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五十章 一文不值汪进院士!汪进:坚决反对!

《物理评论快报》新一期,或者说,张硕的论文《电磁力与混乱力场》发布的非常低调。

别说是大众媒体舆论了,即便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们都不关注,因为他们早早的就看了论文。

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硕的论文等于是提前很久就发表出来了。

很多学者在学术期刊上**文,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研究,是为了研究得到同行的认可。

张硕则是提前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的理论研究陷入了舆论风波,他就提前发出来,让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那些真正关注论文的人早已经看过了内容,自然就不会再关注了,只有真正订阅《物理评论快报》的学者,才会在期刊上看论文内容。

在新一期发布出来以后,关注张硕的媒体就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

后来听一些学者说起相关内容,媒体才注意到新一期上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爱德华-威腾的点评。

这可就了不得了!

爱德华-威腾可不是普通的理论物理学家,或者说普通的菲尔兹得主,他的分量要比普通的菲尔兹得主、理论物理学家重太多了。

因为他是国际公认的理论物理第一人!

爱德华-威腾的‘封神之作’,就是整合了所有的五种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超弦理论。

弦理论是理论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这个理论最初是以‘欧拉β函数’对‘一条一条的弦’进行描述。

在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就出现了五种弦的描述方式,五种弦各自为政、自圆其说,但不能够放在一起讨论,时间久了就没有人再讨论了。

爱德华-威腾赶上了这一时期,然后他宣布解决了困扰世界的弦理论统一问题。

他利用对偶性统一了五种弦理论,并证明了这五个弦理论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而且在原本弦存在10维空间的理论上,他运算出多一个维度——11维。

这就是超弦理论。

超弦理论也成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进行自然解释的唯一工具。

爱德华-威腾因此被推上神坛。

爱德华-威腾毫无疑问是封神水平的,他继续研究还发表了M理论,并且在数学上进行了验证,只是没有办法进行实际的证明。

史蒂文-霍金点评M理论,认为其可能是宇宙的终极理论。

爱德华-威腾还用物理知识解决了很多数学难题,比如高维度空间曲线打结问题。

同时,他也是唯一获得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

即便不谈所做的研究贡献,只谈一些数据的内容,也能够清晰的反映出爱德华-威腾的影响力,他发表过两百多篇论文,被引用数量超过五万次,物理学领域排名长期霸占榜首。

而史蒂文-霍金的论文被引用超过一万次,排名第24位。

各类物理学家影响力的排名中,爱德华-威腾都长期霸占榜首位置。

很多人认为爱德华-威腾之所以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是因为他的理论超前人类100年,当代根本无法进行验证。

有人认为他是爱因斯坦的继承人,完全可以比肩牛顿。

等等。

世界最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担任一篇理论物理研究论文的审稿人,绝对是相当重量级的。

而他对于论文的点评是,‘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理论物理研究’、‘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以及‘可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理论学科’。

这个评价已经不能再高了。

看了爱德华威腾对于论文的点评,很容易得出结论——爱德华-威腾对于张硕的研究满心赞叹,无比推崇,无比的认可。

当媒体确定了这一消息以后,舆论上顿时有了很多的报道,“爱德华-威腾认为张硕的理论物理研究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张硕的论文被的理论物理第一人确定是新世纪最优秀的研究!”

“张硕被当代牛顿认可,他的研究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物理学科!”

爱德华-威腾,可不单单是一个最顶级的物理学家,他代表的是弦理论这一学派,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的崇拜者,可以说,是理论物理领域‘神’一般的人物。

在理论物理领域,他就是最权威的人士。

等大量的报道发布出来以后,舆论顿时变得火热起来,很多网友赞叹研究的同时,也旧事重提般把汪进拉了出来,“那个不能说名字的院士,可是认为张硕的理论物理研究一文不值。”

“爱德华-威腾则认为是新世纪最优秀的理论物理研究……”

“到底听谁的?”

只要对于爱德华-威腾稍稍有了解,甚至说只要去网上搜索一下这个人物,对于以上问题都可以用脚投票了。

在大量的讨论中,有人总结了一句,“汪进对比爱德华-威腾才是一文不值!”

……

苏东大学,高等研究院一层会议室。

一群人正在开会。

这是高院的内部会议,会议的主旨就是帮助博士后、青年学者找研究方向、给予生活支持、申请经费等工作,也就是对青年学者们的帮扶。

来参加会议的人是有高院的研究员,也有一些行政人员,包括姚松、钟静芬等人。

姚松主管校内项目支持工作,也是参会的一大重要人物。

张硕,罗勇军以及孙兴利三人组都在,他们都可以说是高等研究院的‘新人’,也几乎不参与行政方向的工作,会议内容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孙兴利就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也是青年学者,也需要帮扶。

所以他正低头打手机游戏。

张硕单手支着下巴,似乎是认真听的,但脑子里想着新家的事情,他的房子装修的差不多,也可以添置一些家具家电改造一下。

罗勇军则不断查着手机,似乎是在做非常周密的计划表。

孙兴利抬头时小声问了一句,“老罗,干什么呢?”

