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二百七十章 ,接加寿的人到了

侯门纪事 第二百七十章 ,接加寿的人到了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父女连心的血浓于水,从女儿小小的身子,和父亲健壮的手臂相连接。加寿哭得更凶,让亏待的感觉在小心眼里一簇一簇的出来,加寿也知道自己让慢待了,父亲竟然一直不在身边。

小的孩子都会这样,特别是由父母亲带大的,一周岁两周岁的丢给爷爷奶奶,当父母亲再来看他们时,触发记忆,都会委屈到哇哇大哭。

哭得几近撕心裂肺的小加寿,把袁训的泪水也招下来。他也红了眼圈,把加寿轻轻晃着,缓缓的拍抚她的小身子。

加寿哭起来是不安分的,拿小脑袋在父亲的胸膛上顶来顶去,跟袁训走的那天,加寿在他怀里找来找去的感觉相吻合。

袁将军不在家里的日子,胸膛上也时常有女儿的触感。想到就会痴了的袁训,在今天是真的女儿在手臂上,把他在军中练出来的坚硬冷心,揉得软到不能再软。

“乖乖,父亲专门儿的回来看你,专门儿的回来抱加寿,给加寿喂饭,陪加寿欺负母亲。”这是他们父女以前常做的事情,袁训重新捡起来说,指望着安慰女儿。

加寿泪眼花花,但抬头反驳:“加寿会自己吃饭,母亲让加寿欺负父亲。”

加寿早就自己吃饭,吃脏衣裳再换就是。

而宝珠也总事事带上袁训,让女儿“欺负”过,就要道:“记得欺负父亲哦。”不然就是让女儿“疼爱”过,宝珠也要追加上话:“以后还要疼爱父亲。”

这会儿,当父亲的只说欺负母亲,加寿还回去的话,就是“欺负父亲”。

泪珠儿断线似的,还往下掉着,加寿已经伶俐的会还话。把袁训喜欢得再没有可疼爱的地方,就把自己额头低下来,和加寿顶顶牛儿。

“格格,”加寿带着泪眼,欢快的笑出声。

他们父女相聚,别人都不打扰他们。但见到加寿哭得凶,都早不是滋味。老太太站在最后,早就和扶她的寿英低声心疼:“哭呢,哭得伤心,我的宝贝儿啊,又哭上了……”

但父女亲近,老太太又不忍打断。寿英正帮着出主意,怎么让加寿小姑娘不要再哭,就听到加寿的清脆笑声。随后,加寿回忆起来,和以前一样,用她的两只小手,抱住父亲面颊轻拍拍,嘟囔地道:“父亲。”

心花怒放的袁将军还没有回话,老太太从后面接话:“好了好了,天早晚虽凉,这会儿日头还烈,将军走远了路,进去歇着,可不敢再晒着。我们哭得伤心,快抱进去哄着,给好果子吃。”

侧身,又对蒋德和关安笑得慈爱:“还有蒋将军关将军辛苦跟着回来,加寿的娘,赶紧的备下接风的酒菜,真不容易啊,我也得敬上两杯才行。”

加寿的娘。

这话是老太太跟邻居们学的,让袁训听到,更觉得亲切。

蒋德关安忙说不敢,宝珠忙答应着备饭。而袁训抱着女儿进去,不舍得放开她,就手搂着给长辈们勉强见个礼,长辈们看着父女亲热,怎么会怪他礼节不周。

没多久,酒菜安排上来。袁训是单独在堂屋里,长辈们看着他吃饭都是喜悦的。总觉得这样有一家子气氛,不想外人在内,就把蒋德关安在隔壁院中。

怕他们不喜欢,老太太亲自去解释话儿,又陪上三杯酒。袁夫人宝珠邵氏张氏都来敬过,蒋德关安自然不怪,又赶路累了,酒菜尽情吃上一饱,有人送上热水来沐浴,找地方去睡。

堂屋里,父女一起用饭。早过吃饭钟点,但将军回来,全家人作陪。

团团坐上一桌子,又早让人去城里找老侯。老侯只要没出大同,当晚就能赶回。

远路送来的螃蟹,老太太要水洗手,亲自给好孙婿剥蟹,但不敢给加寿吃多。袁夫人挑鱼刺去鸡骨,给儿子也给孙女儿。邵氏张氏一个负责烫酒,一个给袁训倒酒。加寿面前放她的碗,也有小半碗蜜水儿陪父亲。

