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飞行器设计,张硕:我不是来挑问题的!

弱力,是最难通过实验接触到的基础力。

常规物理对于弱力的研究,都是通过信号、能量、辐射粒子等进行数据分析,来推测某种现象中存在热烈的作用。

新物理方向的研究也在走同样的道路。

弱力对于实验的干涉作用,直接体现在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上,包括混乱力场转强力的波动值,包括黄金制造中元素裂变的波动。

等等。

等无法进行直接研究,只能通过数据进行判断的时候,要对弱力增加了解就很困难。

系统上的s级任务,是研究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而波动偏差的直接原因就是弱力的存在。

S级任务,需要的科研币太多了。

张硕非常希望能够完成研究,就能以此增加弱力对实验干涉的理解,但即便把所有的科研币都投入进去,也只是增加一些进度,距离完成还差几千个科研币。

“慢慢来吧……”

研究必须要一步步推进。

张硕心里还是非常期待的,他有一种预感,针对弱力的研究肯定能够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那甚至可能是想都想不到的领域。

后续几个月时间里,生活相对平淡,平日里就是待在研究中心,又或者是苏东大学,和其他同事一起工作、讨论。

张硕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朝九晚五,确实很不错,生活显得非常轻松、悠闲,没有什么压力,也不需要到处去奔波,又或为研究担忧。

四个月后,又有新的事情找上了门。

一位高级别老师联系到张硕,希望他能参与引力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工作。

“不是有专门的团队吗?”张硕有些不解。

高级老师开口道,“设计和初期调试已经卡了两个月。”

他的语气有些不满,“核心技术都有、都没问题,但整体设计卡住了。”

“我刚从那边回来,发现连氢弹电池的电力输出调试都没做完,进度太慢了……”

张硕一听就明白过来,是不是研究团队的进度慢,而是好多关注项目的人都等不及了。

他们希望速度越快越好,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氢弹电池支持的飞行器升空。

针对一项全新技术支持的飞行器设计和技术测试来说,几个月时间根本不算什么,只是设计也许就要半年、一年都不多。

因为是新技术,大家都没有经验。

两项尖端技术的结合,只是协调性处理上都不容易。

张硕没有多说什么,他还是决定去转一圈看看,因为他对于引力飞行器也很感兴趣。

引力技术、氢弹电池,都是他带队完成的研究。

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制造引力飞行器,绝对可以颠覆航空航天的技术逻辑。

第一台引力飞行器,意义确实是非常重大的。

……

引力飞行器研发基地,是处在一个原来的战斗机基地中。

基地里有很多的实验间、设备,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但因为技术逻辑完全不同,还是要定制和运送很多新的设备,也需求一些了解技术的专业人员。

比如,引力技术研究团队。

比如,佟智国团队,他们更了解氢弹电池。

佟智国没有亲自来,他还要继续主持氢弹电池的后续研发工作,吕崚则是率队过来,作为氢弹电池技术组参与到工作中。

张硕是和军方的赵老师一起来的。

赵老师是基地的常客,军方非常关注引力飞行器项目,来到基地直接就带着张硕走了进去。

在进了正门以后,就看到旁边一间屋子正在开会。

推门而入。

房间里的人都看了过来。

张硕扫了眼发现吕崚也在,其他还有几个脸熟的人,其他就都不认识了。

孟志林是项目总负责人,他见到赵老师和张硕,马上热情的迎了过来,“赵老师,张院士,请进、快请进!”

“不打扰吧?”

