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断流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八十七章 断流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份,华北平原开始冰雪初融,有了一点春暖花开的迹象。

然而此时的北美洲,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降温事件。

纽芬兰地区的一个小岛上。

作为高卢在北美洲硕果仅存的海外殖民地:密克隆群岛,这里有不少研究气候和环境的科研机构。

皮埃尔·让看着卫星遥感的北大西洋海面温度,脸色异常凝重,因为他发现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北大西洋暖流就迅速减弱,到了三月份,这个情况进一步恶化。

此时眼前的卫星遥感数据,就在向他揭示了这个冷冰冰的现实。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几乎断流,三月份的北美东海岸,还是白雪皑皑的冬日景象,根本没有一点开春的样子。

他助手同样忧心忡忡:“博士,本土那边的数据也来了。”

“情况很差吗?”皮埃尔·让博士边说边接过文件,看了一会之后,他无力地叹了一口气:“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太渺小了。”

从报告上,高卢本土的气温同样比往年低了近五摄氏度左右。

整个波罗的海已经被完全冰封,近十几年可以常年航行的巴伦支海,此时同样被北极冰盖覆盖。

前几年甚嚣尘上的北极航线,一下子被无情的大自然伟力,来了一个当头一棒。

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靠北大西洋暖流的恩赐,不然他们的气候和赛里斯的东北地区差不多,毕竟这两个地区的纬度是差不多的。

这种激烈的气候突变,导致的后果,就是冬天更冷,夏天更热;低纬度的极端高温天气越发频繁,高纬度的极端低温天气同样越发频繁。

北大西洋暖流的崩溃,或者说重构,极有可能给全球带来一次气候的大改变。

受到这种极端天气的影响,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地区,都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还不断酝酿着一个个强大的热带气旋,向北美席卷而去。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断流,北美洲东部和中部,没有吃到多少暖湿气流,内陆地区变得又干又冷。

特别是北美中央大平原的地形原因,没有了北大西洋暖流的湿热气流对冲,北极冷涡的冷空气更是长驱直入,一路杀到了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北部,给当地带来大幅度降温。

福克斯电视台。

节目主持人表情严肃地问道:“你好,凯文博士,对于这一次北美大降温事件,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消退?”

光头的凯文博士,摇了摇头:“至少要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

“是的,主持人先生。”

主持人再次问道:“你认为是什么导致这种大降温的出现?有没有可能是赛里斯改造沙漠造成的?”

“呃?”凯文博士被对方南辕北辙的话题给弄得满脑子浆糊,过了几秒他才无奈回道:“亚洲东部的沙漠改造活动,并没有那么快影响到全球,特别是北大西洋这边,不过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多多少少可能有一点影响。”

“哦?”主持人听到了自己想要引导的内容,心里面已经乐开花了,随即趁热打铁问道:“我听说光伏板、风电也会影响气候,近十几年来,东亚地区的光伏、风电规模越来越庞大,我想会不会就是这些项目的出现,导致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

凯文博士心里面已经清楚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的想法,不过考虑到刚才进演播室之前,自己的幕后金主打过来的电话,他也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只见凯文博士点了点头,表情凝重地说道:“光伏和风电确实会影响气候,如果大规模发展光伏和风电,局部地区累积下来的变量,是有可能让全球其他地区出现气候突变。”

主持人继续引导着话题:“凯文博士,如果拆除这些光伏、风电,能不能遏制全球气候继续恶化?”

“我想有一定的作用。”

紧接着主持人便转过头,看向演播室的另一个特邀嘉宾:“斯特林教授,你认为这一次大降温事件,将带来什么影响?”

研究全球经济的斯特林教授推了推眼镜,立刻张口就来:“毫无疑问,这一次大降温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将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

“具体会损失多少钱?”

“保守估计大概在2000亿美刀左右。”

主持人心里面更加兴奋起来,不过他脸上还是一副忧心忡忡:“斯特林教授,如果农产品价格提升,那国内的消费者是不是要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活压力?”