“碰碰。”

老太太乐呵呵的说过,加寿就双手端她的小木碗儿,一只手端不住,这就两只手看着恭恭敬敬的,对父亲笑嘻嘻,学曾祖母说话:“碰碰。”

袁训就和女儿碰碰,喝以前,加寿仰起小额头,袁训低下头,父女再顶个牛儿,乐得加寿咕咕地笑,就和父亲一起喝一口。

喝过,就去自己小菜碗里寻祖母放的好吃的,用勺子,不会用筷子,勺子舀不起来时,上手抓住,塞到嘴里。

她雪白晶莹,粉嫩团子似的,手指塞到嘴里,在父亲眼里要想,怎么就那么可爱,袁训就看着不敢错眼睛。

加寿偶然见到父亲盯着自己,会错了意,以为父亲要吃自己的。一半鱼肉在嘴里,一半鱼肉在小嘴外面,低头见小碗里没了菜,加寿大大方方的格叽一咬,把余下的一半鱼肉,小手握住送给父亲:“给。”

她眼神儿清灵灵的,和她小时候揉一手点心,到处给人吃,一模一样。

长辈们喝起彩来。老太太乐开了怀:“看我们多会疼父亲。”

“自己心爱的,舍得给父亲。”

“加寿从来是个大方孩子。”

两位叔祖母跟后面吹捧。袁夫人笑容可掬,也不加阻止。加寿还小,现在就是对她说什么对,和什么不对,一个还早,一个她也记不住。现在正是小孩子天性的时候,喜欢,就笑,不喜欢就哭。不会憋着,不会忍着的时候。

脸面前的,一家人亲亲热热的才最重要。

而当父亲的,自然是受宠若惊的,女儿小嘴里留下来的半截儿,他敢挑剔吗?和女儿再顶一个牛儿,又把女儿乐得格格直笑,袁训吃了。

接下来这顿饭,加寿全程陪伴,又吃下不少东西。好在袁夫人哄着她,并不给她吃多,只是让她陪着儿子喜欢。

碰碰,顶个牛儿,喝酒喝蜜水儿。

顶个牛儿,分半块肉给父亲。

袁训心里乐开了花,觉得从长这么大,再没有比今天更乐的一顿饭。

宝珠进进出出,给他备洗澡水,自己去手试过温度,又亲手备换洗衣服,又亲手给他下厨现炒两个菜,又……

忙的脚步儿不停,总是觉得累的。但进屋去就能见到父女快快乐乐地在顶牛儿,疲累全都飞走。

小小的坐在父亲怀里的身影,加寿是一直坐在袁训腿上,袁训怎么肯放开她。父亲的手臂,不管是强壮的,还是柔弱的,都有一个名称,叫父亲的怀抱。

对着这一幕,不要说宝珠心头温润润的,刹那间觉得王侯将相都不重要,只有这一大一小的身影相拥而坐最重要时,就是袁夫人,也润了眼帘。

宝珠从没有认为过王侯将相重要,她在认得袁训以前,就有不肯随祖母进京的想法,就是不愿意认得王侯将相,宝珠只想要一个家就足够。

而袁夫人,以贵女下嫁平民,她求的,也就是平和暖馨的人家。

婆媳都对着父女俩人痴望着,老太太婆媳三人,也让袁训父女感动。

看看他多会疼孩子,加寿自己吃自己捧着碗喝,一个失手,菜就糊他身上,蜜水儿泼自己一身,也从父亲衣上滑落。

“哈!”

父女相对一乐,袁训给女儿扶正小碗,重新再倒上一碗底的蜜水儿,再来碰碰。

菜又掉身上了。

“哈!”

父女相对一乐,袁训翘大拇指:“加寿儿真能干,都会自己吃了。”加寿就笑嘻嘻,顺手地,又把自己衣裳也粘上菜。

老太太就拭泪水,不住的拭,心中堵的酸酸痛痛的,她又想到自己孙女儿小时候。那时候,怎么没有好好的疼她们呢?

