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序曲第10章 蓄势待发

剑圣琴心 序曲第10章 蓄势待发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0章 蓄势待发

“普观,今日夕阳西下时分,我听闻喜鹊绕梁急鸣,寺内定有贵客造访,不是是何方人士?”李道子双眼微闭,出声询问。

“师傅有所不知,今日下午确有外人入寺,但并非贵客造访,而是来了三名不速之客。”

“我正为此事而与你商量。”李道子缓缓睁开双眼,眼眸中顿时如一泓幽潭深邃无比,而旋即趋于平淡,显见其个人修为已臻于化境。

只见他继续说道:“我早已料到有此一劫,不想应在今日!”

“师傅难道知道这几人的来历?”

“据服侍我的小沙弥空明的描述,我料定年长者为大唐名将,姓裴名鼎,他随行妇人怀里襁褓中之婴儿,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之天纵奇才,这两人皆不可等闲而视之。”

“师傅尚未见过他们,不知何以知之?”

“我与他们曾有一面之缘。半年之前,恰逢我云游长安,远远见城中一府有祥云笼罩,我心甚异之。于是前往拜见,得知原来是大将军裴鼎中年喜得贵子,这裴鼎将军待人宽厚,正借得子佳事广结善缘,进行布施。我借化缘入府探望,见此子相貌清奇可爱,形体根骨奇佳,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料想今后如得指引,此子必成大器。”

“原来如此,依照目前情形观之,这大将军受伤如此之重,必定遭逢劫难,我亦曾探其口风,他们果是被仇家追杀,幸好阴差阳错来我寺暂避,我已经用本寺千年人参玉露膏和九转雪莲丹给予救治,只等慢慢调理数日,伤势定当无碍。”

“你处置极为得当,我很放心,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冥冥中自有天数!”

李道子说了几句偈语,普观思虑片刻,道:“师傅还有何吩咐?”

“你只需再对伤者细心调理,其余不可告知,只因时候未到,佛度有缘人,一切皆有机缘安排。”

“谨遵师傅法谕。”

李道子合上眼帘,不再言语,似已入定,普观方丈屈身合十,恭敬的行了一礼,便轻轻退了出去。

如此一来,裴鼎得千载寺方丈及众僧细心照料,旬月有余,剑伤已然愈合大半。在他养伤期间,更有一些神秘探子沿路打探裴氏消息,这些神秘人也曾进入千载寺试探,只是千载寺众人早已得方丈吩咐,上下一心,守口如瓶,并无半点消息泄露,这些探子无不悻悻而去。

身体的创伤已然渐渐痊愈,而心里的伤痛却一时无法抹去。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裴鼎都忍不住思绪万千,何去何从,他感觉一片茫然:一来自己势单力薄,夫人乃一弱质女流,又有幼子嗷嗷待哺,如果被灰衣人发现蛛丝马迹,那将后患无穷,只得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对灰衣人一伙慢慢察访;二来夫人与孩子亦身处寺庙,多有不便,四海之大,不知归于何处,心下烦恼无比。

思来想去,只得暂且离开,另寻一安身之所,于是,伤好之后,裴鼎毅然决然地告别普观方丈及一干僧众,带着夫人与襁褓中的裴旻,离开了千载寺。

只是离寺之时,普观方丈亲自相送,欲言又止,裴鼎千恩万谢,只言“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便依依不舍的走了。

裴家三口一路谨言慎行,不露行藏。裴鼎左思右想,这些灰衣贼人有备而来,早就把自己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看来蜀中老家是不能回去了,只得想方设法另觅居所。

他们于路走走停停,一日行至太白山脚下,见此地山势巍峨雄壮,人烟稀少而民风淳朴,于是下定决心,与夫人从此在太白山山脚的大榕树边定居下来。

裴鼎与夫人化身为老农与农妇,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只想暂且在此避世隐居,辛勤抚育幼子,指望其早日长大成人,所以在闲时便教其习文练武,打磨淬炼,以待来日裴旻成良质美玉,耀万丈光芒。

时光荏苒,岁月催人,不觉已过十八年矣,真是弹指一挥十八年,岁月如烟,斯人鬓已斑,猛然抬眼,月上弦,当空满天星繁,相对无言,只把杯酒干。

良久,裴鼎才从回忆中缓过神来,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他定了定神,缓缓起身,回到居住的厢房,从墙角一旧衣箱中搜寻半响,拿出一块看似毫不起眼的布料,珍而重之地摆在裴旻面前。

裴旻定眼看时,只见这是一块灰色绸布,虽然时隔多年,这绸布初见略显陈旧,但依旧看得出丝绸的做工却是极其考究,为上等真丝织就,入手轻而薄、绵而软,且细细的丝线致密结实。

