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九十二章 就是一锅夹生饭,朕也只能吃了

王座是用铁和血铸成的,这是大明的经验和教训,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是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可这是大明的共识,并非世界的共识。

即便是已经非常有反抗精神的尼德兰人,依旧不敢过分的刺激费利佩,即便是皇明释放了善意,尼德兰人也不敢接受,而是选择了一种你看不见我的躲避态度。

这很正常,西班牙大方阵几乎无敌于陆地之上,而西班牙也拥有举世瞩目的无敌舰队,即便是大西洋的风暴吞没了无敌舰队,可是残留的舰队,英格兰依旧不是对手。

发行金债券、武装海军陆军、不断的进行军事扩张、通过军事胜利稳定金债券的信心,是费利佩这么多年纵横泰西的奥秘。

艾恩马伦告诉皇帝陛下,可以让葡萄牙抛售金债券,报复费利佩的关税政策。

这是祸水东引,但葡萄牙没有权力拒绝大明。

葡萄牙借大明的战争借款还没有还完,这是一笔一千五百万银、展期四十年的巨款,是当初葡萄牙能够逃脱费利佩魔爪的关键;

葡萄牙王室现在最大的商贸行为,就是每年集散大明环球贸易的货物;

在葡萄牙的宫廷里,任用了大量大明人来维持基本稳定,国务大臣徐璠就来自大明。

葡萄牙没有权力拒绝大明的同时,更有实力去对抗费利佩,毕竟已经对抗过两次了,大光明教广泛而真实的影响力、护教军、自由舰队的军事实力、以及人心可用。

除了有实力,更有动机,谁都不愿意自己身边有一个,有实力而且有意图兼并自己,只是不愿意付出足够代价的强国。

背刺西班牙最好的人选,不是尼德兰,而是葡萄牙。

艾恩马伦有些感慨的说道:“事实上,他们是同一个人种,语言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生活习惯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信仰完全相同,在泰西很多国家眼里,他们就是一个国家,就像泰西人认为倭国、朝鲜、安南这些国家都是大明一样,不太容易完全区分。”

“在四百年前开始的再征服运动中,国王阿方索六世,将葡萄牙的土地封给女婿亨利,亨利成为第一位葡萄牙伯爵,而后在葡萄牙伯爵领上建立了葡萄牙。”

“费利佩如果不露出他想要兼并葡萄牙的想法,也不会激起广泛的反抗。”

艾恩马伦解释了下为何葡萄牙拥有很多的金债券,因为在过去,葡萄牙根本就是西班牙的一部分,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高度趋同,但最终在费利佩的野心之下,两国渐行渐远了。

葡萄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也加入了大明开海后的贸易体系,成为了大明在泰西最稳定、最可靠的中转站。

对于葡萄牙人而言,大明就是那个永远不会吞并他们的大号西班牙。

搞清楚了葡萄牙的立场,就明白艾恩·马伦为何会出这样的主意了。

“你讲的很有道理,但朕不会强迫安东尼奥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毕竟他是朕册封的葡王,正如朕没有强迫尼德兰人接受朕的善意。”朱翊钧想了想,打算见过安东尼奥的使者之后,再判断其可能性。

局势没有恶劣到要霸凌他国的地步,同样,这和大明一贯的外交政策不符,因为报复费利佩的儿戏,搞得大明人厌狗嫌,甚至导致大明道德滑坡,那才是失策。

大明有自己的做事逻辑,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老人家了,不能陪着费利佩一起儿戏,跌份儿。

“今年,我们的探险船队,又发现了几个岛屿,几处北美洲的落脚点,为了回报陛下的慷慨和仁慈,我们将海图、星图和针图,献给陛下。”艾恩·马伦拿出了三卷书,是新尼德兰附近的堪舆图,水文地理岛屿,都在其中。

新尼德兰,这个地方后世叫做曼哈顿,也就是纽约最繁华的地方。

费利佩采用了怀柔的方式,让尼德兰人分化为了南北两个派别,斗争形势变得糟糕起来,费利佩可以夺回尼德兰,但无法夺走尼德兰人的意志。

而这片区域,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朱翊钧收下了海图,如果能够修通新日运河,这份海图的价值会数千倍的上升,但五十年的时间太久了,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了。