心绪压上来,就对邵氏道:“老二家的,你放心呆这里,掌珠啊,有我照看她。”邵氏自然明了老太太又内疚和想弥补的心情,笑应着好,泪水也糊住眼眶,也拿帕子去拭。

“老三家的,玉珠是个书呆子,比掌珠好照看呢,你只管交给我。”老太太又去告诉张氏,张氏心头长舒一口气,答应着。暗想,多不容易啊,孙女儿总算是老太太的心头肉。把这个以前心硬如铁的老太太改变的,不但是世事,还有宝珠得了她意,让她大长脸面,婆婆这就越来越好。

在这顿为将军接风的家宴上,安老太太和蔼可亲的看着两个媳妇,这会儿最温馨的是那对父女,老太太却只望向自己媳妇。邵氏张氏都想到这事儿与宝珠分不开,都疼爱的望向宝珠。宝珠和袁夫人,笑得花团锦簇对着父女们。

父女俩人沉浸在玩耍中,不看别人。

“看,”加寿把油渍斑斑的衣裳扯给父亲看,当父亲的捧场之极。正看斜看,对女儿乐陶陶:“这个画儿好。”

“画儿好,”父亲的话给加寿的脑袋瓜子里塞进另一个概念,原来这是加寿画的好画儿啊。小加寿得意上来,话说加寿什么事儿不是得意的呢,扯着衣裳给祖母看,给母亲看,给曾祖母看,给叔祖母看,学话道:“好。”

“好!”

“好!”

“好!”

哪一个长辈会不翘拇指呢,都笑容满面,加寿会画画儿了,画得好。

话罢父女各自去洗澡,袁训虽然疼爱女儿,但当女儿时时是个大人,让他带着睡觉是行的,完全在女儿面前赤身,小袁将军已经不敢。

洗过出来,丰神俊美的一个青年,头发半湿着,迫不及待又去找他的宝贝加寿。找来作什么,袁训对着宝珠低声下气:“你不喂她吗?我吃奶吃到五岁才丢开。”

加寿才吃过加餐,当父亲的又说喂她,这不是加寿饭量大,而是当父亲的想看女儿吃奶模样。话说他过年在家里,就爱盯着宝珠喂奶,常看得出神,嘴角噙笑,乐此不彼。

加寿大了,早加着饮食,四个奶妈依然不少的跟着,宝珠喂她奶,早就只是母的疼爱,和母女间的玩耍,并不算正经的吃饭。

见远路而回的表凶提出来,宝珠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她正给加寿擦着湿头发,她和父亲吃顿饭,吃得额头都是蜜水儿汤渍,天又还不冷,索性的头发也洗净。

抱起女儿,袁训坐到宝珠身侧,宝珠解衣裳,让红花送水进来,袁训侍候她洗干净,就往加寿嘴里塞。

加寿聪明呢,早知道这是母亲的疼爱,可吃可以不吃。又才和父亲玩得好,调皮的小手攥住,格格笑着,把个小身子往后面让,就是不肯乖乖去吃几口。

“乖了,父亲要看呢,赶紧的吃给他看,”宝珠这样哄女儿,能有什么成效。加寿又是调皮的,听说是父亲要看,小手本就攥住母亲的,这就长长的一揪。

雪白肌肤的浑圆那一块儿,让加寿揪得长长的。

“喔哟,”显然把小袁将军吓了一跳。

宝珠格格笑起来,加寿也笑起来。随后,加寿才扑上去抱住,象征性的吃上两口,就含着不丢开,对旁边的父亲含糊地道:“加寿的。”

当父亲的一旁看着眸子炯炯,加寿得和他确认一下才行。这是加寿的。

袁训贼眼溜溜,还回味着女儿刚才小动作,趁女儿又吃的时候,对宝珠悄声道:“晚上,我也玩一回。”

宝珠飞眸嗔他。

和妻子戏耍过,袁训又和女儿逗乐子,对另一只指着:“那个是加寿的,这个是父亲的吧?”再对宝珠使眼色,更放悄嗓音:“我和女儿,一家一只。”

