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大会袁二

侯门纪事 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大会袁二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暖暖的日头下面,加寿还斜倚在椅子上,笑嘻嘻看着院子里鸡飞狗跑。隔着窗户,她的母亲宝珠却泪水涟涟,看一眼女儿还处在婴儿肥中的小胖身子,再写几笔。

每个字里都有宝珠的难过,但也是有欣喜的。

姑母她是一定要青睐我们加寿的,虽然这青睐让宝珠目前接受不了。

……

“是送去见淑妃娘娘吧?”老侯目光炯炯,下这样的评价。

他正在城内办公务,老太太紧急的让人把他叫回来。老侯到家,已经是第二天的晚饭刚过,他进屋才笑说:“本打算今晚不回来,国公府里也打过招呼,说几十年的老酒,埋在桂花下面扒位出来给我喝,二妹你没有让我回来的理由,看我灌你几大杯宝珠的好酒。”

老太太回他:“宝珠的酒就不错,亲戚的酒明儿再去骗吧。”然后再道:“你听过我说的话,怕你不以后见天儿回来,好好陪我的加寿,一步也不丢开她。”

“怎么了?”老侯听出来家里有事,坐下来就问。

老太太把话告诉他,老侯就有刚才的结论出来。

“你看淑妃娘娘像亲戚吗?”老太太叽咕着:“在京里我自己也打听,请哥哥你也打听,看不出半点儿她是亲戚。头一个,宝珠从不进宫给她请安,”

淑妃是袁家对外说的同乡,就只是同乡,既然认下来,宝珠和袁夫人都应该按时去恭敬解闷才对。

老太太道:“宝珠要是去,我不会一次也不知道。后来我和亲家同住,留心打量她,也没见她说过淑妃,倒是太子府上常照应,瑞庆小殿下总来看宝珠,后来宝珠出京,也看过亲家太太几回。”

“噤声了。”老侯拖长嗓音,眸光中闪动着笑意:“妹妹你啊,不该说的话你不要说。你就是不说,这一回随加寿进京,你是个曾老祖母,想来加寿见什么亲戚,不会不带上你,你也就能明白了。啊,是了,就是你和我要分开了。”

老侯并不顶顶难过,毕竟他有公事在身,公事为重,他不能随意的回京。而妹妹老太太呢,老侯也主张她随加寿进京:“这是宝珠的头一点骨血,这亲事是我做成,加寿得人喜欢,岂不是都在说我的功劳好。你理当的看重加寿过于宝珠。”

老太太是个女眷,又年纪高,略有几点伤心:“小时候我同哥哥说,出嫁过也不离开你,后来唉,分开几十年,这才团聚没几年……”

打上一个顿,老太太微微地笑意出来:“哥哥,我回京可是要去祭她的,对你说一声儿。”这个她,是南安侯夫人。

在说到这个一生对头时,老太太为什么是微微的笑呢?也许她认为自己很大度吧,能放得下几十年的仇恨。

“人死人死,什么怨仇也就消失,你去祭吧,代我骂她几声儿。”老侯也是微微的笑。

兄妹都有回想往事之意,但很快的,还是把话题转回到最可爱最招人疼爱的加寿身上。

老侯提醒:“加寿的大红包儿,可要带上。”又扳指头把亲戚们和老太太重数几回:“这都是要去讨钱的人,以前总觉得亏了亏了的,这就让加寿作一回全讨回来。”

“大红包儿啊,”老太太眉开眼笑:“哥哥赶紧的,去给亲戚们写信,先知会我们和加寿就要回京,钱都预备好,别委屈着我们加寿,可是一定不依。”

老侯还真的依言要走,走出去两步,嘴上道:“我赶紧的吃过晚饭就写信,”又扭身子回来。老太太以为哥哥舍不得自己,取笑道:“体已话儿不必再说,亲家太太说加寿不再回来,我守着她,在京里等着哥哥回来。”

“哪个对你说体已话儿,”老侯也笑,道:“我是说加寿的亲事,你得上心。我冷眼看着,宝珠袁训都不喜欢国公的公子们,相来不会和这里亲上做亲,京里我们亲戚更多,有出息的小子也多,阮家的孙子,董家的孙子……”

