,皇帝自然不用担心大将军谋反了。

“你为何会这样想?”黎牙实讶异的看着沙阿买买提问道。

合理归合理,但一点都不合情,别人不知道,黎牙实很清楚,陛下可是大将军府的黄公子。

沙阿买买提十分肯定的说道:“评书上都这么讲啊!而且大明的读书人也都这么猜测。”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黎牙实嘴角抽动了下,大丈夫做事的道理,就是讲给人听,也是白讲。

张新河,贵为把总,遇到有人落水,依旧奋不顾身,明知脱力,依旧给母亲磕了个头再下水救人,这就是大丈夫,你问他为何要这么做,没读过多少书的张新河,也说不出舍生取义,取义成仁这样的大道理,但张新河还是这么做了。

戚继光百战百胜,但被朝廷排挤,打个仗灭个倭,还要戴罪立功,到了北方,更是被视为多余无用之物,几多蹉跎,但戚继光无怨无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戚继光一生的追求和真实写照。

“你的意思是,大将军和陛下没有间隙?”沙阿买买提倒是听懂了这句话,笑着说道:“这就好,这就好,我就是个小偷,靠着大明要和蒙兀儿国做生意,偷得后半生的安宁。”

沙阿买买提相信黎牙实的判断,因为黎牙实的信息面更广,比前门楼子士大夫获得的消息,更加准确。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去守护,才有了国泰民安,他沙阿买买提一个番夷,能窃居其间,享受太平,自然是不希望皇帝和大将军如同猜测那样,有了间隙。

沙阿买买提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也不再说莫谈国事了,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反腐司新设,这些士大夫们讲,又是一场反腐表演,通过对万民表演反腐,来平息万民对暴政的反对情绪,让贪官污吏,背负万般罪孽。”

“皇帝呢,通过反腐,清除那些威胁皇权之人。”

“在他们眼里,老百姓都是愚昧不堪,不懂朝局,但凡是死个大官,百姓一定会拍手叫好!”

“我看不然,老百姓虽然见识短浅了些,但是他们不是不明白道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王崇古是个大贪官,人人皆知,可他也是匠人心里的水火神之一。”

“其实大明老百姓对贪腐是有些忍耐限度的,贪一点不怕,你得能做事,做成事。”

“反正做官的都贪,谁贪不是贪呢?老百姓巴不得多几个王崇古这样的贪官能臣。”

沙阿买买提站在了民间的立场,阐述了他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黎牙实可能要写社论,才会到这前门楼子采风,沙阿买买提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黎牙实。

大明士大夫这个群体有点过于清贵了,和百姓的认知有巨大的割裂,这种割裂在反腐司这事儿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沙阿买买提认为,觉得百姓蠢,觉得百姓分不清楚好坏,那才是真的蠢。

黎牙实确实要写一篇社论,而且因为他是番夷的关系,这篇社论的提纲一定会呈送御前,他要写的言之有物,自然要了解大明各阶级对反腐的态度。

最近,他不敢编写笑话了,哪怕是陛下不在意,可他已经没那个胆子了,陛下权威日重,再胡说八道,陛下能谅解他,大明君臣也饶不了他。

他现在除了翻译之外,多数都是充当友邦惊诧的角色,以番夷视角看待大明政策。

黎牙实其实编了个大明笑话,但他没敢放出去,这个笑话的具体内容是:

大明派遣了一大堆的官员,前往了西班牙,西班牙宫廷秘书佩德罗接待了大明官员。

佩德罗询问:大明遣使来西班牙,是要做什么?

大明官员:博百家之长,学习贵国反腐经验。

佩德罗立刻大声说道:我们国家没有贪腐!

大明官员闻言,眼前一亮,立刻附和的说道:啊对对对,我们就是要学这个!

