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魂镇压馆 > 第11章古怪的壁画

凶魂镇压馆 第11章古怪的壁画

作者:六孛岩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些壁画之所以看起来是独立的,是因为整体没有叙事性,连不成一个故事,而且画风也略有不同。虽然从笔触看是同一人的画作,但有一幅却很像是从哪儿临摹下来的。”

“画的是什么呢?”

“呃……这些壁画集中在神像后面的墙壁上。

最左边的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女子,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不同于其他五幅的那幅。

这幅画没有背景,只是一片浅棕色泽。画中女子只画了侧身,正抬头向上仰望。她头部发丝向后梳,头顶戴圆箍形束发器,五官线条简单却也生动,秀眉凤目气质非凡。身上穿着交领右衽的深衣,像是商朝贵族女子的模样。

这幅画线条很简洁,人物形象穿戴又很像是商周时期的,整体感觉古朴生动,跟之后侧重工笔的其他五幅壁画完全不同。由此秦博士他们怀疑,这是一幅明代画工临摹的画作。不过……其代表什么含义根本看不出来。

从这一幅画之后,剩下的绘画风格完全是明代壁画特征。从工笔线条来看,属于同一人所画,并且画工技艺高超。

明朝壁画一向以构图严谨以及工精细致为特点,其绘画线条粗细有致又浓淡分明,笔力遒劲又婉转自如,用的颜料也很讲究,所以即使是历经百年岁月,壁画却并未完全褪色,依旧惊艳。

不过……这些壁画虽然保存完好,也很有研究价值,但是画作内容却很怪异,看不出想要表达什么。

我说一下第二幅壁画吧。那上面画着九条团缠在一起的蛇。

这些蛇画得相当细致,每个鳞片都清清楚楚,扭曲互缠在一起也没有杂乱无章,显得活灵活现。

比较诡异的是,这些蛇身上都散发着一层红色光芒,头上还长着很小的角,而它们缠在一起的缝隙里,隐约显露着一点痕迹,好像包围着什么东西。

像这种细节上的问题,当时是没有什么条件观察清楚的,那个地方很黑,照明设备都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大致看一下。

秦博士对这幅壁画做了简短的分析。他认为,在一些神话传说里,带着角的蛇一般都为龙,可壁画里的这种蛇又不太像龙,因为一没有龙爪,二还吐着蛇信子,蛇的特点更多一些。

而张教授说,她在《广雅·释鱼》里看到过一段描述,说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无角为螭龙。在一些道教古籍中也提到过长着角的蛇,这种东西被叫做‘虬褫(qiúchǐ)’,说是受天罚的龙所变。如果把这两种资料结合一起的话,或许壁画上的这种蛇就是道教里说的虬褫。

秦教授对此保留看法,毕竟这种资料不是出自正统古籍,是带着神话色彩不可当真的。壁画上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只能等日后慢慢研究。

接着他们去看了第三幅壁画。”

“啪!”

第一盘磁带A面播完了。秦丁没犹豫什么,把磁带翻了面,他不想错过任何线索。

“可以了,您继续说。”

“呃……第三幅壁画上,画着一位仙风道骨的男人。

这画中人身材修长,披着头发,以丝织幅带裹发。他的面容很俊朗,额广足圆,眉如一字,鼻如悬胆,唇若含丹,最特别的是,两眉间还有一颗血痣。

他身上穿着一件浅棕偏白的米色大袖道袍,棕色腰带,浅黄色的内衬裙摆,一只手正探入袖中不知是取还是放。

这画中男子目光垂下,视线明显在右前方的地上,而那里有三块棱角分明的石块,两大一小,像是由一块石头开裂而成的。

这幅壁画虽然没有特别之处,但同样也让人难以捉摸,不知想表达什么。

秦博士他们又去看第四幅壁画。这幅画很抽象也很简单。画得是一座被郁郁葱葱的草木包围着的山,在山头矗立着一块独石,但是那石头却处于四分五裂碎石飞溅的样子。而那周围并无他物,这石头像是自己迸裂的。

接着是第六幅壁画,也是最为诡异的一幅。那上面只画着一只摊开掌心的巨手。那巨手形似人手,指尖却留有锋利的指甲,猛地一看又像是某种野兽的手,而那掌心里放着一块形状不太规则的石头。

秦博士说,他们看到这里的时候,第一个便与身后那尊恐怖神像联系到了一起。毕竟那神像后背伸出一只巨手,样子跟这幅壁画上的几乎一样。但即使一样,仅凭几幅壁画也还是无法拼凑出其中的关联。

而张教授则又与道称‘玄石宫’联系到了一起。因为这几幅壁画中都出现了石块,也许在展示玄石的来历。

在他们来回又看了几次之后,并没有太大进展和头绪,他们决定结束对道馆内部的考察,之后会将这些壁画移拓回所里,查阅一些资料,再对其进行研究判断。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白天,秦教授他们已经把道观大致探查了一遍,再没有新的发现了。

