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航空技术逻辑,彻底改变!

‘核转电’技术实验的推进速度很快。

一个接着一个的实验,设备输出功率从120兆瓦,提升到了300兆瓦以上。

每一次实验都会对于上一次进行总结,和以往的实验进行对比,并采纳对研究有益的设计,带来的提升也是非常直观的。

研究团队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设计,把输出电功率提升到极限的程度。

极限,也就是再往上提升就非常困难了。

这个时候,研究可以说就告一段落。

核转电技术实验的研究,还是由佟智国负责,上级部门还派来了很多电力领域的专家。

在又一次实验之后,基地迎来了新一批人员,是李老师带来的专业人员。

其中有机械专家、动力专家、能源专家,等等,还包括引力技术项目组的研究员。

他们都是过来参观了解核转电装置,以此来设计制造低温核聚变-核转电电池。

低温核聚变-核转电电池,也可以称之为‘氢弹电池’,就是实验的核转电技术装置,了解实验相关信息,了解实验设备的详细情况,就能以此进入设计制造阶段。

当氢弹电池进入设计制造阶段,要考虑的内容就不止实验这么简单,要配合应用技术来设计,还要考虑安全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控制性等等。

直白来说,要配合引力技术来应用。

氢弹电池制造出来以后,通过验收就可以和引力技术相结合,制造出第一台引力飞行器。

这是非常重大的决策,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会是个重大标志!”

李老师精神振奋的说道,“第一台引力飞行器,代表着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迈向了新的领域!”

“就像是蒸汽机引发第一次科技革命,引力飞行器将会彻底改变航空航天的技术逻辑。”

技术逻辑,必定会被改变。

氢弹电池制造出来以后再和引力技术相结合,就是理想中最完美的飞行器。

它的出现,会让传统的航天发动机,再包括各类火箭发动机都失去意义。

引力飞行器、引力战舰、引力飞船,将会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主流,其技术性能也会远超传统的飞机以及航天器。

这主要是因为引力技术为基础的飞行器,本身已经摆脱了地球引力的影响。

地球表面飞行时,阻碍飞行的只有空气而已,其设计逻辑和传统的飞机已经截然不同。

各类型的飞机,都会像鸟儿一样长着一双翅膀,飞机需要依靠翅膀带来向上的推力,来维持平稳或向上飞行。

航天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有很大一部分,都作用在让飞机不下落或动力上升上。

这大大限制了飞机的速度和灵活性。

引力飞行器就不一样了,因为本身已经摆脱了地球引力,根本不再需要翅膀来维持,需要考虑的只是对抗空气带来的阻力。

飞行器的加速度,速度,灵活性都会因此得到大大提升。

氢弹电池,是一种可持续释放强电力的能源装置,飞行器的航行距离不再会受到限制。

速度快,灵活性强,外形设计自由,再加上动力不受限,完全可以碾压传统飞机。

这样的飞行器,只是想想都令人激动。

很多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老师带来的专家组参观实验装置的时候,佟智国还说起了氢弹电池的另一大优势,“相比航空发动机来说,构造简单的多,样机制造出来只要性能稳定,一般来说,就不会出问题。”

这让专家组的人都很惊讶。

其中有专门为氢弹电池而来的学者,赶忙问道,“也就是制造出来后,只要通过初步测试就可以安装在引力飞行器上了。”

“对。”

佟智国很确定的点头,“测试也很容易,点火以后持续稳定的输出电力,持续个几天、十几天,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氢弹电池,不是航天发动机,和核反应堆有些类似。”

“核反应堆(核裂变)稳定燃烧起来,不考虑能量转化,不考虑辐射问题,当然也就不需要检测了。”

这样一解释,其他人也都明白过来。

好多人来之前还想着,氢弹电池会非常的复杂,因为牵扯到核聚变的控制,想想托卡马克装置都让人头皮发麻。

即便是低温核聚变,常规来想也会非常复杂。

竟然和核反应堆(核裂变)类似?

核反应堆,说白了就是一定丰度的原材料,放在一起进行点火就可以了。

中途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一下反应强度。

难道低温核聚变就是把氘氚元素混在一起让其自发反应?

这不可能吧!

如果核聚变那么容易维持住,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研究了。

这些专家们并不知道低温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他们只是过来参观实验基地,了解氢弹电池的装置设计而已。

至于反应原材料,他们是接触不到的。

调节材料,更是严重保密内容。

……

地球的另一边,信息中心已经和能源部进行沟通。

能源部非常重视低温核聚变的问题,即便只是猜测性的内容,但也是根据情报分析得出的结论。

他们内部召开了会议,又把消息上报给了一号决策人。

一号决策人找了专门的人员了解情况,然后决定签署命令支持低温核聚变研究计划。

就像是信息中心官员的想法,只要有可能就必须要支持,低温核聚变的诱惑太大了。

低温核聚变和核转电技术相结合,就可以远远不断的输出高电力,再结合引力技术……

不可想象!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必须要支持研究而第一步就是支持丹尼斯-怀特团队。

丹尼斯-怀特团队研究的是托卡马克核反应堆,他们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能源部。

能源部有权继续支持他们的研究,却没有权利支持一项从未有过的技术研究。

这项技术研究,未来牵扯的经费数量可能会很高,就必须要多方进行讨论才能决定。

多方讨论再作出决定,又可能牵扯到高经费,决策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上报了一号决策人以后,有了第一决策人的签字,一切都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一号决策人签字以后,消息马上被发布出去,顿时有媒体记者做出了报道。

《一号决策人签署新命令支持低温核聚变项目!》

《颠覆科学的技术研究,竟然通过了!》

《低温核聚变,是存在还是想象?》

国际一片讨论之中。

在国际核聚变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大堆专业学者否定的声音,“竟然会批准低温核聚变项目?疯了吧?”

