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一十七章 飞船试飞曝光,撞脸飞猪?怀特:你学到了精髓!

实际上,腾云-1型最初的设计上,有好几种推动方案可选。

包括空压电机、航空发动机,甚至是高端的离子喷射,等等。

后来全部都被否定了。

一个原因是能源、动力不搭配,腾云-1型用的是氢弹电池,可以不断供应电力,化石能源支持的推动方式,就需要不断的添加能源,会大大降低了腾云-1型的续航能力。

空压电机是以电力驱动的发动机,可以压缩空压向外喷射,为飞船带来巨大的动力。

问题是,空压电机耗电量实在太高了,氢电电池要支持引力体系,就无法支持空压电机运转。

有人建议重新研究设计动力系统,也就是制造一种完全适合引力飞船的推动机械。

这个建议当然是可以的,上级部门也正考虑组建一个项目,专门去研究这样适合引力飞船的推动器械。

问题在于,全新的动力系统,不是一下子能制造出来的。

国内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就要谈到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研发用时八到十年,调试了几年装配到战斗机上以后,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不断地修正、解决、完善,差不多用了近20年才成熟起来。

太行发动机研究最初,也是有很多航空发动机可参考的。

要研究一种适合引力飞船的动力设备,真的是全新的研究,连参考的对象都没有,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成熟,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那最低也是十年、二十年的跨度!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已有的空压电机,但空压电机就需要更多的电能

这也是刘志文团队迫切想制造大型飞船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动力难以的根本原因,还是引力飞船太重了。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和质量是呈反比的,固定推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高、加速度就越低。

引力飞船动辄一、两百吨的质量,比重型战斗机还要高出十倍,常规发动机带动的效果非常差。

当安装其他类型的动力系统,飞船就要为此进行大改装,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完成设施平衡调整,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动力系统的效果还很差……

有什么意义?

刘志文团队最终还是选择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

这个方案最简单,而且不需要投入精力,控制上也最稳定,唯一的问题就是功率太低,让引力飞船的横向飞行,最初就像是在空中划船一样。

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

即便是螺旋桨推动,加速度很低,但速度是能一点点积累的,最后的飞行速度还是很快,新闻上的报道就是这样的。

在腾云-1型试飞后,舆论上就出现了相关的报道。

网络上能看到一个个拍摄的视频,有些明显是手机拍摄的,就看到有些萌萌的腾云-1型在空中一掠而过。

有些画面拍的很清晰,能看到腾云-1型的全貌。

当然,也有慢速飞行的视频。

腾云-1型慢速飞行的视频要比快速飞行受欢迎的多,因为其胖乎乎的身材确实有些萌,再加上身后的螺旋桨推动,被一些网友戏称是‘太乙真人的飞猪。’

当一个视频出现以后,紧接着就是一个个的报道了。

《引力飞船试飞起航,代号腾云!》

《腾云驾雾,引力飞船竟撞脸神话飞猪!》

《第一代引力飞船曝光,宣告航空正式进入引力技术时代!》

腾云-1型,还是有很多看点的。

即便螺旋机驱动有些拉低档次,整体上也足以让人惊艳。

即便推动系统上还有瑕疵,研发团队内部都有些失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引力飞船代表了最高端的科技。

其他国家、机构的引力技术,还都停留在实验室范围内,而他们已经用引力技术制造出了真正的飞行器。

外界关注的不只是引力系统,‘低温核聚变’再次成为焦点。

引力技术曝光几年时间了,最初被拍到的‘神秘飞船’,上面还能看到连接地面的电路,明显是电力供应不足。

现在是大摇大摆的飞到空中,其中必定有能供应大量电力的能源设施。

“低温核聚变!”

“一定是低温核聚变电池!”

“能源技术比引力技术更高端啊!能源技术才是根本。”

“有这种能源技术,不管是航空还是航天都会有巨大的突破。”

事实就是如此。

不管是航空还是航天,最大的难题是能源,而不是技术。

“低温核聚变”可以用在引力飞船上,就能用在各类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上。

比如,卫星。

卫星功能最大受限就是能源,大部分卫星都只能依靠太阳能电池板支持。

若是卫星能安装持续高电力供给的能源装置,甚至都可以在上面安装电力武器,比如电磁炮或者激光武器。

到时候,就不止是功能性的卫星,而是具有太空杀伤力的卫星武器了。

一颗能够随意调节轨道,并携带太空武器的卫星……

想想就可怕!

能源技术用在航天器上也一样,若是航天器能够一直拥有高电能,就可以持续推进远离地球,根本不用考虑什么第一宇宙速度。

如果再配合引力技术,在太阳系内遨游都不是问题。

总之,能源问题解决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多技术难题都迎刃而解。

……

地球另一边。

腾云-1型登上报道让决策部门再次感到了压力。

能源部决议再加大对丹尼斯-怀特团队‘低温核聚变’技术研发的支持。

按照泰勒-威尔逊的建议,丹尼斯-怀特团队的第一步,就是复刻核转电测定实验,他们已经完成了。

实验团队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在好几个温度区间测定到了电力信号。

但是,下一步呢?

