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八十八章 震撼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八十八章 震撼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魔都,虹桥机场。

一架空客客机缓缓着陆。

从机场出来的奥马尔、阿里一行人,看着眼前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他们真的有些震惊。

回过神来的奥马尔,转过头看向一旁的中年翻译:“苏曼,你不是来过魔都吗?带我们去酒店先。”

“没问题,奥马尔经理。”苏曼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前过来赛里斯留学的履历,会让他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苏曼过来留学的时候,还是2012年,也是在魔都这边读书,毕业之后他就回了埃及,回埃及之后也是从事翻译工作,不过业务一直不温不火。

之所以不温不火,原因也非常简单。

一方面是中文并不是国际商务交流的核心语言,赛里斯的企业开展外贸的时候,也是使用英语为主,这主要是为了迁就客户。

另一方面,则是各种翻译软件、AI的出现,也替代了很大一部分翻译工作。

而这两年之所以发生改变,主要赛里斯拥有非常多垄断的高价值技术、产品,加上海陆丰公司奉行主动对外禁出策略,导致很多外国企业、国外势力,如果要获得相关的产品,难度会非常大,基本只能亲自上门谈判。

反正海陆丰公司不会主动上门推销,而且各种条件非常苛刻。

比如净水器技术,西亚北非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派人过来谈判过,结果不仅仅没有获得技术,连产品都拿不到。

当然,民勤集团倒不是一口说死了,而是说技术不成熟,目前成本还偏高,需要继续研究。

这一点民勤集团倒是没有欺骗他们。

不过民勤集团的研究方向不是如何降本增效,而是如何让核心部件的硅纳米管降低使用寿命,同时也在研究如何快速破坏硅纳米管,避免有人可以获得这种材料。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非常多的成果,其中比较方便的减少使用寿命方案,是使用X光持续照射,加上高温处理,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让硅纳米管的使用寿命下降到只剩下5到6年。

而快速破坏方案比较麻烦,虽然使用氢氟酸搭配硝酸、氢氟酸搭配过氧化氢,可以快速破坏硅纳米管的结构,但这种化学物质的腐蚀性太强,不能长期储存,容易泄露出来,一旦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可能造成巨大的问题。

当然,目前民勤集团已经找到了一种比较快速的自毁方案,那就是参考了铝热反应的一种销毁手段。

只要有人破坏净水器的保护外壳,那整个净水器内部隐藏的铝热反应剂就会瞬间激发,然后产生两千摄氏度的高温,将硅纳米管瞬间破坏。

不过这种东西肯定不能应用在国内的民用净水器上,不然万一有手贱的人打开净水器保护外壳,分分钟造成惨烈的火灾事故。

搞保护外壳的净水器,主要是出口到国外的产品。

而且民勤集团已经准备拉上几个有海外基建经验的国企,专门去西亚、北非等有需要地区,建设这种特殊的海水淡化工厂。

不仅仅要包揽建设和核心设备的供应,还要管理这些海水淡化工厂。

至于对方愿不愿意接受这种条件?

开玩笑,这可是全球独家技术,不要就拉倒,民勤集团可不打算在这种事情上让步。

而这些海水淡化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带有专门的保护外壳,如果对方敢采用武力,那民勤集团自然不会死磕到底,直接将工厂给扔给对方,然后将这个地区拉入黑名单,不提供后续服务,不用几年这个工厂就废掉了。

这就是反制对方的重要手段。

而为了控制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民勤集团不介意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案,让当地养成多用水的新习惯,只要他们高度依赖海水淡化工厂的淡水,就会越发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苏曼的处境这两年,因为赛里斯的技术突飞猛进,反而变得越来越好了。

因为很多地区现在需要求着赛里斯,自然不敢摆架子。

而作为上门谈判的弱势一方,不带着翻译过来,难道指望东道主给配一个翻译?

这就是导致很多会中文的外国人,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哪怕是中文水平一般般的人,都很容易找到中文翻译、中文老师的工作,有些人甚至开了中文培训班。

苏曼就在开罗经营着一家中文培训机构,现在有五十多个学生。

这一次要不是奥马尔是他父亲的朋友,他才不会跑过来当翻译,毕竟他搞培训班,一个月的收入非常不错,还可以在家陪伴老婆孩子,没有必要飞来飞去。

在苏曼的带领下,奥马尔一行人来到了一家可以接待外国人的酒店。

酒店隔着河,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

由于奥马尔一行人已经通过埃及官方的渠道,提前联系了中粮集团,因此他们只需要耐心等待通知即可。

在没有获得通知之前,他们决定逛一下魔都。

苏曼虽然十几年在魔都留学过,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魔都一部分区域已经和十几年不太一样了,好在他有注册赛里斯这边的社交软件,在这边还有一些经常联系的同学和老师,因此他可以适应魔都的一些改变。

而奥马尔、阿里等人是第一次来,就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在市区逛了一圈,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浦东新区的长江口岸边。

站岸边的人行道上,可以眺望远处的横沙岛。

“那是什么东西?热气球?”阿里瞪大眼睛,指着不远处的半空中。

众人顺着阿里的手指方向放眼望去,发现一个庞然大物正漂浮在半空中。

苏曼看了一眼,便给众人解释了一下:“那应该是赛里斯特有的运输飞艇。”

“飞艇?”