宝珠飞红面庞再用眸光嗔他时,加寿颇不乐意。她听懂了,挪挪小身子,小嘴里咬着一只,用这边小手护住。另一只小手,把母亲的另一只抱住,对父亲嘟嘴儿:“全是加寿的。”

袁训嘻嘻,看我女儿多能干,是她的她全知道。

加寿嘟嘴儿,把小屁股扭几扭,借着这姿势生出的一点儿力气,把母亲的两只全护在小手里,并不饿,就不认真的吃,胡乱咬着,斜眼角儿盯着袁训,像是怕自己一个没看住,父亲就要和加寿来抢。

当父亲的看得津津有味,想抢,他也只想抢自己的宝贝女儿到怀里,好好的疼上一番。

……

到晚上,辛家五娘总算找到机会请教红花。

天在二更出去,奶奶和小爷据说已歇息。宝贝儿加寿虽然是宝贝儿,祖母也要接走,免得打扰儿子媳妇。

小姑娘都要想法子抱开,何况是侍候的人。红花今晚不用在房中上夜,外面堂屋里睡的素来是忠婆,奶奶隔壁房中,睡的是加寿小姑娘奶妈,红花就回自己院子里睡。

也给红花一个单独院子,不过她很少在这里睡,这里是当帐房屋子来用。辛五娘也就有个单独和红花说话的机会。

早看出红花姑娘人爽直,伶俐有,但可以直说话。辛五娘就讪讪直接地道:“大爷有没有怪我?”

“你不认得爷,怪你作什么。”红花天天晚上陪习惯宝珠,今天不要她陪,倒有点儿孤单,有辛五娘来陪,就和她泡壶茶坐走廊下面看星星。

“都说大将军的,我看爷年青,就没想到。”辛五娘自己心里过不去,还在解释。

红花嫣然:“想来你不得爷的宽恕话,你就要闷着不丢开。我实话对你说吧,爷千里万里的回来,专门看小姑娘和奶奶,看夫人看老太太,五娘你呀,在爷心里挂不上号儿,你安心吧,爷有度量,不会和你计较。”

“也是,爷是大将军不是,”辛五娘放心不少。又小心的打听:“爷这样的年纪,换个地方,我当他还是少年,就大将军了?”

她独自嗟叹:“打仗这事吧,就是辛苦。”没有辛苦,哪里来的年青大将军。

袁训回来人人开心,除去辛五娘这等还不熟悉的家人例外。红花是孤单也情愿,孤单中想到奶奶琴瑟和谐,美滋滋儿的正在冒泡儿,闻言,就愿意多说几句:“爷是什么出身?升官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红花因袁训的升官,又认得字,而和宝珠去打听过本朝官职,对袁训再升也持怀疑态度,主要是年纪太青,又身在高位。但宝珠胸有成竹,宝珠知道中宫是姑母,红花不知道,但随着宝珠有底气,就出来这句话。

话说得如此强硬,辛五娘就便儿打听。她是个谨慎人,从来到袁家,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又算受宝珠的恩惠,无事儿不乱打听,免得招人疑心。

知道这家子不一般,男主人是将军,是什么将军,她倒还不清楚。

见红花姑娘说起大爷的官职,就小眉头扬得要到天上去,眼看着和银河就要快连上,辛五娘陪笑:“不知大爷是什么官儿?”

她竟然还不知道,红花诧异过,随即想到她原本是个混混,到家里以后没人告诉她也是有的。辛五娘的猜测并没有错,红花先踌躇下,似乎在想对面这个可靠不可靠,把辛五娘进家后的行止衡量一回,又主要还是家里底气足,并不怕什么,红花才徐徐告诉她。

“我们爷,是国公的嫡亲外甥。”

这个辛五娘倒想到,前辅国公爱女下嫁给平民,是方圆的轰动事情。五娘住的地方离大同远,但也知道。

“我们爷,是太子府中出来的,所以啊,与别人不同。”