在艾恩马伦离开后,朱翊钧宣见了安东尼奥的使者,剑圣马尔库斯。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马尔库斯以臣礼觐见,泰西的封建制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但大明的封建帝制完全不同。

马尔库斯是安东尼奥的臣子,也是大明皇帝的臣子。

“这已经有三年未见了,连当年可以战胜大西洋狂暴风暴的剑圣,也是白发苍苍。”朱翊钧有些感慨。

马尔库斯三年没有来,年纪大了,长途跋涉对他身体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其次就是他之前的旧伤,正在折磨着他。

马尔库斯有些丧气的说道:“年轻时候觉得身体强健,但当年的许多行为为今日埋下了祸根,臣早些年在船上席地而睡,现如今,只要稍微活动下,浑身的骨头都像是针刺一样的疼痛。”

“臣之所以拖着久病的身体来到大明,是安东尼奥殿下必须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到大明,表明安东尼奥殿下的态度。”

“对于费利佩的倒行逆施,安东尼奥殿下和葡萄牙人一样反对,他缺钱缺疯了,居然对葡萄牙也增加了三成的关税!”

马尔库斯拖着久病的身体来到大明,是要表明葡萄牙的态度。

费利佩的发疯可不是只针对大明,他连葡萄牙都要加税。

“他不仅对大明加税,还要对葡萄牙加税吗?”朱翊钧一愣,面色古怪的问道。

马尔库斯颇为愤怒的说道:“因为葡萄牙集散大明货物,费利佩就对外宣称,葡萄牙是大明的走狗,帮凶,才导致了远征的失利!所以要对大明一起加税。”

“他在撒谎、在欺骗,所有人都知道不是那样,安东尼奥殿下,完全配合了他的行动,提供了一切能提供的支持,港口、军用所需的甲胄、弓箭、火药等等。”

“在臣看来,他完全是老糊涂了,太老了,才会听信了那些宫廷秘书的话,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君王了。”

“西班牙没有多少可靠的水手和领航员,而葡萄牙拥有完善的海事学堂,如果没有葡萄牙,西班牙的商船连怎么到达新世界都不知道。”

马尔库斯是葡萄牙人,最初对海洋进行探索的也是葡萄牙人,为此,西班牙人雇佣了大量的葡萄牙人作为领航员,才有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现在西班牙加税也加到了葡萄牙的身上。

而且费利佩进攻英格兰这件事,葡萄牙出于对海贸环境的考虑,完全配合军事行动,出人出力出钱出粮,积极配合行动,结果,费利佩居然说葡萄牙是罪人。

这让马尔库斯、安东尼奥、葡萄牙人根本无法接受,大明那么大,能扛得住无敌舰队战败的一口大锅,但葡萄牙可扛不动。

“艾恩·马伦提议,让葡萄牙抛售金债券,催逼金债券崩盘,进而阻止费利佩的儿戏,不知道马尔库斯觉得如何?”朱翊钧也没遮掩,问出了自己关切的问题。

马尔库斯听闻摇头说道:“尼德兰人果然狡诈,他们不敢让费利佩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就让葡萄牙人来做这个恶人。”

“陛下,金债券目前,跑得快还是钱,跑的慢就是纸。”

“在臣出发的时候,安东尼奥殿下已经开始抛售金债券了,就如同燕兴楼市场一样,不能直接全都抛售,否则的话,根本卖不出价格,需要买入稳定价格,更多的卖出逐渐减少。”

“预计在一到两年内,可以完全抛售干净。”

葡萄牙一共持有大约一成的金债券,也就是140万两黄金的规模,这种庞大的债权抛售,不会一朝一夕完成,那样所有人都知道你要跑路,只能一边买入一边卖出。

现在,费利佩的金债券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所有人都知道金债券要倒了,但究竟什么时候倒,谁都不知道,大家都在赌,这颗天雷不会在自己手上爆炸。

现在的金债券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金融类产品,而是一场击鼓传花的骗局了。

朱翊钧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死在南京制造局前的织娘,那织娘也是寅吃卯粮,从钱庄借了一大堆的钱,购买金银翡翠首饰、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结果借不到钱了,无法借新还旧了,就只能一头撞死了。

费利佩的困局,和这个织娘,如出一辙。

“海洋还是过于宽广了,否则大明水师一定要告诉费利佩二世,不要推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朱翊钧第一次如此讨厌大海的广阔,否则一定要让费利佩知道花儿为什么这般红。

马尔库斯犹豫再三才开口说道:“陛下,臣到了大明,发现大明也在发行金债券吗?”