更让裴旻觉得奇怪的是,绸布上有一副残缺的图案,依稀可见是银丝秀成的一颗鹿头,这鹿头有着一对极其漂亮的鹿角,整个图案绣工逼真,在烛光下看起来闪着银光,却透着一丝诡异。

裴旻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由自主的向父亲投去询问的目光。

裴鼎面色凝重,道:“当年我们突然遇敌,敌人的来龙去脉,我们一无所知,但从其语气来看,并非为财,而是预谋在先,谋而后动,独独只针对于我裴氏。后来,在千载寺伤愈后,我重返事发现场,你山叔已被当地人草草埋葬。而我却发现亭中角落有此残布,想是我等拼死搏斗之际,从灰衣人身上削下,我征战沙场,对江湖中帮派暗记所知不深,不知他们是何门何派。另外,那领头的灰衣人虽蒙着面,矮而胖,但内功深厚,步履沉稳,剑法轻灵,武功怪异,这些年我到处打听,却没有他这一号人物再现江湖。我将这些蛛丝马迹告知于你,你可在行走江湖之时明察暗访,当年血洗裴家是何人所为,以报家仇!”

裴旻双眼噙满泪珠,但十年习武修文,致使他心志坚定,非比常人,虽然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强忍着没有掉下一滴。他咬牙道:“生我者,父母也,父母赐我七尺男儿之躯,恩比天高。而山叔以死护得我们周全,对我如同再造之恩,此恩情更是没齿难忘。我一定查明此事真相,誓报此仇!”

裴鼎点点头道:“你明白在你孩提十分,我为何严格要求于你了吧!如果没有几分真正的本领,谈何闯荡江湖?谈何报仇雪恨?”

裴旻道:“父亲一片苦心孤诣,孩儿自小顽劣,不谙世事,此时方豁然开朗,幸得这些年父亲谆谆教诲,孩儿不敢有违,否则将贻误终生!”

裴鼎接着说道“虽然这些年闲暇之余,我四处打探,明察暗访,希望知道当年之事是何人所为,只可惜费尽心思也没有察觉到任何端倪。当年那群灰衣人来无影去无踪,做事十分干净利落。完事之后,他们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般。”

裴鼎一顿,道:“只不过这两年,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组织,据传没有一个活人见过他们。这个组织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生灵遭噬。这些人的做事手法,与当年我们遇到的陶然亭匪徒一模一样,都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行事缜密,不留痕迹。我怀疑当年之事与这些人有关,如有机会,你可对此详加调查。但江湖上人心叵测,汝凡事须三思而后行,遇事最好慎之又慎,不可鲁莽造次!”

裴旻道:“孩儿谨遵父亲吩咐,就算是大海捞针,我也一定会把当年之事查个水落石出!以祭奠陶然亭变故中遇害的山叔等家人英灵!”

裴鼎接着道:“尽力而为即可,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不可强求。但我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咱们习武之人,以德为先,技艺次之。江湖闯荡,义字当先,钱财次之。但也不必过于刚直,过刚易断,过软被欺,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只要心中有正义,一切当可迎刃而解!”

裴旻一边侧耳倾听,一边频频点头,将父亲之言牢记在心。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戎马生涯官至将军,历经无数沧桑,所见人事变迁极多,见识极广,说的话自然十分有道理。

“另外,你利用行走江湖,趁机寻访裴家祖传落日弓与龙泉剑的下落,如能将之寻获,我裴家必定重振雄风。”

裴鼎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嘱咐裴旻道:“这里有书信一封。你如遇困难,可前往都城长安。当年我有一位生死之交,也是裴姓,名墩复,在长安城任皇帝的贴身千牛卫,你可前往投靠,想来他必全力助你!”

裴鼎抽出书信,轻抖打开,只见信上用刚健有力的字写道:

“敦复吾兄:

见信如晤。当年我急归故里,吾兄城外十里长亭相送,情深意笃,依依惜别之情,至今历历在目。与吾兄匆匆一别,十八载岁月倥偬而过,想必吾兄康健如昔。想当年你我戎马半生,惺惺相惜,义结金兰,互寄生死,此情此景,甚念!甚念!

今有吾子裴旻,甫入江湖,世事危恶,必逢坎坷,如其遇危难,我叮嘱其前往来投汝处,吾子即汝之子,请看吾面,早晚看觑,愚兄自当万谢。书不尽言,内中事宜,自有犬子转述。

如有闲暇,我亦会亲往你处拜访,与兄重逢日,把酒言欢时。”

落款为:裴鼎亲书。

裴旻小心翼翼的把信纳入包袱之中。

是夜,裴家父子促膝长谈,不觉已闻鸡鸣,遂匆匆睡下,裴旻却是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鹿角的影子萦绕脑海,挥之不去,一夜之间,一个懵懂的乡间少年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许多。

正是:

遭劫遇贵人,高僧再造恩。

血海深仇里,一切皆有因。

主人公初入江湖,离奇际遇由此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