还要再交待,让老太太埋怨:“知道知道,这个不用你交待。请去用饭,用完饭就写信,再晚一会啊,为你烫的好酒就冷了。”

“天热,冷酒好啊。”老侯笑着,这才是出去用饭。

老太太婆媳单独住一间小院,老侯出院门时,见星光满天,和邵氏张氏撞个顶面。

……

“你们也回来了,侯爷才刚刚的我交待过他。”老太太见到两个媳妇,和颜悦色地说着,心想现在再把你们交待过,我回京前的准备就算结束。

邵氏张氏满身是汗,也顾不上擦。把老太太狠看几眼,邵氏张氏都是放心的神色,一笑道:“正在草场上帮忙,真是没有我们不行,那帮工的自己做饭食,粗的我们说猪也不想吃。我们去到,按宝珠的话给他们料理,都感激不尽,活儿这几天也做得好。”

“夏天的草药还有一半就能收齐,这天气再晒上几天,就可以往京里去给掌珠。”

二位太太一人一段把自己的话儿说完,就来回老太太:“让人带话,赶紧的回来,家里怎么了?”

“凭有什么事儿,不是有宝珠在,我们在路上倒后来放下心儿。”

她们的关心溢于言表,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在这里人情风俗都简单,好就是笑容,不好就是心里闷气一阵。和在小城里,和女眷们互相攀比防备,和在京里,除去知心的亲戚们,问还有不能交心的亲戚们勾心斗角不同,事事儿,都是爽快透亮的,老太太也就不掩饰自己见到两个媳妇的喜悦。

她不但喜悦,而且带着神秘。嗓音中透着悄意儿,对媳妇们笑着:“我说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加寿要回京去了。”

“……”

邵氏张氏愣住,带着从没有想过这件事的怔忡。

很快,她们得理清这件事情。

加寿回京?也就是亲家太太要走,老太太要随着走。老太太都不在这里,媳妇们想到自己身上,呀,我们也得跟着走啊,我们是老太太的人。

一年多这里的日子,已让媳妇们和老太太心交着心。但离开这天高地阔的地方回京去,再呆在大宅院里,就是出门,也不过是从家里的大宅院,到亲戚家的大宅院。

有看不完的下人恭敬,但却没有这里面上洋溢的劳作笑容。汗珠子滴下土摔下八瓣儿,比京中水阁清凉要充实得多。

邵氏勉强地笑上一笑:“回京啊,这事儿真不坏。”但神思怔怔,想着明早的早饭自己不在,留下来的人是不是弄得周全。

他们又不傻,不会屈着自己。但宝珠交待,饮食弄得好,有汤有水小菜俱全,给他们吃得好就做得好,可不能担上亏他们的名声。

以后,也能吸引更多的帮工过来。这就得有专门的人照看着。

张氏也在想,以后我不在这里,谁在草药过秤时给宝珠把着。帮工们,有些是短工,长工不敢糊弄,短工却敢。他们做完东家的活儿,下个月就去西家,多到点儿钱在手中就叫好。

他们敢把次草药充好草药,敢把泥土石头碎子夹里面,好压份量。

唉呀,没有我,可怎么能行呢?

陷在沉默中,她们自己都没有发觉。

老太太嘴角上弯,对着这沉默很满意。她带笑唤醒两个人:“听我说,我有句话儿交待你们。”

“是。”邵氏陪笑,陪出来的像苦笑,她想老太太不过是说收拾行装的事。

张氏也陪笑答应,陪的有点儿像哭,她脑子里还转悠着,明天收草药明天收草药,这可怎么办?