红花只这样的一说,辛五娘心里亮堂起来。当时太子与别的朝代太子不同。太子不受皇帝猜忌,少年就参政,就主政,太子党天下闻名。

辛五娘慢慢的询问道:“太子门下有几个出名人物,叫苏先的那位,水贼出身。不瞒红花姑娘说,我爹还在世时,曾与苏家打过交道,运过几回东西。后来可怜他全家都没了,我爹说我们家和苏家交情一般,又我们自己做事不尴尬,没有去帮他打官司护着他的道理,只为他叹息半天。后来听说他出息了,就是跟的太子。”

红花含笑,苏大人养伤的时候,和你睡一个院子。奶奶不让走漏风声,你也就不得知,他曾在你面前出现过。

“又有一个叫柳至,家里出的太子妃,这是官宦子弟。”辛五娘眉头一动,恰好月光明亮,跳上中天,银色铺地,猛然到处开朗时,恰把她的语声压得低而又幽:“还有一位是急才探花,就和我们家一个姓。”

她这就不敢直呼那探花的姓名,并不是不知道姓名。当殿就探花的袁大人姓名,早就张榜闻名天下。

红花笑了:“可就是我家爷,”

辛五娘微张着嘴,更是惊愕到不敢相信的模样。

红花得到满足,想五娘的出身,怎么敢相信她的运气好到依附到小爷门下,红花更笑盈盈地:“快别吃惊了,我家小爷啊,最重人才,又最怜惜人的一个,你啊,以前不好,以前是我们家的人,一心一意的侍候,这就洗黑为清,从此是个干净人儿。”

“是吗?”辛五娘笑得勉强:“可我们,说到底以前是不干净的。”她下句话嗯回去,而且才和自家的这爷打过一架。

看出她的心思,红花也肯安慰她:“奶奶喜欢你呢,你侍候好奶奶,就是爷眼里的好人儿。奶奶啊,说什么爷是不驳回的。”

红花悠悠的仰起面庞,红花儿大了,宝珠都和她说过好几回亲事,红花也到想的时候了,可红花想来想去,怎么能和奶奶福气一样,找个跟小爷似百般听从的人呢?

她转这样心思的时候,辛五娘转别样心思。陪过红花回房,她和儿子天豹同住。辛五娘推儿子:“让你去侍候大爷,和他去从军,你肯吗?”

天豹坐起来,有点儿犹豫:“娘,我想侍候小姑娘,小姑娘要进京,我想陪她去进京。进京了,兴许就有前程,和我爹那样打打杀杀的,我是不怕,可你的手臂不就是这样没的。再看大爷在外面打仗,奶奶在家里过得多安乐。”

“你想的虽然好,但小姑娘怎么会要你侍候?你没看到差点儿的人想陪她玩,都上不去?”辛五娘爱怜的抚摸儿子:“你不信,只管试试吧。”

母子睡下,天豹在心里嘀咕,就冲着小姑娘对着我呼呼,为我吹过伤口,我也应该去侍候她啊。

京里繁华热闹比这里强,人心也一定比这里更难测。我不陪着小姑娘,有人冲撞她,惹她生气怎么办?

但想陪小姑娘,如他的娘说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表面上看着,小姑娘挪动小脚步,随意走动玩耍,其实呢,能接受她的人还真的不容易。

首先,侍候的人不远不近的跟着,差一点儿的人都不让接近呢。

第二天,天豹还转着这个心思,但他接下来发现,他想离寿姐儿近些,比以前还难。原因无二,她的父亲袁训寸步不离的陪着女儿,别人根本插不下去手。

……

“这里,”加寿在父亲的帮助下,打开衣箱。以前帮她打开的,是侍候的人。衣箱里,塞得满满的各色衣裳,加寿看上一看还不算以外,还煞有介事的小手在里面摸摸,再响亮的告诉袁训:“父亲不在这里。”

袁训微笑,他由此就能想到他不在家里,女儿到处找他的小模样。

帮着关上衣箱,又去开衣柜,床底下也钻一回,加寿小身子利落的出来,上登下蹿的毫不费力,把袁训看得如中头彩。

袁父一生病弱的阴影,一直影响袁夫人袁训和宝珠。把加寿小姑娘宠得伶伶俐俐的,这是重要的原因。

条几前面,是个扶手椅子。沉重的那种,加寿就是踩歪着边,椅子也不会摔倒。几下子,加寿就爬上去,对着一个黄地红花的瓷坛子伸过去手。

袁训骇然地笑:“父亲怎么会在那里?”