“是的,我估计全球农产品价格至少会上涨50%到150%左右。”

主持人脸色越发沉重,然后他面露愤怒地说道:“这一次大降温事件,绝对是一次阴谋,是赛里斯故意破坏全球气候稳定,然后从中获得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胁迫其他地区,我们不能容忍这种邪恶的行为。”

显然北美和西欧的农业系统,在这一次大降温事件之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让不少幕后利益集团坐不住了。

他们一边发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全球互联网上泼脏水、转移矛盾;一边通过金融系统的操作,吃人血馒头,大发灾难财。

而这些新闻铺天盖地冒出来之后。

虽然导致赛里斯的产品受到了一定的抵制,但真正造成影响,其实是很多平民百姓开始成群结队去超市和商店抢购食品。

但是四大粮商和其他欧美农业公司、食品公司,并没有平抑食品价格的想法,反而在推波助澜,故意限量销售,人为制造需求缺口。

很快欧美的农产品市场、超市、商店,就如同过节一样,被成群结队的恐慌消费者挤满了,货架上的各种食品都被抢购一空。

而这些食品的价格比上一个月,几乎是翻了一倍。

这种恐慌随着货架被清空,进一步蔓延和发酵。

这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小麦、玉米、大豆、燕麦、大米、木薯、白糖的价格狂飙。

不仅仅是期货市场一路狂飙,实体交易市场的价格同样在飙升。

但这种价格的波动,来到东亚地区却受到了明显的压制。

魔都。

代表海陆丰公司过来的吕伟斌,和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北大荒集团、首农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国内的大型农业公司,一起召开粮食安全座谈会。

同样是去年才刚刚履新的中储粮集团董事长何家康,镇定自若地开口说道:“国内的粮食储备是足够的,大家不要太担心。”

“我们自然是相信中储粮的储备。”

在场都是国内的农业巨头,对于国内有多少粮食储备,其实非常门清。

中粮集团董事长王亚夫笑着说道:“今年南方地区的仙豆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近6000万亩,不过这些南方地区的大豆品种,都是海陆丰公司今年刚刚推出仙豆4号。”

所谓的仙豆4号,就是不同于之前的三个仙豆品种,这个品种核心为低蛋白、低油脂、高淀粉。

没有错,这个品种是高淀粉类型的仙豆大豆。

这个品种其实也是江淼很早之前研发的,不过他之前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发现国内植物蛋白、植物油产能过剩之后,才想起来有这个品种,便拿出来进行推广。

仙豆4号的成熟干燥大豆,其蛋白质含量为9.4%、油脂含量为5.5%、水含量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14%,只剩下的都是淀粉、多糖、低聚糖和其他矿物质。

平均亩产可以达到420公斤左右。

南方地区目前推广种植了6000万亩。

这种大豆经过改良,失去了很多大豆的特性,比如平常吃大豆,吃太多容易导致肠道胀气,这种大豆不会。

因此该品种的大豆可以作为粮食直接吃,由于淀粉含量飙升,吃起来的口感类似于鹰嘴豆。

不过其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还是偏高,作为米饭的膳食补充比较好,可以让米饭的养分更加平衡,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替代一部分动物蛋白、动物脂肪的摄入。

当然,仙豆4号其实是一种营养成分非常全面的粮食作物,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完全可以单靠这一种粮食,不吃蔬菜水果、不吃肉蛋奶和谷物,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存需求。

因此仙豆4号除了作为人的辅助性粮食,还可以作为牲畜禽鸟的饲料原材料。

目前南方很多山地梯田、淮河流域,就是仙豆4号的主要种植区域。

淮河流域种植仙豆面积非常大,目前已经达到了4270万亩,其主要种植的农田,就是以前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那些农田。

这是仙豆系列的拿手好戏,就是配合其他农作物进行混种,或者进行轮种。

会议室内,众人讨论了各自的种植面积、种植品类、农产品储备,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对账。

虽然没有计算那些小企业、外资企业的数据,但他们掌握的那一部分其实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粮集团的王亚夫将内部收集到的数据,和众人说了一下:“…从北美、西欧、东欧、南美等地区的反馈来看,虽然极端天气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全球粮食、白糖等产品的产能还是相对充足的。”

吕伟斌冷笑着:“天灾不过是小意思,**才是关键,欧美的农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才是这一次全球农产品大涨价的罪魁祸首。”

他又看向海大集团的董事长薛化:“薛总,你们公司进口大豆和进口玉米的情况如何?”

“我们都是向中粮在南美洲的分公司采购,价格和国内差不多,并没有提升多少。”薛化显然有提防四大粮商。

另一个农业公司的董事长皱着眉头问道:“现在我们要向全球释放产能吗?”

王亚夫摇摇头:“没有用的,欧美的利益集团不会允许我们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不过可以考虑争取那些缺少粮食的地区,比如西亚和北非地区,如果他们愿意拿矿产资源出售,我们可以低价出售一批储备粮给他们。”

“直接以物易物吗?”

“不然呢?你打算收绿纸?”

“开玩笑,我可不想收绿纸,万一阿美丽卡发疯,直接一个冻结资金,那就完蛋了。”

一个农业公司的副总满脸苦恼:“以物易物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华元国际化推进得如何?”