孟志林不在意道,“我们正在研究电力功率的协调性技术问题,张院士你来得正好,可以在技术上给我们指点一下。”

他说的只是客气话。

氢弹电池和引力技术都是张硕的研究,但引力飞行器的设计制造,牵扯的是技术协调性问题。

现在谈的电力功率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把氢弹电池释放的高功率电力,稳定输出到各部分需求部件,包括复杂的引力装置、雷达、电子系统等等。

其中难点在于电压控制,电力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氢弹电池的输出功率很高,常规来说要依靠变压设施才能转化,但限制的引力飞行器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空间,使其进行稳定的转化,就需要把大型变压设施进行压缩。

引力制造设备的要求最为复杂。

有的部分需要超高的电力,同时电力还需要保证稳定,以便保证强磁场的稳定运转,技术设计和控制才是最难的。

进了会议室以后,张硕就坐在一旁听着内容。

各小组的报告都和电力的研究有关,其中有很多专业性的内容,但大致还是能听明白的。

张硕带着思考建立了个设计研发的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满足引力飞行器需求的氢弹电池输出电力控制技术(难度:C)。】

【进度:0.332%。】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00。)

“难度不高啊?”

“只有C级。”

100点科研币需求的研究,难度确实可以说‘不高’,但技术性研究任务的难度,本来就低于理论研究任务。

任务内容是电力技术问题,研究本身没有不可突破的屏障,而且各部分技术都非常成熟。

没有创新性研究的情况下,任务难度能达到C级,相对来说,就已经很困难了。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对会议内容,尤其是各小组报告以及讨论的问题听的更认真了。

碰到一些不太理解的问题,他还会小声问向其他人。

这个过程中,任务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C级的设计性研究,利用系统任务去完成确实不难。

等会议结束以后,李老师就让其他人去忙,他则带着张硕到基地各处看看。

大致的看过一遍后,就一起来到了氢弹电池实验间。

现在主体的工作就是围绕氢弹电池展开的,电力输出相关的设计讨论,目的也是为了让氢弹电池能够进行稳定的输出。

氢弹电池已经处在运转中,会场外源源不断的输出电力,好几个工作人员都在不断测试各端口的输出情况。

“怎么样了?”李老师关心的问道。

有个工作人员开口道,“各个端口还是不稳定,主要是变压控制装置太小,电力转换上有些不稳定。”

“主要的几个端口,输出的电力也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张硕则上前和工作人员谈起来,他问的都是和输出控制部件相关的问题,了解的是整体上怎么进行电力控制。

在得知了部件大致情况,任务进度又有了不小的上涨。

当天赵老师关心了下工作就离开了。

张硕则是留了下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引力装置以及氢弹电池的技术协调性问题。

技术协调性,包括电力、端口对接等多方面问题,最主要还是研究引力场是否会对氢弹电池的运转造成影响。

飞行器的设计上,很难把引力场和氢弹电池分开,氢弹电池也肯定会受到引力场覆盖,才能不受地球引力影响。

但是,引力场是否会影响到氢弹电池的运转?

这是个不确定的问题。

引力场必然会影响到氢弹电池内部离子物质的运转,尤其是开启的一瞬间,骤然改变的力场,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内部粒子物质是一方面,氢弹电池的其他部分也可能受到影响。

张硕就是过来解决技术协调性问题,以保证飞行器的运转更加稳定。

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张硕也挂着个‘技术总顾问’的头衔,也成为了飞行器研发团队名义上的二号人物。

一号人物是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孟志林,他全权负责飞行器研发方方面面的工作。

三天后,又是新一次会议,主体内容依旧是氢弹电池输出的电力控制。

在两个技术组长发言后,孟志林根据研究和测试内容交代起工作,“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功率,来保证……”

“等一下。”

张硕忽然开口打断了孟志林的话,随后道,“孟工,我觉得这一部分设计还是可以修改完善,不用刻意去降低功率来实现……”

所有人都看过来。

张硕站起来走向投屏上的图像,拿起指挥棒指着一个位置,讲解道,“这一部分,能用截住电流的方式来解决。”

“这里,可以特别甩出一条导电,来保证安全性。”

“这个位置,增加导线环绕的圈数以降低电压……”

“在输出端部分,安装一个小型的稳压器……”

其他人听着不由得眼前一亮。

张硕所说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说,其他部分也需要修改设计。

孟志林决定降低功率是整体上的考虑,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张硕针对一个问题拿出了解决方案,但也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的设计都需要修改。

设计研究,好像变得更复杂了?