大明在万历维新之前,就已经有了贪腐合理化的征兆,座师每年收炭敬、冰敬,就是最典型的征兆,随着海瑞回朝反腐,随着陆光祖继往开来,随着反腐司成立,这种贪腐合理化的进程被遏制。

当高压反腐成为常态,并且逐步构建了不敢、不能、不想的反腐共识,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士大夫们之间最近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养廉银,认为朝廷要反腐,就要给官吏们发一笔养廉银,这样一来,官吏们自然就廉洁了,因为没有必要贪腐了。”沙阿买买提说到了最近蔓延的一股风力舆论。

发养廉银,以换取官吏们支持反腐,大明从万历六年起开始发实薪,并且每三年定一次俸禄,但可堂堂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1000银,九品官才45银,吏员更是少得可怜。

这俸禄和他们手中掌控的权力,完全不对等,按照风力舆论的说法,银子太少,俸禄太低,是贪腐的核心原因。

黎牙实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你觉得这说法对吗?”

沙阿买买提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别人,拿我来说,我是蒙兀儿国贵族,阿克巴大帝的女婿,阿克巴大帝一年给我五万银让我维持蒙兀儿国和大明关系。”

“这银子我自己全花了,而且阿克巴给我多少,我都要贪掉!大明和蒙兀儿国的关系,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差。”

“养廉银能养出个屁的廉!要是能养出来,我从通惠河游回蒙兀儿国去!”

沙阿买买提不信士大夫这一套说辞,要是发养廉银就能养出廉洁来,贵族为何不廉洁?

那武清伯李伟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一个清华园大宅,上千亩地,如此豪奢,那李伟的两个儿子,全都参与到了黄金宝钞限兑现的逆案之中。

只要贵族还存在一天,只要贵族还在作恶,这套说辞,就无法成立。

“你这个说法我非常认可,之前费利佩给我的银子,我也自己占了,我也是贵族。”黎牙实由衷的说道。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压根没有真正的贵族,那武勋,公侯伯爵,压根就不是贵族,连当街杀人都做不到。

当街杀人要被皇帝严惩的大明,司法特权就那么一点点,这也算贵族?

在泰西,贵族当街杀人,根本没人去管,贵族对自己的附庸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才是贵族。

黎牙实甚至觉得,大明皇帝都不算是个贵族,杀个人还要刑部驾贴,没有驾贴,就是黄纸案、白纸案,简直是莫名其妙!

费利佩杀宫廷秘书,还要找任何理由?连安东尼奥杀宫廷秘书都跟杀鸡一样。

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聊了很久,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社论,精雕细琢之后,呈送御前,如果皇帝看过没问题,就可以投刊《逍遥逸闻》了。

年轻的大明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内,奋笔疾书,作为帝国的定海神针,皇帝偶感风寒,但依旧勤勉。

他没有处置奏疏,而是给李成梁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轮台城清苦,皇帝要写信慰问,一方面,李成梁闲不住,五月份的时候,亲自去眼看了温泉关(阿拉山口)勘察地形。

“三百勇士镇守温泉关,可阻西域蛮夷侵扰大明疆域。”朱翊钧写完了书信,吹干了墨迹。

温泉关是一定要建的,至于怎么建,李成梁也有了自己的规划,他决定给西域诸部一点点好处,换取西域诸部的认同,由西域诸部出人出力,营造温泉关。

而这点点好处,主要是挖煤和冶铁技术。

李成梁到西域这些年,一直疑惑,汉唐的西域都护府,是怎么统治西域?就靠军事镇守?西域这么大,汉唐得填多少兵马,才能统治?

李成梁折腾了好几年,他终于在天山脚下找到了答案,他在古龟兹国,找到了汉唐都护府营造了超过2800亩的铁冶所遗迹,并且以铁冶所控制了整个西域。

之所以只有2800亩,是因为只挖了2800亩,剩下的面积太大了,他也懒得再挖了。

更让李成梁无奈的是,如此广阔、堪称繁荣的铁冶所,在大唐离开西域之后,完全废弃了。

万历年间的西域,铁器的数量,甚至还不如汉唐时候,西域产出的铁料,连甲胄军械都无法满足,民用的铁犁铧车,更是少得可怜。

而朱翊钧认同了李成梁在西域探矿、立厂开拓西域的做法,而温泉关建立与否,标志着大明是否能够实控西域。

温泉关建立,并且汉军能够顺利补给,代表着大明对西域的绝对控制。

同样,一旦温泉关破败,甚至汉军补给不能顺利到达,就代表着大明对西域失控。

温泉关建立,可以视为大明西域都护府建立。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有人愿意前往西域探矿吗?地师也算是稀缺人才了,腹地都不够用,强令派遣,怕是消极怠工。”