见女儿打开坛子,却是取的糕饼。一块自己咬着,一块给父亲。再拉着父亲的手,带他去钻桌子底。

“父亲在这里!”指住桌腿上袁训曾刻的字迹,加寿在地上坐着,咬一口糕饼。袁训也就坐到地上,八仙桌子下空虽然大,袁将军长大的个头儿实在塞不下。

他佝偻着腰,半趴着,才能和女儿一口一口吃糕饼,相对扮鬼脸儿。

吃完,袁训不舍得走,对女儿道:“父亲在这里等着,你再来找一回好不好?”这回你找到的才是父亲,以前找的都是父亲的字罢了。

加寿软软的小嗓子回答:“好。”钻出桌子,就走出房门,准备重新进来再找起。

当父亲的趴在地上叮咛:“就进来啊。”

“嗯。”加寿答应着,小手一甩,往杂货店走去。才吃的糕饼把加寿馋虫勾上来,她去要吃的,杂货店里吃的东西最多,平时不指望赚钱,就是维持袁父在时的模样,这是袁夫人一片痴心,想着丈夫回来,看到的还是旧局面,有熟悉感。

而现在呢,成了小加寿的零食摊子。

“给我果子。”加寿伸出小手。

守店的家人给她。

加寿这会儿是想到父亲的:“还要一个,给父亲的。”

守店的家人再给她。

这就要回去再找父亲时,二丫从外面进来:“小姑娘,外面有外路人经过,赶好些鸭子,去看鸭子吗?”

鸭子?

加寿眼睛一亮,道:“好。”顿时把父亲忘记,不但咬着果子走了,还一手一个的吃着。

袁将军在桌子下面,还老实等着。

一刻钟过去了……

又盏茶时分过去了……

宝珠弯下身子,好笑地问丈夫:“你在这里玩什么呢?”

袁训表示委屈:“等你女儿来找我,结果……你从前面儿进来,有没有见到她在那里吃东西,把我忘了?”

小加寿往杂货外面拐,袁训也能猜到她找东西吃去了。

宝珠笑得顿足:“哎呀呀,你女儿去看人贩鸭子去了,看过又说河边儿打鱼,孔管家的背着她去捉小鱼,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掩面笑出银铃一串,宝珠调侃着:“我见到她去玩,还纳闷儿你怎么不陪她,好端端的,你为女儿才回,这就不管她了不成?哎哟喂,我们是不能让你特特的回来的。”

袁训钻出来,在宝珠头上敲一记,和她理论:“为你没回来过吗?再说既回来了,总有为你的心意吧?独我命苦,你偏还笑话。女儿把我抛下,你也没良心的取笑我,我这会儿没功夫理你,偏只能听你取笑。”

对宝珠挤眼睛:“晚上,你别急,晚上有你求我的时候。”说过看着宝珠羞答答,将军大为得意,出门去找鱼竿渔网,装鱼的东西,往河边儿上去追女儿。

宝珠在他背后抿唇,甜甜蜜蜜地:“怕你不去怎的,你呀,就是这样的疼她。”

这一天加寿打了许多鱼,有九成是父亲下的水。家人孩子们抱着一堆装鱼的东西,加寿在父亲怀里睡熟,和小鱼一起让抱回来。

当父亲的自然舍不得责备女儿丢下他,而加寿再醒来,也想不起来。

欢乐的日子,就在捉鱼打鸟中间过得快,最近船顺风,出京来接的人半个月后到来。

……

头一天接到信,第二天袁训带着蒋德关安在官道上等着。

红叶如血勾人诱人,骄阳暖烈并不寒冷,又有风呼呼肆意似能助马速,古道西风中,很快出现两辆马车。

只有两辆马车,车前后各有一个大汉,再加上两个车夫,如果一个车里只坐一个人的话,那就共计六个人。

蒋德是知道中宫不会简慢小姑娘,来的车马不多必有原因。但关安不安上来,对着那狂风暴雨般疾驰,好似赶着投胎的一行,道:“这不是的吧?”

