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一十章 为Matrix寻找新的管理者

“和之前相比,我有种感觉,那就是互联网创业获得投资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之前华国的风险投资只有外资在活跃,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陆续在纳斯达克和港股上市,慢慢有国内的民间资本正在进入这一市场。

根据我在硅谷的经验来看,未来活跃的民营资本会越来越多。此前成功的创业者,他在完成财富积累之后大概率也会去做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因为他自身就是靠互联网领域创业取得成功的,对这一领域也很了解。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会比普通投资人更有耐心,对项目本身也更具备判别能力。并且这种类型的投资者还能为企业本身带来更多的资源。

比如新总,新总就是最好的案例,在新总投资腾讯之前,没有投资机构看好腾讯,唯一愿意投资腾讯的投资机构,也是把腾讯看成是ICQ的对标产品,想着是qq也许有价值,也许会有企业愿意收购qq。

新总投资腾讯之后,不管是qq秀这个创意,几乎是立刻帮腾讯原本的业务寻找到了盈利模式,还是后来企业qq这款产品,也是新总的想法,我们只是把他的想法通过产品实现了。

以至于到现在,硅谷的企业也会抄我们的产品,不管是ICQ还是微软的MSN,都推出了自己的企业类即时通讯产品。

同时我们又在企业类即时通讯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于Mphone这个平台,打造了移动端的微信,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生态。

可以这么说,除了新总之外,换成任何一个投资者,腾讯都无法发展得像今天这么好。

我想说的是,互联网行业成功的企业家在转型做投资,他可能在产品上的敏锐程度和资源整合能力没有新总这么强,但是肯定比金融领域的投资机构会更强。

我是很看好未来华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华国互联网企业很多时候缺的是机会,这种机会在未来会越来越多。”

Pony马说完后,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会参加互联网大会的,绝大多数都是互联网从业人员,要么是创业者,要么是互联网企业的高管。

只有少数是政府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金融机构的投资者。

对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最希望遇到的就是周新这种投资者,能够全方面的提供帮助。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哪家企业最被关注,无疑是腾讯。即便网易和搜狐先后在港股上市,也不及腾讯获得的目光多。

因为腾讯是华国互联网界唯一一家,被硅谷抄袭业务模式的企业。并且在微软、AOL、雅虎一众阿美利肯互联网巨头的直接竞争下,腾讯远赴阿美利肯开展业务,在对方的本土和对方竞争,不仅没有被打败,反而越做越成功。

几乎所有人都从传统媒体的宣传中,知道和了解腾讯的故事。

另外腾讯的qq在国内本来也有大量受众。

台下的互联网从业者们之前就有猜测,猜测企业qq是周新的手笔,中间也陆续有腾讯的工作人员在网络论坛上泄露过。这次属于是官方认证了。

大家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大家都是互联网企业,凭什么你拿到投资之后瞬间起飞。

在周新投资之前,大家谁知道腾讯这家企业?最多是知道qq,但是qq本身价值有限。为什么投资机构不愿意投资,因为ICQ都没有找到盈利模式,所以没什么企业做这一块。

有前景的领域是门户网站,华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一窝蜂去做门户网站去了,才是主流,这让创业者们认为腾讯是捡漏。

不过是运气好,踩在了风口上。只有腾讯做即时通讯软件,周新想投资国内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时候,只有腾讯这一个选择。

正是因为腾讯和阿里这两个案例,让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们都认识到了周新的眼光和资源。

这也导致新兴投资成为当下华国互联网界最炽手可热的投资机构,大家都想从周新手上获得投资,光是这一点足够在后续融资中把公司估值往上抛30%了。

周新很谦虚,也不是谦虚,他内心也确实是这样想的:“Pony的话有些夸大了。

像企业类qq,我只是提出想法,想法本身并不值钱,华国有13亿人,这13亿人里肯定会有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想法。

最终能够将这种想法落地,变成产品,这比想法本身更重要。

腾讯最让我佩服的是产品力,我提出的是一个大的概念。当时我投资腾讯之后,我和pony说,我觉得给企业专门做本地化部署的即时通讯软件也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然后把我对于企业即时通讯软件需要解决企业的哪些核心诉求,我作为管理者,我关注哪些问题,我们怎么样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我其实是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层面,来表达我的想法,最终把这些需求逐一落地,变成软件上功能点最终还是靠腾讯整个团队。我后来很后悔和Pony谈我的想法,和他谈了之后,他每天都要发邮件给我,和我讨论产品细节。

Pony会把问题罗列,1、2、3、4、5这样子,一些很细节的问题他也会罗列出来,他知道我不会都看,就会把问题进行一个优先级排列,把他觉得重要的往前排,我没有精力去每个问题都解答。

所以我也会挑我知道的,我觉得比较关键的问题去回答。从决定要做企业qq,到最终企业qq上线,我们至少往来发了上百封邮件。”

马芸调侃道:“Newman,你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产品经理,你这是在挨个教Pony做产品,这确实有点太偏爱了。

早知道我也应该厚着脸皮天天骚扰你。”

