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天子 > 第一百三十章 三学

汉末天子 第一百三十章 三学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开太学么?

看着蔡琰离开的方向,刘协皱眉思索着,自董卓迁都洛阳之后,太学就名存实亡了,所谓太学,便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开设的学院,可以理解为求学之地,也可以理解为世家子弟镀金的地方,一般朝廷用人,会首先考虑太学院,如果太学院没有适合的人才,才会由各地举荐出来的孝廉中甄选合适的人才。

重开太学院,看起来,似乎是在向士人释放一个妥协的信号,但实际上,与刘协的理念并不冲突,虽然如今刘协提拔了不少寒门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官职依旧是由世家子弟来担任。

这个时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莫说朝廷,任何一方势力,想要发展壮大,想要正常运转,都不可能撇开世家。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就先刊印论语吧。”刘协扭头,看向蒲元笑道。

选择论语为第一步推广的教材,一是因为论语毕竟知道的人多,就算是乡野村夫,也大多知道有这么一部书,容易让人接受,二则是简单,通篇都没有太多生僻的东西,而且只要是个认字的,都能教授,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指望世家会大力支持,不给暗中使绊子,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刘协如今手中,能够拿出来去教授这些东西的人可不多,总不能让贾诩这样的人才跑去乡间传授学问吧。

所以重立太学,然后从太学院中挑选一些适合的人才洗脑,填充到自己的队伍之中,如今刘协治下县城都有近两百个,若以乡来计算的话,那得上千了,就算每县只需要开一个学堂,加起来所需要的人力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所以降低教授者的门槛,反正论语的话,只需要识字,能够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讲解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识字,在此之后,县学才会真正教一些比较高级的学问,一般乡学的授课时间在一年,只要能够默写论语什么的,就可以毕业,然后进入乡学,才会接受正式的教育。

而刘协也有这一年的时间来整理,研究这县学主要学得东西,术算就是最重要的一环,除此之外,还会将一些工匠、商人之类的东西融进去,而县学,也是未来为刘协培养管理人才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人才,很难出现那种智谋出众,王佐天下的大才,但一定能够做实事,能够完美的将朝廷颁发下来的政令做好。

虽然不像郭嘉、贾诩这类有着辅国能力的,但却是运转天下所必不可少的,个人的能力或许并不出众,但却能构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就算贾诩、郭嘉之后,刘协招揽不到类似顶尖的人才,只要这些人在,县学之中,源源不绝的提供类似的人才,朝廷就只会越发稳固。

至于更往上的郡学,就是深入研究了,同样不大可能出现顶尖之者,却能培养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术算一学,县学中教的都是基本的运算和运用,但到了郡学,就是更深入的研究了,深入到各行各业,比如工匠如何做才能更出效率,木轨的承重极限,改进方向,再比如金融,虽然这个时代的金融比较原始,但正是因此,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里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也是日后推动大汉朝前进的根本力量。

至于最终,就是将太学融入三学之中,作为郡学的一个升迁之地,只要入了太学,就相当于有了功名,会在军中或是官场上挂上一个名誉头衔,专门为国家各行各业制定前进方向。

当然,这些东西真要一点点实现,难度不小,目前刘协要做的还是第一步,重立太学,然后创办乡学。

乡学实际上没必要太过担心世家的反应,刘协也没准备亲自出面,而是要以商业的手段,在各地建立书院,这并不触犯律法,刘协要做的,就是到时候保驾护航,避免世家从中作梗,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兴建县学,到时候阻力肯定会大,但有了乡学打下的根基以后,就不用太担心县学的问题了,这是关乎国家未来兴衰的根本,也是科举取士的雏形,必须稳中求胜,等到县学第一批学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刘协就不用太在乎世家的态度了,哪怕所有世家集体罢工,刘协到时候也有充足的人才迅速补充上去。

这一次,工部之行对刘协来说收获颇丰,让卫忠带了十本已经装订成册的论语后,刘协满意的离开了工部。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卫忠,一会儿去让人请文和……”刘协看了看天色,已然不早,遂改口道:“算了,明天再说吧。”

