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国际孤立?这点小事!实验才最重要!

在新一次的实验会议以后,项目组按照新的方案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精度需求更高,也就代表实验的准备和过程更加复杂。

针对每一次实验的检测方式也要进行设计和调整,才能拿到更精确的结果。

不过实验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半个月以后,项目组还是按照计划方案完成了所有的实验,以及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实验数据已经有充足的积累,有基础的情况下,后续工作就只有分析了。

张硕也马上召集人手开始最后的整理、计算、分析工作。

他在一层大办公室召集了十几个研究员,都是理论物理以及数学领域的学者。

其中有上级派来支援的小组人员,也有源点论办公室的研究员,还包括三个计算机类的数据挖掘专家,等等。

张硕先是召开了一个小的会议,说明了接下来的数据工作,随后把所有人分成四個小组,并分别分配了一部分工作。

“这是阶段性的整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

“我们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基础实验,汇总的数据都已经在电脑里了,针对这些数据,之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而现在要更精细的划定范围,并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这是我们的工作,而且我要求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

“大家都打起精神,我再强调一次,这很重要、很重要!”

张硕到最后说了一句激励的话,“等研究完成,每个人都有奖金!”

最后一句话很管用。

所有人都知道项目组有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费是非常充裕的,而张硕从来都不是吝啬的老板,他每一次发奖金都是大手笔,拿个几万块是轻轻松松。

现在要一个星期完成任务,就能拿到大笔的奖金,感觉每天熬上24个小时也值了。

这次的总结分析工作并不是公开的,或者说其他人都不知道临时成立的数据组是在做什么。

那些参与到数据工作的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他们只是被分配了一部分数据分析和计算工作。

其中数据分析倒还好一些,计算工作就让人头皮发麻了。

他也知道为什么找几个计算数学方向的学者过来了,归总数据的计算难度太高,单纯用电脑计算简直是痴人说梦。

最后的计算分析,一干就是一个星期。

一层大办公室长期关着门,里面一直都是忙碌的景象,每一个人要么就是在看着电脑,要么就是在不断整理文件,手边的工作仿佛根本做不完。

结果也是喜人的,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所有工作。

当各个小组把结果提交上来以后,张硕就做了最后的计算,随后任务提示已经完成。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近似求解(难度评估:B)。】

(循环任务。)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任务!”

张硕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提交任务,随后就感觉对于计算结果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这是一个关系模型里,对磁场要求中等偏下的解组,但并不是最优的技术转化数据,其中对媒介元素的活跃度需求还是偏高的。”

“但是,已经足够了。”

他盯着电脑里的数据表单,仔细看着一个个的参数,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参数,一个是磁场强度需求,具体数值为7931高斯。

另一个是转化引力最高强度数值,1.3703倍地球引力。

其他还有十几种参数,有些并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一系列的数学描述,还有一些数值和媒介元素需求有关,就牵扯粒子的运动、活跃度等特性了。

7931高斯,磁场强度需求已经相当低了。

1.3703倍地球引力,也绝对是个非常优秀的数据。

如果能制造出一倍以上地球引力,场力方向和地球引力方向相反,就可以让物体直接加速飞行,只是想想都非常的期待。

在更多的数据中,并没有体现出媒介材料的作用,只有相关的数据需求,实际上,媒介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转化引力的方向,就和媒介材料的运动方向有关。

转化引力覆盖的区域大小,则和媒介元素的电磁扩张效应有关,而制造出的引力强度,同样和媒介材料直接相关。

表单数据上是最高引力强度,也就是一个理论数值,实际转化则因为媒介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们之前实验发现锂元素的表现是最好的,但无论进行多少次实验,就发现以锂元素为媒介材料,最多能制造理论引力强度的90%左右。

换句话说,真正到实验中能制造的引力强度,最高也只有1.233倍地球引力。

当然,1.233倍地球引力,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张硕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才发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小时,他出了办公室,朝着走廊尽头的阳台走了过去。

姚启明站在阳台上看风景,发现张硕走过来立刻打了招呼,“主任,工作完了?”

