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九十五章 大佬的气势!颁奖仪式,正式宣布完成证明!

七号厅。

李剑锋讲起了团队所做的NS方程模拟计算研究。

他是东港数学中心偏微分方程首席专家,年轻时在东/京大学工作过七年,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过报告,还拿过国内数学会的陈省身数学奖。

这个履历不能说是最顶尖的人物,但也比周凯军这种普通的杰青学者高上一个档次了。

李剑锋是代表团队做的工作报告,也就是研究还没有完成,说一下研究的进展情况。

他先是介绍了参与研究的团队成员,包括两位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员,还包括五位优秀的青年学者。

然后,就进入了正题。

NS方程是非常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因为其严重‘非线性’特性,要进行计算模拟非常困难,最开始的大多是采用离散化方法。

离散化,有很多种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等等。

李剑锋团队的研究使用了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离散后就进入到下一个步骤--

用数值法求解方程组。

在此之前,还要进行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定。

这些设定反映了真实应用中流体的时刻状态与物理特性。

“在设定边界条件以后,就可以用数值法来进行求解。”

“到这里,我们参考了苏东大学高等数学研究院张硕教授的参数分析法……”

李剑锋直言不讳的谈到参考了张硕的研究。

不少人看向张硕。

有个叫朱志扬的教授,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你那個通用算法的研究,确实很了不起,现在好多PDE方程数值计算,都会参考你的方法。”

“过奖。”

张硕礼貌的回了一句,就继续听起了报告。

李剑锋说到了参数分析法,接下来就谈起方法的变换应用。

参数分析是为了模拟人脑思维来带入数值。

张硕发表的研究成果中,这一部分内容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越是对偏微分方程有研究的学者,做参数分析就会效率越高、越精准,就像是写个数学题目,数学水平高、经验多,肯定能解的更快。

李剑锋说起对方程的参数分析,以及模拟人脑运算的部分的改善。

这些内容让张硕的收获也很大,他一边听着的时候,系统任务进度也在不断的增长——

【任务三,进度 0.501%。】

【任务三,进度 0.233%。】

【任务三,进度 0.45……】

在完成了参数分析部分的讲解后,李剑锋说起了后续计算代入数值的内容,参数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数值’。

计算出的数值被放在一个集合里,后续则会进行一一的计算分析。

这个过程就比较复杂了,但分析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得出‘哪一个数值代入计算更加逼近解的区间’。

李剑锋团队并没有完成这一部分的研究。

他只说到了一半儿,就没有再继续了,“接下来,我们的研究会围绕对于数值进行分析来展开。”

“最终的目的是证明代入数值后逼近解的区间。”

“如果能完成这一部分,我们就可以对确定边界条件的NS方程进行模拟计算,并且数据会更加准确……”

他的报告到此结束了。

在进行了一小段总结性发言以后,台下的蒋维之带头鼓起了掌,邱成文以及其他的评审,再包括后面来听报告的学者们,也都跟着鼓起了掌。

张硕也跟着鼓掌了。

他是发自内心觉得李剑锋团队做的研究很好,一个报告让NS方程数值模拟任务进度上涨了近七个百分点,总体进度已经逼近‘70%’。

这个提升确实很大。

但是,张硕对于李剑锋团队的研究前景并不看好,他对于自己研究的方法是非常了解的。

非线性方程的离散化以及后续代入计算分析渐进解,两个过程是直接冲突的。

李剑锋团队的研究已经走进了误区,但他进行的只是工作报告,走进误区并不是错误,以后也许还能修正回来。

这个研究受到评审以及学者们的一致肯定。

李剑锋走下台的时候,邱成文站起来和他握手,其他的评审学者们也一一过来握手,也代表他们对研究的肯定。

蒋维之和李剑锋很熟悉,但也站起来和李剑锋握了下手,还笑着说道,“你刚才做报告的时候,谈到了张硕的研究,你可能不知道吧?张硕,就在这个报告厅里。”

“有机会,你可以和他交流一下……”

蒋维之的话还没说完,李剑锋忽然走上台并开口问道,“张硕教授在吗?”

张硕刚站起来准备离开,就听到台上喊自己的名字。

他看向台上。

有人还跟着喊了一声,“张硕教授,喊你呢!”

会议厅里的人顿时都看过来,一时间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李剑锋也注意到了张硕,他马上说道,“张硕教授,你好!”

“我们有一部分研究借鉴了你的方法,伱能不能对我们这个研究做一下点评?”

