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上市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上市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研究成果从实验室产物变成商业化产物,中间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有着极大的难度。

并不是说一项技术完成了理论验证和实验室样品的制造,它就可以马上大规模商业化。

理论验证和实验室样品的制造充其量只能算整个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前置环节,占到整个工作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

以光电所为例,他们对光刻机的研究停留在i线阶段,也就是365nm波长光源上,即便他们获得了13.5nm的稳定光源,在其他关键步骤上他们依然达不到EUV光刻机所需要的要求。

这需要积累,另外因为新芯开出的超高待遇,光电所稍微年轻一些的光刻机领域相关研发人员都被挖的差不多了。

现在是2006年,不是2026年,体制、编制、稳定这些词对人们来说还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新芯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无论对谁来说都称得上顶级offer了。

新芯在华国作为雇佣单位的吸引力,甚至要超过微软、英特尔这帮外企,堪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这种技术不是能买到的。

霓虹都要自己搞一个EUVA的技术研发同盟,他们对从阿美利肯手里买到EUV光刻机技术都不抱希望。

更别提我们了,和霓虹相比,我们和阿美利肯的关系还要远一层。”

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半导体产业意味着什么,光是半导体产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更别提它在其他领域的效益了。

“半导体是一块大蛋糕,先进制程一定是这块蛋糕里最诱人的部分,它有最丰厚的利益,同时也会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有着巨大的正面效应。

阿美利肯连分给霓虹的蛋糕,都能硬生生从霓虹口里抢走,更别提我们了。”

周新说完后,顺便把新芯要加入EUV LLC也提了一嘴:“我和英特尔提了,新芯希望加入阿美利肯主导的EUV研发联盟,也就是EUV LLC。

我们愿意答应比A**L更严苛的条件,他们甚至都没办法给我准信。”

说完,周新解释了一下阿美利肯给A**L开出的条件是什么。

主动提这个也是为了尽量减少误会,因为这多少有点敏感,新芯光刻机之前是百分百的华国企业,后面你要出让大量股份给海外股东。

这边说要在国内发起EUV技术联盟,那边又要加入阿美利肯的EUV研发联盟,多少沾点两面派了。

大佬听完后问:“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国内在EUV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一片空白,你想加入阿美利肯主导的EUV LLC来保持新芯在光刻机领域的竞争力。

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如果我答应了搞EUV技术研发联盟的话,新芯那边加入了EUV LLC,那和你有直接联系,甚至和你有间接联系的企业都不可能加入到华国主导的EUV技术研发联盟中来。

因为这有很高的泄密风险,新芯同时加入华国和阿美利肯的EUV技术研发联盟,阿美利肯百分之百会认为你们泄密。

如果新芯不加入华国的EUV技术研发联盟,那国内谁来主导?谁有能力主导这一关键技术的研发?”

周新一时语塞,阿美利肯的EUV LLC在早期也是英特尔来主导。

国内除了新芯以外,没有哪家企业能有持续五到十年一直投入研发费用的决心和魄力。

更别谈随着新芯的崛起,华国在半导体领域冒出一批活得不错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几乎都属于中小企业,在这几年才勉强站稳脚跟,让他们去做一个五到十年的输血项目不现实。

至于华国国企或者财政资金去输血,这倒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新芯完全不参与其中,华国主导的EUV首先是缺乏足够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头羊,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一个市场化大规模生产的场景。

光电所和申海微电子研发的光刻机压根就没有进入过生产流程中去,他们不可能一步到位能做出进入生产环境的EUV光刻机,哪怕EUV技术实现了突破。

周新开始冒汗了,他总感觉这多少有点让他选边站的味道在里面,华国的技术联盟和阿美利肯的技术联盟他只能选一边。

对方没有明确表达这个意思,但这种话不需要明说。

新芯跑去加入阿美利肯的EUV LLC,然后你这边让我搞EUV的技术研发联盟,谁来主导?谁有能力主导?

新芯不来,这件事对华国来说事倍功半。

EUV确实有可能是未来光刻机突破的技术方向之一,但在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这只是发展技术路线之一。

华国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要追赶的地方也太多了,新芯不主导这个研发,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早去把资源投入到EUV这条技术路线上来?

按照华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性子,他们完全可以等EUV研发成功,是公认的光刻机技术路线后,再去追赶。

至于现在,做一些理论层面的预研究,培养一些有相关基础的人才就好了,没有必要这么早亲自下场。

周新先是承认错误:“您说的有道理,我之前考虑的太片面了。

没有想到,华国的EUV技术研发联盟没有新芯主导的话,缺乏从学术端到工业生产端的桥梁。

华国科学院光电所和申海的微电子集团他们都有光刻机业务,也生产一些光刻机,但是他们做的光刻机更多是实验室产物,是提供给科研机构用的设备。

这些设备的要求和大规模商用的设备要求截然不同。”

大佬摆手:“我说这个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因为我已经退了,去年更是全退了。

所以你来向我请示工作,我很欣慰,但你最后还是得去问现在台上的人。

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我知道你不熟悉国内的规则,你是完全问题导向,干实业的性格,所以我想着提醒你。

你得想明白,新芯是要加入阿美利肯的EUV研发联盟还是说主导华国的EUV技术研发。

这是两条路,你不可能两手都要。”