丹尼斯-怀特团队的研究停止了很长时间,主要就是在讨论下一步实验计划。

腾云-1型被曝光以后,决策部门对于飞船外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飞船的能源装置进行了一定的推测。

“腾云飞船和原来曝光的飞行装置很类似,能源装置都在环状管道,也就是引力系统的下方。”

“从螺旋桨、支架等位置来分析,能源系统占据的空间并不大,不能支持装配强磁场或其他设备……”

“所以,我们认为,低温核聚变可能是某种环境下所实现的自主反应。”

“有可能是磁场环境,和引力系统是一体的。”

“又或者,就是单纯的自主反应。”

“这种自主反应,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氘氚聚变,也许是一种全新的聚变,或者是,添加了其他原料。”

有核物理专家立刻反驳道,“这不可能,氘氚聚变过程中,其他元素参与反应也没有意义。”

做出情报讲解的学者没再说什么。

不可能?

新物理发展的过程中,打破了很多的不可能,原来说低温核聚变也不可能,现在几乎被确定下来。

丹尼斯-怀特和泰勒-威尔逊是参会人员。

在会议上,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听着其他人的分析,心里却有很大的压力。

其他人只是分析而已,说的正确与否也根本没关系。

他们是直接做研究。

丹尼斯-怀特团队做的研究是能源部支持力度最大的低温核聚变研发项目,甚至可以说是‘不限制经费使用’,显然是对研究给予很大希望。

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希望研究能有进展。

丹尼斯-怀特是团队的负责人,他的压力更大一些,好多人都询问他的意见,他也只能抿嘴笑笑,什么消息都不透露。

实际上,他根本无法判断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最新的情报分析,可能会对于研究有帮助,但是具体怎么做呢?

一种可能在磁场干涉下的自主反应?

现在他们的核聚变实验就是在磁场干扰下的反应,只不过没有做到自主,而会议上分析所谓‘全新的聚变’、‘添加原料’……

开什么玩笑!

氘氚聚变,还能添加其他原料?其他的元素也不可能参与到聚变反应中。

丹尼斯-怀特只感到一片迷茫,只是低温核聚变本身,他甚至都根本不想接受。

研究早就超出了知识范围,甚至是超出了想象。

问题在于,技术存在性已经被确定下来。

丹尼斯-怀特有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世界发生了改变,而自己已经跟不上了。

“唉~~~”

在回去的路上,丹尼斯-怀特不断唉声叹气,最后还是问向了泰勒-威尔逊,“你怎么看?那些分析的信息。”

“当然,还有下一步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不能再拖了。”

“否则我们可能被认为无能,总之,有些人会很不满……”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泰勒-威尔逊思考着说道,“我敢肯定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他说完只指着下方,补充一句,“我指的是这个国家。”

“如果让我说,或许,我们该听他们的?”

“你是说刚才那个群家伙?”

“对。”

威尔逊道,“他们说也可能是其他的核聚变,也可能是添加某种原料?”

“前者,我们无法做实验,但后者可以。”

“我们做的实验本来就是磁场环境下进行聚变反应,可以添加各类的元素,或者各种材料来测定,也许会有什么发现也不一定?”

“真是很棒的想法!”

丹尼斯-怀特眼前一亮,他拍着威尔逊的肩膀道,“看来你已经学到了我的精髓。”

“??”

“为了经费,不顾一切!”

怀特满眼赞赏,“反正我们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这样一来,我们的实验就会得到支持,即便是没有发现,反正也是听他们的,可以推到他们身上,就说情报分析错误。”

“呃~~”

威尔逊用力咧咧嘴,他还真不是这么想的。

下一步实验,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而能源部的分析也有道理,最少是个研究方向。

所以就试一下。

丹尼斯-怀特也同意,就这么干试试吧,唯一的问题是,会不会存在安全风险?

他把担忧说给了丹尼斯-怀特,“新物理实验方向上,研究风险很大。”

“费米实验室、核子组织……”

“你知道的。”

丹尼斯-怀特完全不在意,他笑道,“他们做的是混乱力场实验,我们研究的是核聚变,能有什么问题?”

“这根本不相关!”

“放心吧,非常安全!”

……

在试飞工作结束以后,张硕就回到了源点论研究中心,专注于理论和实验工作。

两个月后,新实验基地建造好了。

张硕也去了新实验基地,并和其他人说起研究方向问题。

实验方向有很多,主方向之前就确定下来,就是添加不同的衰变元素,来研究衰变对于引力场制造的影响。

实验可以联系基础理论并探索弱力作用。

张硕同时也想研究引力技术,最大、最重要的方向,就是研究扩大引力场。

现在实验基地刚建好,设备还要进行很多次测试,才能真正去进行主方向的实验。

张硕也想趁着机会去解决引力场的技术问题,他脑子里不断徘徊着腾云-1型飞行画面,尤其是飞船后面的螺旋桨……

忘都忘不掉!

他自认为不是完美主义者,但引力飞船的驱动确实是个大问题,若是能研究出扩大引力场的技术,再增强引力场强度,动力系统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为此,他还建立好了任务——

【任务四】

【研究项目名称:可应用的引力场范围增大技术(难度评估:B)。】

【进度:20.831%】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60。)

“200科研币任务?”

“果然!”

“难度不高!”

张硕对此有心理准备,因为研究已经有方向了。

只要增加媒介材料的密度,就能够扩大引力场的范围,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直接应用,因为媒介材料的密度增加会给管道带来压力。

其他的是引力研究团队,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密度增加并不能让引力场大范围扩张。

如果只是小范围的扩张,应用效果就差很多,还抵消不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么简单的研究……”

“设备测试过程中,就差不多能完成了吧?”

张硕已经期待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