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一十八章 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新基地已经建好了。

很多设备不断从外面运过来,安装、检测、调试,一大堆的工作都正在做。

主实验间位于山脚的一间蓝皮房子,有点类似于工厂的车间,六米多高的房子看起来也有规模,做引力实验足够了。

主实验间里堆满了设备。

材料加热、离子加速、磁场控制、数据监测等等……

这些设备放在一起就能用来制造引力场,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们,都各自所负责的设备工作。

前期的工作主要是设备调试和整体的测试,引力场制造是最后的测试工作。

现在的研究来说,引力场制造就是基础,能制造出引力场,才能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实验。

张硕来到基地以后,姚启明就帮着介绍着工作进展,“核材料已经运过来了,都密封装着,那边有军-方负责。”

“核所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还专门派来了一个小组……”

“各类设备还在进行调试,从进度来说,大概一个月以后就能正式进入实验了。”

张硕边走边看着。

等来到正安装着的环状管道,他停住脚步问道,“运来的通路装置有几个?”

他指的是环状管道。

他们所用的环状管道,直径大概有四米左右,肯定比不上引力飞行器,但实验间里已经算是大型的了。

“目前有两台。”

姚启明道,“定制了三台,有一台还没运过来。”

“第二台先别安了。”

张硕道,“我想在设备测试环节,顺带研究一个技术。”

“啊?”

姚启明听的有点懵。

测试环节?

研究技术?

如果要做新的实验,不是要等到测试结束吗?

一切都能保证稳定,才能去添加放射性元素吧?否则出问题怎么办!

那可是放射性材料!

张硕道,“和我们的主实验无关,我打算研究一下引力场增强和扩大的技术。”

“呃……”

姚启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设备测试过程中顺带做个研究?

研究内容是增强和扩大引力场?

顺带?

增强和扩大引力场?

“这种研究很容易吗?”姚启明实在是想吐槽一句,但想到说话的是张硕,干脆就闭口不言。

张硕只是交代工作,他并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

扩大引力场,是200点科研币的任务,难度可以说是很低了。

技术性研究,相比理论研究要简单的多,唯一的缺点是,技术性研究需要实验来验证,和实验是直接挂钩的,氪币也只能知道实验的主方向。

当然,只要实验方向没问题,实验中就一定会有新发现。

在进行了氪币操作以后,张硕已经知道了大致的研究方向,不过第一次实验,他考虑的并不是增大场力范围,而是增大场地的强度。

之前添加氚元素的实验,就发现所制造的周期性引力场强度上限大大增加。

准确的说,强度上限已经超过三倍地球引力。

但是,周期性引力场无法用于制造引力飞行器,他们需要的是稳定的引力场。

原来的实验已经能得出结论,引力场的周期性和氚元素被锂离子带动不断做周期性运动有关。

只要让氚元素不再运动,就可以制造出强度高的稳定场力。

“如果氚元素和锂元素混合,就肯定会被锂元素影响不断运动。”

“把它们分开,又可能没了效果。”

“关键在于,氚元素的影响是粒子之间还是散发某种特异性场力的影响?”

张硕更倾向于前者,但如果是后者,技术改进就变得非常容易。

最终他还选择建立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研究增大引力场强度技术(难度评估:C)。】

【进度:15.034%】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85。)

“C级?”

“更简单了!”

张硕看着任务难度都笑了。

C级任务,可以说研究是非常简单的,但研究简单不代表就能研究出来,换做是其他的团队,找不到方向也许很久都不会有进展。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再次进行了氪币操作,也得到了主要信息。

刚才的问题,就和他想的一样,答案是粒子之间。

粒子之间,想要进行技术干涉就很难了。

不过好消息是集中性的氚元素,在磁场环境下对于媒介材料效果,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干涉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在中心添加个管道,氚元素会放在中心管道中。”

“中心管道要固定,最好采用非常薄的材料,还需要能抗热、抗高温高压。”

“让397那边去做一下。”

397,和合作工厂的代号。

张硕的实验组只出一个大体的方案,具体设备的制造就要工厂来做了,工厂那边有专业的团队对接工作。

他们的需求并不复杂,可以想到很多解决方案,即便不完美,也可以做出来。

张硕让暂停二号环转管道装配,也是要把管道改造一下。

二号环转管道,从实验基地运回397,397团队再研究解决方案,然后进行改装,再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后了。

二十天看起来很长,实际上已经是速度飞快了。

397对接团队,知道消息后就开始研究,拿出方案就准备材料,他们针对张硕的需求都是第一时间解决的。

从研究、改造,一切过程都是优先的。

等二号环状管道运过来,实验组的设备调试过程也差不多,还完成了一次引力场测试实验,就可以马上投入新的研究。

……

改造完成的环状管道,已经运到了实验基地并进行安装。

姚启明负责的工作很多,交代好其他人任务以后,他才有时间小歇一会,站在基地外的小山坡上朝远处看看风景。

好多人放松的时候,都喜欢来这个小山坡逛。小山坡边能看到远处的山峦迭嶂,下面还有一个小水池,搭配着山景、树木,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薛柏坤也走了过来,他发现姚启明唉声叹气的,不由笑道,“姚大主任,这是怎么了?”

“一切不都很顺利吗?”

“你说工作?”

“是啊?”