虽然浦东新区的岸边,距离横沙岛至少有10公里,但由于飞艇的体积太大,因此可以非常清晰看到其轮廓。

而路过的本地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非常平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目前蓝鲸飞艇公司每个月可以生产10艘蓝鲸一型飞艇、5艘蓝鲸二型飞艇、2艘蓝鲸三型飞艇。

横沙岛在魔都原来的规划之中,就是建设超级深水港,因此他们主动找了蓝鲸飞艇公司合作,打算建设一个海空联合港口。

而眼前这艘飞艇,就是蓝鲸特种运输公司的工程运输飞艇,专门给横沙岛项目运输各种大型设备、建材和填海土石方的专业运输飞艇。

除此之外,还有横沙岛—浦东跨江大桥项目,也在同步开工建设之中。

不过这座跨江大桥的设计,并不是传统的大桥,而是计划采用硅泡沫体材料。

由于材料便宜、性能优异,这座大桥的净空高度、桥墩跨度、承载力都远超其他大桥。

其桥梁类型为斜拉桥,缆绳采用高强度的碳化硅纳米管编织绳,桥体框架采用硅泡沫体,水线以下桥墩采用特种钢筋混凝土,桥面采用沥青沙。

由于硅泡沫体重量非常轻,因此这座斜拉桥的桥体并不是以往的露天设计,而是全封闭类型,相当于一条架空隧道。

但是硅泡沫体没有覆盖其他材料在表面,其本身是可以透气的,这一点和隧道不一样。

因此桥体内部的底部会铺设沥青沙;上面的外部会安装光伏板,用于发电;桥体两侧则留下来,作为透气层。

这种设计方案,主要是考虑长江口的风浪问题,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有可能遇到台风天气和狂风暴雨,而这条大桥的主要用途,是给横沙岛海空港的物流运输配套,因此不能随随便便停运。

全包类型的斜拉桥,可以保证车辆不会受到大风、暴雨、台风、降雪、大雾花等情况的干扰。

此时苏曼等人是来早了,如果再晚几个月,就可以看到桥墩的施工围堰。

去年魔都和海陆丰公司谈好合作之后,就马不停蹄安排勘探人员,对浦东新区和横沙岛之间的长江口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地质勘探,寻找可以建设跨江大桥的位置。

其实这个位置还挺容易寻找的,主要是新材料的出现,导致桥体整体重量下降近80%左右。

既然桥体重量下降了,那就意味着桥墩承重力要求下降,这让桥墩的寻址难度直线下降。

毕竟桥体几万吨和几千吨,两者对于桥墩的承重要求,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而由于新材料的出现,不仅仅魔都有动作,其他地区也摩拳擦掌,近期正在秘密召开内部研讨会,准备搞一些之前不能建设的大桥。

比如被一直搁置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渤海海峡跨海大桥,这两个项目也被当地拿出来讨论。

以前琼州海峡跨海大桥之所以不建设,倒不是没有钱,而是琼州海峡的风险太大了。

琼州海峡的海面风急浪高,这一点也是很多海峡的普遍问题,因为这是地形导致的狭管效应,会让流体速度在遇到狭窄区域的时候,水速、风速猛然提升。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那其实也无伤大雅。

真正困扰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难题,其实是水深、密布地震带、台风天、大雾等。

现在琼州看到魔都和海陆丰公司合作,搞横沙岛大桥项目,他们也蠢蠢欲动,不过琼州方面倒是没有太着急,他们想先看看横沙岛大桥的效果,如果成本真的只有普通大桥的一半,各项指标又非常良好,那他们砸锅卖铁,也要搞琼州海峡跨海大桥项目。

至于琼州海峡的那些难题,并不是完全无解。

比如地震带密布的问题,那就直接避开地震带,采用东外线方案,或者西外线方案,虽然距离增加了十几公里,但至少避开了核心地震带。

而台风和大雾问题,则可以采用横沙岛大桥的全包桥体方案,就可避免台风和大雾天气的影响。

而海水深度的问题,这也是选择外线方案的重要原因,因为狭管效应的存在,海峡中心区域的水深,明显深于东西两侧的外边缘区域。

因此选择在琼州海峡的东西两侧外边缘海域,这里的海水深度普遍比较浅。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琼州海峡的地质问题,这里的地层用非常厚的泥沙层,基岩层的深度非常深,如果要建造桥墩,难度非常大。

