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能源技术,原材料免费?

会议是在一座政务楼的小会议室中进行。

张硕抵达会场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了,他扫了一眼,发现没有认识的人,就很低调的找了个后排的位置先坐下。

前面几个说话的学者很快就注意到了张硕。

“是张硕啊!”

“张硕来了。”有人朝后面喊了一声,几个学者就呼啦啦的过来了。

张硕也和来人认识了一下。

其中有来自科技工业局旗下项目的学者,有的是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负责人,还有能源局、核物理结构等领域的顶尖学者。

有的已经非常有名气,有的则是没什么名气,,但也只是因为研究是保密性的,没有公开而已。

现在能来参加会议的,都可以说是最顶尖、最重要的学者。

不过和张硕相比也不算什么,因为他本身就是最顶尖的学者,他的数学、物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而源点论的基础支持已经得到了验证,有些理论开始实现技术转化。

这样的成就,当然是学术领军人物,即便是在顶尖学者群体中,用出类拔萃来形容都是谦虚了。

这次会议,针对的就是张硕和高晓明一起提交的能源技术报告。

他们是主要报告人。

来参会的学者,知道的消息也可能跟技术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刚才他们闲聊也了几句。

张硕来到了会场,却没有人主动发问。

这主要是因为会议内容具有保密性,不知道消息讨论几句还可以,主动询问当事人就有些过了。

但好多人心里是有猜测的,能源技术还能是什么呢?

核聚变?

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有些人则认为不是核聚变,原因很简单,核聚变技术再重要,似乎也和张硕没有关系。

几个人围住了张硕,坐下来谈起了一些科研话题。

有些人对于源点论很感兴趣。

从事过核电站工作,并一直致力于研究核电技术的张辉教授,就开口说道,“张硕教授,我研究过你的基础力关系模型,后来就在想一个问题。”

“既然四大力存在共通性,那么弱力是不是能和电磁力联系在一起?然后,以某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为材料进行核裂变反应?”

张辉说着补充道,“这样一来有很大的好处啊,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损失一个中子就能变成常规元素,那么反应的废弃物就不会再具有放射性。”

张硕听的都有些发愣,他顺着思考一下,若是能够实现,听起来确实很美好,直接解决了核裂变的放射性危害。

“但是,没必要吧?”

张硕笑道,“这么复杂的过程就是为了废物不具放射性?实现的过程就已经制造出了足够多的热量,就不需要再进行核反应了。”

他说完继续道,“张辉教授,其实你这个想法也是理论理解偏差了。”

“电磁力和弱力具有共通性,其直接表现可以去看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两者共同制造出了混乱力场。”

“如果从共通性的角度研究电磁力转化为弱力,很难、很难,因为热力是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种具有覆盖性特性的场地,像是引力场、磁场,电磁力对弱力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也是消解、加强关系,等等。”

张辉听罢,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顺着想一下,也知道是天方夜谭。”

“你刚才说消解或加强关系,说的是弱力的增强、减弱?那样是不是会发生核反应?”

张硕点头道,“可能会吧,这方面暂时只能畅想一下,我还没有研究过电磁力和弱力的关联。”

张辉和张硕聊了几句以后,下一个是凑的很近的钱佳伟。

钱佳伟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年纪听起来已经不小了,但在这里可以说是第二年轻的。

他是能源局所属科研机构的主任研究员,能源有关的物理研究有很多成果,还率队做前沿性的科研,可以说是能源局学者中的一号人物。

钱佳伟又凑近了一些,说道,“我也研究过基础力关系模型,我就在想一个问题。”

“这个理论框架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充实,可能会论证物理学各个方向,那么是否能以此基础去论证核反应,比如核聚变?”

“我的意思是说以新的方向进行论证,可能会让我们找到控制核聚变的新方法?”

他的意思是现有的方向和技术,很难对核聚变反应进行控制。

如果有一个新的论证角度,是不是就能研究新的技术,来实现核聚变反应的控制。

张硕想了想说道,“也许可以吧,但因为对核聚变已经有了解了,而且也有不少的实验、技术,想研究出新的东西很难。”

钱佳伟点头,继续问道,“张硕教授,你对热电效应有没有研究?有没有考虑完善这方面的理论机制,我的意思是,从技术力关系模型的方向出发……”

他解释道,“我正在研究相关的理论机制,并希望能够找到转化效能更高的材料。”

“这样一来,就能让核电池有更大的应用可能。”

张硕抿着嘴沉默了一下,苦笑道,“钱教授,我可不是全知全能,热电效应只是知道原理而已。”

“好吧。”

钱家伟也并不在意,他感兴趣的继续问道,“那么从理论出发,是否能找到一种主动转化电磁力的方法?”

“主动转化电力?”张硕有点儿不明白。

“四大力具有共通性,也就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我看过电磁力、引力的关联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数学模型。”

“如果能对于模型求解,也就代表可以以电磁力制造引力,对吧?”

张硕点了点头,认可了钱佳伟的话,同时高看了对方一眼。

电磁力、引力的关联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即便研究已经正式对外发布,但真正去看论文了解内容的,一般都是理论物理领域的学者。

钱佳伟竟然能看懂论文,并且对内容有了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钱佳伟继续道,“既然电磁力可以转化为引力,那么是不是能有一种技术联系,其他三种基础力去转化为电磁力?”他补充道,“我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因为一直在研究热电效应、核电池,若是能转为电磁力,可能就是一种发电技术,又或者是电池技术。”

张硕认真的想了想,还是道,“我还真没有朝这个方向考虑过,因为人为制造、人为控制就只能是电磁力。”

“所以研究都是从电磁力出发去联系其他力。”

“反过来……”

“也许是个不错的研究方向吧!”