老太太笑容可掬:“我的话,你们就不必跟着回京了。”

邵氏张大嘴。

张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居中坐着的婆婆安老太太,年纪已高,头发已白,但她今天的眸子中睿智更满,带给当媳妇的新的认识。

“我舍不得走,但加寿最重要,加寿见亲戚最打紧,我得跟着,我不跟着我不放心。再说,我年老了,看着身子好,指不定今年明年的,就要和别人家老太太一样,我就睡床上不能动了。回京去,有事儿也都好办。”

说到自己的生死,老太太相当平静,她的目光已穿过门外明月,回到京中南安侯府的后院子,那里自己的旧日绣楼下面,摆着她的寿材,已办下好几年。

早早的办寿材给老人,在古人眼中并不是件坏事,就像皇帝早早给自己盖寝陵,这是早有准备。

“回去,也看看掌珠和玉珠,看着玉珠生孩子,看着掌珠满了服,也生孩子。有我呢,你们就不必回去了。在这里呆着吧,过上几年没有婆婆的日子。我不在,你们就是长辈,可别欺负宝珠。”老太太微笑。

邵氏张氏笑着笑着,溢出泪珠。

“真羡慕你们啊,身子骨儿好,这是自然的,你们和我比,是年青的。过上几年,想回京,就回去看看女儿,也看看我和亲家太太,也看看加寿。想回来了,就再回来吧。”对着媳妇们的满眼泪,老太太也油然想哭。

为压下这种感情,她开句玩笑:“好容易的,你们出京找份儿差事,可不能妨碍不是。”

“是啊是啊,”邵氏抹泪水,嗓音里带着泣声:“随掌珠住,她还能亏待我吗?但那一家子人,但不敢说跟乌眼鸡似的,就是背后心肠弄得锦衣玉食也难受。在宝珠这里好,在宝珠这里我有用,在掌珠家里我是无用的人。宝珠的饭我吃得香甜,我给她管事儿呢。”

张氏也颤着嗓子:“孩子们托老太太的福,都嫁得好。玉珠呢,我放心。老太太既然有这恩典,宝珠这里我呆着,我喜欢这里,说话可以不咬文嚼字,跟玉珠住,也拖累她不是。”

她们齐声地说宝珠好,老太太终于陪着她们流泪,但心头喜悦莫明。宝珠啊,是老太太最得意的人儿,这不就是说老太太你好。

…。

第二天宝珠知道婶娘们的决定,也是惊喜的。

加寿离开她,宝珠难以割舍。她的婆婆要离开,宝珠也舍不得。宝珠能有今天,大半儿功劳归于袁夫人信任她,放任她。而她的祖母要离开,宝珠想到她年高发白,怕再见到就是风烛残年。

婶娘们的留下,宝珠并不完全孤单,是种安慰。

老太太私下里告诉宝珠,她是用以下的话,往她脸上贴金的:“知道你不愿意和国公府走动太密,但总得有个人走动不是。留下你婶娘们,这麻烦事儿让她们去办。”

宝珠扑哧一笑,谢过老太太。

京里“亲戚”家还接的人还没有到,宝珠不慌不忙的收拾着行李,尽可能的带上女儿所有喜欢的,同时,每天翘首,盼着袁训回来。

……

给袁训的信,是八百里加急快马发出去。但,和军中八百里加急快马出来的不一样。军中出来的信件,收信的人固定在城里好找。发往军中的信,就只能寻方位摸索着尽早送过去。

袁训接到信的这天,他的心情并不好。这不好的原因,由褚大而起。

大早上的,沈渭来找他:“去看你亲戚,他躲在小山丘后面哭。难道想老婆了?”袁训当他胡扯:“他五尺三粗的汉子,哭什么哭!”

和沈渭找到山丘后面,见到乱草堆中,夏末还开着无数红花。红花簇拥着前面蹲下的身影,颤抖着正发出哽咽哭声。

“兄弟,我对不起你们啊,全是哥哥我害了你们。兄弟……”

沈渭是最早看到他哭的人,但当时没细听,现在就一愣一愣,愣巴着问袁训:“他还有兄弟在当兵,小袁,你去把他兄弟弄来我们这里,好歹大家不隔心,仗就打得痛快。”

袁训也一头雾水,对沈渭打个手势,示意他原地不动。自己走过去,踏草声很响,但沉浸在伤痛中的褚大没有发现,还抱着脑袋对地,哭得很凶。

肩头放上一只手,褚大才一惊。耳边,随即传来袁训关切的嗓音:“大哥,有什么难办的事儿你告诉我。”