他不是为难张硕,是真心觉得张硕有资格点评自己团队的研究。

他们后续的大方向是‘代入数值证明渐进解’,还是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张硕的通用算法思路。

所以得知张硕也在报告厅以后,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让张硕做一下点评。

这是蒋维之没想到的。

蒋维之特别谈到张硕,其实是想让李剑锋私下里和张硕聊聊研究问题。

周凯军一直怀疑张硕的数学水平。

李剑锋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业学者,他和张硕谈一谈研究问题,数学水平怎么样自然就清楚了。

李剑锋会让张硕当众点评,感觉有点抬高了张硕的身份地位,又好像有那么点逼迫的意思,毕竟张硕还非常的年轻。

其他人也都看向张硕。

这种情况,换做是其他年轻人,可能会有点手足无措。

张硕愣了一下倒也不觉得尴尬,他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淡然开口说道,“李教授,你们在参数分析的部分做的很好,可以说,在我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我听了也感受收获很大。”

这一段话说出来,让报告厅里的人都有一种荒谬之感。

那就像是一个前辈在点评后辈的研究,可实际上,台上的李剑锋可是东港科学中心的特聘专家。

张硕……

他所做的研究都是重量级的,但是那副年轻的面庞,怎么也没办法把他当成是前辈。

张硕继续道,“前面方程离散化的部分也很不错,可以说做到了方法的极致。”

“但是……”

他的话音出现一个转折,“我觉得你们后续的研究可以换一个方向,不要再去证明代入计算数值的渐进解问题。”

李剑锋听着张硕的口气也感觉怪怪的,他还来不及思考,就听到了张硕的否定,下意识问了一句,“为什么?”

张硕道,“方程离散化和代入数值证明渐进解是有冲突的。”

“你们是在离散化得到的方程组基础上进行的参数分析研究,不管再怎么分析,得出什么样的数值,代入后都不可能再回归原方程去证明渐进解。”

张硕只说了几句话,却让会场变得一片安静。

很多人都思考起来。

李建峰也愣在了台上,仔细琢磨起了这个问题。

评审席上。

邱成文皱着眉头,转过头对蒋维之说道,“说的好像是有道理,离散的方程就不在是原方程,后续再去代入数值,要证明渐进解可能就走不通了。”

他也不能确定。

“应该是吧。”

蒋维之应付着回了一声,他根本没考虑什么数学问题。

从刚才张硕的回答就能看得出来,他的数学水平根本就无可置疑。

李剑锋讲的内容,在场能听懂的不超过十个人,哪怕是邱成文都没有听出问题,张硕则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

“这种水平,未来不可限量啊!”

蒋维之的心情非常复杂。

张硕是周凯军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他的‘徒孙’了。

这样一个天才的徒孙,不仅没有给自己脸上争光,反倒是成了尴尬所在,再想想周凯军不断的否定……

他真想给周凯军来上几巴掌!

……

李建峰的报告结束。

张硕和罗勇军一起走出了报告厅,就朝着会议中心的餐厅走过去。

罗勇军一路感叹着,“你刚才站起来点评报告那个感觉,有像是谭院长,或者是邱院士。”

“反正,很有气势!”

“如果不知道你,我真以为是哪个数学大佬……”

他边走还边学着张硕说话的样子,“在参数分析的部分,你们做的很好,在我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

他学着都笑了出来。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吗?突然间就提到我,然后让我点评。”张硕说着摇了摇头。

“看的出来,李建峰有点直性子,其实他私下里和我说,我也会告诉他方向有问题。”

“他当众点名,我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两人正说着,身后猛的传来一个喊声,“老罗,你说什么呢!”

孙兴利追了上来。

罗勇军被吓得一个机灵,见到孙兴利马上说起了刚才的事情,“李建峰让张硕做点评,张硕……”

“那个气势……”

他说着摇了摇头,“我都没有!”

“那当然了。”

孙兴利搂着张硕的肩膀,笑嘻嘻道,“你能有什么气势!”

“看看我们,马上都是数学界的大人物了。”

罗勇军气的直翻白眼儿,“你还是好好准备吧,别作报告的时候掉链子。”

“我有信心。”

孙兴利不在意的笑着,伸手拍了一下张硕的后背,“看见没有?信心都在这里!”

“我对自己没什么信心,但对张硕很有信心,如果报告出问题了,他就接上。”

“你……脸皮真厚!”

他们一起说笑着到餐厅吃了饭,随后就直接去了一号会议厅。

会议开幕式还没有结束。

上午说了会议工作和成果总结,后续抽时间进行了一小段的报告工作,而一号厅在进行会场布置,是为了下午的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是开幕式的延续。

很多人吃过午餐就来到了一号会议厅,孙兴利和罗勇军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张硕则是被安排坐在第一排。

他旁边已经做了两个人。

左边的人立刻认出了他,“张硕?对吧?”

“对,你是?”

“周广远,目前在水木大学数学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

周广远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精神奕奕的道,“获奖,还是和你一起,不知道是该荣幸还是悲伤……”

“为什么?”

“大家都看你呀!”

“都是获奖,都一样。”张硕不在意的说道。

“那真不一样!”

