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零八章 新芯(华虹)的成立

“赵师傅,听说了没有?”申海第二工业大学刚毕业来公司没多久的小张眉飞色舞得对赵师傅说。

华虹作为申海本土国企,8英寸的生产线可以说是华虹乃至华国目前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即便如此一线的工程师也只能从申海第二工业大学招人。

华虹的一线制造部门也想从复旦、交大、同济这些地方招人,再不济也得是申海大学吧。结果就是华虹确实能从这些地方招到人,但是只要说到要来一线制造部门,这些大学的毕业生都不愿意来。

在当下学历还没有贬值的年代,复旦交大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去半导体类外企在华国的办事处。次一等的高校毕业生也能留在华虹本部,哪怕做芯片设计也比去一线制造部门要好。

因此流落到华虹一线制造部门的只有申海第二工业大学这个级别。申海第二工业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电子电气工程系,和集成电路专业对口的专业。虽然学校教的那些东西不那么对口。

赵师傅比小张要年长十多岁左右,是毕业于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在他毕业的那个年代,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还叫电子电工学院呢。

赵师傅刚毕业的时候在华晶集团工作,那个年代的华晶集团相当于现在的华虹。78年的时候华国耗资2.65亿元在无锡建立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引进产业链节点最全的双极集成电路生产线。

赵师傅听出了小张语气中的兴奋,他名义上是整个8英寸生产线的技术主管,从技术上管理整个一线的工程师们,但是说白了就是级别最高的工程师。因为人厚道随和的缘故,小张来没多久就和赵师傅熟悉起来。

“小点声,生怕别人没听见?待会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找个偏僻的地方,你好好说说是怎么回事。”

说完之后,赵师傅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装作一副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继续干自己手头的工作。

这也是小张很佩服赵师傅的一点,因为和去年相比,他们今年没有那么多活。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机器启动起来,属于是做一块芯片赔一块芯片,压根没有利润可言。

互联网泡沫导致半导体产业的泡沫破裂远远没有到完结的时候,再叠加阿美利肯的黑天鹅事件,可以说华虹的8英寸生产线要盈利最快也要到明年了。

而赵师傅能够在没有活干的时候也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在领导问起来的时候,能把手里的一份活拆成10份去汇报。

等到磨完了上午的洋工之后,赵师傅和小张坐在华虹食堂偏僻的一个角落里,然后赵师傅这才问道:“说吧,你这次去集团又听到了什么?你小子小点声!”

因为小张刚毕业,又是新来的大学生,因此一些事务性的交接工作,经常派小张去总部汇报。说得好听是汇报,说的不好听就是跑腿。

小张压低声音说:“我今天在厕所的时候听到华虹NEC的董事长打电话,不知道他在和谁打电话,里面提到了集团要不要和新芯科技合作。

新芯科技有芯片设计,有光刻机,之前我们和新芯科技的合作都是停留在光刻机上,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来,一直都在帮新芯科技测试他们的光刻机。

之前这也是合作,集团要和新芯合作的话,大概率会是其他领域的合作,你说会不会是新芯科技要把一些订单给我们做?

华虹NEC做不了,然后轮到我们?”

赵师傅问:“你怎么知道是夏中瑞?”

夏中瑞就是华虹NEC的董事长,之前是申海集成电路办公室的主任,在成立华虹NEC之前被派驻到硅谷考察过,做了一些招商引资的工作,把硅谷的芯片设计公司引进张江高科园区。

他现在在华虹NEC也属于橡皮图章,管理权全部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岛仓启一手上。

小张说:“我去年毕业加入华虹之后,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他来给我们讲过课,他的声音比较有辨识度,所以一听就听出来了。”

赵师傅想了想然后说:“有可能,本身新芯科技旗下的新芯半导体就是专注于芯片设计的。

你知道现在阿美利肯卖的很好的Mphone,还有苹果最近推出的ipod,这些设备上的芯片都是新芯半导体设计的。

去年年底的时候,交大找科技部搞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突破,你听说过吧?

新芯科技早就实现了技术突破,而且设计的0.13微米的芯片已经大规模商业化量产了。真不知道交大有啥好吹的,还特意搞了个庆功宴。”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通常把0.35-0.8微米及其以下称为亚微米级,0.25微米及其以下称为深亚微米,0.05微米及其以下称为纳米级。

申海交大在2000年的时候突破了0.35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难度,而且攻克了0.25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后来陈进回交大搞的汉芯,是0.18微米的半导体芯片,被认为接近国际先进技术而被大肆吹捧。

换到现在,新芯科技都搞出来了大规模商用的0.13微米芯片,虽然因为新芯的定位比较模糊,所以华国官方没有大肆吹捧。

更准确的说是,找不到角度吹,华国搞了十多年才突破0.25微米的芯片设计,别人直接一推出就是0.13微米,还是大规模商用版,这中间的差距太大了,又没有在国内找山头摆。

因此新芯科技实现的技术突破,还没有汉芯引起的技术突破来得影响力大,只是在新闻上被提到了一句。

小张说:“交大能搞定深亚微米的芯片设计已经够不容易了,赵师傅,你这人啥都好,就是有时候太愤世嫉俗,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了。”

赵师傅反驳道:“我也不是什么都看不上,新芯科技我就觉得很牛,别人能够设计出让霓虹人和高丽人都惊叹的芯片。

芯片本身还好,高丽和霓虹的实验室产物也能做到0.13微米,500MHz的频率,但是做到大规模商业化这就太难了。

包括新芯光刻机也很厉害,能把尼康的技术吃透,甚至能够在一些方面比尼康更加优秀,这真的太难了。

林工程师是我见过的人里面技术上最精湛的,他比我当年去东芝学习的时候见到的最厉害的工程师还要更厉害。”

小张微微张嘴:“那是有多厉害?”

