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二十章 估值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三百二十章 估值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周新回国开始,他旗下有大量优质资产没有上市,像新芯、腾讯、NewPay这些,几乎都是顶级优质资产。

因此在周新刚回国的时候,华国金融界就一直有人劝说周新,让他把一些资产放到华国的资本市场来上市。

周新回国第一年申海的金融峰会,主题就是“宏观调控下的金融创新与高成长企业发展”,华国资本市场的技术官僚们轮番上场向来参加这次峰会的海外投资者一顿猛吹。

我们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会逐步落实,结构性问题会逐一解决,我们想帮助华国企业实现快速成长,需要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欢迎外资参与到华国企业成长中来。

那次证监会的相关人士还和周新聊了,周新旗下的企业在美股上市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尝试在A股上市,来体现对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之前周新不是一直看不上华国的证券市场吗?

怎么这次突然就要在A股上市了,是发生了什么吗?”

那次峰会后,金融圈基本上都知道技术官僚找周新,周新并没有卖这个面子,口头上说研判一下,后续会推动这件事。

实际上没有任何动作,这不就是没有给面子吗?

真实原因外界只能猜测,很多人私下戏谑,说周新看不上华国证券市场,久而久之这种说法成为大家的主流看法了。

“不知道啊,听说是来燕京找大佬们聊了聊,然后就决定让新芯的光刻机板块到A股上市。

不知道谁能吃下这块蛋糕。”

“还能有谁,大概率就是中金,小概率是其他证券公司。”

“有没有可能是高盛,周新女朋友不是在高盛吗?”

“不可能,高盛又没有A股的保荐人资格,他们和高华证券合资成立的高盛高华才有保荐机构的资质。

高盛在高盛高华股份不多,他们没必要为了新芯光刻机的IPO把关系给用了。后面NewPay上市才是大头。

大家都在等着看NewPay什么时候上市呢。”

04年华国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发布后,高盛和高华成立的高盛高华注册获批,成为华国第76家有保荐资质的机构。

实际上在高盛高华这家公司里,高盛名字虽然在前面,股份占比只有区区33%。高华证券有绝对的控股权。

目前资本市场压根就没有三中一华这一说法,目前除了中金仗着自己的贵族血统遥遥领先外,另外三家券商并没有和其他券商拉开差距。

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和中银国际和这三家券商无论是规模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新芯的光刻机业务上市是好事,有期权的员工能把股权激励变现,本身光刻机业务的利润就有限,大家基本上不指望光刻机业务的分红。

光刻机业务的同事,更多还是得指望整个新芯这块大蛋糕每年的分红,分到具体的人手上。”

新芯内部的薪酬体系并不是完全按照营收利润来的。

以光刻机板块为例,光刻机基本上是自产自销,对外发售数量很少,每年利润有限。如果单纯按照业务的营收利润来进行分红,那么光刻机业务的员工只能靠死工资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变现的期权。

实际上新芯整体业务会有一个总的利润,这个总利润会按照算法,给不同业务板块的员工一个总包,比如光刻机一共2000个研发人员,年底的时候分到一个2亿元的总包,然后你们自己内部再去分这个总包作为年终奖。

业绩好的板块,分到的总包会更多,但是这个多是有限度的,而不是说芯片代工利润20亿,光刻机利润1000万,芯片代工的总包是光刻机的200倍。

大家的年终奖会有差距,这个差距是有限的。

新芯光刻机业务要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先是燕京金融圈的人知道,然后慢慢新芯内部员工才知道一些消息。

慢慢内部兴起了关于这件事的讨论。

高管在讨论,因为新芯光刻机独立上市的话,很多东西都得变。

“但不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光刻机业务板块的员工能享受到上市红利,相同的他们的工资体系和绩效体系都需要拿出来单独设计。

不可能光刻机业务单独上市后,还由母公司额外拿一笔钱给他发年终奖,这不现实。”关建英说。

关建英负责芯片设计板块的业务,他作为早期新芯集团的总裁,可以说是一手打造了新芯的体系,包括人力资源和绩效体系。

他对此有着敏锐的嗅觉。

“我赞同老关的观点,光刻机既然要剥离出去上市,那么后续它需要作为一个公司去运作。

我们不同板块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依然需要保持,但是财务、人力、管理这些确实需要独立出来。”林本坚说。

他将是新芯光刻机上市的首任董事长,对他来说上市等于实现了财富自由。

这些都是琐事,内部沟通就能决定的,谁来主导这次上市很关键。

周新说:“关叔,你经验比较丰富,老实说,华国的证券市场我们大家都不熟悉,这次你来负责运作这件事。

具体涉及到上市定价、募集资金总额、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比例设置这些,我们以周为单位进行讨论。”

“关总,新总真的太厉害了,几乎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你们选择上市的时间点太牛了。

从2005年里程碑式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华国的资本市场引来了史无前例的牛市。

深交所加沪交所这些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04年到今天,增长了9倍。

换成04年当时新总刚回国的时候,像新芯这种庞然大物要是在A股上市,几乎会瞬间抽干整个A股的流动性。

当时整个A股的市值只有3万亿,今天这个数字是27万亿。”

新芯的上市,首选肯定是中金,中金派出的是单俊葆,投行部执行CEO,顶级资源咖。

“中金和新芯绝对是天作之合,新芯是国内最好的半导体公司,而中金也是国内最好的金融机构。

去年全球有史以来第一个IPO项目,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工行上市,上市募集资金219亿美元,这个就是我带的团队做的。”

工行这个项目太大,不是一个团队能拿下的,中金只是参与了,但是单俊葆说成是他们做的。

“包括国航、大秦铁路、招行、招商油轮、华国通信、华国煤炭这一系列的超大IPO项目,都是我们做的。

中金从95年成立到现在,我们一共完成了900亿美元的ipo募资,国内几乎所有大型企业的IPO项目都有中金的身影。”

关建英问:“中金很好,我们自然知道。

如果中金来做这个项目,你们觉得新芯的光刻机业务值多少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