然后他们就去李国栋那边汇合,没想到那边有了一些进展。

李国栋在电话里跟我是这样汇报的,我大致说一下。

他们再次清点完那些汉白玉石缸后,就近在一个石缸前展开了研究。

首先他们需要确定这石缸的用途。

光从外形来看,这些石缸就是水缸的造型,但比较起来,要大出很多。

这种石缸有150公分高,加上石底座大概有190公分高了,缸体直径在140公分左右,跟故宫的防火水缸差不多,甚至还要大。

如果是用来盛水的,在这种环境里,蓄水是用来干吗呢?

老李他们发现,石缸底部有一圈石头围架,中间还留有缺口,很像是一个简易的炉灶。于是他们采集了一些缺口内部的物质,发现有疑似焚烧过的痕迹,这就更加证明了老李的猜测,这石缸从前是用来煮水的。

可煮水是要干吗,还立了这么多个。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李他们把这些疑问先放到了一边,去对石缸外部进行观察,发现那些雕刻的纹饰真的从来没见过。

一般古代石缸的纹样纹饰非常丰富,雕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山川河流、花草鸟木、人物兽禽、民间故事都有可能,但这些石缸上面却一点都没有雕刻常规性的图案,而是刻着一些奇特的符号和纹路。

后来秦恪松博士去查看后,一下激动起来,他认为这不是纹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

具体是什么文字,他也不知道,但多年研究古文字的经验告诉他,这应该是一种没有被发现的文字。

当时条件不允许,想要释读这些新发现不太可能,所以暂且也搁置起来,打算出去后再研究。

老李他们在石缸外壁没有新进展的情况下,开始对石缸上面的青铜盖子进行初步探索。

让老李有些费解的是,如果石缸是用来煮水的,体积还这么大,当时为何不用一些木质竹制的盖子,既轻便又耐腐蚀。

光在制作上,这么大的青铜盖子肯定是耗时费力的,更何况有36个之多。

可当他们把盖子搬下来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那并不是盖子。”

“不是盖子?”

“嗯,不是,那是面青铜镜。”

“嘶~”(吃惊。)

“然后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怪事。

他说,搬盖子本来是让三名实习生搬,后来发现盖子居然不是很重。当时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多想,就由两名实习生去搬。

让个子不高的实习生从石缸旁边的垫脚石阶上去,另外一个实习生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不用站垫脚石,伸手扳住另一边的盖子边缘就行。

石阶上的人掀起盖子往外送,站地上的学生扣住边缘托着往下搬。

一切都挺顺利的,眼看着那个高个子实习生两手托着,马上就要搬下来了,这个时候,站垫脚石上面的那个实习生却突然怪叫一声,从石阶上跌了下来。

这把老李和周围的几个人吓了一大跳,赶快扶起那个实习生,问他怎么了。

那实习生似乎受到了啥刺激,惊魂未定,安抚了半天才敢说话。

他说,他刚才站在上面,盖子往下搬,一边翘起的时候,盖子内的一面正好对着他,突然反了下光。他意识到盖子不寻常,这一面似乎是铜镜之类的镜面,于是想确定一下,就定睛去看,结果上面闪过一个灰不拉几的影子。

他其实没太看清,镜面那边也有腐蚀锈斑,所以不太确定是不是看错了。

当时老李他们认为新手太年轻,肯定是看错了。我那个时候听了也不以为然,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只是个开端。

老李他们把青铜盖子拿下来后发现,盖子的另外一面真的是镜面,虽然锈迹斑驳,但也有部分还能映出轮廓。

这盖子居然是面青铜镜,可是,石缸上盖着这么大一面青铜镜,究竟是用来做什么呢?

大家一时想不明白,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青铜镜的背面,想通过那些纹饰先判断下年代。

这么大的青铜镜在考古界本就罕见,没想到它背面的纹饰更加古怪。

青铜镜背面纹饰随着年代的推进,发展出了各种纹饰,可这次发现的青铜镜纹饰,虽然技艺精湛,但看起来却相当恐怖。

那是密密麻麻的很多小凸起,灯光放大镜下看,居然是很多狰狞的人脸。

人脸很小,但五官却很清晰,嘴巴清一色都大张着,离近乍看下,就像是争先恐后要从黑色地狱挣脱而出的恶鬼,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武所长,除了人脸纹饰,青铜镜背面没有别的发现了吗?比如上面有没有小孔?”

“呃,这个……倒是没有发现。可能是现场太仓促还没来得及细细研究。毕竟那个地方拉电线有些困难,照明设备不是很充足,所以那会儿制定的方案,是先下去大致考察,之后再做打算的。”

“嗯,明白了。您继续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