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世界,会因此而改变!

当今的国际社会,能源就是最重大的问题,没有之一。

能源也是支持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

如果不能解决最基础的能源问题,哪怕研究的技术再高端,应用方向上也会严重受限,往往越高端的技术,对于能源支持的要求就会越高。

引力制造技术,就属于对电能需求极高的高端科技。

高晓明提出的‘能源装置’,让张硕思考着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一直在做理论和实验研究,从来没有考虑过应用技术和能源问题,强力拆分、原子核核力拆分的实验,都是佟智国的团队在做,而后续考虑也是军事应用。

现在高晓明提出来,他仔细思考一下,确实是可行的。

原子核核力拆分,有点像是核裂变的升级版本,利用其来制造能源装置,马上就能想到很多的优势。

第一就是原料极为廉价,却具有超高的制造能效。

即便只是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三位的‘锂’的来进行核力拆分反应,单位质量制造的能量值也比常规核裂变高二十倍以上。

第二就是,对比严重核污染的核裂变反应,原子核核力拆分的污染度极低,其反应过程中并没有自然放射性元素参与,放射性不可持续。

还有,相比中子、质子的强力拆分,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稳定性要强很多,控制起来就更加容易。

当然,控制还是最重要的。

相比常规核裂变反应,原子核核力拆分控制更难一些,因为是场力作用的核力拆分,而不是概率性的粒子碰撞,反应材料会以极快的速度消耗。

想要维持能源供给,也就是让反应不断进行,就像是‘烧煤炭’一样,必须不断的填充材料。

张硕和高晓明讨论了一番,很确定的说道,“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有很多的优势。”

“我觉得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进行研究,能制造出以此技术支持的能源装置,甚至可能让国内的能源问题迎刃而解……”

这个评价相当高了。

高晓明也激动的点头,他的激动是因为张硕的肯定。

实际上,科技工业局内部已经有很多专家在讨论了,但他们并不确定是否可行,主要是因为原子核核力拆分的原理复杂,并不像是核裂变那么好理解。

对于理论的理解不深入,他们自然就不敢判断技术是否能应用在能源制造上。

现在确定下来了。

当想到能掌握一项全新的、拥有巨大潜力的能源制造技术时,高晓明都忍不住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就开始着手研究。

这可实在太重要了。

科技只是应用,能源才是基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现代战争大部分都和能源有关。

亚洲西部是战争频发的地区,为什么呢?因为石油就是黄金。

如果那里没有石油,就只是一片干枯的荒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会关心那里有什么冲突。

国内的情况来说,最缺少的就是能源,因为国内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低,大部分消耗的能源都需要进口。

为了不受到能源的限制,好多发展战略都和能源直接相关。

如果能出现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能源技术,国内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投入去做研究。

……

项目组的忙碌持续了半个月时间,但忙碌似乎没有尽头,还是经常会有领导或专家组到来。

同时,实验资料也提交了上去,上级部门也批准进行实验成果的发表。

实验成果发表在了国内的《理论和应用物理》杂志上,《理论和应用物理》杂志的英文版,也被收录在SCI期刊中,放在世界范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项目发表的实验成果只有中文版,并没有发布英文版本,理由已经想好了,就是国际并不认可《源点论》,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没有必要发表英文版本了。

这是例行式的发表。

在论文发表的问题上,上级也进行了一定的考虑,项目组的成果并不怕被人知道,实际上,也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的保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事情,如此惊人的发现一定会被人知道,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绝对的保密是不存在的。

项目组的成果论文上,并没有明确的数据,只是从理论和实验层面上,说明发现‘引力场’。

至于‘引力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就没有具体的信息了。

在成果发表以后,马上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学者群体中,好多物理学家们还是更倾向于迈克-约尔的理论,他们的想法和国外学者是一样的。

哪怕张硕团队宣布发现了引力信号,很多人心里也是带着疑问的,就像是高能所的研究员们,乃至于吴建宁,都还要过来问一下张硕。

现在项目组发表起了新成果,宣布在实验中制造出了引力场,能够引起多大轰动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坚定认为迈克-约尔理论正确,不相信基础力关系模型的学者们,心里的想法都产生了动摇。

最具有代表性的,杨海峰。

杨海峰的研究领域是粒子标准模型,他一直负责cns合作组的事务,自然更倾向于迈克-约尔的理论。

在高能所举办的理论物理会议上,杨海峰就和张硕有过争论,他坚持自己的观点,非常推崇迈克-约尔的理论。

后来上级否定了迈克-约尔理论的研究方向,杨海峰我感到非常的不忿,他认为学术不应该有国界线。

自此,杨海峰就沉寂了,他好像是提前退休了一样,不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就只是投入到教学工作,甚至多还开了一门物理课程。

杨海峰得知张硕的项目组制造出引力场,心里感到非常的震撼。

如果消息是真的,可不只是代表技术力关系模型的正确性,代表源点论基础得到了验证,还代表项目研究出了一项可能在未来转为应用、能改变世界科技的尖端技术。

当一项理论跳过了验证阶段,直接研究出了技术……

什么相信不相信,还重要吗?