右边的女生开口道,“我们获奖是排队排上的,没人在乎,你的研究可就不一样了。”

“上午在7号厅,你给李剑锋教授做点评……真是太牛了!”

她用力竖起大拇指,随后伸出手道,“吴莉宁,在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你好。”

张硕和吴莉宁握了下手,解释了句,“那是因为他们的研究用了我的方法。”

“那也很牛!”

吴莉宁道,“别说是点评了,我连听都听不懂。”

几个人正说话的时候,颁奖仪式已经正式开始了。

说是颁奖仪式,其实也没那么隆重,颁奖嘉宾、特邀学者以及数学会学者在讲台上坐了一整排。

现场主持公布奖项以后,获奖人就到台上去领奖,再和颁奖嘉宾一起拍照。

第一个公布的是最重量级的华罗庚数学奖。

这个奖项有终生成就奖的感觉,是对于获奖人数学领域杰出贡献的肯定,获奖人的年纪一般在50到70岁之间。

第二个公布的是陈省身数学奖。

陈省身数学奖,和华罗庚数学奖正好相反,是奖励给中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获奖人的年纪一般在五十岁以下。

在颁奖的时候,吴莉宁小声对张硕嘀咕着,“说是奖励50岁以下的数学工作者,每次获奖的人都是40多岁,好像是卡着年龄线颁奖。”

“如果真评研究成果,你的通用算法足以拿到这个奖项。”

“对啊。”

周广远跟着道,“我们水木的数学中心,很多人对你的通用算法研究都是竖起大拇指的。”

“邱院士还开专题会议去研究,说应用上很有价值。”

“领域不一样。”

张硕摇头道,“代数几何、数论等方向,几乎没有应用向,但对数学的推动作用也不小,领域不同很难评个高低。”

他们说着的时候,几个人大头像挂在了荧幕上。

最后颁发的就是钟家庆数学奖了。

主持人公布了钟家庆数学奖的获奖人名单,第一个被叫到名字的就是张硕,“本届钟家庆数学奖的获奖人,张硕,来自苏东大学。”

“他的两篇论文,《二阶PDE变换法及参数分析证明渐进解》以及《二阶椭圆PDE方程的通用算法》,为二阶偏微分方程的计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偏微分方程的计算领域,一直追求的是更精确的数值计算,更精准、更快速的计算就是主要方向。”

“张硕的研究极具价值,并给其他类型的偏微分方程自动计算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和解决思路……”

会议的主持人对张硕的研究介绍了很多。

张硕也在介绍中走上了台。

等了不多久,其他获奖人也被一一介绍,但介绍内容的长度和张硕相比就差了很多。

颁奖仪式开始。

颁奖嘉宾是科学院老院士徐锦,他把证书交到了张硕的手里,随后左右看了看,笑道,“这是给年轻人的奖。”

“四个获奖者中,你也是最年轻的,未来可期啊!”

“谢谢。”

张硕接过证书,把正面展示给台下,和徐锦一起拍了照,然后和其他三名获奖者重新回到座位。

颁奖典礼到此就结束了。

数学会的主席做了总结性的发言,随后就宣布典礼结束。学者们可以各个厅进行报告了。

在离开的时候,吴莉宁问向张硕道,“你也是在7号厅做报告吧?我们一起。”

“不是。”

张硕摇头道,“是在四号厅。”

“四号厅?那不是数论吗?”吴莉宁愣了一下。

“我改时间了,要做个数论的报告。”张硕说完,又补充一句,“我的报告应该是在五点左右。”

“那么晚?”

吴莉宁疑惑的嘀咕一声,也跟着走了出去,她要去七号厅作报告了。

有好多人都去了七号厅,其中包括周凯军、李剑锋等人。

李剑锋来七号厅很正常。

张硕是要做‘通用算法’方法论的报告,他们的研究有所借鉴,再加上张硕点评说,他们的方向有问题,自然想来听一下加深理解。

周凯军,则是专门来看看张硕的数学水平。

他怎么也不相信听到的消息,自己带的学生,自己还不了解吗?

在来到七号厅以后,他们连续听了两个报告,随后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吴莉宁是第一个做报告的,常规来说,同为钟家庆数学奖获奖人,张硕的报告应该和吴莉宁挨着的。

“张硕呢?”

周凯军不好意思打听张硕,就让李剑锋帮忙去问一下。

李剑锋也很好奇,过去问一下才知道,张硕是要在四号厅作报告,而且时间安排的很晚。

四号厅?数论?

与此同时。

孙兴利已经走上了讲台,他满脸激动的站在那里,迫不及待的大声宣布道,“我要宣布一个重磅消息!”

“我和张硕教授一起合作完成杰波夫猜想的证明……”

话音一落。

有些杂乱的会场,瞬间变得一片安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