赵师傅算是亲眼见证了国家层面投资的半导体企业从华晶到华虹的过程。

他在刚进华晶的时候因为学历够高的缘故,被派到霓虹去学习。他是当时去霓虹学习的一批工程师里年纪最小的一个。

那时候他们去的是东芝,在东芝学习的日子里,他们只能看不能记,不能做任何的笔记,只能靠脑子记。

也正因如此,去霓虹学习的机会才会轮到赵师傅:学历够高又年轻,记忆力的巅峰时期。

赵师傅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比我厉害得多,我自认为技术层面我已经和当年教我的工程师相差不大了。但是我依然看不到林工程师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只知道非常高。”

小张说:“那不就得了,新芯科技有经验的工程师几乎都来自硅谷,他们从国内招人要求非常高,校招相对好一些,社招那要求得赵师傅你这样去才能进。

我有高中同学在新芯,华国工程师都在做边缘类项目,你刚刚说的那些芯片设计都是硅谷的工程师在做。芯片设计在国内本来就是弱项,交大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张是申海人,虽然他在第二工业大学,但是不乏交大复旦的同学。

赵师傅本来想反驳两句,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又笑笑把话题转移道:“确实有可能设计了芯片然后交给华虹来代工,毕竟我们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承接产能的芯片制造企业。

但是如果不加上华虹NEC的话,单纯只是我们,生产能力也不过1万片每个月。对于新芯半导体的体量来说,远远不够。”

小张说:“如果新芯科技能收购我们就好了。”

赵师傅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样,“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以周新的战略构想和性格,他现在就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就只缺芯片制造了。

其他企业不会尝试IDM垂直制造,但是不代表周新不会,不代表新芯科技不会。

如果新芯科技要收购芯片生产线,那么一个是我们,另外一个是华虹NEC。

和华虹NEC相比,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我们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小张露出兴奋的表情:“保真吗?新芯开出的工资至少比我们多三倍。

求求了,周老板赶紧来收购我们。”

赵师傅做噤声的手势:“小点声。

生怕别人不知道?这现在都还只是我们的猜测。

而且新芯开的工资高,要求也高啊。而且国企变民企,民企可不管那么多,是会把你开除的。

年轻人还是趁着自己年轻多学点本事,这样即便新芯科技要来收购我们这条生产线,你也有立足的本事。”

小张连忙奉承:“还得仰仗赵师傅您平时多带带我。”

和华虹合作这件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上面发话之后进度非常快。

2001年的年底通气之后,2002年的3月就签合同了。

华虹把自己已经建好的最新一条8英寸生产线和正在建的8英寸生产线打包投到新成立的新芯(华虹)芯片制造公司里。

华虹只有分红权和监督权,没有决策权和控制权。

华虹和新芯科技的合作被当成科技型国企改革的典范大肆宣传。

“林师傅,没想到我们还能成为同事。”新芯(华虹)成立后,林本坚跑这边就跑的更勤了。

他知道,新芯科技既然开始做芯片制造业务了,那么新芯科技的制造业务肯定会大量采用新芯光刻机。

留给他的测试-问题调整时间也不多了。

林本坚和赵师傅很熟:“是啊,后续新芯科技的发展还需要靠我们的共同努力。

我还是感觉我们的光刻机稳定度不够,它在吞吐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之前我问你的时候,你老是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现在大家是一家人了,你说点真东西出来。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用尼康的光刻机,新芯光刻机买的也是尼康的I Line光刻机技术。

我们和尼康的光刻机差别在哪里?”

赵师傅想了想然后说:“林师傅,你在技术上比我更强,光刻机也属于你的领域,我只是一线的工人。

我站在我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其实我一直认为尼康的路走错了。

所以你们购买尼康的技术,再想顺着尼康的路去走,那就是错上加错。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是感觉上的看法,尼康是光刻机领域排名第一的玩家,我这么说他们,好像显得我有些不自量力。

我一直就这么认为。

包括你刚刚问我,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一点启发。

无论是尼康还是新芯的光刻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过于追求良品率了。

良品率很重要,但是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达到了95%以上的良品率已经够了,没有必要去追求极限。

尼康的技术路线是硬要去追求成熟工艺100%的良品率,这不现实,即便做到了也会在很多地方产生问题”

赵师傅的话让林本坚想到,霓虹为什么追求100%的良品率,因为霓虹是偏保守的国家,日式企业管理讲究质量第一。

企业文化决定了他们要不断追求良品率。

芯片技术有的时候技术优势要比质量更重要。

早年间霓虹的尼康、佳能能够打败阿美利肯的GCA,占据光刻机领域的头两把交椅,是因为那个时候技术没有现在这么难。

我可以两头都顾,既要又要,既要技术突破,又要质量管理,追求良品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研发越来越难,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像光刻机这种技术,是做不到既要又要的。

你想要快速技术迭代,那势必然要放弃良品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