“兄弟!”褚大激动痛心。

他让小王爷要走以后,直接丢给袁训。平时,都守规矩以将军称呼袁训。今天最痛心的时候,听到袁训暖心的话语,褚大扭个身子,抱住袁训大腿大哭起来。

小袁将军是人中龙凤,他在京里就是个好人,把自己要过来不惜动用小王爷。褚大在伤痛他的兄弟时,更能感受到他自己的走运。

但他的走运,更让褚大难过别人的遭遇。

号啕声把沈渭吓了一抖,随即褚大如丧考妣:“昨天打仗和我的老东家遇上,我想打听留下的那几个兄弟好不好,没想到…。呜……”

沈渭涌出泪水,不能再听,快步走开。这是营外,又是在战场深处,他担着警戒任务,就不走远,十几步外驻足,不无忧伤。

下面的话不听也能明了。

山丘后面,袁训把褚大提起,用力抱住他:“别哭大哥,你先冷静下来。”

“我真的没想到,以我的性子,我觉得项城郡王爷为人心思重,我就没想到他会来这一手,他不怕遭雷劈,我们保护他的时候,可都是拿命扛着……”

“不见得就是他让人下的手,也许打架的人本就有旧怨,军中打架死人这事情,一直就有,大哥,你再哭,我也想哭了……”

这么劝上一回,袁训的心情黯淡无光。把褚大送回帐篷,叮嘱他好好休息,袁训就闷闷不乐。

沈渭没来劝他,沈渭自己就不开心。

蒋德不来劝他,蒋德暗卫出身,受的教育独特。这样伤心的人,都必须自己学会解开。以蒋德来想,在哪个军中扣上奸细名声,都会让人捅暗刀子。

褚大来帮小袁将军,有没有错?没有。

但小袁将军有没有及时救助他,有。

那些不跟出来的人,可以有个憨厚的名头儿,但为人的憨厚,什么时候是吃亏的。

市井巷子里,憨厚老实邻里和睦。

朝堂之上,憨厚老实,不受人重视。

军中这种动昔就有危险诡异的地方,憨厚又落个奸细名声,得罪你的主将,留下来的人当时就应该考虑到后果。

危楼还登,残桥还走,别人也无能为力啊。

他们都不劝,周何花彭又已经归还给辅国公,就只余下一个关安。关安伤势已好,魁梧大汉跟在袁训后面腻歪着劝:“人都死了,褚大还在你身边就好,小袁将军,这事情你别管,你管不了,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滔滔不绝,这事儿如流水,断绝不了。”

“我知道。”袁训给他一个笑容,丢下关安去找陈留郡王。和姐丈胡扯几句去,开开心再回来劝褚大。

……。

“你狼耳朵狗鼻子?”陈留郡王握着封信,对袁训好笑。信刚到,你的人就进来。

袁训眼睛一亮:“家信,”心情这就如鲜花盛开。抢信到手,就原地一步也挪不动了,隔着个书案,就在陈留郡王面前看信。

看着,他的表情就不知什么滋味儿,又皱眉又咧嘴,又有笑容,又有不愿。

“你出来有半年,你媳妇儿有了?”这玩笑也只有陈留郡王想得到胡扯出来。袁训没有恼,他眉目间现出远山一样的迷惘,悠悠地回姐丈话:“姑母,想加寿了。”

陈留郡王哈地一声,由刚才的担心变成放心,往下坐好,手敲敲桌子,笑道:“小弟,我怎么说来着,我就说不对啊,你的头一个孩子,姑母没点儿动静,不对不对。”

“怎么没动静,不是按月寄东西,衣服首饰没断过给加寿送来。”袁训低叹一声,扯过一张坐下。

把信再看一遍,袁训左右为难:“我走了,谁能把苏赫系得还在这里呢,”

“给!”

