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99章 舌战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99章 舌战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阁部重臣和九卿列座,苏泽满眼看到的都是熟人。

太常卿陈庆,光禄卿黄华,太仆卿朱大器,这几个存在感不强的九卿,上次苏泽在九卿共议的时候已经认识了。

前任鸿胪卿萧澜,已经去南京养老了,新任鸿胪寺卿就是王世贞。

上次参会的刑部侍郎洪朝选已经罢官,接任他的是苏泽的老朋友李一元。

通政使暂缺,通政副使杨思忠暂代参会。

当然人群中有几个新面孔。

工部侍郎潘季驯是个留着长长胡子,看起来有些风霜的中年官员。

吏部侍郎终于补缺,吏部侍郎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榜眼。

吕调阳是个很有儒生风度的老者,他也是通过经筵官飞升的典型官员。

吕调阳去年开始担任隆庆皇帝的经筵官,多次给皇帝讲学获得奖赏,在这次皇帝补缺吏部户部官员的时候被廷推,然后被皇帝钦点为吏部侍郎。

如今朝野上下,都认为吕调阳是首辅李春芳的党羽。

但是苏泽却知道,在他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吕调阳是张居正的坚定副手。

而历史的一个巨大玩笑是,吕调阳能在大明官场上平步青云,他的人设就是“孝”。

而历史上,张居正父亲去世后,按理说张居正应该回乡丁忧,是吕调阳带头上书夺情,请求皇帝留任张居正。

最终也因为这件事,吕调阳的政治生命破产,归乡后不久就去世了。

苏泽看了一眼张居正,在挖人方面,这位张阁老确实是专业的。

高拱的得意弟子,吏部文选郎张四维,日后也是力助张居正夺情。

苏泽看了一眼首辅李春芳,这位首辅清静无为,政治手腕高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无为”的。

相比之下,张居正的手段就要“有为”的多,他对于自己的门生弟子也不吝啬提拔重用,举荐他们也不会避讳。

再看吕调阳,让苏泽想起了张居正的手腕。

“无为”对上“有为”,下面的人怎么选,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阁部九卿落座后,苏泽看到在一群座位的对面放着一张椅子。

好家伙,这架势比三堂会审还恐怖。

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自己好歹有一张椅子。

李春芳宣读了皇帝圣旨,讲了两句客套话,就说道:

“陛下命‘再下南洋’之议,进行九卿廷辩,陛下口谕‘诸卿要辩个清楚,辩个明白’。”

“有所议者直接站起来发问就是,今日廷辩不用虚礼。”

说完这些,李春芳就坐回位置上,用戏谑的眼神看着苏泽。

等李春芳宣布开始后,首先站起来的是兵部侍郎曹邦辅。

“苏翰林,当年郑三宝下西洋,海员水手多达万人,如今要重下西洋,这些海员水手从何而来?”

曹邦辅这么一问,阁部和九卿重臣们纷纷点头。

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苏泽微笑的站起来,对着曹邦辅行礼,接着说道:

“少司马,下官的想法是,请设海防武举,选拔精通海务的军官。”

“除此之外,下官还想请奏陛下,在直沽市舶司设教习所,专司培养精通航海、导航、海战的专务人才,为再下西洋做准备。”

“至于海员,山东指挥使俞大猷正在编练山东海防卫所。”

“再说了,郑三宝第一次下西洋,舰队规模也没有后面那么大,第一次下西洋只需要派遣舰队十数艘,搜罗山川地理旧闻,打探失贡藩属国的情况就行了。”

听到苏泽拿出的方案,众人也点头。

特别是听到苏泽提议先派遣小规模舰队下西洋的时候,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只是小规模的舰队,那消耗的钱财也不会太多,那朝野反对的声浪也要小很多。

听完了苏泽的话,曹邦辅停止了发问。

作为兵部侍郎,他其实是想要知道苏泽的海防方略。

整编海防卫所,俞大猷是海战名将,曹邦辅自然是放心的。

海防武举和市舶司海务教习所?