朱翊钧没有否认,颇为肯定的回答道:“如果你将大明宝钞理解为金债券,也并无不可,朕的确在发行金债券。”

“大明在发展,需要更多的白银、更多的黄金,来满足一般等价物这种特殊商品的需求,奈何费利佩一直在减少白银、黄金对大明流入,朕只能使用金债券的方式了。”

“朕本来预计十年完成黄金的收储,利用一千五百万两黄金发行宝钞,补充大明货币不足,这是一锅夹生饭,可哪有万事如意?就是一锅夹生饭,朕也只能吃了。”

大明没有准备好,收储黄金才进行到了第三年,通和宫金库都没有营造完成,现在内帑充当金库在使用,朱翊钧计划收储1500万两黄金,这样信誉更加坚挺一些。

万事不由己,面对白银流入减少的实际局面,朱翊钧只能提前启动了黄金叙事、黄金宝钞。

黄金在大明,是不方便直接作为货币使用的,因为大明人很多,金银铜三本位的货币制度过于复杂,黄金宝钞是让黄金和白银可以兑换,本质上还是银本位。

“一锅夹生饭,那是真的难以下咽,甚至比生食还要难吃。”马尔库斯表达了同情,在海上连夹生饭都没有,都是吃生的,吃生的也还好,半生不熟才是最难受的。

“英明的陛下,安东尼奥殿下有些迷茫,但是这个迷茫他不方便对别人提起,这次费利佩加征了关税,必然导致走私泛滥成灾,葡萄牙要不要做点什么。”马尔库斯说起了一件事儿,安东尼奥没有和国务大臣沟通过。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虽然国与国之间只谈利益,但朕不希望安东尼奥重操旧业,他之前是船长不错,也曾走私,劫掠西班牙的珍宝船,甚至监守自盗,这也没错,但他现在是国王了。”

“朕不期望他有什么长远的规划,但是做海寇,会影响海贸环境,杀鸡取卵不可取。”

“当然,安东尼奥如果实在财政困难,这么远,不把朕的话当回事,朕也毫无办法。”

马尔库斯听闻皇帝如此训斥,赶紧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跪在地上说道:“臣等罪该万死,葡萄牙借助转口大明商品赚了很多的钱,财政并不困难,非常富足,我们只是希望报复费利佩的行为。”

“却没有考虑到更重要的海贸的环境。”

大明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本该如此的治国理念,比如轻重缓急这四个字,就像本能一样,但对于安东尼奥而言,这真的是很高端的学问。

轻重缓急是先秦时候管子率先提出,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两千年。

安东尼奥和费利佩一样,情绪到了,做什么决策都不奇怪。

“免礼吧,那就不要做了,走私只会恶化泰西的海贸环境,如果说报复的话,英格兰人自然会做的。”朱翊钧一听安东尼奥只是想报复,告诉他不必着急,英格兰人会出手的!

“陛下圣明。”马尔库斯一想,的确,葡萄牙现在也是体面人了,这种脏活累活、挨骂的活儿,让英国佬做最合适,英格兰人的私掠许可证,仍在施行。

“陛下。”冯保凑到了皇帝耳边小声奏闻着,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表现,显然是有要紧事,否则不会打断陛下接见使者。

“哦?很好。”朱翊钧听闻冯保耳语,先是有些惊讶,而后露出了一抹阳光灿烂的笑容。

“马尔库斯,朕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朕的观星舰刚刚回航了,从新世界带回了十二万两黄金,现在这批黄金已经来到了莫愁湖行宫之外,正好,一起去看看。”朱翊钧站起身来,告诉了马尔库斯冯保奏闻了何事。