盖着火漆印,上面写着加急字样的公文,从陈留郡王手中,拍到袁训面前。陈留郡王笑得随时会摔倒模样,仰着下巴:“嗬嗬嗬,把我乐死了,加急的哈,这种公文内容我头一回见。”

袁训嘀咕:“凡是笑话我,姐丈你不怕把下巴摔下来。”

打开一看,是太子殿下亲笔,上写:“即日,命昭勇将军袁训自行公干,各处便宜行事。”

“回家去吧,小弟,你这个金丝蝈蝈宝贝蛋儿!”陈留郡王把袁训往外面撵。

……

七月夜里悄悄转凉,但午后还日头浓烈。野菊野桂生出清郁馨娆,勾得路人心魂流连。

官道尽头,袁训深吸一口直沁心脾的馨浓。

在他的面前,是熟悉的小镇。

枫叶林像捧出红日,余霞斜晖宣染留住。林下,一群半大不小的少年们,手舞棍棒正在习练。袁训失笑,他路上只想女儿的小模样,把宝珠化身为袁二爷给忘记。

“哎,你们是二爷的家兵?”袁大将军煞有介事的和自己家人们开着玩笑。

辛五娘从林中走出来,她失去一个手臂,又不是当家人的料,宝珠让她教孩子们习武。五娘不认得袁训,见好一匹黄马上面,青年面有路尘,却精神饱满,灿若明珠,让人观之忘俗。

这是战马!

那马透着凶猛眼神,又面对许多人也若无其事,自在喷着响鼻,仰面傲气天然自生。和普通的座骑相比,多着一份儿狂野,似撒开笼头就能跑到天边儿去。

辛五娘家以前就是养马卖,她有这份眼力。

暗吃一惊,心想这个人是谁。再看他时,见他身高如泰山压顶,便衣下鼓囊囊的身材,无不绷出劲力。

左侧腰间是长剑,右侧腰间是短匕。

马鞍桥上,挂着长刀,还有一副铁链连接的三截棍。辛五娘眼界好,她以前当过贼也当过混混,一眼看出三截棍上都有卡槽,只要连上,就是根齐眉短棍。

这个人赶个路,带这么多的凶器还不算。他的背后,还负着铜铁铸造成的一张重弩。

哪怕他生得再俊,鼻子高挺,眸光如水。辛五娘也手心暗攥,认定袁训不是大盗,就是猛贼。

寻常的人赶路,哪有带这么多杀人利器的?

秋天日光明丽,从他的长刀上反射出光。那光透着血色,这是喝饱了血的东西。还有他的铁棍,坠得他腰带往下垂,这份量敲人一下,决不是肿个包那么简单。

更让辛五娘提防的,是袁训背着的重弩。这种弓发出的箭,大多重量过于普通箭的几倍。而这条路的尽头,是袁家小镇。

辛五娘都想问一句:“寻常走路的人,你背着这种弓箭,是随时打算破哪个山寨?”

“这位大嫂,袁二爷在家吗?”袁训就要到家门,索性和妻子开起玩笑来。

辛五娘眸子更紧,奶奶最近在江湖上有名声,虽然绿林中骂袁二是官府的狗腿子,但也都不敢小瞧二爷。

这是来寻仇的吧?辛五娘居然这样想。

在江湖上一旦有名声,没有原因的也有人来比试。而英雄贴那天抓走的人,有亲戚有朋友有妻子有儿女,来寻二爷报仇也在推敲之中。

五娘悄悄的,对着还在练兵的小子们打个手势。她的儿子,那个少年叫天豹,不动声色把孩子们全集中到母亲身后,一起虎视眈眈盯紧袁训。

袁训暗暗好笑,这是拿着袁大爷不当回事。他轻松地摇摇马缰,有不长眼和袁大爷交手的,大爷教教你。

……

“敢问,这位爷是往哪儿去啊?”辛五娘面色紧绷。

袁训漫不经心,打算让她一直想错下去:“听说袁二爷最近有名声,我远道来的,让他出来,我要见见他。”

“您贵姓大名呢?我们也好通报不是。”辛五娘霜冷寒冬般语声。

在这个时候,袁训还没有回话,后面追上来蒋德和关安。他们是过大同府的时候,填写路条什么的落在后面。

三个人虽然没带亲兵,但全带着不下一种的武器。大同府是边城,携带兵器的人到处都是。但官身的人,不会让赵大人管辖上犯难,袁训让蒋德和关安去知会,写下哪个军中什么人进边城,这就跟来的晚。

进边城后,蒋德关安是安心居多,又想着小袁将军急着看女儿,也由着他先回来。

但匆忙跟上来后,两个人全有眼力,见小袁将军在自己家门外面,和一个断臂妇人,一帮孩子们对峙,蒋德关安好笑:“出了什么事儿?”