“还可以,现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11.6%,排名全球第三。”

“还不够,这一次我们也出点力,加大矿物换粮食的规模,要求这些地区必须采用华元结算。”

“没问题。”

此时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油料、饲料、糖料生产地区,他们有底气这样说。

同时作为全球最庞大的工业系统,也需要海量的矿物资源输入,虽然可以采用替代材料,或者开采内部资源,减少对外依赖度,但矿产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能进口还是尽可能采用进口比较划算。

嘟嘟…中粮集团董事长何家康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还是站起来,去隔壁的小厅接电话。

过了一会,他笑着走回来。

“何总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何家康并没有隐瞒什么:“确实是喜事,刚才沙乌地那边的一家贸易公司,向我们询问,能不能向他们出售一批制粉小麦。”

“哦?看来他们要的量非常大呀?”王亚夫一下子就猜到了采购量可能不小,毕竟如果少量采购,可没有资格要告知何家康这种级别的管理层。

“他们打算签长期协议,每年采购100万吨高品质的制粉小麦。”

“何总有什么打算?”

何家康说了一次自己的想法:“可以考虑低价出售,不过前提是他们接受华元结算,和向我们出口天然气石油。”

王亚夫提议道:“今天刚好大家都在,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成立一个国际贸易联络会。”

“王总的提议非常好。”

“确实,如果单打独斗,不仅仅会内耗,还容易被各个击破。”

“我同意。”

吕伟斌也点了点头,虽然海陆丰公司的国际贸易以奢侈品为主,但他没有理由拒绝这种事情。

这个联络会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可以快速沟通的平台,避免大家各自为战。

就在国内农业巨头们开着闭门会议的时候。

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_、实体贸易市场,也呈现出风起云涌的激烈变化。

西亚、北非等传统粮食进口地区,看到几乎翻倍的粮食期货市场价格,他们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负责采购粮食的埃及粮食贸易公司,此时的开罗总部办公室内,气氛异常凝重。

总经理艾哈迈德揉了揉太阳穴,放下手上的分析报告:“奥马尔,你怎么看?”

副总经理奥马尔是一个大胡子,他目光锐利:“国际市场的粮食并不缺,东欧的冲突已经平息了一年多,现在东欧的粮食也在逐渐恢复,显然这是四大粮商在操纵市场。”

“那我们直接向露西亚或者基辅罗斯购买?”另一个副总阿里问道。

奥马尔摇着头:“不不,露西亚人可是贪婪的北极熊,他们看到国际市场的价格飙升,肯定不会便宜卖给我们。”

阿里一脸沮丧:“那国际市场还有其他粮食供应商吗?”

“有,而且还非常强大。”奥马尔眉飞色舞地说道。

“嗯?”艾哈迈德突然反应过来:“赛里斯那边?”

奥马尔点了点头:“是的,他们这几年的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如果我们愿意上门求购,大概率可以低价购买到一批粮食。”

“可他们不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吗?怎么出口粮食给我们?”阿里一脸疑惑。

奥马尔目光深沉:“阿里,你太小看东方人了,他们之所以进口粮食,那是为了维持贸易平衡,你看国际贸易商在东亚的数据,他们出口给赛里斯的粮食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虽然他们使用了借口,说是几年前签订的合同,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那就是赛里斯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可不是他们可以操控的存在。”

“可他们为什么要将粮食便宜卖给我们?”

奥马尔抛出一个爆炸性的想法:“当然是为了利益,如果我们采用华元结算呢?”

“绕开美刀和欧元?”

“不然呢?”

一直默不作声的艾哈迈德此时终于开口了:“我去向上面汇报一下,希望他们同意我们扩大华元结算规模的方案,这也是为了以后考虑。”

“拜托你了,艾哈迈德先生。”

“这是我的责任。”

两天后。

奥马尔一行人搭乘飞机,从开罗直飞魔都,他们内部已经完成了沟通,结果就是想办法获得低价的赛里斯小麦,最好可以签署长期采购协议。

而除了埃及粮食贸易公司,其他需要进口粮食的西亚、北非国家,也纷纷派出相关的粮食采购团队。

显然他们不想被四大粮商割韭菜。

现在唯一可以提供大量廉价粮食的地方,就只剩下赛里斯了。

其实不仅仅这些西亚、北非国家,连东瀛和南高丽此时也陷入了极其纠结的状态。

他们即想采购廉价的粮食,又不想得罪四大粮商和阿美丽卡,同时他们国内的农业协会也反对进口粮食。

可眼看全球粮食价格飞升,他们国内的粮食自给率才百分之三十多,还有庞大的缺口需要进口。

加上这几年东瀛和南高丽的经济也不太好,他们真的不想高价购买四大粮商的粮食,毕竟现在赚钱不容易,花钱却如流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