“我从来没有为工作担心过,实验啊、研究啊,张主任把控着能有什么问题。”

“那是怎么了?”薛柏坤继续追问道。

“人生啊!感慨人生!”嗯

姚启明摸着脸颊道,“你没发现我这两个月瘦了很多吗?”他又摸了摸肚子,“除了肚子上的肉没减下去以外,其他地方都瘦了,而且还变黑了。”

“为了方便,头发都剃成了寸头。”

“现在回家,我媳妇儿看见我,都可能不认识了。”

这是姚启明郁闷的地方。

好消息是,他终于有新的研究要做了,也成为了张硕研究中的核心人物。

现在正为科研事业而奋斗,想想自己所做的工作,都能感觉活的非常有价值,也对未来满是憧憬。

坏消息是……

他从国际级的研究中心实验主任,混成了山顶洞人!

三个多月,快四个月了!

在这里从无到有的建立实验基地,管理各类设备的安装检测工作,未来的时间还有辐射风险。

哎~~

他有点儿想念过去了。

所以说祸兮福兮,古人说的果然是很有道理!

薛柏坤就没那么多感慨了,他本来就是军-方出身,也一直跟着张硕跑来跑去,比姚启明耐苦能力强的多。

现在算什么?

不过就是在一个无人的山间做实验而已,换做是隔壁、大沙漠、无人区,环境更差、更糟糕。

他沉默了一下,‘安慰’道,“往好的地方想,也许再过一、两年就能回去了。”

一、两年?

姚启明咧嘴道,“可别忽悠我。我对研究的信心比你充足的多!”

“什么意思?”

“张主任的研究很快就能完成,根本待不了多久,我们就是研究技术,又不是要造设备,哪需要那么长时间?”

“你这么有信心?”

“当然了!”

姚启明说的非常肯定,“我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张主任有信心!”

……

薛柏坤一直跟着张硕跑,自认为对张硕也很了解,但他还是觉得姚启明的信心有点过头了。

引力场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是那么简单。

薛柏坤对理论有很深的理解,他认为引力产相关的研究,和混乱力场实验有些相似,必须要堆积大量的基础数据,再进行分析才能找出规律并挖掘出潜在的技术。

所以研究肯定要进行多次实验,积累一定的数据以后,才能够有突破。

现在张硕是要研究增加引力场强度,而引力制造技术出现了好几年,后续都没有再去提升强度……

这就说明很难啊!

实际上,他想错了。

引力技术出现了好几年时间,但没有能源技术的支持,引力制造技术基本只是鸡肋,无法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即便是研究增加强度,也只能应用在一些工业上的领域。

问题是,引力技术是保密的。

在技术增加到一定程度,应用要覆盖一定领域之前,引力技术一定不会扩散到民用领域,否则保密性就会出现问题。

既然无法应用,再加上张硕对于实验技术性研究的兴趣不大,就一直没有投入精力。

现在就不一样了。

刘志文团队制造出了真正的引力飞船,必须要提升引力技术,才能够让飞船的性能得到加强。

张硕对于引力飞船也非常感兴趣,所以他要进行技术性研究。

今年是第一次实验也非常投入,准备的非常充分,他亲自安排各类的工作,关注各类设备的调试数据。

现在改造好的环状管道以及加装的中心管道,也是每个部分都亲自查看,尽量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实验就开始了。

第一次实验,可以归为‘测试性实验’,测试一下新的管道是否能制造出引力场,只要能制造出引力场,即便没有其他发现也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人都这么看。

当设备真正启动,电脑接收到引力测定装置发来的数据时,控制间内好多人忍不住发出了惊呼,“1.19?”

“这么高?”

“是不是检测偏差?应该是1.13才对……”

“所以说,实验成功了?”

“对啊!”

大家都反应过来。

实验用的是改造好的环状管道,里面加装了一根中心管道,中心管道内部是稳定态的氚元素。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检测一下,管道内的氚元素,磁场环境下是否会影响到引力场制造。

好多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氚元素和锂离子是分开的,而衰变对于引力制造的影响,是粒子层级的。

即便是能够影响,第一次实验就能测定到吗?

这也太夸张了吧!

现在夸张的事情就出现了,第一次实验测到的引力场强度就达到了1.19。

1.19并没有比1.13高多少,但问题的关键不是高出多少,而是实验证明了磁场环境下,中心管道内的氚元素,能够增大制造的引力场强度。

这个结论至关重要!

有了氚元素影响的结论以后,就可以对于环状管道内部进行改造,比如,加装很多条更细的管道,来增大氚元素边缘和内部锂离子的接触面积,就可以让引力场继续得到加强。

如果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让里面的控制更加精细,引力场强度就会不断增强。

换句话说,他们找到了一种增加引力场强度的技术方法!

原来稳态的引力场,强度可是固定的。

1.13,就是固定数值之一。

现在则是可以在其基础上不断增加,不止是场力强度增加,也代表研究出一种‘可调节’性的引力技术。

这完全可以用‘技术飞跃’、‘技术革命’来形容!

“强度1.19?”

“果然,一次就有发现了!”

主实验间内,姚启明比其他人更加激动,他激动中嘴角也翘了起来,“老薛不在,可惜了!”

“我一定和他说说!”

“要相信张主任啊,张主任的实验有什么问题?”

“一次,成功!”

“研究,就是这么简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