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CNC苍蓝暮光V2 > 犬狼传说 机动警察:台风眼 OR8A-EP3:二分时(19)

OR8A-EP3:二分时(19)

迈克尔·麦克尼尔乘着一辆吉普车沿着阵地巡逻,他需要在谢里夫·罗易的命令无法有效地传达到前线时为罗易解决燃眉之急。以拉赫曼上校为首的孟加拉指挥官们对渡河作战行动寄予厚望,迫切地要将自己的同胞们拯救出来的那些孟加拉自由战士们也有着十足的斗志,但他们相比敌人而言仍然在各方面处于劣势。麦克尼尔一度从战报中了解到一些公布后势必会引发恐慌的消息——部分深明大义的起义部队很快遭受巴基斯坦军队的围攻而全军覆没,而大部分孟加拉人并不了解这些内幕。

“长官,那消息是真的吗?”坐在后方的孟加拉士兵忐忑不安地开口了,仍然显得稚嫩的脸上充满了慌乱,“……敌人竟然——”

“他们只是在吓唬人而已。听好了,对于你们来说,这也是一场神圣的战争。即便是那些并不赞同你们的人,也无法否认东孟加拉的将近八千万孟加拉人处在绝境之中、必须为自己的自由或者说性命而奋起抗争。”麦克尼尔有时用英语,有时又用德语和孟加拉人谈话,这取决于对方能听懂哪一种外语,而麦克尼尔的孟加拉语水平并不怎么高明,“你现在该考虑的不是自己被定义成了主的敌人,而是怎么把那些胆敢说出这种废话的人的脑袋砍下来挂在电线杆上展览。”

另一名孟加拉士兵会心一笑,但马上就恢复了严肃。他们这些和麦克尼尔坐在同一辆吉普车里的士兵们没有参加过几个月前的混战,那时的一系列失败几乎将孟加拉人彻底打垮。许多自行反抗或逃到印度后又返回东孟加拉的游击队员被巴基斯坦军队抓获和击毙,而袖手旁观的德印联军除了在会议上指责孟加拉人过于业余之外并不愿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

第9空降师希望孟加拉人让新招募的士兵接受至少为期6个星期的军事训练再将其派上战场,但孟加拉人等不了这么久。在东孟加拉的【自由孟加拉军】将作战形式从游击战转为公开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后,急剧上升的伤亡数字助长了孟加拉指挥官们的慌乱和焦虑。许多营开始在上级的默许下疯狂地从附近招募新兵,有的营一天就能扩充600多人,这样的恶性膨胀在统计数据上为孟加拉人带来了自称坐拥十万大军的底气,但他们的部队除了士气旺盛(准确地说是复仇意志强烈)和广泛地受到平民支持之外,缺乏能够克敌制胜的明显优势。

“亚当姆斯上级军士长,我们将会沿着右岸的居民区布置防线,把敌人挡在外面。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打算吸引敌人投入更多部队,这样一来他们在北侧的防御就会变得空虚。”罗易把自己的计划向麦克尼尔和盘托出,“此外,我还在联络北方的另一伙游击队,假如他们愿意暂时同我们合作,这些自认为信仰坚定的战士可以有效地应付敌人招募来的炮灰。”

“我也听说贵方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麦克尼尔没点破对方的心思,因为卡萨德已经做过类似的事情了,这是他自己在明知罗易疑似私下联系激进分子时仍保持中立的主要原因,“那些听命于俄国人的家伙不值得信任,他们迟早会为了自己效忠的那个什么【全体劳动者的祖国】而背叛你们。可以有限度地利用他们,仅此而已。有必要的话,尽快把他们处理掉,用什么手段都行,有我们给你们做担保呢。”

“那倒不必。临时内阁已经决定给愿意同我们合作的游击队授予【人民战士】的称号,而且我们也可以为他们提供营地和武器装备,条件是要他们放弃对不利于孟加拉人的外国势力的忠诚。这样一来他们说不定会暂时切断和他们在印度的同伙之间的联系……也许吧。”罗易挥了挥手,暗示麦克尼尔别再提这件事,“把敌人拖在这里,他们的战线上就会出现缺口。届时,我们就算圆满完成了拉赫曼上校托付给我们的任务。”

见麦克尼尔沉默不语,罗易有些心虚地说,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同胞承受更多的伤亡了。以更小的伤亡打赢这场仗,对他来说不仅意味着功勋,更意味着不负对同胞们的承诺。