之前大明从北美洲土著手里交易到了天然金块,大明的观星舰就出发了,陈大壮本来要从松江府坐船,前往北美洲探索金矿,但被皇帝强令到绝洲大铁岭卫。

陈大壮最终没能前往,但对北美洲的探索仍在进行。

前年,观星舰,就找到了金山所在,但探索步履维艰,当地的夷人不太友好,不肯分享秘密,大明的海防巡检不停的被袭扰,甚至连地师都死了三名,但最终还是找到了金山所在。

建立了港口、据点、矿山,完成了初步的开矿。

到处是沙丘、山丘的荒凉地区,寻找金山并不容易,再加上夷人不断的骚扰,这批黄金也是带血的黄金。

是大明在探索金矿的过程中,和当地的夷人发生了冲突,攻城略地后的收获,更加直白的讲,是抢来的。

朱翊钧在西花厅接见了马尔库斯,又到了正厅接见了回航的观星舰天文生权天沛。

权天沛隆庆二年出生,今年二十二岁,广州府新宁县人,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格物博士,少年多才智,跟随邢云路学习天文学,成为了一名天文生。

权天沛在万历十二年出海,那年他才十七岁。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权天沛恭敬见礼。

“免礼,几年没见,子俊这瘦了好多,跑船确实辛苦的很。”朱翊钧见过权天沛两次,那时候他随邢云路觐见。

权天沛极其喜欢甜食,所以在格物院的时候,他是白白胖胖的,现在的权天沛成了一个精瘦的汉子。

子俊是权天沛的字,他有名有姓有字,还喜欢甜食,出身不是穷民苦力,是正经的新宁权氏半县之家的豪奢户,也是大明世袭的千户。

他入京参加钦天监天文生考试,完全是不想吃习武的苦,也不想吃读书人的苦,权天沛他爹逼他习武,习武不成就逼他学文。

最终权天沛吃了跑船的苦。

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跑船比撑船还要苦一点。

“劳烦陛下挂念,倒是体力比过去好太多了,也慢慢习惯了,上了岸,反而一摇三晃,站不太稳当。”权天沛听闻陛下记得他,立刻笑了出来,这份笑容看起来有几分朴实。

权天沛当初要去跑船,是一时冲动,他向往大海的广阔,觉得一身才学,待在格物院,抬头只能看到四方天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屈才!

为此,他就请命前往松江水师历练上船为船只领航。

这一上船他就后悔莫及,格物院的确是个比较封闭的地方,可是这海船一出海就成年累月时间,比监狱还要苦闷的多的多。

天高海阔不假,可是天太高,海太阔了!

跑船还不如坐牢,是权天沛对船上生活的抱怨,在格物院流传甚广。

但这份苦,他吃了五年,究竟为什么吃苦,这份苦究竟值不得值得,他也没想过,因为顾不上。

朱翊钧示意权天沛坐下说话,他笑着问道:“后悔当初离开格物院吗?格物博士可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在五行之中。”

“悔,追悔莫及,当初真的是失心疯了,才想着上船。”权天沛那叫一个懊恼,不过他想了想说道:“如果再来一次,臣还是要上船。”

“哦?”朱翊钧有些惊讶,权天沛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却仍要这么做。

“李太白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臣在船上这五年的生活,不白活。”权天沛给出理由。

活着的人,像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路行人,忙碌充斥着在生活之中,不知道为什么而生,又为什么而死,更不知道为什么而忙碌;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

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在生与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活,怎么活就极为重要了,显然权天沛吃了很多的苦,但同样见识到了世界的广阔和精彩。

这就是不白活。

他在广州府上过树抓过鱼、在北衙钦天监读过书仰望星空、他在卧马岗绘测过大明广阔、他在海上和风暴战斗、在北美洲的沙丘上,策马奔驰和夷人土著生死搏杀,现在,他带着黄金回到了大明。

此时,即便是死去,在天地一逆旅这个旅程中,已然足够精彩。

朱翊钧听闻,也是深表赞同的说道:“朕听说吕宋马尼拉、椰海城这些汉乡镇,有黄金沙滩、有一望无际的椰树林、有广袤的种植园,朕很想亲自去看看,徒奈何,人,生而不自由。”

