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联合研发机构

如果只是投资,和新芯光刻机进行股权互换,毫无疑问也是有价值的。

至少在先进制程上跟上了,英特尔会投资A**L也是同样的逻辑,花41亿美元只买了15%的股份,这可比新芯贵得多。

但是只是股权互换的话,新芯光刻机进不了阿美利肯主导的EUV联盟,华盛顿那帮人是绝对不会允许一家华国企业进入EUV联盟的。

而英特尔全资收购新芯光刻机的话,贝瑞特有把握把新芯送进EUV研发联盟,甚至把A**L给踢出去,让新芯的技术优势在EUV时代延续下去,贝瑞特都认为英特尔能做到。

因为来自荷兰的A**L充其量算是干儿子,英特尔那是嫡系中的嫡系,新芯的光刻机业务一旦被收购,那沾亲带故下也算亲儿子了。

花两百亿美元就能买下先进制程的现在和未来,贝瑞特认为很值。

股权互换那就只是买现在,买现在200亿又太贵了。

股权互换和收购是截然不同的逻辑,贝瑞特熟谙此道。

周新回想起新芯刚起步的时候,他们必须要争取英特尔的支持,为了争取英特尔的支持,小米的PC芯片几乎真的不赚钱,利润大头都让给英特尔了。

新芯的工厂给英特尔代工,利润也要比台积电低20%,甚至在刚开始的时候包揽良品外的损失。

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后来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日立、东芝、富士通在追赶Intel、IBM和德州仪器的时候是这样,三星、海力士、美光在追赶霓虹厂商的时候同样如此,过去在DRAM领域发生过的历史再次上演。

周新有种感觉,未来东南亚的半导体厂商在进入半导体领域后,同样会采取低价战略争夺市场。

能走到今天,手上有独一无二的筹码和英特尔谈判,属实是难得的机会,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外界会认为新芯以光速崛起,几乎没有遇到过波折,和过去华国举国之力投资设立的华晶、华虹相比,新芯就没有走过弯路。

但是只有周新才知道,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起步的时候不用担心资金的来源,发展的过程中不用担心方向错误,管理层各个都是经历过时间检验的顶级人才。

这只有周新能做到,换个人来都做不到这些。

因此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筹码:“两百亿确实贵了。”

周新话说完后,贝瑞特有些意外,周新属于是老熟人了,他在硅谷经常听到这个名字,虽然强硬不是他的标签,但是周新的标签里同样从来没有过妥协,反而心黑才是和周新打交道会遇到的常态。

现在自己提出要降价,对方竟然毫不犹豫得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这让贝瑞特提高了警惕。

其中必有蹊跷。

果然还没有等贝瑞特思考周新的真实目的,周新已经在说了:“我们可以无条件出让一部分新芯光刻机的股份给英特尔。

免费。”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贝瑞特脑海里飘过一句话。

“当然这不是无条件的免费,只有一个要求,让新芯加入到EUV LLC中。”

EUV LLC,阿美利肯能源部主导下成立的EUV光刻机研发联盟,第二件:A**L加入“光刻机联盟”。英特尔、摩托罗拉、AMD、IBM等企业,劳伦斯利弗莫尔、桑迪亚和劳伦斯伯克利三大实验室,还有大量高校联合组成。

目前只有A**L加入了这个联盟,尼康都没能加入,霓虹自己搞了个EUV研发联盟,在前面有提到,叫EUVA。

周新说完后,贝瑞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隐约猜到了对方会提这个条件,果然不出他所料。

这也让贝瑞特惊叹于周新的远见和成熟,没有因为新芯突破到了40nm工艺制程而得意忘形。

反而想到了下一步的EUV,并且愿意出让大量利益给英特尔,就为了挤进这个联盟。

贝瑞特连连摇头:“Newman,你太高看我了,太高看英特尔了。

让新芯加入EUV LLC,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你需要说服华盛顿。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你有绿卡,但是你是华国人,新芯是一家华国企业。光刻机很敏感,新芯在浸润式光刻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就更敏感了。

我知道你和华盛顿很多人关系很好,我也相信你能找到说客去帮你做这件事,但是还是很难,几乎不可能。

我不说华国企业不可能加入EUV LLC,这个概率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一。”

周新说:“A**L加入了EUV LLC。”

贝瑞特说:“这不一样,它是荷兰企业,新芯是华国企业,我们都懂这其中的差别。

而且即便是A**L加入EUV LLC,他们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为了加入EUV LLC,A**L做了保证,他们的设备超过55%的零部件需要从阿美利肯企业采购,同时要在阿美利肯本土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

周新不给贝瑞特思考的时间,果断说:“新芯也可以答应。”

贝瑞特说:“Newman,你可以去试试。”

贝瑞特知道这是烫手山药,他不敢接这个活,哪怕白给他股份,他也不敢接。

但是周新知道,英特尔是最好的中间人,有英特尔在中间做说客可要比去华盛顿找那帮注册过的职业说客有用的多。

关于EUV,也就是极紫外光应用在光刻机领域,曙光初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霓虹实验室,木下博夫投影了第一批EUV图像。

这一技术路线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木下博夫在1986年的霓虹应用光学年会上展示了他的结果,当时的听众绝大部分都持高度怀疑态度,说白了就是不支持。

几乎是同一时间,阿美利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也就是EUV LLC的联盟成员之一,该实验室的研究员安德鲁·哈里鲁克同样在会议上进行了EUV的展示,并一无所获。