张硕也清楚这个问题,他说完了解决方案以后,继续开口道,“我人每一个部分都要重新审视,并针对去修改。”

“电力设计上,最好是能拿出最佳方案,才能让引力以及其他设备,能够以最稳定的状态运转。”

孟志林听着凝住眉头。

各个部分的设计都重新审视,好多订好的方案就都需要修改,他们之前所做的工作,大部分不就失去了意义?

“这个……”

孟志林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满。

他思考了好半天,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听到其他人的讨论声,“有些地方确实要改。”

“我之前就感觉设计的不太好,有些地方为了稳定降低了功率,功率降低不就代表性能降低吗?”

“明明能装更好的设备,只能为此降低要求……”

“也没办法啊,现在是为了保证第一台飞行器稳定起飞,而不是要设计出什么高端的飞行器,有什么需求后续可以再研究。”

“重新来一遍,一个月白干了……”

“张硕教授都在,还担心什么?”

有些话说进了孟志林的心里。

现在的工作是为了保证第一台引力飞行器稳定起飞,最好是能稳定飞行,而不是要设计什么超高技术的飞行器。

上级部门这么关注,催的这么急,最好是能快速完成设计,制造出能稳定升空的飞行器。

至于一些技术缺陷……

根本不重要!

如果要制造性能优越的飞行器,可以后续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研究。

飞机,不都是一代代更新的么!

孟志林心里也很不爽。

引力飞行器的工作是他来负责的,张硕才来就提出‘各部分重新审视工作’的建议,还有一大堆支持的声音。

这感觉就像是被夺权了一样,后续工作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张硕的?

总要有拍板决策的人!

在听着大家的讨论之后,孟志林还是决定采纳张硕的意见,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

“既然张硕教授有建议,就先听他的……”

他真想着。

等会议结束以后,孟志林和张硕一起来到了氢弹电池实验间,查看各部分的工作。

张硕仔细看了一下以后,就让工作人员围绕氢弹电池建好的电力设备都拆开,边查看内部构造的同时,也说出了一大堆问题。

有一些问题是材料上的,有一些问题是设计上的。

这些都是确定的设计方案,才会制造安装上去。

当被指出一系列问题后,就肯定要重新制造、修正、组装,也让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我们要对电力系统整体进行重新的设计。”

“整个设计要完善,各部分都要更加精细,最后在整体上进行安装测试……”

“这样才不会有问题。”

“否则,内部一个小问题可能引来调试上的大问题,后续再想调整就太难了。”

张硕对孟志林解释道。

孟志林心里是非常不满的,因为他是研究的总负责人,已有的设计都是他敲定下来的。

现在全部都要重新设计修改,等于全程否定了他的工作。

即便只是一个电力控制系统,也同样让他感觉很不舒服,他没忍住当场说道,“张院士,有一些设计已经敲定了,如果再返回重新设计制造,还需要工厂来配合,要耽搁很长时间。”

“你也知道,上面催的紧……”

“孟工。”

张硕严肃认真的说道,“我不是过来挑问题,而是希望能把设计做好。”

“只是一台飞行器,最重要的是稳定升空,但内部设计上能做好,为什么不做好呢?”

“而且,这并不耽搁时间,每个部分的设计重新审视修改,后续检测调试就不会有大问题。”

“否则,测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孟志林反问道,“现在都重新弄一下,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测试还是那样呢?”

他并不是特意反驳,心里是真这么觉得。

氢弹电池高功率输出,稳定电力体系是很复杂的。

就像是制造一台精密的设备,因为设备构造非常复杂,知道出来以后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调试解决。

调试所需的时间,往往比设计制造过程还要长。

面对孟志林的质疑,张硕认真道,“我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百分百没问题,但重新设计后,必定会大大压缩调试时间。”

他说的非常肯定。

孟志林和张硕对视了好半天,最终也只能点头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