周新大笑:“我是有点烦躁的,但是想到腾讯我持有股份,帮助腾讯也就是帮助我自己,所以还是会每天抽出时间来回复一下他。

而且我好像天生就有这种天赋,互联网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的形态,我几乎不需要思考,凭借直觉我就能够判断他们的做法是不是可行的。”

Pony马和周新长期接触,他对这点深有感触。因为在之前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会发邮件给周新,Pony发现周新回复的时间集中在旧金山时间的早上九点,Pony马还在国内的时候会算好时差,然后在快到九点的时候发邮件给周新。

Pony马发现自己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疑问,周新的回复都很快。

如果重生是一种天赋的话,那周新还真没说错。

马画藤接过话来:“我在和新总接触之前我其实不太明白,最厉害的产品经理,到底有多厉害。

后来我发现,确实厉害,真的这是一种天赋。

做过互联网产品的都知道,关于一个功能,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效果是使用体验最好,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

企业qq是B端产品,面向的是企业类客户,和个人qq截然不同。个人qq我们只需要注重好用就可以,用户怎么样觉得爽我们就怎么来,而企业qq同时需要兼顾用户体验和满足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需求。

想要在中间达成平衡会非常困难,就像在高空中踩钢丝一样,很难寻找到那个平衡点。

我们需要经过大量讨论,产品团队会有不同的想法,很多时候我和志东、晨晔他们,也就是我们的创始人团,都会对于产品有不同的想法。

我们一般需要做出不同效果的demo,然后进行大量的使用测试,最后判断出哪个想法比较合适。

而新总完全凭借想象就能够告诉我怎么样最合适。我有的时候会说我们的想法,有的时候不会说,新总的邮件会描述出他觉得最合适的效果。他的回复有的时候我们想到了,有的时候我们没想到,没想到的时候甚至比我们团队一起讨论很久的想法还要更好。

当然也不是全部,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吧,新总的想法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

搞的后来我也不想麻烦新总,一是因为我不太好意思继续这么高强度的打扰新总,二来是我发现我们团队都形成了依赖心理。

我们发生分歧的时候,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发邮件问问新总。然后新总在提出他的想法之后,大家都不想再争论,大家潜意识里会觉得就按照新总的想法来。还做什么demo做什么测试。这对企业本身构建标准化工作流程来说并不好。”

Pony马说完之后台下的听众们都在讨论,因为关于周新对产品敏锐的洞察力,在杂志上也好、名人访谈也好、又或者是周新名下企业内部员工爆料也好,大家都看过不同信源的报道。

因此在后续观众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就是:“周总,您好,我想问问您关于产品的这种思维是如何培养的,对于我们这种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能力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一个提高。”

周新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说白了他的能力来源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觉得我的思维更多的是天赋,我好像天生就能够捕捉到用户的需求。

至于后天怎么培养,我认为更多是需要一种经验,行动-反馈-思考-优化,在日常工作中有这样一个递进的关系,形成不断完善的思维模式,这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吧。”

“周总,我想问您,您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您更青睐于哪种企业呢?”大家关注的点都差不多。

周新难得回国,也不怎么在公开场合露面,对华国的创业者来说,能够有这种机会了解到他的想法非常难得。

周新回答道:“很多方面,首先看人,投资企业其实是投资人,我会看创始人团队怎么样。

其次是商业模式,因为商业模式需要和创始人团队匹配,一个高度竞争的商业模式,那么就需要创始人团队有快速迭代的能力,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那可能更加需要创始人团队有足够的进取心。

不同商业模式,我对创始人团队看重的点是不一样的。

不过你们问我没有太大的用处,我不会亲自去做投资,我的想法也影响不到新兴投资,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你们有认识新兴投资吴总的,可以多问问他。

他在投资领域的进步要比我快得多,我感觉我的理念都已经落伍了。”

“雷总,你了解Matrix和Mphone吗?”周新问。

当天的巅峰论坛结束后,晚上周新单独约雷君一起吃饭。

西莫年纪已经大了,他不足以支撑Matrix未来十年的发展,七十岁的高龄,他来做供应链的整合和选型没有问题,做一些宏观层面的企业管理也没有问题。

但是马上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将迎来高度竞争,一个接一个的手机厂商将会掉队,最终智能手机领域只有最头部的企业得以存活。

在这样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西莫的年龄是不足以支撑他去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的。

因此周新希望为Matrix寻找一位管理者,一位有足够能力的管理者。

显然,雷君是第一选择,作为能够把小米从零做到华国前四的手机品牌,雷君的能力毋庸置疑。能够从小米延伸到整个智能生态,虽说小米杂货铺不好听,但是能够把这种生态做成,本身是需要有极强的供应链控制能力的。

所以在周新看来,雷君是最好的人选也是最合适的人选,现在的雷君和西莫配合的话正好合适。

西莫有经验,雷君足够年轻又能力够强。

再加上周新从战略层面把关,他有信心Matrix能够在智能手机时代压着三星和苹果打。

正好也能让雷布斯和乔布斯正面对垒。

雷君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内心是有些激动的,难道周新看上了卓越网?

此时的雷君即是金山软件的CEO,又创办了卓越网,主做图书音像领域电子商务的卓越网几乎是照搬亚马逊的商业模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