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将军来反腐?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将军来反腐?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的邪祟和极乐教一比,都显得非常守序了,毕竟大明的邪祟,多数都是为了求财。

比如这次松江府地毯式清理,被抓到的邪祟,主要是白莲教,这是明初就确定的邪祟。

白莲教,起源于唐朝时候非常盛行的摩尼教,后来和弥勒教、道教、佛教混合演变,最终形成了遍布大江南北的白莲教。

白莲教的主张是: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相助。

就像大光明教要求信众学习先知的八大美德,以八大美德自我约束,白莲教也有自己的道德崇高,白莲教要求信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这种等平均的主张,可以让人们获得心灵的寄托,有一个虚妄的彼岸去追寻,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极度想要摆脱现实苦难的百姓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白莲教之所以被定为邪祟,是因为白莲教总是在发动民乱,比如元末的韩山童;永乐年间的唐赛儿;嘉靖年间的蔡伯贯;都是由白莲教发动,以官逼民反为基本口号,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支持。

整体而言,白莲教算是混乱善良,反抗者,对于善恶有自己的标准,按自己的标准去行善,但不顾及规则,导致朝廷从来不承认白莲教正教的身份。

但极乐教是完全的混乱邪恶。

极乐教徒,尤其是倭国的极乐教徒,完全以自己的**、恨意、破坏欲为驱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

所有行为表现出了暴躁、恶毒、手段狠辣且行为无法预判,肆无忌惮的掠夺他人而理所应当,甚至以此为荣,最让大明无法接受的就是极乐教徒的猎婴行为,他们不仅杀死教众的婴儿,还杀死他人的婴儿。

因为缺乏暴力去审判,越发无法无天,即便是被抓到,一句‘那又如何!没人能审判我!’扬长而去。

极乐教徒只渴望毁灭,不仅仅是毁灭所有美好和生命,而且还渴望毁灭维护美好和生命的秩序和规则。

极乐教在倭国的泛滥,最初是幕府为了转移战败的损失,才将反战败的矛盾转为了底层互害,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当幕府用邪祟去转移矛盾的时候,邪祟在快速壮大自身,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迅速蔓延,最终彻底失控。

现在,倭国幕府已经意识到了危害,可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就是想要武力清缴,都无法做到了,因为极乐教已经渗透到了倭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现在丰臣秀吉陷入了‘我要杀死我自己’的困境。

而且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完全不同,织田信长有足够高的威望,他活着的时候,能够完全压制公卿、割据大名,而且织田信长不服输,即便是遇到了重大挫折,也会重振旗鼓,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但丰臣秀吉这个人,既没有自己的威望,完全不是如此,他从来都是知难而退。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丰臣秀吉发动了统一倭国的战争,打到了老乌龟德川家康,打不动了,就任由德川家康割据,丰臣秀吉啃不动老乌龟,就把老底都掏了出来,跟朝鲜玩命去了。

理由很简单,朝鲜是个软柿子,德川家康是个硬骨头。

丰臣秀吉欺软怕硬,织田信长不是,谁不服他,他就会一直打,打到对方完全臣服为止。

所以,丰臣秀吉没有能力,也没有毅力去清理极乐教。

大明对极乐教进行严防死守,这玩意儿要是在大明泛滥起来,恐怕只有杀杀杀能解决问题了。

其实这也应验了张居正的说法,一切政治活动,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清洗,而且最好希望,在需要发动清洗的时候,朝廷还有能力发动清洗,还能洗的动。

否则,连清洗都无法做到,只能看着一切秩序和规则被破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都察院总宪陆光祖入阁,总理反腐事宜,反腐司第一把火烧向了京广驰道。

陆光祖带着两个素衣御史,来到了通和宫御书房前,请求觐见,他现在是阁臣了,有权力到御书房觐见了,他恭敬的等在西花厅内,和素衣御史商量着如何面呈陛下。

很快陆光祖被宣见到了御书房内,陆光祖领素衣御史行礼。

“陛下,第一案,湖广巡按御史赵宪,其受天子命为御史,不能弹罢贪残守令,以贻民害,每丁索银三钱,每年两次。”

