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6卷 游历四方之诗 第92章 饮酒品剑

剑圣琴心 第6卷 游历四方之诗 第92章 饮酒品剑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老黄桷树的树干已半边中空,内有一架木梯,直通往树根下一间小小的地下室。

两人席地而坐,李白将一些果脯等干粮与一坛酒搬至一张古朴的木几上,再拿出了两只铜爵杯,待他拔开酒坛封盖,一股幽香直扑了出来。

李白边往铜爵倒酒,边说道:“你是我第一个邀请进入此洞的客人,便需用好酒招待,这可是成都本地有名的佳酿------剑南春,请!”说罢,他先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裴旻也学着李白的样子,将一杯酒喝了个底朝天,他虽酒量一般,但直觉此酒不烧喉,不辣口,醇厚绵长,口舌留香,并非一般烧刀子那种辣辣的味道,也不禁赞了一声:“好酒!”

两人吃了些干粮,喝了几杯,眼色渐渐迷离朦胧,话儿也渐渐多了起来。

裴旻道:“这里清净隐蔽,倒是个喝酒的好地方。如此一个僻静的所在,不知李兄如何寻得?”

李白笑道:“我本世居蜀中,离这成都府不过百里之遥,只因我一向爱慕蜀中人物风情,因此时常在这一带逗留游走,无意间觅得这个安身之所。”

“那此番太白兄是专程造访武侯祠的了?”

“非也。我此番听闻皇帝陛下屈驾成都,便连夜赶来,走了三天三夜,不想仍是晚了一步。那武侯祠我已多次前往凭吊,但思慕之情未有稍减,便在此幸遇裴兄。”

“追寻皇帝有何贵干?”

裴旻顿生警觉,丧家犬之教训仍历历在目,一些残酷的现实让他对人只信七分,而留三分警惕。

然而此前之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杀手,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李白轻叹道:“我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武乡侯诸葛孔明以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先主后主,出茅庐,起新野,战赤壁,图荆州,平蜀郡,成帝业,六出祁山,鞠躬尽瘁而死,但青史留伟名,后世歌贤德,怎不令人艳羡!我乃圣人老子之后代,亦是皇族后裔,从小饱读诗书,立志高瞻,怎不企盼有一天能大展宏图,振兴家门,青史留名。我此次得蒙陛下御书召见,但愿能如诸葛孔明一样尽展所学,为陛下献上治国之策,方不负勤平生之志。你我总算投缘,但今日一聚之后,明日我便随即动身,再入长安,请再饮一杯。”

裴旻听闻他是蒙皇上召见,肃然起敬的同时又多了一层隐忧。能蒙玄宗皇帝垂青,此人必定多有才名,始不垂翅,终能奋翼。但玄宗近年来抛弃了励精图治,任人唯贤的大好局面,反而耽于享乐,任人唯亲,以貌取人,未必对真才实学之人诚心相待,钟馗撞金榜便是前车之鉴,李白亦恐步其后尘,但此时裴旻又不便明言,以免有损李白士气。

想起钟馗,裴旻的心还在隐隐作痛。他并没有在意李白话语中的“再入长安”的含义,他也不知道李白已有过一次受挫的经历。

那是十二年前,为实现自己效忠唐朝的抱负,李白初进长安,以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大猎赋》进献玄宗皇帝,赋中辞藻华丽,夸耀唐朝开元盛世空前繁荣,再无其他年代可以比拟。

此赋被当朝光禄卿许辅乾所欣赏,于是,他将李白推荐至当朝右相张说之处。

张说早闻李白才学过人,但因他年事已高,病体残躯不能接见,便托自己的二儿子,当朝宁亲公主的驸马---太常卿张垍(音ji)接待李白。

张垍本是玄宗眼前的红人,平日也作得些许文章取悦圣上,但当他读过李白的《大猎赋》后,深感李白才学远胜自己,顿时心生嫉妒:如将此人荐与皇帝,将来自己必定失宠。于是他对李白闭门不见,借故推脱疏远。

李白在长安等了大半年,从枝繁叶茂的初夏等到草枯叶落的深秋,他一无所获,唯有大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就此悲愤的离开了长安。

李白由此对仕途意兴索然,便纵情山水,好诗源源不绝的从他口中脱口而出,长安拒绝了一位想做官的李白,却反而成就了诗情大发的伟大诗人李白,可见世间的诸多事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未可预料也。

由此,李白的大名终于传入了玄宗的耳中,玄宗亲下诏令,宣李白进长安侍墨。

真所谓志士之心永不死,虽然曾经受挫,但李白还是决定再度前往长安,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裴旻虽是赳赳武夫,常年打拳舞剑,但自小也蒙诗书熏陶,文事也自不弱,父亲从小对他悉心栽培,指望他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书中投笔从戎之班固,熟读春秋之关羽,饮酒赋诗之曹操,儒雅风流之周瑜,无一不深深地影响着他,使得他向文武双全的目标而追求,所以,裴旻对李白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是极其钦佩的。

裴旻道:“我见兄长身带长剑,裴旻别无所好,对剑却是爱之如命,不知可否将剑借来赏之?”