蒋德笑道:“往这儿来的,不去小镇上,还能去哪里?”关安也持同样的想法,但是还犟着:“也许是过路的来讨水喝。”

袁家小镇通官道,时常经过的人也多,所以商铺店面也有生意。但袁训等人站的这个地方,可以通镇口儿,却不是小镇前的那条大街道。

在他们的猜测当中,最前面的一个大汉已能看清。袁训三人全是犀利眼神,袁训和蒋德同时道:“到了!”

“袁兄弟,还记得哥哥我吗?”大汉中气十足,中年人模样,脸让马上急风激得通红,但精神头儿不错,这是个袁训的老熟人。

见袁训和蒋德都露出笑容,关安急道:“这是谁?”

“邵明将军,守……”蒋德话只到这里,就咽下去。关安的来历他可以放心,但还不完全清楚。

袁训接上话:“守宫门的将军邹明。”他喃喃:“奇怪,他怎么能出京?”在外的官员们不奉旨不能随意进京离任,守宫门的人也不能随意的走动。

袁训能猜到太子殿下必然从中出力,但这同时也体现出姑母在宫中权势更高,已近肆无忌惮。小袁将军笑容加深。

马车很快停下,袁训和跳下马的邹明抱起一处,才笑问:“路要赶得这么急吗?坐马车里没颠出病来吧?”

车门由内打开,一个美貌妇人,三十岁左右,探出头来含笑:“小爷不用记挂,我已经颠习惯。”

见到这个人,袁训惊得吃吃的:“这这……”露出脸来的不是别人,却是中宫身边的亲信女官之一徐女官。

袁训茫然,你怎么能出京呢?你出宫这么久,别人难道瞧不见?

好在邹明在旁解释,用马鞭子亲昵地捅捅袁训:“徐女官身子不好,娘娘恩典,让她出京来寻名医,这不,我陪着来了,还有老任这家伙,”

对着车里喊:“老任,徐夫人都没事情,你可别再装不舒服。”

一个公鸭嗓子随即出声:“邹明你这个坏东西,这一路上,可把我颠坏了,哎哟喂,我家吃过的苦头也不少,但这一路上……”

徐夫人、邹明和车夫都窃笑,关安却一怔,脱口道:“舅舅!”往前一蹿到马车前面,兴奋上来,拍着那车门:“舅舅,是你吗?”

车门这就打开,露出任保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中宫的大太监这是让颠哭的,见到外甥后,任保眼睛放光:“小子,我果然能见到你。”

蒋德意味悠长的眯眯眸子,果然,关安这小子满身的跟班儿味道,原来他也是中宫派出来的。

而袁训,对着任保就更如遭雷击。

姑母重视加寿是好事情,但把任保也打发出来接,她要怎么对皇上和宫中那些不对盯着她的人解释呢?

别的人可以不放心上,难道皇上也不用解释任保不知去了哪里?

任保此时的话,又把袁训的疑问破除。

他对着外甥正啰嗦不休:“徐夫人身子不好,怕她过不了今年,她说就要死了,”徐女官在这里又忍笑。

“她要临死前见见家人,就回去死到娘娘面前,”

邹明等人接着窃笑。

马车疾行,就是徐夫人的主意。她不理会任保说日子还足够,不急不急,她一直的催促,结果船行得快,风浪中也走,把任保晕了个半死,下船又马车飞驰,把任保颠掉半条命。这已经到了地方,又没有别人,任保就拿她出出气,一口一个死字。

“娘娘心疼她,怕她不回京,回过皇上,我也跟出来了。”

听完,袁训和蒋德也低头窃笑,想任保这一行可真不容易。

这就往家里带路,袁夫人想来信中早知道出京的人,并不奇怪。宝珠的奇怪有限,在宝珠心里,加寿是姑母的心尖子一样,姑母越重视,宝珠越喜欢。

最奇怪的,就是老太太。

当天晚上,老太太又和老侯私下里嘀咕:“那一个,是中宫娘娘的大太监我认得。另一个,像是徐女官?”