想进工兵团营吃饭?每一人交三分银,每年两次固定缴纳。

工兵团营的俸禄很低,住的很差,吃的也不是很好,工钱几乎没有,一年到头能留下六两银子,那还是不分寒暑,每天都干活的情况,而赵宪一次就拿走六钱银。

赵宪拿工兵十分之一的劳动结余,那下面具体经办的师爷,收银子的大把头、把头、工贼、打手们又要拿走一部分,最终层层摊派,就是辛苦一年,一分银也留不住。

“第二案,广州府推官伍惟忠接受宴请,酒色醉人,皆为广东段驰道扑买而来,伍惟忠贪赃枉法,将驰道所需土木石方扑卖给各色商贾,谋求厚利超过了二十二万银。”

朱翊钧忽然伸手说道:“等下,这个伍惟忠朕听着耳熟,是那个王家屏的弟子,和万文卿一样,特别喜好逛青楼的伍惟忠?”

“正是。”陆光祖俯首说道:“他和万文卿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这次京广驰道反贪大案第二人,就是伍惟忠,广州知府万文卿的好友,王家屏的弟子。

“当真是世事难料,朕还见过他两次,今日再听闻,居然是贪腐窝案之中,王家屏王侍郎何意?”朱翊钧询问起了王家屏这个座师,是不是要保伍惟忠。

陆光祖俯首说道:“王侍郎离开广州时,伍惟忠已经不是王侍郎门下了,王侍郎多次训诫约束无果,就把他的腰牌收了,由他去了,二人已非师徒。”

“而且这次把伍惟忠罪行检举的正是万文卿。”

王家屏的两个弟子,同门相残,因为万文卿再不点这颗雷,陛下雷霆之怒,就要连累到万文卿了。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散了,伍惟忠就是这样,王家屏作为座师,训诫了很多次,但最终无法规劝,只能逐出师门了,今日伍惟忠出事,王家屏也不会搭救,甚至本身就是万文卿检举。

“第三案,广州市舶司提举郭善言、提举太监徐无为,多次对海船,索要海獭、花席、白布、花砚、色绸、珍珠、珊瑚等物,若来往海船,无法满足,动辄打骂,重则为难,不给过关,甚至还额外抽分。”陆光祖说到了第三案。

朱翊钧翻看着第三份案卷,疑惑的问道:“这个案子也是京广驰道窝案之一?”

“是因为郭善言和徐无为,索贿驰道工兵团营,因此案发。”陆光祖解释了下,为何这个案子也归到了窝案之中。

“当真是胆大包天!”朱翊钧又翻动了下,才看到了详情。

郭善言索要驰道砂石的扑买,广东工兵团营刚刚组建,就被上门索贿,郭善言打算用海砂充当河砂,这广东工兵团营哪里敢接受?就直接状告到了两广巡抚刘继文处,这案子就变成了京广驰道的窝案。

陆光祖林林总总奏闻了十二个案件,全都是京广驰道的窝案,京广驰道刚刚开始营造,贪腐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让人始料未及。

“开陇驰道,是王次辅亲自督办,一切物料皆为官营,不假于他人之手,账目清楚,虽有贪墨之事,但尚在损耗之内,今日文成公作古,各衙门肆意妄为,不知收敛。”陆光祖陈述了下开陇驰道和京广驰道的区别。

开陇驰道是皇帝内帑独资,王崇古作为次辅督办,一颗石子都不肯扑买出去,贪墨也有,但三千五百万银,至少有3200万银投入了驰道,所以开陇驰道,修的快、修的好,移交核验迅速,没有一处不合规格。

任何大工鼎建,朝廷都是允许工程损耗,但凡是干过大工鼎建,也知道损耗在所难免。

可是工程损耗,不能太过分了,京广驰道,从一开始,就各种贪墨不断,索贿蔚然成风,朝廷如果不严加管理,这京广驰道,必然会不断的增加预算,加加加到朝廷无法承受的时候,驰道却没有铺多少,最终京广驰道变成天大的笑话。