权天沛是自由的,朱翊钧不是,他在大明这十七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北衙这个四方城里,出次门都是兴师动众,人生而不自由,连朱翊钧都不能例外。

没有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南衙势要豪右要的无拘无束,朱翊钧给不了,因为他也有没有。

权天沛闻言,想了想说道:“真的有,臣去过吕宋,那是臣第一次出海,吐的七荤八素,人差点都没了,但确实有黄金沙滩和椰海林。”

“讲讲。”朱翊钧非常好奇的说道。

权天沛侃侃而谈,分享着他这五年海上生涯的见闻,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和陛下的交谈气氛和睦的不得了,事实上从一开始子俊二字一出,谈话的氛围就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马尔库斯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陛下,似乎非常容易接近,让人如沐春风。

“真的是让人羡慕。”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这个地方你们就叫他金山了吗?”朱翊钧说起了具体的地名,金山城、金山港是约定俗成的称呼。

权天沛笑着说道:“是的,目前我们叫它金山城,陛下如果觉得过于直白,可以改一改,金山城,城中大街叫大明街,大明街沟通金山城东西,西门叫做通和门,东门叫做升平门。”

通和门就是通和宫的通和,升平门就是升平号铁马的升平。

和吕宋不同,吕宋马尼拉的大明街是沟通南北,北门叫通和门,南门叫升平门,即通和门是朝向大明方向的大门。

权天沛没说,金山城立着一个巨大的塑像,那是陛下本人,手持宝剑,看向大海,这雕像在马尼拉、在椰海城、在大金池城都有一个。

“既然是约定俗成,就不改了。”朱翊钧摇头说道:“子俊啊,开发金山城有什么困难吗?”

“缺人。”权天沛言简意赅,他有些无奈的说道:“金山城最少要二十万人,那边有一片适宜开垦的沃野,虽然不大,但养活百万人绰绰有余,最起码也要二十万人,才能开发出来。”

权天沛没有欺君,在金山城不到三百里的地方,有一个大湖,还有一片沃野,有垦荒条件,光开金矿,在权天沛看来,还是缺了点什么,只有垦荒耕种,才踏实。

可是垦荒是要人的,缺口高达二十万。

现在金山城总共不到三千汉人,剩下都是夷人。

“人,朕真的没什么办法。”朱翊钧一听,就连连摆手,这个他真的给不了。

连地痞懒汉都被刑部送到南洋了,现在吕宋、旧港、金池总督府要人,连金山也要人,朱翊钧真的技穷了。

人口这东西,朱翊钧又变不出来。

万历维新刚刚开始辐射到穷民苦力身上,就是从万历十五年开始人口增长,也要几十年的时间,这是一个长期的矛盾。

权天沛倒是知道大明缺人缺的厉害,连地主们为了让佃户留在家乡耕种,都开始减租了,他想了想说道:“那臣别无所求了,陛下开海政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金山来的黄金,可以平价换到足够多的商品。”

海外总督府的商船,和大明商船的待遇没有区别,购买商品不必通过万国城沟通,而是自己扑买,或者由朝廷统筹安排,朝廷统筹安排略微贵一些,但可以节省相当多的时间成本。

可以说,没有大明朝廷在背后支持,金山开拓,不会如此顺利,观星舰、帝师、舟师、天文生、水师护航等等,金山城的蓬勃发展,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大明支持。

“那子俊还要继续前往金山城吗?”朱翊钧询问权天沛的个人意向。

“臣不愿半途而废。”权天沛不打算留在大明,这次带黄金回到大明,交给陛下换取货物之后,他还要回到金山城,继续开拓之事。

“那这样,朕封子俊为金山伯,好生开辟。”朱翊钧听闻权天沛的计划后,给他封了个开辟勋爵。

权天沛闻言,赶忙行礼说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名正则言顺,权天沛回来这趟儿,自然是为了从陛下这里讨个名分,现在金山城只有一个小小的城池,但已经有总督府的潜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