袁训对他们使个眼色,傲气满面地道:“没什么,我袁大爷来会袁二爷,让这帮小子们挡上了。”

袁二爷大撒英雄贴,经由老侯的信,军中该知道的人都能知道。陈留姐丈不用说,他不会服气,反而认为宝珠逾越。

国公是夸上几句,他由宝珠敢闯府砸他的家,早看出宝珠胆量过人。

沈渭担心嫂夫人太过粗暴,把他儿媳妇教坏,但小袁一个人乐陶陶,沈渭蒋德关安都随着他乐。

这段内幕都知道,蒋德关安在袁训说过话后,就清楚袁训是想试试自己的家人,哄然跟着大笑:“他敢不出来吗?”

蒋德对辛五娘虎着脸,大刺刺地道:“哎,我说那娘子,袁大爷到了!”

辛五娘气得脸都白了,眉头似段千年冰刺。

我们奶奶是二爷,你敢自称大爷?这是找上家门来骂人。

“娘,我揍他去!”天豹一抖手中剑,就要上前来寻事情。

“哗啦!”

后面的孩子们手中一抖手中枪,都喝一声:“胡扯!想打架不成!”

袁训、蒋德和关安笑得前仰后合,更把辛五娘等气得雷霆生怒。

蒋德大笑:“大爷,您看他们还不错,”

“倒还有三分的种。”这是关安。

他们的话火上浇油,辛五娘、天豹等,都怒喝一声:“好大胆不要脸的泼皮,敢到二爷地面上讨便宜!”

长枪长剑,辛五娘是空着手,一起攻过来。

天豹看袁训最不顺眼,一枪对中他马就刺,骂道:“给小爷我下来会会!”他枪风尖刺,却没想到那马也刁钻,嘶鸣一声,扬起双蹄,不但躲过枪尖,而且对着天豹面门就重峰压顶般下来。

蒋德对上孩子们,一出手就甩出去一个。他空手对一把子长枪,但掌法指法拳法尽皆展开,看得和关安游斗的辛五娘应接不瑕。

这是南山梅家的截天指。

这又是北派黄家的断峰拳。

这又是……

还有她对上的关安,三招一过,大汉杀气凌厉如雪峰尽塌,压得辛五娘喘不过来气。

这点子厉害!

辛五娘疾呼:“天豹,回去叫孔大爷万大爷顺爷爷过来!”

“好!”天豹答应着,却躲不开袁训戏耍似的攻击。

袁训大笑:“去找人是不是?好,放你去,我在这里等着,告诉你家二爷,大爷到了,让她赶紧的出来接着我。晚了,我可不依!”

他撒开手,天豹拔腿往回就跑。跑到安全距离,天豹回头大骂:“小贼,你等着,你别跑,我就找人来会你,你敢来,就不是好回的!”

蒋德笑得吭吭的,见孩子们全让他摔得呼痛,手中兵器也都摘下,还是和自己缠斗不休,笑道:“大爷,他们倒有点儿护主的忠心。”

一弯身子,揪下一把绿草在手,道:“玩也玩了,都老实睡下来吧。”

“嗖嗖!”

绿草打着旋儿的,直飞出去的,无一不中在孩子们腿上。

“哎哟!”全倒下来。

辛五娘心惊胆战,一面力敌关安,一面还想着这人是谁。“你,你是金镖姚家的亲传弟子?”辛五娘凛然地叫出来,脚底下一滑,让关安绊倒在地。脖子上一冰,让关安大刀指住。蒋德在此时笑出来:“金镖姚家,算什么东西!我和他们家徒弟比过,稀松!”

骂过,对袁训欠欠身子,笑道:“大爷,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也许二爷和小姑娘还出来接您呢。”

辛五娘更吓得不清,你们还冲着小姑娘来的!

