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零九章 2001年尾声的互联网大会

周新回华国除了推动新芯和华虹的合作,另外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加每年年底在燕京召开的互联网大会。

新兴投资已经连续三年作为互联网大会的赞助商之一,同时新兴投资也是互联网大会最初的发起者。

加上周新本身的身份,对于互联网大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周新的话,杰克马会在杭城组织西湖论剑,然后把西湖论剑演变成后来的乌镇峰会。

有周新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搞了互联网大会,杰克马再想专门搞个西湖论剑一来是意义不大,二来是会捧场的人有限。

毕竟西湖论剑如果和互联网大会的时间相近,那么很难邀请别人参加,想参加类似的行业峰会完全可以等到互联网大会。而如果西湖论剑和互联网大会的时间相差过大,那杰克马没有把握能够请到周新。

西湖论剑不请周新参加,就好比华山论剑不请王重阳。所以在这个时空,没有西湖论剑,更没有邀请金庸参加了。

今年因为华国顺利加入WTO,因此主题也要和加入WTO相结合,“开放共享下的华国互联网发展”

和之前的两届互联网大会一样,会有一个巅峰对话,去年和前年都找了硅谷的大咖参加。

第一届互联网大会的时候找的是比尔盖茨、杨致远和杰拉德(时代华纳)参加。去年的时候是找的贝索斯和比尔盖茨。

今年和往年不一样,今年由于阿美利肯的突发事件导致阿美利肯的创业明星们不太想坐飞机,更不想离开阿美利肯。

这里补充一句,周新在2000年的时候买了一艘庞巴迪BD-700型号的私人飞机。后来被大众所熟知的湾流系列私人飞机还没有推出他们的标志性产品。

这次的互联网大会请到的是周新、杰克马和pony马。

因为和加入WTO这个主题贴合,腾讯在硅谷混得风生水起,企业qq在阿美利肯打开局面后顺势开辟了欧洲、霓虹市场。

至于阿里巴巴,作为B2B电子商务模式的龙头,那就更符合这次的主题了。

而且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都是周新投资的企业,这点同样充满了谈资。

“每年回燕京参加互联网大会的巅峰对话,主办方都要问我,要不要请一个主持人,我每次都说我自己来就好了。

我希望这个环节搞得轻松随意一些,大家想到什么说什么。最重要的在于没有提前沟通的环节,我觉得聊的内容会更加接近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旁边这两位相信不用我做太多介绍,大家也认识。我左手边的是腾讯的马画藤,右手边是阿里巴巴的马芸,他们都姓马。

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是国内做得很好的企业,我也有通过投资来表示我对这两家企业的看好。

加上今年是华国加入WTO的日子,这两家企业本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很多可以展开说得地方。所以今年的巅峰对话特意邀请到了两位。”

周新说完之后,二人轮流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及他们创立的企业是做什么的。

和马画藤相比,马芸说得更有煽动力。

周新问:“大家都知道就在这个月,华国已经顺利加入WTO了,两位觉得会给华国的互联网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以及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马芸说:“加入WTO无疑是一件好事,对华国的企业来说,他们在出海的过程中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

我过去半年在阿美利肯,阿里巴巴在帮阿美利肯的一些超市搭建线上超市,我发现在一些超市里,华国企业的商品占比很少。

而且还存在很严重的现象,在于阿美利肯的供应商从华国选购商品之后,再把这些商品卖给阿美利肯的连锁超市。他们只在中间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要把商品利润抽走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三百。

也就是说一件商品华国的生产厂商能够获得1美元的利润,中间方可以获得0.7美元到3美元之间,他们作为中间方,大部分时候能够获得比生产厂商更高的利润。

我不否认阿里也想扮演中间商的角色,但是我们作为中间商,连接国外的商家和国内的商品制造方,我们秉持着低价优质的服务,并且每件商品我们希望抽多少比例都是固定明码标价。

目前如果阿里作为中间方,帮助华国企业寻找到了国外商家,那么我们会抽商品价格的30%。和周新旗下的虚拟商品抽成是同样的比例。

我们也认为这个比例是比较合理的。”

“华国加入WTO的话,意味着华国的商品价格更低,更有竞争力,阿里也能更好地把华国的商品推销出去。对于阿里本身、对于华国的企业以及对于阿美利肯的企业都是一件好事,这是多方共赢。”

阿美利肯的中产阶级塌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在霓虹和高丽工业化进程中,完成了中产塌陷和产业转移。

随着我们加入WTO之后,制造的商品充斥着全球市场,在阿美利肯的存在感越来越高,而我们又不像高丽那样,愿意被华尔街控制。

这也将导致后来华国被采取对付霓虹一样的策略。

在当下没有人能看到这些风险,或者说看到了也不会在意,连饭都吃不饱,没有资格担心这么遥远的问题。

“之前阿里巴巴是非常被动的,我们就是一个搭建了一个中介市场,坐在里面等着人上门,上门之后我们也不关心你是做什么的,他又是做什么的。

反正你们都在我这个中介市场里摆摊,然后有客人来了,就自己逛,看对眼了就达成合作了。这种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也不高,说得更具体一些,对双方起到的作用都不大。