“不必有什么顾虑,罗易先生。把你认为最危险的位置告诉我,然后你就可以放心处理其他问题了。”麦克尼尔合上了头盔面罩,“我会帮你关注战场上的问题,但这场战争要靠你们自己去打赢。躺在别人的摇篮里是长不大的,印度人确实很幸运。”

说到做到的麦克尼尔迅速赶往了罗易最担心的位置,这是罗易重点布防的建筑区、居民区之间的空隙,地形较为平坦,附近也没有树林或山丘,从前线逼近的巴基斯坦军队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这里并向着防线深处发起袭击。可以预见的是,防守此处的孟加拉人将不得不和敌人展开一场血战。

被投入到战斗中的巴基斯坦士兵们展现出了比以往对付孟加拉人的大部分同行——甚至包括游骑兵们——更加凶狠的气势。这些乘着卡车或装甲车的士兵在第一轮炮击结束后迅速向着防线推进,冒着同样满腔怒火的孟加拉士兵们的枪林弹雨奔向目的地,和他们那些见了敌人便丢下武器装备而仓皇失措地逃跑的临时工战友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防守此处的孟加拉士兵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在敌人抵达之前掘地三尺地寻找他们可利用的一切设施,就连下水道和田地里的沟渠都没能逃过工程兵的视线。以为敌人已经在远程打击中死伤惨重的巴基斯坦人因而遭遇了比预想中更猛烈的抵抗,但这些目露凶光的战士们却没有退缩。那些比他们的比哈尔人同胞更凶猛的旁遮普人、俾路支人不负其【军人种族】的称号,前赴后继地向着孟加拉人的防线发起了自杀式袭击。

不甘示弱的孟加拉士兵们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些最早跟随谢里夫·罗易作战的老兵更是如此。从来不介意在游击战和城市混战中用自杀式袭击对付巴基斯坦游骑兵部队的谢里夫·罗易一向直言不讳地告诉加入R部队的新兵们做好随时杀身成仁的准备,那些对指挥官的作风感到恐惧的士兵大概已经转去他处服役了。掩体和战壕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这声音飘荡在原野上,听起来并不多么真切,很快便被夏日的季风吹散了。

“双方都在分散兵力。”麦克尼尔来到战场附近,举起望远镜首先观察了几处他事先在地图上标记好的据点,那里腾起的火焰证明战斗仍未结束,“看来敌人的策略有所调整。”

虽然麦克尼尔愿意多给英勇奋战的孟加拉人送上几句奖励,他看得出涌入防线的敌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这样一来,敌人突然集中兵力从附近突破防线只是个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找到负责此处战事的指挥官,不想那个孟加拉人似乎因为担心敌人的炸弹精确无比地落到他头上而躲到了某个更安全的角落里。无奈之下,麦克尼尔就近找到了躲藏在壕沟里的孟加拉士兵并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指示告诉没法和他直接联系的那名军官。

“敌军的目标不仅是突破防线,他们想要在遭遇战中一次性尽可能多地杀伤我方的有生力量。”麦克尼尔觉得自己可能有些想多了,但谨慎一些总归没坏处,“不必把他们完全挡在外面,灵活一些。”

孟加拉人有着一个巴基斯坦人永远无法拥有的优势——即便部队遭遇溃败,士兵们也可以立即分散进入附近的乡村、城市从而逃过敌人的追杀,而眼下的巴基斯坦人已经失去了为抓捕少数人而直接放火烧毁整个村庄、将全部村民处死的勇气和善后的能力。担心持续高强度镇压会导致盟友愈发远离自己的巴基斯坦军队进退两难,然而他们的迟疑正是麦克尼尔所利用的契机。巴基斯坦人的部队被击溃了,可没法以同样的方式重聚起来……撤走的士兵只会等来更悲惨的下场。

激战还持续着,罗易的士兵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属于孟加拉人的土地。他们占据着附近的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道,发誓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刚从前一栋房屋里撤退的士兵马不停蹄地躲到下一栋屋子里继续战斗,完全不顾手头的弹药即将消耗殆尽。有些弹尽粮绝的士兵故伎重演,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冲进敌阵之中和敌人同归于尽,不想急于打通道路的敌人也有类似的想法。两个各自在身上绑着炸药的士兵一起被炸得粉身碎骨,留给了自己的战友和敌人无数感慨和嘲笑的理由。

在确认附近的孟加拉士兵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了调动后,麦克尼尔决定暂时停止干预孟加拉人的指挥,转而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他和其他身穿从巴基斯坦军队手中缴获来的美式动力装甲或印军仿制品的孟加拉装甲猎兵一同加入战场,只挑着势单力孤的敌人当做他们的目标。那些分散开搜寻遍布田野的游击队员的巴基斯坦士兵们没料到附近的敌人还有秘密武器,除了绝望地抵抗或四散奔逃之外再无能为力。