……

天豹冲进镇里,并不会拿这件事直接去回宝珠。天豹见过孔青和万大同的功夫,在天豹心里无人能比。

还有顺伯负责教孩子们马上功夫,虽年老,也是相当了得的。

天豹直冲到万大同住处,已跑出满脸的汗水:“万掌柜的不好了,有人来找茬。”

万大同和红花正捧着帐本子打算盘,万大同的好笑:“谁敢来我们这里找事情,不怕让官府拿走上大刑。”

“是真的,他自称袁大爷,指名叫二爷去见他。”天豹结结巴巴:“我们打不过他。”

红花眼睛一亮,万大同也眼睛一亮。

饶是天豹着急那人好厉害,这两个人也没有就出去的迹象,红花反而笑眯眯问:“他长什么模样?”

“小白脸儿好厉害!哎…。”

红花嗖地一下,用比天豹还快的速度出去了。不用问,是对宝珠报信去了。奶奶见天儿等着呢,这应该是小爷到了。

此时也论不到天豹不长眼睛,一定是你们招惹到小爷,红花只赶紧的去回话才是真的。

对着红花背影发怔,天豹纳闷:“把红花姐姐吓倒了?”背后万大同起来:“我和你去看看。”天豹大喜,但是道:“叫上孔大爷和顺爷爷,他们仨儿全厉害。”

不但不说红花的小腿从来跑得快,万大同从院子里出来,见到杂货店里,宝珠邵氏张氏全跟出来,加寿倒没有出来,正在廊下喂她喜欢的大公鸡,没有人打扰她,由着她好好的玩,除去加寿的侍候人和袁夫人在照看她,别的人全跟出来。

老太太落在最后,说着我到底老了,也往外去。

宽阔的路口上,高大的杨树林旁,日光像穿透光阴的金线交织密网,网住一个让人梦绕魂牵的身影。

他带笑在马上,把所有人的思念终结。

是我,我回来了!

……

“就是他!”天豹充满愤怒的抬手指着袁训大叫,脑袋上让万大同拍一巴掌。不轻不重的,却打得恰似时候,让天豹闭上嘴,抬起脸来不明白:“万掌柜的,你为什么打我?”

对袁训投去一瞥,天豹的意思,你应该去打他才对。

笑意悠悠,出现在万大同面上。他低声问:“你知道他是谁?”

“他说他叫袁大,这不是胡扯……”对上万大同的笑意涌现,天豹再次明了地闭上嘴。万大同微笑道:“傻子,你家正经的爷回来了,你倒不认得?”

天豹惊恐的张大嘴,等到消化完后,小脸儿上全无血色,我打的那个人,却真的是自家的大爷?

完了完了…。

他一个人抱头乱转就差哀嚎的时候,那一边甜蜜缠绵起来。

宝珠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在见到袁训以后,提着裙角就奔过去。碎阳笼罩着的碎步子,缠着缠绵,裹着深爱。像三生石上互相缠绕的红丝线,有风来时,也许远了,但又近回来。

袁训眸子发亮,也一句话没有说,只缓缓下马,目不转睛,看着他的爱妻离自己近了,近到喘息细细可以闻到。

把臂。

铺满路尘的箭袖衣袖,抱住杏黄色衣裳的袅娜身子。

绣银线牡丹的衣袖,扑上宽阔如山的肩头。

宝珠满眼是泪,在心里唤着表凶表凶表凶……

袁训也有泪水,在心中大呼,宝珠宝珠宝珠……

停下来,互相对视,穿过对方的满眼泪水,又甜蜜的额头抵住,柔媚阳刚的皆笑了起来。

宽大的脚步转动着,把宝珠的身子飞扬转动。全然不管,那裙角旋动如圆,露出里面的鞋脚,是失了仪的。

…。

也没有人去想失不失仪,从老太太起,也满眼是泪:“他们两个多么好啊。”邵氏张氏附合:“是啊。”福至心灵般,又加上一句:“老太太您就要抱曾孙了,和加寿一样的好。”

顺伯笑呵呵,他看着袁训长大,不管几时看,都觉得自家小爷英俊过人,强壮如山。

孔青悄悄的,把梅英的手握住,梅英涨红面庞,但心中也甜蜜起来。

头一层甜蜜,是对着奶奶和小爷。第二层甜蜜,是为自己。

这里面,是不能少了红花的。红花早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万大同悄然走近,低声道:“奶奶和小爷这才叫好呢。”

“是啊。”红花回过话,万大同气结,那你就没想过你的孔掌柜三妻四妾的,你还想着他?就在刚才,小豹子来找我们时,才为孔掌柜的两个人吵过一架。

这丫头疯魔了,万大同挪开几步,谁要管她?