这位已经退休了,台上现在换了另外的大佬。

但是不影响周新进京先找他再找台上的那位,这是礼貌也是一种尊重,任谁来也挑不出毛病。

老实说,现在台上的那位,周新也打过交道,对方对周新以及他在国内的事业版图很了解,很支持新芯的工作。

现在这位和前面那位,他们在对新芯的支持上还是有区别的,现在这位更看重新芯带来的经济效益,看重新芯带来的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

现在这位在98年的时候访问高丽,去三星的器兴半导体工厂参观过,同样得出了华国要搞半导体的结论。

但是对他来说,半导体和生物医药技术没有区别,华国企业在所有领域都要搞创新,要搞研发。

支持半导体是从经济效益、科研突破、企业创新等领域出发。

至于前面那位,也就是周新这次找的这位,他因为机电系出身,一手主导了华晶和华虹的创立,对半导体有更广阔的视角。

这是经历和背景导致的区别。

周新点头:“您说的有道理。

如果华国要搞EUV技术联盟,那新芯当仁不让,我们会参与到华国的技术研发中来。”

大佬点头:“好,有你这句话,我会帮你推动这件事的。

甚至钱的分配我都可以交给新芯来做。

你刚刚提到了EUV技术的研发难度,提到了无论是霓虹还是阿美利肯,他们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往EUV领域投入研发费用。

我们要做这件事的话,还是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前期不急着出效果,别人花二十多年都没搞定的事情,我不认为我们五年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只要钱没有花到不该花的地方,我认为都没有问题。

我想的是让自然学科基金来出这个钱,顺便他们来做监督和审计,然后新芯来做项目把关和资金分配,你们来决定这个专项研发费用要给哪些课题组,给哪些教授。

新芯作为行业内龙头,我认为你们有这个能力,同时我也相信你的学术道德和操守。”

周新做这个决定其实很简单,参加阿美利肯的EUV技术联盟很爽,挤进去之后相当于直接享受别人现成的成果。

阿美利肯这帮研究机构都搞的差不多了,实验室产物A**L都做出来了,新芯加入后无非是照着A**L的路走一遍。

周新仗着自己清楚EUV光刻机的技术进化路线和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优化,再利用新芯的产业化规模优势,在EUV光刻机上至少能分走半壁江山。

这属于完全捡桃子的做法。

但这其中的问题是,新芯搞出来了EUV光刻机,也要严重依赖外部零部件,。

等外部要搞你的时候,新芯将瞬间失去EUV制造的能力。

当然只是失去未来的制造能力,但是新芯之前的EUV光刻机依然能用。

然后因为有基础,再重新把EUV的研发走一遍,难度也会更低。

但到那个时候,同样要主导华国的企业去做EUV技术攻关,做国产化替代。

现在开始做,那也是做,无非是到A**L实现EUV技术突破后,新芯将短暂的失去先进制程市场一段时间。

这对周新来说,是能接受的损失,新芯同样能接受。

周新说:“我觉得可以。

之前我在和英特尔聊的时候,提到过新芯光刻机可以出让49%的股份给他们。

现在新芯在国内主导这个产业联盟。

我想的是让新芯的光刻机板块在A股上市,一来是募集的资金完全用来投入到EUV光刻机的研发中,二来是也让华国股民们参与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中来。

之前我名下的企业要么是在纳斯达克上市,要么在港股上市,从来没有在大A上市过。

这次也是一个契机,感受一下华国特色的资本市场。”

“要到A股募资还是怎么募资,这取决于你自己。

新芯这么优质的资产,国内外都不缺要给你们投资的资本。

当然到A股上市我是欢迎的,华国的资本市场一直缺乏真正的创新型企业。

新芯能到A股上市,也是给A股注入一针强心剂,代表你看好国内的资本市场,倒也不错。”

周新到燕京跑了一圈,和要聊的大佬们都聊了后,关于新芯想要主导国内的EUV技术研发联盟,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同意。

华国在这一技术路线上投多少钱,新芯就跟着投相同的金额,自然学科基金委员会投10亿,新芯就跟着投10亿。

新芯要在大A上市的消息在金融圈同样传的飞快。

“你听说了没?新芯打算在大A上市。”

“真的假的?没听说,新芯这种体量的公司到大A上市,怕是会瞬间把大A的流动性抽干吧。

这么多业务板块,两百亿美元的营收,50亿美元的利润,这市值不得到天上去。

这么大体量的IPO项目,A股能承接得下来?

干嘛不去纳斯达克上市?”

新芯最大的利润来源就是A系列芯片,其次是蓝牙芯片,第三块是手机集成芯片,这是三块主要的利润来源。

芯片代工业务,新芯做的很少,几乎只帮英特尔代工。

至于消费电子业务,压根不赚钱,甚至考虑到资金成本,这块业务是亏钱的。

新芯涉及的业务太多,因为同时做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相当于把台积电和高通的活给一手包揽了。

虽说200亿美元营收,50亿美元的利润不算高,像台积电300亿的营收能把利润干到150亿。

但考虑到华国的企业,大部分不赚钱,以TCL为例,这是大A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企业,05年的时候五百多亿的营收,净亏损2.3亿。

因此新芯对大A来说是难得的优质资产。

“当然不是,怎么可能整个新芯在大A上市。

只是新芯的其中一块业务,光刻机业务,打算在大A上市。

就是这次在东京半导体展上实现技术突破的光刻机,属于半导体上游设备。

新芯打算把这一块单独剥离出来,拿到大A上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