老太太反而认得任保,她从回京后,让人指着见过,因为六宫都总太监,老太太就记在心中,不求找他办事情,认一认避免得罪他也是好的。

“六宫都总太监也能出京吗?”老太太想不通,闷得不行。

老侯淡淡:“过年后有个信儿,说任总管得了不是,总管太监让拿下来,”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老侯就说起。

“换上的是谁?”老太太就问。

“空着呢。”老侯老姜弥辣,一眼看穿:“依我看,他办完这件差事,回京后这总管还是他的。”老太太呼一口长气:“就为接加寿吗?”

“这话也能说吗?中宫娘娘的母氏,并不姓袁。”老侯提醒过老太太后,见妹妹满面疑惑更浓,安慰她道:“反正你要回京,回去你就能明白。”

“另一个,是中宫娘娘身边的亲信女官。”老侯生出佩服:“说什么病到不行思念故土,这种到故乡就病好的人还真的有,这不,用这个古记儿倒也在情理中。”

老太太听到这里,欢欢喜喜的喜欢了:“全是为我的加寿而来的,”再一次夸道:“加寿可真是好名字,话说回来,这是祖父的寿运分下来的,哪能不好呢?”

她太喜欢了,老侯取笑她:“一个加寿就把你心全占住,以后再有加禄,再有加福,二妹,你的心可怎么分呢?分不好,我才看笑话呢。”

“还有怀瑜,怀璞呢,”老太太乐滋滋,主动的把曾孙往上加:“祖父只起两个男孙名字,哥哥你没事情,记得再起两个,”

老侯假意的装瞪圆眼睛:“二妹你放过宝珠吧,你想要她生这许多孩子,宝珠她能经受得起吗?”

他这又是笑谑,不想老太太听过,反当成是正经的提醒。老太太就起身:“对啊,我得去告诉宝珠,我虽不在面前,这身子骨儿半点儿错不得,要时常的进补才行……”

“哎,人家小夫妻不亲热吗?这晚上的,你别去了。”

老侯的话声,老太太已经听不见,年迈的人喜悦上头,跟加寿似的摇头晃脑:“养好身子骨儿,多生孙子……”

任保和关安睡,正把一瓶伤药给他。他笑得眼睛没了缝:“好小子,给舅舅脸上长光,听说你代小爷让豹子咬了,”

“狗,舅舅,是藏狗。”

“听说那狗比豹子凶,”

“那是。”

“这药啊,是我在太医院里花好些功夫才找来的,听说对骨头好。”任保把药塞过去的同时,又交待关安:“小爷好,你就好啊,你可记住了。”

关安收下药,一咧大嘴:“知道。”

宝珠和袁训,并没有如昨天前天那样早睡早缠绵。

宝珠打开箱笼,把加寿的东西再检查一遍。她面上是微微的笑容,为姑母这般的郑重,应该笑;但为女儿离开,心想还是别笑了吧,这就笑容又淡下去,最后就这般微微。

反复的,同袁训说着:“姑母多盛情啊,”把手中的小衣裳,加寿爱吃的放进去。

“是啊,”袁训附合着,心中也和宝珠一样,要欢喜吧,女儿从此就离得远,想看就不容易。

宝珠不说一起回京的话,只道:“京里好,宫中更好,还有小殿下,早来信说过会疼会疼我们的,”

在这里一愣,瑞庆小殿下要疼的,是淘气捣蛋胜过她的小侄女儿。宝珠紧张上来,对袁训道:“我们加寿这么乖,瑞庆殿下要是不喜欢可怎么好?”

她满面的伤感,却只说担心女儿不讨这个喜欢,不讨那个喜欢。袁训紧紧搂住她,柔声道:“放心吧,我们的乖女儿啊,是见到姑母,一定最有规矩的那个。在瑞庆殿下面前,一定比她淘气,把她淘气到掉眼泪,开口说认输才行。”

瑞庆殿下听到这话,一定会不答应,但宝珠却笑如春花,经由丈夫的“劝解”,而放下不少的担心。

……

月儿悠悠,辅国公夫人独倚窗前忧愁。下午就接到宝珠的信儿,说加寿明天就离开。怎么就这么快呢?

国公夫人想我应该去送送,不送加寿,也送老太太。不送老太太,也去送婉秀。但…。婉秀她见到我去,会不会怪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