张硕轻轻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研究中心主楼的施工,开口问道,“工程进展怎么样?主楼大概还要多久才能完成?”

“预计一个月吧。”

姚启明道,“刘组长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我昨天还和他打听过,好像都已经快了。”

“现在主体已经建造好,但用作实验室和常规建筑不一样,地下层还要用厚钢板加固……”

他说了一下主楼建设的问题。

张硕双手撑在栏杆上,听过姚启明的解释,带着期待感叹道,“源点论研究中心,不知道未来是否能成为国际理论物理的中心。”

他说着颇为骄傲的说道,“但可以肯定会成为源点论的中心!”

“额~~~”

姚启明愣了一下,马上点头道,“那肯定、那肯定……”

他心里也忍不住嘟囔一句,国际上的主流是粒子标准模型和弦理论,源点论则有很多的争议,还没有顶级名校确定引入源点论。

这种背景下,新建的理论中心成为源点论中心很正常啊,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张硕没在意姚启明想什么,他直接交代道,“姚主任,电磁学实验室准备新一轮的实验吧。”

他说完转过头,开口道,“我们要进行全新的实验,要对每一个参数进行调整。”

“实验会在半个月以后进行,你还是提前安排一下。”

“好!”

姚启明马上郑重的点头,他是电磁学实验室的副主任,附带负责项目组的工作,身上挂着源点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职务。

在项目组做了大量实验的过程中,电磁学实验室的设备已经搬了过来,并成为源点论研究办公室的下属实验机构。

张硕是电磁学实验室的主任,但一般不负责普通事务。

电磁学实验室的工作,主要是由姚启明来负责,他注意到张硕认真的表情,心里也有了一些猜测。

“难道是项目有进展了?”

“是大办公室那些繁杂的分析计算?好像是说完成了,但他们只是说完成了阶段性的数据分析整理,没说有什么大成果啊?”

……

法国,里昂。

核子组织理事之一、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布莱克-巴斯顿教授,正和主办方商议着年度ICHEP会议相关事务。

ICHEP会议,也就是高能物理学会议,国际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每一次都会要求各个高能物理机构,以及面向全世界的CNS合作组的顶尖学者们参会。

布莱克-巴斯顿是核子组织的代表,也可以算作半个‘主办方’,他对于新一次会议是有些发愁的,因为感觉会议受到了‘方向性’影响。

ICHEP,再包括核子组织,都已经确定会议不会邀请高能所,同时,不会接受源点论方向的学术成果、研究论文。

前者,等于是考虑把高能所踢出ICHEP框架。

后者,则是学术歧视。

在国际理论物理领域中,公认的一个事实是,只要没有被证否的理论就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被认为正确的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

理论物理,就是对未知物理现象的数学解析而已。

弦理论,一定是正确的吗?

哪怕是研究弦理论的学者,也不敢说弦理论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是不正确的。

现在的情况很令人担忧,直接拒绝了源点论,甚至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邀请ICHEP的重要成员高能所参会。

“高能所,也是高能物理领域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

“他们发现了混乱力场,研究出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有这么多明确的成果,结果马上要被踢出框架之外?”

“ICHEP的影响力、凝聚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吧?”

布莱克-巴斯顿很是无奈的想着,但他无力改变什么。

……

高能所也知道了消息。

他们对于新一次ICHEP会议是有准备的,于飞的cp组还决定公布一些混乱力场的信息。

这些能帮助高能物理领域的学者更加了解混乱力场。

高能所没有收到会议邀请,也就代表他们可能会被踢出ICHEP框架,他们和其他高能物理结构,也包括核子组织的合作也可能会完全中断。

这可是个坏消息。

吴建宁焦急之下,找到了科学院院长王长利,并以上级去进行交涉,结果得到的信息是,“高能所不接受《混乱场论》方向,核子组织、ICHEP也不接受《源点论》。”

“既然研究方向完全不一样,就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了。”

事情的影响远没有这么简单。

某种力量的推动下,国内的理论物理、高能物理,仿佛被全世界所孤立。

科学院院长王长利、高能所所长吴建宁,就一起联袂来到苏东大学找到了张硕。

王长利对张硕还是很客气的,他说道,“张硕教授,来访很冒昧,但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是《源点论》的问题?”