但是和木下博夫相比,安德鲁很快被英特尔赞助的一位教授找上门来,让他做一份EUV光刻机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的重点放在EUV在光刻机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后来在英特尔的运作下,安德鲁拿到了阿美利肯能源部的赞助,由国家层面主导的EUV光刻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英特尔是EUV LLC最早的赞助商,他们从1996年开始为EUV研究提供大量资金。

甚至是先有英特尔,后有的EUV LLC。

先有三大实验室在阿美利肯能源部主导下开始EUV研究项目,然后英特尔带资进场给这个项目出钱出力,过了一年之后英特尔发现这玩意烧钱太快,尼玛完全不是我一家公司能抗住的,于是在第二年找来了摩托罗拉。

找来摩托罗拉之后,EUV LLC正式启动,后续陆续找来了AMD、IBM、英飞凌、美光等等。

贝瑞特在EUV LLC成立的时候,他就是英特尔的CEO了,他说周新高看英特尔完全是不想接这个活。

周新说:“克雷格,我们需要坦诚一些,Chenming Hu是我的老师,他在伯克利教了一辈子的书,他很清楚EUV LLC的历史,以及英特尔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我甚至现在就可以打个跨国电话给南希·加西亚,或者戈登·亚诺也行,问问他们要是没有英特尔的支持,会有后面EUV LLC的成立吗?”

贝瑞特心里一紧,周新提到的两个人名都是EUV LLC这个项目中的关键人物,这两个名字别说周新,胡正明也不应该知道才对。

这不应该是一个华国富豪该知道的东西,即便这个华国富豪在硅谷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

贝瑞特无奈道:“Newman,你知道这件事太敏感了,我是从麦肯锡时代走过来的老人,虽然现在阿美利肯和华国之间的关系很好,但是未来呢?

关系会一直好下去吗?未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件事的风险太大。

我只是英特尔的董事长,英特尔不是我的企业,如果英特尔于我而言,像新芯于你一样,那我可能会答应。

Newman,你之前选择把微博卖掉是出于不想沾政治的原因,我拒绝你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贝瑞特一边说,内心一边在思考,他猜这两个名字是华盛顿的人泄露给周新的,周新表面上不沾政治,实际上走到这个地步怎么可能和华盛顿那帮人不熟。

周新说:“我理解你的担心。

但是等到华国和阿美利肯走到那一步,不知道是未来多遥远的事情,至少上半个世纪,我们都不会看到这一幕。

等你去世之后,还有人会继续揪着这件事不放吗?

而且新芯半导体愿意接受和A**L同样的条件,甚至出让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给阿美利肯企业。

我们的决心比A**L更大。”

对周新来说,这里的出让股份只是新芯光刻机,只要能获得技术,进而垄断整个市场,他完全不在意股权在谁手里。

因为欧德宁在,所以周新没有说可以给贝瑞特个人好处,他打算私下跟对方表示,可以给他新兴的投资份额作为回报。

要知道新兴投资每年超过百分之三十回报率的项目不在少数,像贝瑞特的身份压根没有资格接触新兴的这类产品。

和麦道夫的金融产品不同,新兴投资的案例几乎都有迹可循,其中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中的操作更是被不少商学院作为经典案例。

周新不怕对方不心动。

他要一个机会,和A**L在EUV时代继续竞争的机会。

如果英特尔这条路不行的话,那么周新还有第二个选项,那就是去燕京找大佬聊:

“新芯在光刻机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是这种技术突破是有期限的。

比如说新芯光刻机的波长大概在153nm,尼康研发的光刻机波长是157nm,我们有微弱的优势。

但是他们即将推出的极紫外光光刻机,波长是13.5nm,等极紫外光光刻机研发成功后,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被拉到很大很大。

这几乎就是代差了。”

周新在和贝瑞特聊完后就找到申海方面,让申海tz部门的人帮他和上面联系,是的,像周新这种身份归tz负责沟通、联络。

贝瑞特没有给周新准确的是或者否的回答,贝瑞特有种自己来找新芯,却被反将一军的感觉。

周新不管英特尔是否答应,他都要主导一个属于华国的EUV研发联盟出来,他需要获得来自上面的支持。

这种支持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需要具体的资源。

“相当于你的意思是极紫外光是未来光刻机的发展方向,霓虹和阿美利肯都组建了研发联盟往这一领域投入,华国在光刻机领域暂时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组建类似的研发联盟来维持优势。”大佬问。

周新说:“不,我们不是维持优势,我们是需要赶上。

我们现在的技术优势只是在当下这套技术体系中有优势。

而极紫外光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存在大量完全不同的技术组成,我们在这一领域和霓虹还有阿美利肯落后有二十年时间。

而且这种技术是买不到的。”

“那为什么我们不在七年前开始做这件事?新芯当时刚成立,你那时候可以和我提。”

周新回答道:“那时候我们连一台光刻机都没有造出来,就提这样的要求,就好比连走路都没有学会,我就说我要学开飞机一样不现实。

而现在我们走路已经是世界冠军了,我们想要学开飞机。”

大佬哈哈一笑:“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的十五计划目标也只是193nm的干式光刻机,要攻克新芯早就掌握的130nm工艺制程。

我们也没有提要研发当下最新的光刻机技术一样。

只是现在会不会来不及?或者说没有这个必要?”

大佬的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必要性。

因为成立EUV研发联盟,需要调动整个国资体系的力量,不仅仅是半导体企业,而最后的成果由新芯独享。

虽说申海微电子在搞光刻机,华国科学院的光电所也在搞光刻机,但是这两家机构的产品离商业化还太遥远。

新芯才是真正有能力享受EUV研发联盟成果的公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