李白微笑道:“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宝剑配美酒,相得益彰,白可一日无山珍海味,但不可一日无酒、一日无剑。老弟既然爱剑,更是同道之人,便请看来。”

说罢,李白解下身边的长剑,双手托着递了过去。

裴旻将剑捧了过来,轻轻抚摸,只见此剑之剑鞘用上好花梨做成,上面镂刻着麒麟祥瑞图;剑柄护手处镶着一面小巧玲珑的八卦宝镜,剑柄尾端悬挂着一缕长长的白色剑穗。

裴旻缓缓抽出长剑,只见剑宽二指,剑刃薄如蝉翼,剑脊平滑刚硬,剑身白如霜雪,整支长剑在这斗室中隐隐溢出淡淡的银色光华。

裴旻赞道:“好剑!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此剑霜华绝代,如能临风起舞,岂不快哉!”

裴旻遂收剑入鞘,将宝剑递还李白,爱剑之人,见猎心喜,并不是想据为己有,而是想持剑起舞,阅剑无数,以为谈资。就像好色之徒一见妙色女子便想一亲芳泽,异曲同工尔。

李白接过长剑,亦轻抚剑匣,一如抚摸一位深爱的女子,并款款深情道:“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此剑名‘秋霜’,是我早年游咸阳时所得,其剑锋如秋霜晶莹冷练,是以得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不觉我已度过人生的四十多个春秋,但愿此行长安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吧。兄既然喜好此剑,明日就请于树下舞剑,何如?”

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世上之人,无论三百六十行中的哪一行,都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勤奋向上者、光明磊落者、善良忠厚者、与世无争者、阴险毒辣者、争权夺利者、贪婪狡诈者、睚眦必报者、锱铢必较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情义相投,方能一路同行,裴旻便是那勤奋向上又略显憨厚之人,故而月娥眉、公孙大娘、王积薪、张旭、吴道子、李白等正直之人皆能与之倾心相处,互吐肺腑之言,便连丧家犬也被他初阳般的性格融化了霜冻般的冷漠之心。

裴旻与李白相谈甚欢,待酒过半酣,便于这奇特的树根斗室中抵足而眠。

一股莹润而柔软的空气扑进了小屋,裴旻睡眼惺忪的站起身来,恰逢李白已整装待发,他白袍着身,头带雁翅帽,腰悬长剑,浑身有着淡淡的又卓尔不群的雍容之光,李白正打开小屋的木门信步踱出屋外,屋中随之射入了一抹斜斜的朝阳。

裴旻随之来到屋外,放眼望去,只见雨过天晴之后,万里江山呈现出一派空山新雨后的景象:所有的乔木与细草经过风雨的洗涤,以全新的容颜展现在眼前,各色深绿、浅绿、翠绿、墨绿的叶儿婆娑摇曳,满眼的翠**流;有几只黄莺在柳枝间呼朋引伴、婉转跳跃;而灰雀们却成群结队的由这边的枝头飞向那边的枝头;小水渠里的水儿正欢快而不知疲倦地流着,虫儿们又纷纷忙碌起来……

裴李二人站立于老黄桷树树冠之下,李白道:“今日我们舞剑作别,且看我先舞来!”

李白掣剑出鞘,口里轻吟一句“赵客缦胡缨”,他矮身虚步,左手剑指搭于右腕,右手掌中长剑剑尖朝天画一盔缨状的圆圈,作一个起手式。

紧跟着他念出一句“吴钩霜雪明”,长剑同时平平送了出去,又将剑身缓缓钩带回来,又平平送出,往返有三,朝阳从剑身反射开来,明晃晃的叫人睁不开眼。

他又举剑疾走几步,长剑一收反背身后,腾身高高跃在空中,一句“银鞍照白马”吐出,人已落下成骑马式,安如泰山不动。

稍停片刻,只见李白脚下连环旋转,地上尘土飞扬,长剑在手中挽起几朵剑星,正应一句“飒沓如流星”!

李白每吟出一句诗,便挥出一式剑招,从“赵客缦胡缨”的起手式,到“十步杀一人”的快剑,再到“闲过信陵饮”的缓慢凝滞之剑,再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剑网,直至“救赵挥金槌”的威猛剑法,最后念到“白首太玄经”这句时,只见李白左脚一勾,剑鞘跳到了他的左手!

李白将秋霜剑举过头顶,缓缓收入剑鞘,剑之光华随之敛去,此时堪堪二十四式剑招使完,恰应了二十四句诗意,这正是其最为得意的诗作之一:《侠客行》。

危险,正向着萍水相逢的二人席卷而来。

正是:

缘来缘去总相逢,皓月自悬碧空中。

一杯清酒聚佳朋,鸿飞冥冥起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