对于这一点,国内几个有建造大型桥梁经验的建筑公司,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

答案非常简单。

那就是海上钻井平台。

没有错,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海上钻井平台。

要知道琼州海峡的平均深度为44米左右,最大深度差不多是114米,这个深度采用桩腿式海上平台,完全可以牢牢固定在海面上。

而桩腿式海上平台虽然需要打桩的,不过其打桩过程和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打桩有所不同。

桩腿式海上平台一般指自升式海上平台,到达作业地点后,平台的桩腿会下放至海底。

在较软的海底地质条件下,桩腿会依靠自身重量和平台提供的压力,逐渐插入海底土层,这个过程类似于打桩,能使桩腿深入海底一定深度,为平台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如果在海底地质较硬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借助专门的打桩设备辅助桩腿插入海底,比如使用桩锤等设备对桩腿进行锤击,使其克服土层阻力,达到设计的入土深度,以确保平台在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显然琼州海峡的海底,属于泥沙型的柔软海底,并不需要打桩固定,只需要使用平台的本身桩脚插入海底泥沙层即可。

如果是普通大桥,根本不能采用这种方案,因为普通大桥的重量太大,海上平台可能会被压陷到海底之中。

只有采用硅泡沫体材料,将整体重量压缩下来,才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用海上平台替代固定的钢筋混凝土桥墩。

而硅泡沫体材料的高强度,还可以让斜拉桥的跨度非常大,避免需要建设一大堆海上平台挤在一起的情况。

既然采用这种可以移动的海上平台,那就带来了一个好处。

就是不需要担心地震。

为什么可移动的海上平台不用担心地震,原因就在于整个平台和海底没有刚性连接。

如此一来,就算是发生大地震,地震撕裂了琼州海峡的海底地层,只能造成一部分桥体位移,事后再次调整位置,就可以让大桥恢复正常。

而且这种方案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方便建造和维修。

毕竟海上平台是可以使用驳船推动的,完全可以其他地区建造,然后再拖拉到指定海域布置。

如果哪天需要维修或者报废了,还可以建造一个备用的海上平台,两个平台直接调换即可,可以实现快速维修、快速替换,保证大桥畅通无阻。

而且这种设计,还隐藏着一个潜在的特殊用途。

什么特殊用途?

就是一旦有需要,可以快速布置一座跨海大桥,如果提前准备好全部的海上平台,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布置起一座高承载力的跨海大桥。

这种用途以后肯定会用到的。

毕竟国内的几个大型岛屿和三个核心海峡,在2035年可是要高铁的,没有快速建设跨海大桥的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点?

反正只要横沙岛大桥的技术验证完毕,那国内三大海峡的跨海大桥就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对于这些事情,远道而来的苏曼、奥马尔等人自然不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叹赛里斯的日新月异。

就在他们站在岸边欣赏着这个“发达国家”的景色时。

又有一艘飞艇从不远处的横沙岛飞起来。

而且这飞艇竟然向浦东新区飞过来。

随着飞艇快速靠近,阿里不由自主地吞了一口水:“咕噜…好大!”

其他人也被震住了。

毕竟之前隔着十几个公里,看起来就像一个热气球飘在半空中,并没有什么大小的对比,因此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此时此刻,这艘飞艇已经来到他们的头顶上空。

“魔都消防?”苏曼看着飞艇侧面的涂装喃喃自语。

只见这艘飞艇飞向一栋大楼。

此时苏曼等人转过头,才看到远处有一栋大楼正在冒烟,而且这大楼的高度至少五十多层。

消防飞艇是魔都向蓝鲸飞艇公司特别定制的型号,可以一次性拉100吨水和100吨二氧化碳干粉。

特别改造的外壳,加上一层氦气气囊,可以隔绝内部主气囊的氢气,避免被火灾波及到。

飞艇抵达发生火灾的大楼附近,以居高临下的优势,将一条机械臂伸展下去。

远程控制的消防员,按下喷水开关,顿时水柱直冲着火的区域。

紧接着另一条机械臂又伸展下来,二氧化碳干粉也紧随其后,覆盖在着火的位置。

不到二十分钟。

火灾就被扑灭,而室内的零星着火点,则由下面爬上来是消防员进行补刀。

这个效率非常惊人,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飞艇灭了火灾,就快速飞回横沙岛基地补给和待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