这些地方官吏绝不会青史留名,日后大家都笑话朱翊钧这个皇帝。

“冯保,这个徐无为你领走处置。”朱翊钧先把里面的广州市舶司提举太监徐无为,交给了冯保,这是冯保的义子。

“臣遵旨。”冯保这几年也处置了几个义子,在地方上代表着皇权的宦官被权力异化不可避免,要不断的处置,任何一个组织,必须要新陈代谢,才能长久。

“这十二个窝案,陆总宪为何一定要让戚帅来做呢?”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

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走的不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审判,而是由五军都督府的镇抚司,也就是军事法庭去审案。

这个要求颇为古怪,按理说所有的案犯都是官吏,戚继光作为大将军,督办贪腐窝案,审问经济犯罪,实在是有点越俎代庖。

陆光祖俯首说道:“回陛下,因为驰道未曾移交驰道抽分局营运之前,都是归工兵团营管,而工兵团营虽然主要负责营造,但也是团营,涉及驰道营造,还是由镇抚司审问依律判决为宜,臣唯恐伤军兵营造之心。”

陆光祖说了一番言不由衷的话,他这个理由,极为牵强,他的意思是,这些案子,全都和工兵团营有关,如果不能由五军都督府的镇抚司审案,会伤了士气。

真的仅此而已?朱翊钧倒是能猜到陆光祖的难言之隐,反腐这差事,真的不好办。

“那朕问问戚帅吧。”朱翊钧没有替戚继光答应下来,按着戚继光不喜欢管闲事的性格,这案子,大概还是移交刑部去审判。

“你要派徐成楚前往京广驰道,稽查这个窝案?”朱翊钧看向了一同觐见的素衣御史徐成楚,这家伙唯一的问题就是过于骨鲠,有些合理范围内的损耗,徐成楚也要抓着不放,会适得其反。

“臣属意徐成楚。”陆光祖觉得应该给徐成楚更多的表现机会,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千丝万缕牵扯甚广,兹事体大,陆光祖选徐成楚,不是看重了他的骨鲠,而是看重了他的简在帝心。

当年丁亥学制刚提出,陛下雄心万丈要推行的时候,徐成楚出来给皇帝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自此徐成楚一战成名,徐成楚不仅没有被责罚,相反获得了升转,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圣眷。

徐成楚有这份恩荣在,这个窝案才能办成,办案御史作为钦差,难不成还有什么危险不成?还需要圣眷让人畏惧?

难说。

大明这么大,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朱翊钧和陆光祖详细的沟通了下细节,额外多给了二百缇骑,让徐成楚务必把事情办妥,但同样也让徐成楚注意,不要吹求过急,过分严苛,大工鼎建,有些损耗,实属正常,主要是抓贪,尤其是趴在京广驰道上吸血的蠹虫。

陆光祖和徐成楚领命而去。

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可不是王崇古人情过重导致,他督办的鼎建大工,都没有大规模的贪腐窝案诞生,因为王崇古真的懂这些弯弯绕绕。

王崇古是工党的威权人物,真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动些歪心思,那王崇古的手段,也是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朱翊钧特别召见了戚继光,说明了陆光祖的请求。

“陛下,臣主戎事。”戚继光立刻马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该管的他不会管。

反腐司反腐,他可以大力支持,哪怕反腐司要在京营反腐,他也大力支持,但是让他一个大将军去主持反腐,算个什么事儿,陆光祖也是个入了阁的大臣,怎么能如此胡闹?

戚继光觉得陆光祖有点糊涂了,他是大将军插手政务,实在是有点越权了。

这文官最怕的就是武勋越权才对,那王谦跑到苏州府办案,没告诉苏州府,还被苏州府告了一状。

朱翊钧深吸了口气说道:“戚帅,朕能理解陆总宪的顾虑,反腐事,从来不是朝廷决心那么简单,还需要有实力,让人不敢抗拒调查。”

“陆光祖何意?难不成他的想法是,这次京广驰道的窝案之后,还要臣来督办反腐?”戚继光一愣,他听明白了陛下的话。

反腐不仅仅需要决心、胆识、毅力,还需要实力,暴力部门要有暴力,陆光祖领反腐司第一个案子,要借大将军府的势,这之后的案子,陆光祖还要借势?