愿意主动前往,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明皇帝倒是可以强令前往,可是强扭的瓜,敷衍了事就会是必然。

西域开拓之事,朱翊钧还是以自愿为主。

“陛下,愿意前往西域探矿的地师有很多。”冯保低声说道:“这可是立功,甚至回京后,还能升格物博士,对于地师而言,这就是生死包办的待遇,恩荫子孙的大事。”

甘肃设省后,愿意前往甘肃做官的士大夫,比愿意前往贵州的都多。

甘肃苦,可是甘肃升得快啊!去甘肃镀一层金,五年顶在腹地兜兜转转十年。

地师也是人,到西域立了功,回到大明就是跳出五行之外的格物博士,儿孙跟着受益,从四岁开始就可以就读格物院蒙学堂,格物院三级学堂,但凡是不蠢不笨,都能考入皇家理工学院。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钧松了口气,地师、煤铁大工匠愿意前往西域,西域开拓就会顺利很多。

“这几本奏疏,胡言乱语,京广驰道期五年建成,每年投入高达650万银,仅仅万历十七年到十八年这一年,京广驰道窝案,规模就高达120万银之巨!这几个科道言官,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

“120万银是小错?那什么是大错?”朱翊钧看着几本奏疏,用力的点了几下。

一共七本奏疏,说的话都一样,120万银整体贪腐规模,是个小案子,完全没必要让大将军戚继光背书站台,反腐司正常反腐抓贪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冯保想了想说道:“让人发现就是大错。”

这些奏疏的主要内容,不是反对反腐,是反对戚继光主持反腐,太吓人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陛下反腐的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闹得动静太大了些,而且对戚帅本人不太好,一个大将军过度参与朝中政事,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朱翊钧朱批了奏疏,七本合在一起朱批,骂了一百多字。

“先生要在京堂反腐。”朱翊钧批准了张居正所请,反腐这次的京察的主要方向,反腐不是个清洗的由头,也不是政治表演,更不是内斗,而是国之长策。

元辅和大将军两位上柱国同时参与反腐,让京堂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毕竟细究,这些大员的腚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但张居正反腐抓贪,从申时行、李乐、王希元这些张党嫡系开始,又让人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朱翊钧终于看到了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的观点很有趣,他认为:有贪官不可怕,没有贪官才可怕。

无官不贪,有贪官代表着朝廷还在反腐抓贪,代表着朝廷还能有余力去管这些事儿,一旦没有贪官了,代表着**完全合理化。

“他这个观点有点新颖。”朱翊钧看着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在社论里讲到了两个人。

反腐先锋海瑞和徐成楚,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家境不好,甚至很差,都是骨鲠正臣,全靠一口正气活着。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能够反贪,可以抓贪,甚至反贪能够被塑造为一种政治正确,正是因为这些家境极差的平民弟子,还能够一步步的爬到高位,掌控权力。

在漫长的人才遴选科举和仕途之中,能够保持忠心,忠于自己道德之心的弘毅士人,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不可多得,大明也没太多这样的人,可再生,只要人才遴选机制还在,这种稀缺人才就可以一直出现。

哪怕徐成楚这个人,从此以后一事无成,甚至连京广驰道窝案都没办好,但只要徐成楚还在朝中,那就是一个榜样,引导着后人前赴后继。

进而,黎牙实有了一个奇怪的推断:朝廷应该极力避免身份政治,才能反腐抓贪。

万历维新的新秩序,不敢说万世不移,但维持两百年不失序,对于万民而言,就是天大幸事。

朱翊钧从里面摘录了两句,颇为认可的说道:“反腐司之利刃,非为某党某派而设,乃为天下蠹贼而悬。”

“徐成楚良才,起于寒微,全凭忠直骨鲠之气,持三尺法以问公卿。”

“彼既无显赫门第可倚,亦无丰厚家资可恃,唯以清名功业立身,故能无畏无惧,秉公而行。若朝廷用人,复拘于门第、科名、乡党之身份,则此清流活水必竭,反腐大事,终成无本之木。”

身份政治,就是毒瘤中的毒瘤,不仅仅是反腐,甚至是大明几乎所有政治,都该对身份政治严防死守。

整本奏疏里,最有趣的就是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这两个贵族,对养廉银这种风力舆论的态度,黎牙实说:臣与蒙兀儿国使沙阿买买提尝论此,皆哑然失笑。贪欲如壑,岂金银可填?