这两个提议让曹邦辅满意。

原因无他,无论是设立教习所培养海防相关人才,还是开放专门的海防武举选拔海军将领,这都是有利于兵部的事情。

大明的军职世袭,能够突破世袭壁垒的路,也就只有武举等寥寥几种。

而近些年来,武举的道路日渐淤塞。

东南平倭战争结束后,武举的录取比例已经和科举差不多了。

而武举的收益显然不能和士人的科举比,还要面临这样激烈的竞争。

历史上,到了崇祯年的时候,武举已经卷到了极点,而朝廷能够实授的军职也已经少到了极点,最后废除了武举。

如果皇帝能同意专门开设海防武举,那就意味着兵部手里又多了不少职位。

曹邦辅满意的闭上嘴,兵部尚书霍冀也微微点头,兵部这一关算是过了。

等到兵部坐下后,工部侍郎潘季驯站起来说道:

“苏翰林,这下西洋的海船要如何制造?”

苏泽说道:

“苦兀贡木可以用来建造海船。”

这个结果在工部的预料之内,潘季驯没有特别的反应。

苏泽继续说道:

“苏某翻越前朝广东海防衙门奏议,有司报告佛郎机人在浪白澳私设船厂,建造帆船。”

李春芳和高拱皱起眉头,苏泽说的是嘉靖年间,广东海防衙门有关澳门附近佛郎机人占据浪白澳的奏疏。

嘉靖皇帝曾经下令广东官员搜罗龙涎香,佛郎机商人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就用龙涎香贿赂了广东海防衙门的官员,允许他们驻留在澳门。

为了获得龙涎香,广东官员允许这些佛郎机人在白天登上澳门交易,但是禁止他们留宿在澳门岛上。

于是这些佛郎机人占据了澳门出海口的几座岛屿,其中以浪白澳岛规模最大,这些佛郎机人还在岛上兴建教堂,建造船厂和炮厂。

隆庆继位后,罢了龙涎香的进贡,新任的广东官员驱逐了澳门的佛郎机人,但是没有对浪白澳动手。

原因是这些广东官员发现,佛郎机人已经在浪白澳岛上建造了大船,由于屯门海战的教训,广东海防衙门也不敢贸然出战。

不过广东官员也不敢怠慢,派人盯着浪白澳岛上的动静,上书请示朝廷。

对于这件棘手的事情,内阁和兵部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意见来,所以隆庆皇帝对于广东的奏疏也都是“不报”,只要佛郎机人不侵入大明的近海,就当他们不存在好了。

而浪白澳也成了澳门附近的走私基地,大量的广东百姓用舢板划到浪白澳岛上,和岛上的外国船只交易商品。

浪白澳是葡萄牙人最远的造船基地。

葡萄牙人在远东的造船中心是印度的果阿,但是在发现了远东航线后,葡萄牙人需要在更远的地方造船,这个造船厂就建造在浪白澳。

而浪白澳现在建造的帆船,就是一艘用来远洋的帆船,这艘帆船的型号是卡拉维尔帆船,也就是哥伦布探索海洋所使用的帆船。

这艘帆船是葡萄牙人在浪白澳建造,用来经营倭国、大明、马六甲航线的商船,分别出现在大明、倭国和大马的史料中。

苏泽原本也不确定浪白澳是不是真的有造船厂,一直到他找到了广东海防衙门的奏疏,这才确定了葡萄牙人真的在浪白澳造船。

苏泽当众将浪白澳的事情说出来,那群臣就不能再装鸵鸟了。

兵部尚书霍冀说道:“浪白澳的事情广东海防卫所多次上报,但是阁部念及东南倭乱方定,所以没有驱逐岛上的佛郎机人。”

“苏翰林,这和造船何干?”