“一号决策人,果然是完全不懂物理!”

“他们是搞政制的,是纯靠想象支持物理研究吗?”

“低温核聚变根本不存在,只是个30多岁的孩子,提出的概念性技术而已!”

“这实在太荒谬了,纯粹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其中也少不了酸溜溜的声音,“我们必须承认,丹尼斯团队干的不错,他们竟然忽悠了能源部,忽悠了一号决策人,以此拿到了高额经费……”

“丹尼斯团队可以继续展开研究了,而我们,这群正直的人,就只能暂停实验。”

“他们的能力不是独一无二的,但想象力是。”

其他能源部支持的核聚变研究团队确实很酸。

他们的研究都暂停了。

本来大家一起暂停也没关系,反正情况已经如此了,结果丹尼斯-怀特的团队获得了更大的支持?还是以一个离谱到家的说辞,拿到了高额的经费。

“不是恢复?”

“是进行新的研究?”

“怎么可能!”

“怀特这家伙怎么可能相信低温核聚变,他就是以这种说辞要拿到经费而已。”

“他是项目负责人,有了经费以后做什么研究还不是他说了算。”

“能源部的人懂什么技术?那些官员懂什么?做什么研究,忽悠几句就过去了。”

有些同行猜透了丹尼斯-怀特的想法。

丹尼斯-怀特完全不以为意,他当然不会承认,反倒不断强调低温核聚变,“那就是我们要做的研究。”

“这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新物理,什么都有可能,连引力都可以制造,低温核聚变又算得了什么?”

他言之凿凿的说着,心里却想着继续常规实验。

泰勒-威尔逊的想法不同,他认为托卡马克核反应堆已经没了前途,可替代性的技术有什么好研究的?

低温核聚变是他的想法,他是真希望做相关研究。

威尔逊也是丹尼斯-怀特团队的一员,宣传低温核聚变的时候,他和怀特站在一起。

现在已经拿到了经费,他的心思和怀特就不同了。

经费拿到手,谁不想做自己想要的研究呢?

他希望能说服怀特。

……

张硕看到低温核聚变相关的新闻,就只是微微一笑,完全当八卦娱乐来看。

他们的实验进展非常顺利,氢弹电池已经进入到设计制造阶段。

设计制造和实验不同要考虑的因素更多,甚至还要考虑引力技术的应用需求。

张硕对此也非常期待。

但是他并没有参与后续的工作,不管是氢弹电池的设计制造,还是和引力技术相结合制造引力飞行器,都是专业人士的工作。

他已经回到了苏东市。

长时间出门在外,丢开研究回到苏东,当然要好好休息几天,也好好陪陪李刘双月。

在结婚以后,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多。

张硕一休息就是半个月,随后才去了一趟苏东大学,然后就回到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在进入自己的办公室以后,他耐一下心思整理起了过去几个月的收获。

实验、技术,都是附带的部分,也不需要多去关心。

理论,才是需要重视的。

元素抗性实验,再包括核转电技术实验,也带来了理论的积累和任务进度的提升。

S级任务,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也有了一定百分比进度的提升。

这让他对于弱力的理解加深了。

同时,也发现了原来理论理解中的问题。

元素抗性!

他对于元素抗性的理解,一直都认为是散发一种特殊的强力场,可以促进核聚变反应的产生。

当对弱力的理解更深入以后,张硕发现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促进核聚变反应的不是强力,而是弱力。

强力,对于核裂变的作用更大。

弱力才能促进核聚变。

“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本身就是强力场的作用。”

“混乱力场实验出现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强力环境提升,元素更容易发生裂变,而不是聚变。”

“裂变和聚变,是逆反应,不可能都是强力支持。”

“弱力,作用于粒子碰撞的一瞬间,其原理机制一直都只有理论解析……”

“弱力环境的增强,才更有可能促进核聚变发生,其机制原理是让粒子接近就能发生反应。”

虽然理解上是这样,但弱力究竟如何产生作用以及促进聚变反应的机制,还只能简单去推测。

其中的原理可能非常复杂,甚至涉及到不能理解的内容。

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元素抗性促进核聚变发生的机制,弱力一定起到了主要作用。

“或许,强力也有作用,不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即便是正面,也不可能赶上弱力……”

“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内部出现一种趋于转变强力、弱力的复杂混乱力场,两种力共同产生作用。”

“甚至是,本身就是有转变趋向的混乱力场作用?”

张硕思考着有些头疼。

理论是技术的基础,而理论研究比技术要复杂的多。

发现元素抗性和弱力存在很大关联,再加上混乱力场弱力的作用、黄金制造中弱力带来的偏差影响,感觉新物理方向上,弱力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偏偏,弱力的研究非常复杂,它不像是电磁力、引力,又或者是强力,都能有明确的表现,并针对性的进行实验研究。

每个研究都相关,同时,都只能根据结果做‘边角’的分析。

这才是最头疼的。

“要怎么去针对性的研究弱力呢?”张硕认真思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