黎牙实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贪腐竟成合理,则国法纲纪荡然,朝廷威严尽失,此诚社稷心腹之患也!

“送邸报刊印天下。”黎牙实《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得到了皇帝的朱批,并且选入了邸报。

(《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截图,呈送圣上御览奏疏提纲,非社论原文。)

朱翊钧对于养廉银的态度,是非常不认可的。

大明官员因为俸禄太低,生活清贫,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官员在俸禄之外,有夏冬冰敬炭敬,除此之外,还有堂礼、随礼、绸缎礼、契食礼等等,数不胜数名目繁多的来钱手段,哪怕不去权力寻租,这些银子,就已经完全足够十分优渥生活了。

除了这些人情往来之外,还有灰色地带,比如请托题调、扣克规例、滥准词讼、派发属印等等,都是银子的来源。

派发属印,就是下级要做事,请上级盖章;

请托题调,就是拉关系、走后门、通关节,有的是有办事输送贿赂,有的是不办事,维持关系,你想升转,银子没给到位,某一个环节给你添堵,都有可能错失机会;

滥准词讼,更加简单了,这天下老爷不会被冤枉,那老爷想要保持自己的司法特权,也就是不被冤枉和冤枉别人的特权,就要表示表示。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给银子,那太俗气了,直接给银子,官吏只会觉得此人不懂事,日后不会行方便,多数都是给产业,田亩、商铺、工坊等等,只不过,青天大老爷总是干干净净。

哪怕是不谈人情往来,行方便的灰色地带、行贿受贿的黑色地带,就是正数,也就是官吏待遇,考中举人就是逆天改命,就有无数人把田亩诡寄到你的名下,逃避朝廷赋税;无数人投靠你的门下做走狗,躲避徭役。

所以,反腐司只能是一个政治性部门,而不能是一个法司部门。

反腐司查案办案,要搞‘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利用不正当影响力受贿’、‘尸位素餐玩忽职守’这种箩筐罪,甚至连具体什么是贪腐,什么不是贪腐的界限都没有。

若是不搞箩筐罪,反腐司官吏校尉缇骑,要跟士大夫们玩文字游戏玩到天荒地老了,根本没法反贪。

比如,我丢了一条细犬,那是和我儿子一样重要的家人,这条细犬在我落水的时候救过我的命!我许诺十万银寻犬,上司恰好看到走失细犬,帮我寻回,我重信守诺,给了十万银回报,这算不算贪腐?

反腐司:我信,我全都信!你说,你接着说!只要你愿意说,我都信,你说啊!不说就送你去解刳院!

这也是张居正要用反腐司来清洗不忠者的原因之一,因为反腐本身就是个箩筐罪,用来搞清洗,最合适不过了。

反腐的目的是遏制贪腐的规模,不是彻底消灭贪官、消灭贪腐行为,只要是人就有贪欲,只要理政也知道贪腐是杀不尽的,遏制贪腐、贪官规模,让事情能够办下去,是反腐的根本目的。

“报!徐成楚缇骑行至保定府容城县青马桥,青马桥忽然坍塌!”一名缇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一封急报呈送御前。

朱翊钧猛地站起身来,拿过了火漆完好的信筒确认了陈末印信之后,才打开信筒,再次确定印信等物,打开奏疏详细看了起来。

“好一个青马桥年久失修!”朱翊钧看完了陈末的塘报。

从调查结果来看,青马桥的确是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但这塌的时间,实在是太巧妙了,早不塌晚不塌,偏偏徐成楚车马过桥,就塌了?!

徐成楚无碍,他下令火速南下,对青马桥坍塌之事,以意外结案,根本不打算浪费一点时间,星夜疾驰南下湖广,清查京广驰道窝案。

分清楚轻重缓急,主要。次要矛盾是一名素衣御史的基本素养。

最关键的是京广驰道窝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