张硕也知道一些学术界的事情,国内支持《源点论》的研究,就让国内有很多物理方向的学者,开始从事基础力关系模型的研究。

研究,也有一些理论成果,投稿国际期刊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其中能通过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被打回。

吴建宁苦笑道,“看来你还不知道,今年的ICHEP会议没有邀请高能所。”

“现在好像说,我们要被踢出框架,和国外机构的合作也几近中断。”

“cns合作组也受到影响,核子组织那边确定不会再共享实验数据……”

这确实不是个好消息。

高能所可不止有cp组,还有很多其他的物理研究组,包括粒子标准模型方向的研究,好多都要依靠核子组织那边的数据。

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一旦合作完全的中断,相关的研究也都要暂停,最重要的是,国内高能物理领域可能会被国际所孤立,陷入一种闭门造车的境况。

张硕带着疑惑问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源点论》吗?”

“他们给的理由是这个,但最主要还是来自单方面的施压,是一些政-客的主意。”

王长利解释道,“他们的意思就是,既然研究方向完全不一样,那就彻底分道扬镳。”

“也许在他们看来,从此以后,我们在这些领域上,就不会再有进步了。”

吴建宁补充道,“这次会议没被邀请,只是问题之一,我们的cns合作组也暂停了,各大高校的cns合作组也受到了影响,还有一些国外的期刊,宣布不接受《源点论》方向的研究成果。”

“我和朋友打听过,核子组织内部也有争议,很多人反对,但没有用。”

“那些人认为,现在是开启了新一轮物理竞赛,把我们孤立出去,就能限制我们的发展……”

吴建宁说着苦闷的摇头。

张硕疑惑问道,“这种事情,我没有办法吧?我只是一个学者,可影响不了国际形势。”

吴建宁道,“张硕教授,直说吧,我是想找你问一件事情,有关《源点论》,你有多大信心?”

他解释道,“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方向做研究。我们专注于源点论,基础力关系模型方向,而他们选择的是《混乱场论》,也就是常规方向。”

“百分百。”

张叔非常肯定的点头,“我能保证的就是,《源点论》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

“这才是正确方向。”

“呼~~~”

吴建宁轻呼了口气。

这对他们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如果找的方向是正确的,被国际学术圈排斥在外也没什么,他们可以抓着正确方向进行研究,早晚有一天,国际会回归正确的轨道。

反过来说,方向错误,后来再想追赶就太难了。

他们正说着话的时候,就听到走廊里传来呼啦啦的脚步声,外面还有个声音喊着,“张硕教授、张硕教授!”

“我又来了!”

张硕马上打开房门,就看到李老师、王老师以及赵老师都在门外,他惊讶的问道,“几位领导,你们怎么突然到了?”

“哈哈哈……”

赵老师大笑道,“我们这次决定好要突然袭击,什么提前通知不通知,我们就是来看实验的。”

“你们的实验就在明天,对吧?”

他说着才注意到办公室里的王长利,顿时惊讶道,“王院长,你也来了?”

王长利也赶忙过去握手招呼,随后说出了自己和吴建宁的来意。

李老师满是不在意的道,“这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把高能所踢出框架是他们的损失。”

“什么ICHEP,不参加就不参加,什么合作机构,没有就没有了。”

“吴所长,不用担心!”

“《源点论》才是正确的,你们就顺着这个方向做研究,我保证,科研经费支持没问题,发不了什么顶刊,也没关系。”

“其他的,都不用理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