而辛五娘直着眼睛,小爷?她想自己真傻。她虽然没见过小爷,也听说过小爷是大将军,小爷功夫过人,小爷生得英俊。

这个人,恰好符合所有对小爷的描述,而自己草木皆兵的心情虽没有错,却阴错阳差的,把自家主人挡在门外。

这边各自心思,那边的一对人从缠绵中走出,袁训笑着放下宝珠,并不为刚才抱着她转圈圈内疚,但还是关切:“会不会晕?”

宝珠甜甜地笑着:“有点儿,”面颊红晕得似天边流丽霞彩,羞答答的不敢抬头。

身子一轻,让袁训重又抱起。

“哎,有人呢,”宝珠悄声提醒,身子更腾空,被袁训送到马上。喜滋滋儿的,袁训握起马缰,还有一只手,扶住马上宝珠。

“别怕,有我在呢。”

回他的是开心的语调:“我不怕,我如今能骑温和的小马。”

袁训乐得合不拢嘴,对宝珠挤挤眼:“如今是二爷了,学学不坏。”宝珠吐吐舌头,娇滴滴道:“哎呀,让你取笑了。”

带马上路,袁训才看到长辈们家人们全在这里。他一拍脑袋,想要去给老太太见礼,又担心地回身看宝珠,怕自己不扶,宝珠就从马上摔下来。

“我坐得稳,”宝珠侧身而坐,也安他的心。

老太太早看出来,嚷着:“回去好好的给我行礼,这儿不方便,”率先往回走。后面,袁训牵马,扶着宝珠往家里去。

杂货店门外,把宝珠抱下来,袁训就开始整衣裳,在脸上拂几把,好似这样就能看上去郑重。一本正经问:“我的乖乖亲亲宝贝好女儿在哪里?”

别的人全停在店外,宝珠独上前,把袁训手握住,悄笑道:“慢慢的见她,她半年没见到你,想呢,可别招惹哭了,可不好哄她。”

随着脚步声的走近,走廊下的小身子出现在眼帘中。

袁训掩住嘴,险些就放声大笑。

他的乖女儿,他可爱的小加寿,踢着小腿,穿一件水绿色的小衫子,黄色小绢裤,坐在精工雕琢的小太师椅里。

小椅子太小了,加寿坐进去刚刚好。

“苏大人走时做的,最大的,也快装不下她了。”宝珠悄悄的说着,袁训就一直的点头。

小老太爷加寿,脚下放着一盘子粮食,正一把一把洒着在喂鸡。

神气的大公鸡,最得加寿宠爱的几只,昂首挺胸走来走去,在地上叼食吃。

后门大开,一只狗鬼头鬼脑的进来,看样子也想讨吃的。加寿见到,从椅子上冲起来,对着狗就冲去,小嘴里大叫:“打打,”

那狗吓得拔腿就跑。

袁训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淘气。”

让惊动的加寿,回过身来,小脑袋一歪,咦,这个人是谁?

带着于生俱来的熟悉感,加寿却不认得他。袁训走的时候她才八个月左右,离开半年后已把父亲面容忘记。

颦起小眉头,加寿忽略掉母亲的满面笑容,带着揣摩对着袁训走来。

而袁训早蹲下身子,讨好的张开手臂,轻轻地道:“宝贝儿,父亲回来了。”

父亲?

划破天际的雷电,在加寿脑海中也不过这般。

她的记忆中,一直有这个人,也三两天就玩一回找父亲的游戏。小神色怔着愣着发呆着,忽然,小嘴儿一撇,高高的撇起,泪水迅速涌出眼眶。

“哇!”

加寿大哭起来。

袁夫人本想让儿子单独见女儿,现在就出来怪儿子:“好好的,你别招她。”袁训陪笑陪不是:“是是,是我错。”怀里早搂住小加寿,看着女儿想起来后委屈的泪脸儿,心疼万分。

刚回到家的大将军,这就只有陪不是的份儿。

------题外话------

票票……天冷,这边今天降温,亲们添衣及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