身穿动力装甲的麦克尼尔总是一马当先,他每时每刻都必须表现得比这些孟加拉人更英勇。德国人和印度人——或只有德国人——把孟加拉人当做工具,算不得什么秘密,或许只有最天真的人才会觉得德印联军是大发善心才会协助孟加拉人对抗巴基斯坦军队。在坐视自己真正的祖国丢掉位于南亚的堡垒和目睹着不称职的盟友继续屠杀几十万、几百万无辜平民之间,麦克尼尔至今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

他不会在摊牌之前丢到自己的既有立场。

全力驱动动力装甲奔向目标、仅用冲击力就能把对方撞得骨断筋折,这已经不新鲜了。要是敌人还有反抗的能力,他也只需要补上一拳而已。真正棘手的是那些同样身穿动力装甲的巴基斯坦游骑兵还有持有那些确实能把他身上这层铁罐头撬开的危险武器的士兵,但麦克尼尔其实很少在身穿动力装甲时真正遇上能威胁到他性命的敌人。为自己过去的过于谨慎而懊恼的他决定把遗憾在战场上全都找回来,而他不会在制裁这些只会向着平民开火的刽子手时多些同情。

即便是最不守规矩的GDI士兵也只管去杀有勾结NOD嫌疑的平民而不是把附近的所有人解决掉。

借助德印联军支援的机甲和那些由德国人工程师改装的工程机甲,成功地赶在敌人的围攻开始前搭建起防线的谢里夫·罗易以其出人意料的行动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从而将更多的敌军钉在了他的防线上。连续几天,巴基斯坦士兵们奋不顾身地向着防线进攻,但总是被那些比他们更不要命的孟加拉人士兵赶出来。比起那些退回原地的部队,更倒霉的则是陷入防线中的作战部队,其中的士兵们不得不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焦急地寻找突破口,而他们所依赖的空中支援力量却在近期空军飞行员和技术兵的叛逃及孟加拉【空军】的阻击影响之下变为了只能躲在机场里瑟瑟发抖的鸡群。

依照迪迪埃·博尚的侦察结果,巴基斯坦空军在整个东孟加拉地区能动用的战机不超过23架。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掉其中的一半,另一半也活不过两个星期——只要这些胆小鬼敢出击的话。

“从技术上来讲,敌人的空军已经是死人了。”博尚在稍后的汇报中稍微收敛了一些,但他仍然在电话里和麦克尼尔说他可以确保敌人的整个中队无法在战斗期间飞抵战场上空,“可惜他们已经把飞机分散了,不然我们就可以合作把他们最后的基地捣毁、把那二十多架飞机一次性摧毁。”

“还是给孟加拉人留着吧,这算得上是废物利用的最好办法。”麦克尼尔发自内心地为博尚的战果而感到高兴,博尚越是成功,他们在战场上受到的干扰就越少,那样一来他才能分出些精力调查其他事务,“对了,敌人建造的防空洞还不少,也许他们在十几年前或是二十几年前对爆发新一轮世界大战的恐惧超过了一切理智。”

“防空洞?”电话另一头的博尚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我明白了,可不能让这些地鼠躲在它们安全的地鼠洞里啊。”

放下电话后,麦克尼尔嘱咐身旁的士兵们记得仔细地搜索各个防空洞,免得漏掉了什么关键的情报。这些在孟加拉人搜索战场的过程中被发现的防空洞已经成为了游击队的绝佳藏身之处,起初罗易不同意士兵们躲进敌人的设施后,现在他已经不再提起这件事了——那些被遗弃的防空洞反过来成了孟加拉人的据点。

这个小插曲却让麦克尼尔产生了些许联想,那或许就是彼得·伯顿和尼克·西摩尔·帕克在另一次行动结束后向他刻意隐瞒的事情,而他仅因为卡萨德的通讯中无意之中提及了北线的其他事故才得知帕克等人返回后并没有安分守己地一直躲在达卡。同伴们还安然无恙,麦克尼尔的心却被他们的擅作主张牵动着。

比发现了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同伴们选择对他隐瞒真相的行为本身。就连那个一直不正经的伯顿也保持着沉默,这不正常。

但他必须先结束这场战斗才能继续调查,在此之前他还要把占据了附近某座村庄的敌人赶出去。利用本地平民对【自由孟加拉军】的广泛支持将敌人引入防线内而后【就地消化】被罗易认为是可行性较高的方案,这其中少不了彼得·伯顿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持续地向孟加拉人平民走私武器的功劳,尽管其中不少客户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开枪。

有着本地平民的积极配合,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更不必说博尚又为他们创造出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又一个夜幕降临,而麦克尼尔并不打算让那伙已经落入了包围圈中的敌人活过今晚。巴基斯坦军队的炮击铺天盖地,

“长官,这动力装甲棒极了!”第一次穿着动力装甲参加了实战的孟加拉士兵兴奋地向麦克尼尔描述着他的感受,“嘿,只要这东西还能正常工作,我就不用担心——但是它要是停摆了会怎样?”

