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五章 这是奇迹,是我们完成的奇迹!

针对所谓的对国内高能物理、理论物理领域的孤立,王老师、李老师等人根本就不在意,觉得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事。

学术孤立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是以已经验证的理论,研究改变世界的尖端科技。

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国际学术界的孤立反正是好事情,因为国际走的路线是错误的,大家各走各路就好了。

以后国际方向再扭转回来,理论和技术已经差距很大了。

现在的国际情况来说,科技代差一般只有几年时间,领先几年,后来者要追赶就不容易了。

现在他们已经是遥遥领先,估计再进行所谓的孤立,他们的领先时间就会继续拉长,而国际方再扭转回来,想要追赶就太难了。

所以大家各走各路,反倒是个很好的事情,他们也不用考虑什么理论、方向共享了。

这次三位老师到来就是为了新的实验,他们看到张硕团队上报的实验信息,抽了个空就迫不及待的过来了。

实验可是人为制造引力,实验参数需求并不高,并可能会有明显的现象,不就等于是研发出直接应用技术吗?

这简直太期待了!

张硕团队上报的实验信息中,可是有对于计算结果的标注,能制造出超过地球引力的引力场,完全可以支持制造飞行器了。

那会是一种完全依靠引力场起飞的飞行器!

听听,就很震撼啊!

这种飞行器真要造出来,直接领先国际两个时代,任何现有的飞行器都无法相比。

比如,战斗机。

什么原地悬停?垂直起飞?这就是正常的起飞方式!

不仅如此,技术还可以支持制造超大型的飞行器,甚至是真正的‘航空’母舰。

有了庞大的‘航空’母舰,引力战机,再加上正在研发的离子炮武器……

南天门计划就要实现了啊!

三位老师是真的聊了一路,而他们都迫不及待亲眼见证技术实验的一刻了。

……

王长利和吴建宁都有些不知所措。

实际上,三位老师和他们无关,不是一個部门,也插手不到科学院相关的事务。

但是,毕竟职级摆在那里,说话还是管用的。

另外,张硕也是同样的态度,认为被孤立不是什么大事情,只要研发走在正确方向就好。

所以,关键还是走的方向正确。

吴建宁和王长利一起离开,走出校门以后,就讨论起刚才听到的消息,“三位老师是来看实验的,而且还迫不及待的……是张硕项目组的实验?”

吴建宁念叨的说着,猛的瞪大了眼睛,“张硕的实验!不就是电磁力、引力关联验证?”

“不对,他们上次发布的成果少说,已经发现了明确的引力信号,而这一次再有进展……”

“可能是信号更加明确?”

他还是没敢往制造出引力场的方向,只想着信号更加清晰、明确,也就是验证了基础力关系模型。

这就已经足够了。

王长利也反应过来,他拧着眉头思索着说道,“所以说,基础力关系模型已经得到验证,基础力之间确定存在关系。”

“张硕教授的理论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肯定是这样!”

吴建宁有些激动的点头,又重复了一句,“一定是这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张硕教授的研究方向,得到上级的全力支持,因为他的理论本来就是正确的,是已经得到验证的。”

“换句话说,我们以基础力关系模型方向做研究,或者是,单独研究混乱力场,方向也是正确的。”

吴建宁顿时充满了信心。

他过来跑一趟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确定方向的正确性,只要研究方向正确,被国际学术孤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反倒是好事了!

他们走的是正确方向,国际其他机构和学者走的是错误的方向。

在源点论的研究方向上,可以认为他们是成绩好的学生,而国际是成绩差的学生。

双方的成绩本来就有差距,结果差生还决定,以后不再和他们交流学习内容,然后一直玩儿,一直玩儿,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样一来,双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等差生回过神儿,发现学习很重要的时候,差距已经拉开很大。

“到时候,高能所岂不就成为了混乱力场方向高能物理研究的前沿机构?”

“全世界相关的高能物理方向研究都要看我们……”

“我们会成为这个领域国际学术的核心,完全把核子组织、费米实验室等机构甩在身后……”

吴建宁想想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这简直太美妙了。

孤立好、孤立的好啊!

……

三位老师并不用特别招待,他们就是专门儿跑来看实验的,除了实验的话题,其他都不感兴趣。

张硕也就投入到实验准备的工作中。

实验工作并没有问题。

大部分工作还是姚启明、薛柏坤负责,包括实验前设备的调试,包括一些数据控制、检测控制,等等,实验修改参数主要牵扯到控制和稳定性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

只要控制容易,稳定性就能保证,反之,不容易控制自然就不能保证稳定性。

现在的时间比原来控制容易很多,因为原来是制造5t以上的超强磁场,需要超高功率的电能供给,也需要超导技术支持才能制造出如此高强度的磁场。

这种强磁场,稳定性是不能持续保证的。

现在则只是制造不到1T强度的磁场,实验组把超导材料换成了常规导体,稳定性也就得到了大大增强。

媒介材料,也就是锂元素的活跃度要求也有所降低,稳定控制自然更容易了。

实验前一天,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当天张说让大家好好休息,到第二天6点的时候,实验室又开始忙碌起来。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测。

三位老师也来的很早。

七点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来到了实验室,再次参观了实验设备,并询问工作人员检测情况后,他们就去了数据室。