罗勇军道,“我正研究就去哪里旅游性价比最高,要对比旅游花销、旅游体验两方面,针对每一方面给打个分,综合性的进行对比分析……”

孙兴利转过头看了那张表单,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沉默好半天才嘟囔一句,“你今年拿了这么多的奖金,出去旅游还要做这么复杂的计算?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啊……”

罗勇军翻了个白眼,“我的钱可都是辛苦赚的,不像你们还能中彩票。”

孙兴利被堵的无话可说。

每当说起钱的时候,罗勇军总会说起彩票的事情。

这大概成了他的心病。

会议室正中坐着的谭友铭,扫了一眼‘开小差三人组’感觉有些无奈,他觉得就不应该让三人过来,毕竟会议和他们确实没关系,也只是来凑个人头而已。

好在三人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会议还是能正常进行的。

谭友铭转头看向齐志详、王辉等人,顿时满意的点点头,还是高院的‘老研究员们’靠谱,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在听,也很积极的参与工作。

这么想的时候,就听到王辉发出一声惊呼,“出事了、出大事了!”

“张硕的论文发表了!”

谭友铭气的脸直发黑,他刚才还想着王辉比较靠谱,没想到王辉开小差这么严重,竟然打断了管姚松‘姚大副主任’的讲话?

姚松官再小,也是主管数学院支持经费啊!

姚松可不认为自己是‘大副主任’。

高院的研究员们可都惹不起,别说谭友铭大院长了,其他的研究员也都是学校特聘过来的,对面的罗勇军干脆就是他的克星,张硕……

更不敢惹了!

所以即便是被打断了讲话,他也表现的乐呵呵的,表现出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样子,“王教授,怎么了?”

谭友铭黑着脸看了过去。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看了过去。

王辉喊出口以后才觉得不妥,但他还是带着惊讶说道,“张硕的论文发表了!”

“发表就发表了,不是早知道了吗?”

“问题是审稿人啊!”王辉举着手机激动的说道,“审稿人是爱德华-威腾,而且对论文有非常高的评价,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等王辉说完以后,一群人都开始开小差,很快大家都知道王辉为什么惊讶了。

爱德华-威腾对于论文的点评太高了。

新世纪最好的研究?

未来能够开创一个理论物理学科?

张硕也知道了消息,他带着惊讶解释道,“这个点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审稿人是爱德华-威腾,没想到评价这么高……”

“不愧是当代牛顿啊,水平就是高!”

罗勇军听的表情都僵住了,他小声嘟囔一句,“你这有点自夸嫌疑了吧?”

其他人也感觉怪怪的。

实际上,张硕说的是真心话。

前世源点论的影响力,对比这一世的弦理论绝对只高不低,只看好多团队投入大量经费去做验证就可见一般。

他的研究只是摘取基础框架的部分表达内容。

爱德华-威腾能从简单的数学表达,看出能够开创一个理论物理学科,水平确实非常的高。

对比来说,其他人也觉得研究很好,其中的数学框架美轮美奂,但没有这么明确的看法。

这大概就是水平和眼界的差距。

……

项目评议委员会办公室。

汪进黑着脸坐在电脑前,查看着网络上一条条和自己有关的信息。

他感觉自己再次被网/爆了!

“汪进认为张硕的研究一文不值,爱德华-威腾认为是新世纪最杰出的研究,谁是对的?”

“用脚投票,能把汪进直接投出去!”

“虽然爱德华-威腾是外国学者,但谁敢否认他的水平?理论物理第一人不是开玩笑的。”

“汪进对比爱德华-威腾,才真是一文不值!”

“所以,他对张硕研究的点评,根本就无关紧要,还还此为理由对cp组研究方向进行评议,他有这个资格吗?”

一般来说,同方向学者水平是很难比较的,不能说**文级别高就是水平高,也不能说获奖的学者就比没获奖的水平高。

如果差距太大,情况就不一样了。

汪进也是出身理论物理研究的学者,他的主方向是粒子标准模型、量子场论等内容,能在五十多岁的年纪评上院士也证明是有水平的。

但是,对比被誉为当代牛顿的爱德华-威腾,就根本不算什么了,哪怕他有着院士头衔,也只是粒子标准模型塑造的一根螺丝钉而已。

爱德华-威腾,可是公认的理论物理第一人,是引领弦理论革命的人物,只是把数学当成研究物理的工具,都能够拿到菲尔兹奖。

两人的学术成就根本不具可比性。

这是事实,说出来就不好听了。

汪进看着网上的评论,气的脸色通红,他站起来拿起茶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如果知道爱德华-威腾对于研究评价这么高,他们肯定不会在理论研究上,说什么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归根究底,还是汪进说的话让记者知道了,而且是吴建宁说给记者听的,想否定都否定不了。

吴建宁是高能所的所长,也是国内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就是学术圈的内部矛盾。

现在网络上舆论沸腾,汪进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以后名声可能臭了。

在如此舆论环境下,‘一文不值’和汪进的名字很可能联系在一起。

一文不值,汪进院士。

听起来还挺顺口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说。

汪进当然也想到了。

他自然知道自己没资格和爱德华-威腾打擂台,也知道舆论上,包括对于张硕论文的评价上,不可能再有人站在他的这一方。

哪怕是同办公室的其他人,对外也不敢再说张硕的理论研究问题,即便是说起也只能赞叹。

他气呼呼沉默了好半天,咬牙切齿的喊出一句,“不管谁认可论文,认可他的理论研究,我就是这么看的!”

“这种理论研究,根本是一文不值!”

“我担任项目评议委员会主席一天,就坚决反对cp组项目的新方向!”

“坚决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