贾诩也是随着刘协一路奔波,他可不像刘协体魄强健,还是让他好好休息一番再来商议吧。

华灯初上的时候,刘协在阔别一年之后,再次回到了承明殿。

“陛下。”吕灵雎带着桥氏姐妹还有毓秀与婉儿早已等在了殿中,刘协回宫之后,齐齐向刘协施礼。

嗯,很和谐。

看了几人一眼之后,刘协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作为刘协名义上的第一个女人,两人之间的感情掺杂的东西其实不多,算不上患难夫妻,但却也是陪着刘协从最艰苦的日子一步步走过来的,跟桥氏姐妹自然是不同的。

“经年不见,爱妃瘦了,不过却也更美了。”左右无人,刘协在吕灵雎有些嗔怪和羞涩的目光中,狠狠地将她拥住,没有如自己想象般为难桥氏姐妹,然后一哭二闹三上吊,看起来与桥氏姐妹处的还算平和,这让刘协很欣慰,却也难免有些愧疚,毕竟作为自己名义上的第一个女人,但在真正的夫妻之实上面,反而落于人后,要说吕灵雎心中没有些许情绪,刘协是不信的,但此刻却能压住这些情绪,很得体的照顾到刘协的感受,这对于吕灵雎而言,可是很不容易,也更让人生怜。

“陛下,妹妹们还看着。”吕灵雎有些不安的扭动着娇躯,轻声道。

“都是自家人,无妨。”刘协朗笑一声,凑到吕灵雎耳边,轻声道:“今夜,朕要爱妃侍寝。”

吕灵雎身躯一颤,眼眶有些红,也有些娇羞,虽然刘协的声音,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听到,但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是不免有些羞赧,连忙轻声道:“听闻陛下一回了长安,便又是上朝,后来又去了工部,滴水未进,妾身已经让人备了御膳,都是陛下喜欢吃的东西,这便让人送来。”

“也好。”不动声色的捏了捏,刘协笑着放开了吕灵雎的娇躯,扭头看向桥氏姐妹道:“这承明殿,可还满意?”

桥氏姐妹正羡慕的看着吕灵雎,此刻闻言,桥颖连忙点头道:“陛下的宫殿,构思之巧妙,气魄之雄浑,装饰之高雅,实乃妾身生平仅见,便是天上的琼楼玉宇,也不过如此吧。”

高达十丈的宫殿,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琉璃窗户,能够清晰地倒印人影的琉璃镜,以及雅致却并不显得奢华的布局装饰,置身其间,让从未见过如此建筑的姐妹生出一种置身天堂的不真实感觉。

“陛下,这长安这么好,为何日后还要迁都洛阳?”桥蓉的想法就简单多了,长安无论城池布局还是繁荣程度,亦或是这承明殿的震撼,都远非洛阳可比,不明白刘协为何好好地长安不待,偏偏要迁都洛阳。

“蓉儿不得放肆!”不等刘协说话,吕灵雎已经杏目一瞪,语气颇重的道:“此乃国家大事,陛下要如何决定,自有道理,我等只需为陛下打理好这皇宫便可,外面的事,自由众位臣公为陛下谋划,我等不得多言。”

平日里,就算桥颖说话都不怎么听的桥蓉,此刻对着吕灵雎却是老鼠见了猫一般,吕灵雎一声呵斥,竟然乖巧的站在一旁,不敢再说话,眼眶有些红。

刘协这才发现,一年不见,吕灵雎身上在不知不觉之间,多了几分气场,这种气场,对刘协来说,自然毫无影响,但对桥氏姐妹,对宫人侍婢的时候,却十分清晰,有几分慑人的威势。

这就是所谓的大妇气场吧!

刘协看了看缄口不言的桥氏姐妹,心中有些乐,没想到吕灵雎还有几分女强人的潜质。

“好了,颖儿和蓉儿毕竟刚刚入宫,这规矩以后慢慢教,莫要将她们吓坏了。”刘协心中有些乐,这一次却也没有去刻意维护桥蓉,宫中不同外面,自然该有规矩,而且既然吕灵雎有这方面的潜力,刘协自然也愿意去维护。

“走吧,这承明殿自建成以来,朕也未曾住过几日,今夜我等便在顶层用膳,也让颖儿与蓉儿见一见这长安城夜景。”看着不说话的众女,刘协笑道。

“喏!”吕灵雎几女闻言,答应了一声承明殿顶层,除了必要的护栏和承重墙之外,基本上都是以玻璃搭建,站在顶层之上,整个长安城乃至周边的景物,都能尽收眼底,顶上的天窗打开之后,更能欣赏夜空,可是难得的景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