等到了8点的时候,张硕也去了数据室,他并不直接负责实验指挥工作,主要也因为实验还是被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

张硕并不认可这一点,但他也知道留在实验室肯定会被劝走,也干脆直接去了数据室。

数据室,距离实验室有两百米左右,距离相对还是比较远的。

数据室正对实验室的一侧,特别修建了一座高墙,里面则都是厚重的钢板,也是防止实验中有什么意外发生。

在数据室中,能清晰的看到实验室的监控,也能查看到实验的即时数据。

张硕和三位老师一起站在数据室中心的电子面板前。

面板上有好几个监控画面,下方则是一大堆的显示屏,上面都是各种曲线和数据信息,只是看看就感觉眼花缭乱。

张硕对面板各部分做了个简单介绍,最后指着中心画面的一个地方,说道,“这里是环形管道,也就是反应发生的地方。”

“环形管道,就是反应磁场的中心,管道的中心和两侧,都会被包含在制造的引力场中。”

“看这里!”

张硕指着画面中管道的一侧,三位老师也都跟着看了过去,“这个原型是一个金属球,中心有一个支撑杆。”

“一旦制造出理论计算出的引力场,金属球就会上升。”

他说完解释道,“我原来用的是气球,制造的引力场强度不高,但气球的密度很低,就可以直接飘起来。”

其实和浮力的规则很类似,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时候,就会直接飘起来。

“这是最直观的现象,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根据旁边的检测装置上的数据以及实验数据去分析计算详细的引力数值。”

“我们也正在研制一种引力检测仪,可以精细到小数点后四位,就能够直接读取数值。”

“技术已经有了,正在制造,可能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等张硕说完以后,王老师赞叹道,“有精准检测很重要啊,这个很好。”

李老师则笑道,“我现在更关心实验,什么检测不检测都是后续了,我就想看到金属球飘起来。”

“你这就是给压力了!”赵老师马上道,“实验能否成功还不确定,就算不成功也没什么。”

他说完看向张硕,道,“张硕教授,一定不要有压力。”

“额~~~”

张硕扯了下嘴角,开口道,“我现在有没有压力,都不重要了吧?反正实验那边儿,我也不插手了。”

“也对。”

“哈哈哈,还真是这样!”

“老赵,你这话说的太晚了啊!”

……

电磁学实验室,主实验间。

姚启明已经宣布实验正式开始,首先做的就是接通电源,然后把媒介材料加热到气化的程度。

接下来,继续加热、增压,控制媒介材料的活跃度达到实验所需的数值。

“上报数据!”

姚启明很认真的喊了一声,各个小组就开始上报数据。

等数据上报以后,姚启明做了数据对比,并和薛柏坤交流了两句,旋即发布了指令,“准备开启阀门!”

阀门开启,也就是把活跃的媒介材料注入到环形通道。

环形通道下放依旧有控制装置,要保证环形通道内温度、压力稳定,也就是让媒介材料继续保持稳定的活跃度。

之后,就是正式反应了。

“接通电源,开启磁场!”这个过程就要简单很多了。

之前制造5T强磁场,需要专门的设备,因为用的是特殊超导材料,还需要液氮进行冷却,也随时要注意各部分导体的温度,还有一大堆的检测。

现在使用常规的材料,直白来说就是很粗的铜线,只需要进行适当冷却就可以了。

在接通电源以后,磁场快速被制造出来。

伴随着实验人员不断上报磁场强度数据,所有人都盯着检测用的金属球。

这次实验室制造超过地球引力的引力场,若是真能制造出来,金属球就会直接上升。

那绝对是非常震撼的一幕,没有任何人想错过。

好多人屏住了呼吸,甚至连眼睛都不眨。

一秒、两秒……

等到了第五秒的时候,就看到金属球动了一下,好多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随后金属球出现了明显的爬升,一直爬升到距离环形管道一米高的位置,又转而向下落了下来,还没录到最初的起点,就又朝上升了起来。

那就像是一个被弹簧拉住的球,上下不断的摆动。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三位老师看到金属球向上爬升的时候,就已经激动的欢呼了,“看到没?动了、动了!”

“在上升、在上升!”

“又下来了……”

“怎么下来了?哦!又上去了。”

赵老师兴奋的抓住张硕的胳膊,大喊着问道,“这是成功了吧?是成功了吧?”

“是,成功了!”

张硕也激动的脸颊通红,他在脑子里已经模拟过无数次实验画面,但真正看到这一刻,还是感觉异常的激动。

这可是以源点论为基础,真正研发出的技术啊!

引力场!

高于地球引力的引力场,让金属球直接漂浮起来!

这一刻,再怎么激动也不为过!

实验室内也已经欢呼成一团,姚启明注意到金属球上升的一瞬间,就用力抱住了薛柏坤。

薛柏坤也同样搂住了姚启明,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的画面有些辣眼睛,但没有人在意这些。

其他所有人也有同样的表现,“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

“我的天,没想到……真的制造出这么强的引力!”

有人忍不住给自己一个嘴巴,感觉到疼才确定不是在做梦,随后继续喊道,“这绝对是一项震惊世界,不,是一项能让人类实现科技革命的跨越性技术!”

“无法形容了!”

“我们完成了这么伟大的实验,伟大的技术……”

“这是奇迹,真正的奇迹,是我们完成的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