“诚如是也。”朱翊钧点头说道,这绝不是一锤子买卖,陆光祖也不是狐假虎威,而是真的让戚继光督办。

“这…更胡闹了。”戚继光连连摆手说道:“陛下,臣只擅长打仗。”

“这里有个案子。”朱翊钧拿出了一本案卷,这是第七号案子,武昌府同知宋英廉被湖广第三工兵团营把总举报,工兵团营惠民药局药材**、发霉,老卤水、金鸡纳霜等物被调换为清水。

这不是宋英廉第一次对惠民药局的药材进行更换,湖广多地惠民药局都有这样的现象。

戚继光看完了案卷,惊骇无比的问道:“不是,这工兵团营把总,检举了这武昌府同知宋英廉,这案子最终居然到了宋英廉手中,还把第三工兵团营的把总给抓了?!”

案子兜兜转转走到了同知宋英廉的手里,宋英廉立刻把检举的把总给抓拿归案,而且还强迫把总签下了口供,承认自己诬告。

不仅如此,宋英廉还把咸宁县库仓亏空的帐,平到了这位把总头上,初步查明的涉案规模就超过了21万银。

最终,这位把总被流放了三千里,要到贵州烟瘴之地。

“简直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自己不法,被人检举,还要污蔑他人诬告,不仅如此,还要罗织罪名,宋英廉当他是谁?!这湖广地面,还有没有王法了!”戚继光将案卷放在了桌上,愤怒无比的说道。

戚继光出离的愤怒了,因为被流放的把总,是义乌人。

在京营重新组建时候,这位把总以南兵身份入京营,万历九年讨伐俺答汗伤退,到河南凌云翼手下组建了河南工兵团营,这次到了武昌府,变成了案犯。

这案子送到刑部,刑部移交兵部、五军都督府,最终由皇帝下旨严查,才摸清楚了事情的大概脉络。

“还有这个案子。”朱翊钧挑出了第十一号案卷,递给了戚继光。

这个案子,是湖广都司指挥使,挪用军需、倒卖钢铁火羽、克扣赈灾粮款,勾结商贾以次充好、囤粮牟利,涉案规模高达17万银。

朱翊钧面色恳切的说道:“戚帅,反腐司对内动刀,没有足够的威慑,这些家伙,不知道敢做出什么事儿来!”

“戚帅还记得海瑞海文忠到南衙查徐阶贪腐,千难万阻,最终也没查办成功,被各种刁难,海文忠甚至只能致仕,否则性命难保了。”

“更加明确的讲,不拿出平叛的气势来,这些地方官吏根本不怕朝廷,谁去了都只能和光同尘,哪怕是骨鲠正臣,也是一事无成。”

“朕得给反腐司反腐官吏底气。”

“可是,臣也不会查案啊。”戚继光明白了陛下,不再抗拒,但还是有点疑惑,他除了打仗,别的不会,出来做这个事儿,做不好才是辜负圣命皇恩。

“也不用戚帅查案,陆光祖就是借势,朕、北镇抚司指挥使、稽税院都盯着,戚帅也不用担心。”朱翊钧也不是让戚继光真的查案,他就挂个名。

“臣遵旨。”戚继光思索了许久,最终答应了下来。

“戚帅辛苦。”朱翊钧面色不忍,欲言又止,朱翊钧不知道,不太懂政治的戚继光,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到底为何必须由他出面镇场子。

戚继光看陛下的样子,就知道陛下有话要说,他的确不懂政治,但他懂军事,他看了看陛下背后的堪舆图和职官书屏,才开口说道:“是因为先生?”