苏泽说道:

“佛郎机人窃占满剌加,满剌加王曾向大明呼救,但那个时候武宗皇帝刚刚驾崩,朝廷也就囚禁了冒充满剌加贡使的佛郎机人,并没有帮满剌加王复国。”

“满剌加人,男女椎髪,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

“满剌加乃是我大明藩属,却被蛮夷窃占,这些蛮夷狼子野心,又占浪白澳,还在广东传播邪教,祸乱民心。”

“下官以为,朝廷应该夺回浪白澳。”

“浪白澳船厂炮厂的奴工,多是佛郎机人从满剌加带来的,他们原本就是大明子民。”

苏泽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满剌加,也就是马六甲,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满剌加国王向大明称臣,成祖敕封满剌加为藩属国。

但在明武宗的时候,佛郎机人占据了满剌加国,还冒充满剌加的贡使向大明朝贡,试图用借壳上市的方式和大明贸易。

而满剌加国王在国灭后逃到京师,向刚继位的嘉靖皇帝告状。

被识破后,大明也就是囚禁了佛郎机的使者,却没有出兵帮满剌加国王复国。

在场的老臣还记得这桩公案,

工部尚书雷礼也点头,其实他早就想要拆一拆西洋的帆船了。

和后世刻板印象不同,大明是个又开放又保守的朝代。

大明最开放的还是对外国科技上。

屯门海战后,大明朝廷很快就认识到了和西洋火炮的差距,立刻开始引进佛郎机炮。

后来大明又见识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自己开始仿制造炮,还花钱向荷兰人购炮。

明末的时候,这种交流更是达到了巅峰,崇祯还让西洋传教士编修新历法。

大明有识之士,其实从屯门之战后,也看清了造船技术的差距。

福船宝船在近海运输航行的性能优于西洋帆船,但是在作战和远洋探索上,如今的西洋帆船还是比大明的船先进的。

但是船可不是火炮,不是可以拆卸研究的。

造船需要合格的工匠,还需要有全套造船的图纸。

现在苏泽点明了,在浪白澳就有造船工匠和全套图纸,工部自然动了心。

研究西洋帆船的结构,也能改进现有的大明船只,雷礼自然也动心了。

但是雷礼问道:

“如何让佛郎机人交出图纸?”

苏泽说道:

“其实也简单,就是在广州开埠,允许佛郎机人合法贸易,以此来要求他们退出浪白澳,将船厂交给大明。”

“至于占领满剌加的佛郎机人,等船队下西洋后,勘探当地形势再议。”

雷礼点头,用收回浪白澳,和佛郎机换通商权,这倒不是亏本的事情。

而且群臣也清楚,佛郎机人为了和大明通商,搞出了多少骚操作。

允许他们在广东通商,别说是归还浪白澳了,估计就是让他们归还满剌加,他们都能谈。

葡萄牙人开启大航海时代,就是为了寻找前往东方的航线。

没办法,东方的丝绸、茶叶、陶瓷,都是全世界独一份的货物,运回到欧洲大陆都是暴利。

葡萄牙人为了和大明贸易,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冒充朝贡使者,贿赂海防官员,只要能买到大明的货物,这些葡萄牙人什么都愿意做。

不就是让出浪白澳吗?

还有帆船的建造技术,这在欧洲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个时代的欧洲,可没有什么反间谍和技术保密的想法。

造船技术、海图,这些东西都可以肆意出版。

欧洲大陆的帆船,就是西班牙人抄葡萄牙人,荷兰人抄西班牙人,英国人抄荷兰人。

雷礼点头坐下,海上贸易已开,其实已经有佛郎机人北上贸易了。

明眼人都知道,广州开埠也是必然的事情,不如用这个来换取浪白澳,以及佛郎机人的造船技术。

大明对于学习外来技术可没什么羞耻。

工部已经满意。

原本一些跃跃欲试的大臣也冷静下来。

苏泽做事天马行空,总能用意想不到办法,拿出解决方案。

那些心存刁难苏泽想法的大臣,也决定暂停提问。

这时候鸿胪寺的王世贞站起来。

“我朝厚往薄来,回赐之物重于进贡之物,以至于成化朝禁止海外多贡,还有商人冒充贡使,随意进献骗取朝廷赏赐的事情。”

“苏翰林,长久以往,朝贡就要变成负担了。”

苏泽感激的看了一眼王世贞,这是昨天苏泽通过沈一贯,和王世贞商议好的问题,其实就是王世贞给苏泽递话,让苏泽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苏泽清了清嗓子,向王世贞拱手作礼,他接着说道:

“藩属国所贡,皆入内帑,按照陛下御批过的《恭陈清厘财用以昭圣治疏》,朝贡回赐,也应该皆出自内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