……

张硕和几个人一起聊了一阵儿,会场的人也越来越多。

等领导组到来以后,会议就正式开始了。

张硕、高晓明都是坐第一排位置,他们一起提交了能源技术报告,也会是会议的主要报告人。

领导组的一位老师开口对会议进行了介绍,说明是研究一份新的能源技术议案,并强调了议题的重要性。

最后还重点说了一句,“这次会议主要是让大家一起判断技术的可行性。”

如果技术被认为是可行的,那么就会有二次会议、三次会议,也就会变成研发项目。

不可行,自然不用多说了。

会邀请顶尖学者到来,目的就是让他们对于能源技术进行判断,毕竟领导组是不懂复杂学术问题的。

最先上台做报告的是高晓明,他最开始就对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进行了大致介绍。

在介绍的过程中,他还提供了一些申请到的实验数据。

虽然数据内容并不多,但只是说明技术也足够了。

后续则是说明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的控制以及影响。

在高晓明介绍的过程中,场下不少学者都非常震惊,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技术。

原子核、核力、拆分?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原子核打散成质子和中子,可以理解为核裂变的升级版本?

等高晓明讲完了以后,场内就出现很多讨论的声音,“我们还有这种技术?”

“原子核核力拆分?把一个原子直接打散,这么高端吗?”

“好像是张硕教授理论知识的研发,已经研发出来了?有技术了?”

“这也太先进了吧!”

“想都不敢想……”

不少人都看向了张硕,他们实在为高晓明说的技术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技术已经高端到有点科幻色彩。

领导组的人则都是笑眯眯的,他们对学者们的反应并不意外。

他们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也有同样的反应,还有几个领导去过佟智国团队的实验基地,亲眼看了实验过程后,才相信有这样的技术。

现场的讨论声持续了有几分钟,主持会议的老师把声音压了下去。

然后,就是张硕上台做报告了。

当张硕站起来的时候,整个会场安静下来,他顿时变得全场瞩目。

有些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说,之前只是在新闻上看到过,现在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

“太年轻了!”

“感觉就像是个学生,而不是什么顶尖学者。”

“这么年轻,已经有这么多成果,未来几十年都会是国家科研方向的顶梁柱啊!”

张硕表现的镇定自若。

他拿着一份报告走上了台,然后开口说道,“刚才高院士已经对于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做了说明。”

“我们提交的能源方案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下面我来说明一下理论和数据支持问题。”

“理论支持,要说明的首先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的传导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反应怎么样维持以及是否会扩大效应。”

扩大效应,也就是反应的物质释放的场力或热量影响到其他物质,进而让其他物质也出现核力反应。

那么控制就会出现问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

张硕继续道,“场力的维持和扩大效应,和粒子状态以及能量强度有关。”

他在白板上写了几行列式,并说明道,“这就是传导效应列式,来看这几个参数,只有粒子活跃度以及密度达到这个需求,才会具有传导性。”

“只要一个参数低于要求,那么就不具有传导性。”

这就好像是一根火柴无法点燃木块一样。

火柴燃烧持续的时间很短,木块还没有被点燃,热量就已经消散了。

只有各参数达到需求数值,超过传导性的临界线,反应才会进行传导并产生连锁效应。

张硕简单介绍了一下以后又写了几行列式,让台下的学者们能看的更清晰一些。

他继续讲道,“从理论上来说,维持反应和具有传导性,参数需求有一个阈值区域的。”

“只要把反应强度维持在这个确实区域里,那么就是安全可控的。”

后续他又做了一些介绍,就只是大体的说明了一下,因为很多内容牵扯到了保密性问题,不能全部都说出来。

来参会的学者们,知道大致原理就可以了。

在谈过传导性问题以后,张硕又谈起了其他理论支持内容,牵扯的就是控制和安全性。

控制,也就是以现有的技术可以对反应进行持续控制,中途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技术壁垒。

安全性,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传导性问题牵扯的就是安全性。

之后张硕开始说明技术的优势,并把计算后的数据一一列出来,“优势有很多,首先就是原材料极为低廉。”

“我们可以使用单元素物质作为原材料。”

“第二就是污染核反应,这是一种全新的核反应,但只有反应的过程中,内部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废弃物是不具有放射性的。”

“第三,稳定,前面已经对稳定性进行进行了介绍,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最后一点,效能极高。”

他说着操作了一下电脑,把计算好的数据列表放到荧幕上。

“这些数据是对效能的说明,也和前几个优势有关。”

“我们以单质锂作为反应材料,根据理论计算,其反应效能是核裂变反应的二十倍以上。”

“从计算数据来看,以新技术支持100万千瓦的电站,每年只需要耗费30到50吨锂。”

这个数据说出来,顿时让现场一片哗然,就连领导组的人都很震惊。

一年,30到50吨?

这种原材料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张硕的话还没说完,他重新走到讲台中间,继续道,“原子核核力拆分,是把原子核拆分成质子和中子,那么显然,元素周期表中越靠后的元素,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就越高。”

“比如,铁,可能会是锂效能的几十倍。”

“那么可能一吨重型元素,就能够维持100万千瓦电站一年所需,当然具体数据还要实验来研究。”

不少人听罢都咽了咽口水。

一吨?维持一年?

如果是一吨的铁,根本就不值钱,原材料成本还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换成是单质碳,地球表面到处都是,免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