“棘手的案子大部分都在湖广;职官书屏上,密密麻麻挂的都是全楚会馆门下。”

职官书屏对每个人的派系进行了划分,现在职官书屏的天下堪舆图上,挂满了张党门下,陛下作为张居正的弟子,查到张党的头上,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陆光祖是不太敢直接面对张居正的,只能请大将军撑腰了。

戚继光眼里,职官书屏上挂的各种牌子,根本就是一个个的山头,当年主少国疑依靠张党稳定局势,时间久了,人会被权力异化,最终堕落,这块烂肉,得有把快刀去挖。

显然,大将军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哪怕戚继光不办案,他只要说两句表明态度,事情就会顺利的多。

“看来戚帅不是不懂倾轧,是不屑于倾轧。”朱翊钧由衷的说道,戚继光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问题真正症结了。

这就是陆光祖的难言之隐,他讲不出来,也不敢讲,湖广这地方不是那么好伸手的,这是张居正的大本营。

“臣愿为陛下前驱。”戚继光再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作为大明军的一员,陛下要把剑刃对内,戚继光没有道理不遵从。

朱翊钧满脸笑容的说道:“有劳戚帅。”

戚继光再拜告退,他离开通和宫,没有去北大营,而是去了北镇抚司反腐司衙门坐班,哪怕陆光祖只是借势,但每一个借着他名头办的反腐大案,他都要亲眼过目,亲自询问,不辜负圣命。

冯保看着戚帅离开的背影,由衷的说道:“大丈夫做事的道理,臣是真的不懂。”

以现在戚继光的地位和权势,他完全没必要掺和这趟浑水,对他有害无利,但戚继光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大丈夫做事的道理,确实和常人不同。

“其实先生赞成反腐司设立,甚至要用反腐司发动清洗,目标也是全楚会馆门下。”朱翊钧提醒了下冯保,这件事里,张居正不是小人。

徐阶在没有倒严之前是严党的魁首之一,张居正这话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他经历过严嵩徐阶之争,反腐司之事,从一开始的目标,要清洗的对象,就是他的自己人。

确切地说是自己人里那些扛着尊主上威富之权的王旗,做着反王旗逆举的人,防止第二个徐阶出现。

“陛下圣明。”冯保稍加思索,把最近的事全都捋清楚想明白,由衷的说道。

“让徐爵去趟全楚会馆,把这四个牌子给先生。”朱翊钧在职官书屏上,摘下了四个人的身份牌,这是京广贪腐窝案里的四名张党,身居要职,却辜负了皇帝和元辅的信任与托付。

如果张居正要保这四个人中的某几个,只需要把其中的牌子交给徐爵,就能换到皇帝的宽宥,元辅帝师、上柱国、宜城侯、太傅张居正还是有这个面子的。

徐爵将四个牌子递给了张居正,张居正摆弄了下,不是很在意的都丢进了渣斗里。

“先生不挑几个送回去?陛下让问的。”徐爵见四个牌子全都被丢了,把圣上临行前的交代直接讲了出来。

张居正有些失意的说道:“这一天还是来了。”

“如果他们遭受了不公,既然在我门下,我一定力保,一如当初戚继光蒙冤,我不仅要保,我还要斗,斗个你死我活,斗他个天翻地覆,可是这四个人,全都在依托全楚会馆的威风,制造不公,我怎么保呢?”

“走散了,就走散了吧,他们自己选的路。”

张居正有些颓然,他甚至有点羡慕王崇古年纪大,一走了之,剩下官厂的烂摊子,凌云翼给他找补。

张居正年轻,还要亲自去清理门户,他其实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必然到来。

“那咱家回去复命了。”徐爵见状只能离开。

张居正靠在椅背上,忽然有些释怀的笑了,他对着游守礼说道:“当年高拱搞京察、搞天下大计、搞反腐,不能罢免晋党一人,不是他不想,是他不能,这反腐从来都是如此,真的很难很难。”

“国朝现在能动起来,其实是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国势向治强横的时候,做什么都容易,连反腐都可以做,这才是让张居正最欣慰的地方,这代表着万历维新的成功。

“申时行、王希元、李乐这几个人也要挨个过关,我亲自来办。”张居正打开了一封空白的奏疏,打算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核心论点,在京师展开一次反腐抓贪,尤其是这三位张党的核心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