杨海峰一时间都感到迷茫,他和好几个同事交流这个问题,结果每個人都确定源点论方向的正确性。

“那已经是技术了,不是理论。”

“源点论,已经能称作是源点物理,这可不是玩笑。”

“上级做决定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们已经无比确定源点论的正确性,我之前还相信迈克-约尔,真是太滑稽了。”

杨海峰也感觉自己很滑稽,他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已经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学术圈如此,普通公众舆论也有很多讨论的声音。

人为制造引力,多有吸引力啊!

好多人都参与讨论,主要讨论的是是否以此制造出引力飞行器,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距离应用还很遥远。

“一项理论被验证,发现对应的现象并转为应用科技,跨度时间是很长的,估计十年都是非常短了。”

“十年当然很短,20年、30年都很短。”

“好像成果上并没有说是什么样的引力场,估计就只是测定出来而已。”

“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也知道一些消息,上一次张硕大神的项目团队公布成果,说的是测定出引力信号,现在说测定出引力场可能就只是信号强度增强而已……”

“当然,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这绝对是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但好像国际并不认可,这就有意思了。”

国际可不只是不认可。

在国内舆论沸沸扬扬的时候,核子组织的新闻官,对外发布了理事会议的决策,“我们决定中断和高能所的合作,中断一些高校cns合作组。”

“同时,会议宣布拒绝基础力关系模型、源点论方向的研究。”

他说完补充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个方向是错误的。”

“我们决定以拟定的物理方向,来对粒子对撞机进行改造,希望未来的实验能够测定到暗物质信号。”

“新物理方向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全人类来说也非常重要……”

新闻官后续又说了一大堆,差不多就是展望未来的前景,期待能测定到暗物质的信号,同时说明,暗物质发现有多重要云云。

这次对外发布也是核子组织公开做一个高能物理、理论物理方向的切割了。

另一边,能源部可不这么看。

哪怕不知道《理论和应用物理》上的实验成果,能源部也根据所掌握的情报确定张硕团队有了巨大的发现。

而且,他们还确定项目组是制造出了引力场或是微观上检测到明确的引力场信号。

引力场信号和引力信号,根本是两个东西。

引力信号只是代表测定出了疑似引力的信号,引力场信号则代表测定到了范围性的引力信号。

前者就像是发现了一只蚂蚁,但也许是把其他的小昆虫看成了蚂蚁,后者则是发现了一个蚂蚁窝。

蚂蚁窝都发现了,还不能确定是蚂蚁吗?

能源部的官员们得到消息以后都可以用轰动来形容。

在确定消息的当天,就有官员站出来表示说,“我们呼吁项目组方面应该发布更多的成果内容,而不仅仅于实验的简单介绍。”

“基础物理成果,应该对全世界共享。”

“理论以及实验内容不应该保密,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也希望增加基础力关系研究方向的理论和实验合作。”

官员站出来的呼吁是很有效果。

比如,有记者向国内的高级官员进行提问,还表示说,引力场信号是最顶级的物理成果,应该发表在最顶级的期刊上,而不只是发表在国内的中文期刊。

官员义正言辞的回复道,“首先,张硕教授项目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顶刊。”

“《理论和应用物理》,是国内物理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

“在基础物理研究上,我们一直对外秉承合作开放的态度,《源点论》的研究上也是这样,每一项理论都会对外发表,取得的每一项实验成果也都发表出来。”

“现在主要的限制是来自国际社会,《源点论》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据我所知,核子组织刚刚宣布拒绝《源点论》,并暂停我们的cns合作组,未来不会再共享实验数据。”

“同时,新物理发现的基础研究上,我们也是有合作的。”

“比如,费米实验室的团队,已经抵达高能所并进行参观访问,双方还就理论以及实验研究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达成了一些协议……”

……

项目组的新成果引起的国际反响还在不断发酵。

张硕的心思不在实验成果上,而是放在了一些重要会议上。

他已经身在首都。

高晓明确定了理论支持没有问题后,就和张硕一起撰写了一份能源技术报告,报告被送上去以后马上得到了重视。

当技术牵扯到能源的时候,往往都会变得非常重大。

普通人还不知道,但上级部门都都很清楚,国内科技方向来说,现在的科技方向来说,最重大的就是《源点论》的科技转化。

张硕项目组最新的实验成果,意味着国内即将掌握一项人为制造强引力的技术,能够支持制造飞行器、航天飞船,等等,后续也会拓展其他应用领域。

佟智国团队的研究,则能提供一项非常重大的武器技术。

现在又是能源领域的科技转化,比前两项受到更大的重视。

上级部门马上就决定召开会议。

这次是内部的重大会议,参会的官员都是老师级别,其他也都是非常有名望和影响力的学者。

张硕受邀参加会议,他会在会议上进行讲话并提交一份报告,主要还是以理论以及数据对于能源技术进行支持。

他为了这次会议特别准备了两天,主要都在做计算工作。

报告,已经写好了。

在去开会的路上,张硕又仔细看了报告,他相信凭借报告内容,一定能说服上级部门支持新的能源技术。

“这项技术非常重大。”

“或许会彻底的改变世界能源的格局,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都会变得不再重要。”

“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