而从今年开始,我们转变策略,对于阿里团队的销售,我的要求也变了,之前的要求是你们只需要把商家拉到阿里巴巴来就可以,让他们先使用阿里巴巴。

现在我需要下面的销售团队了解伱们手上的每一个客户,知道这一个客户的优势在哪里,然后能够帮国外的客户迅速找到国内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客户。

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将上万家中小企业推向世界。”

马芸还是保守了,华国加入WTO之后的十年里,阿里巴巴至少服务了百万级的中小企业。

不过当前的阿里巴巴和原本的阿里巴巴又有所不同,马芸说的是阿里当中间方的情况下,能够促成一万家企业出海。

“我相信阿里能够做到,我一直觉得阿里是一家很有潜力的企业,做的事情也很有意思。

华国很少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企业愿景、盈利模式、战略规划都特别清晰的企业。我在99年年底,那时候阿里刚刚成立的时候就知道阿里。

当时也是互联网大会,我想投资一些互联网企业,然后让大家发邮件给我介绍你们的企业。那时候阿里是少有找到盈利方式,我记得那时候是通过向供应商和采购商收会员费的方式,让我印象很深。

Pony,你呢?”

和马芸相比,马画藤的话要少得多:“我认为华国加入WTO对互联网企业们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

我的逻辑是,华国加入WTO之后经济会发展得更快,经济发展更快民众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买得起电脑,华国互联网企业们能够拥有更多的用户。

这批新诞生的互联网用户,也会产生新的需求,在未来也会诞生出华国自己的互联网模式。”

对于华国加入WTO,周新反而没有什么想说的。

因为好处各种专家学者都做过足够多的分析,几乎在所有的舆论场上都能看到加入WTO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周新不想讲老生常谈的话题,他希望讲讲加入WTO如果没有做好利益分配,上层建筑严重依赖于泡沫。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在90年代的时候申海和琼岛的地产泡沫和恶性通货膨胀泛滥,导致银行技术性破产。

类似的问题在未来还会再次爆发。

在加入WTO之后经济腾飞的二十年时间里,问题可以通过高速发展来缓和,但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之前又没有做好分配,再叠加海量泡沫,经济问题会循环往复。当然华国太大了,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未来将是结构性严重分化的区域经济现象。

周新问:“我知道两位都在硅谷呆了有一段时间,你们认为中关村的互联网企业和阿美利肯的互联网企业有什么不同?”

马芸:“一直外界都有说法,说我们是在硅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硅谷有什么商业模式,我们就照着做什么商业模式。

我经常在纸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说法。和硅谷相比,华国的互联网行业起步更晚,处于更早期的阶段。

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在今年,我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呆在阿美利肯,我经常去硅谷,找硅谷的创业者们聊。”

这就是英语好的好处,和马芸相比,马画藤在硅谷的时候就是公司-公寓两点一线。马芸则到处溜达到处找人聊天。以至于能在硅谷本地的论坛上看到零星讨论他的帖子。

“我发现先发优势是原因之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金融优势。硅谷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难度要比中关村低太多了。他们任何一个好的想法都能迅速获得投资,然后无论是寻找办公场地还是寻找合适的工程师,都要比在中关村容易的多。

我这里倒不是说,华国的互联网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投资人总是会问一句在阿美利肯有没有对标产品。这是阻碍华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的因素,但是不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金融对科技创业的支撑,硅谷创业找资金的难度要远低于华国,同时创业者不用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容忍度也很高。这种优势才是保证硅谷过去数十年来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周新属于例外,不需要投资就能够发展起来,这是极少数的个例。”

Pony马说:“和硅谷相比,华国的工程师要更加勤奋努力,更具有奋斗精神。你要想在硅谷找到一个愿意加班的工程师非常难。腾讯过去一年在一个高速发展期,我们很难保证五天八小时的工作机制。

我们需要员工大量的加班,对客户需求和问题的实时反馈,这些都是硅谷的工程师很难做到的。

这也导致我们不得不把开发团队放在华国本地。海外只有实施团队。而且华国的工程师在技术上并不比硅谷的工程师差,工资水平还要更低。因为我们的开发团队放在华国,华国的消费不管是从哪个方面出发,都远无法和阿美利肯媲美。而硅谷又是整个阿美利肯消费最高的区域之一。

华国的互联网企业出海,会有一定成本上的优势。

当然硅谷也有硅谷的优势,硅谷的优势在于产业集群效应,他们的互联网企业都聚集在湾区一带,不管是要合作还是寻找对标企业都非常方便。然后就是刚刚马芸提到的金融优势。

金融优势确实很明显,腾讯靠着企业qq进入阿美利肯之后,阿美利肯有人做类似企业qq的业务,他们在没有用户、没有产品模型,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能够拉来投资。

硅谷的投资机构们,只要看你创始人团队的履历不错,就会给你投资。

他们会主动去寻找你这家企业的闪光点,为自己的投资行为寻找一种合理性。这还是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后,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前的巅峰时期,简直不敢想这些投资机构会有多么疯狂。”

昨天忘了设置定时发布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