“嗯,所以我一直建议你们不要因为身上有动力装甲就不管不顾地到处往敌人的火力网上撞,敌军的游骑兵部队已经给我们展示了这么做的后果。”和战友们步行赶去目的地的麦克尼尔告诫战士们注意保护自己,“他们的动力装甲被严重损坏,以至于很难在短期内修复……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你们的同胞破坏了更多的桥梁、道路,连工厂里的工人也都拒绝为敌军工作。”

麦克尼尔的目的地位于他之前的栖身之地北侧约2千米远的位置,那里之前被一伙路过的巴基斯坦士兵占据了。确认敌军当中有游骑兵的麦克尼尔因此决定带领装甲猎兵赶去消灭这伙敌军,他无意让普通士兵在动力装甲面前白白牺牲。

虽然巴基斯坦军队的游骑兵曾多次被孟加拉游击队员击毙,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巴基斯坦士兵能击穿麦克尼尔的动力装甲外壳。

隔着很远就看到了火光的麦克尼尔意识到情况不妙,他让手下的十几名孟加拉装甲猎兵按照他的要求分散开去试探敌人,自己则径直向前,打算把可能困在里面的平民救出来。

刚闯进屋子,麦克尼尔迎面撞上了两个满脸是血的士兵。险些当场开火的麦克尼尔总算凭着直觉和本能止住了动作,他拦住这两人,向他们询问附近的情况。

“那伙人不知道躲去哪里了,我们还在搜索他们的踪迹。”听到麦克尼尔用英语提问的其中一名士兵立即猜出了麦克尼尔的身份,马上用德语做了回答,“但我们在这里遇到了抵抗,行动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

“……抵抗?”麦克尼尔一头雾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那两名士兵什么都没说,径直走开了。麦克尼尔愈发地赶到奇怪,他顺着那两人来时的路径向农舍里探索,在最里面的房间里发现了5具尸体。从衣着上来看,这些人不会是巴基斯坦士兵,而只可能是当地的平民。

巴基斯坦军队还不至于招募只有几岁的儿童和须发皆白的老人上战场。

打算把事情弄明白的麦克尼尔仍然决定先把藏在村子里的敌军消灭再做计议,他顺着枪声传来的方向和其他士兵的报告确认了其中一伙敌人的藏身之处,并立即临时接管了现场的指挥权。在附近的孟加拉士兵的掩护下,迈克尔·麦克尼尔和其他2名装甲猎兵一同攻入了敌人所在的建筑,其中一名装甲猎兵眼疾手快地向着试图朝他们反击的敌军游骑兵发射了榴弹并把那人炸飞到了屋子外,而麦克尼尔则用手中的机枪成功地教训了不自量力地迎着他冲来并比他晚一步开火的同行。被击中的第二名游骑兵仰面摔倒,机枪子弹勾勒出的轨迹遍布一楼的天花板。

包围在外面的孟加拉士兵们在确认敌军游骑兵已经被击退后一拥而上,但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刚才冲锋在前的勇士已经撤回了一楼。为好心的同伴愿意出让功劳而欣喜的士兵们你争我抢地往屋子里钻去,而走在最后的士兵很不幸地被麦克尼尔揪住了。

“刚才外面发生了什么?”麦克尼尔打开了头盔面罩,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脸,“你们应该收拾这里的敌人,但你们到底在攻击谁?真是浪费时间……”

“长官,那……他们又不是孟加拉人。”被他抓住的士兵用不太熟练的英语结结巴巴地辩解着,“这伙人跟敌人是同谋……”

瞬间清醒了的麦克尼尔飞速跑出屋子,他又看到街道另一侧的农舍外有一个孟加拉士兵正把几个手无寸铁的平民拖到外面、毫不犹豫地举枪朝这些无法反抗的村民射击。一刻也不想停留的麦克尼尔很快返回等候在村庄边缘地带的同伴们那里,从或许对此一无所知的战友手中接过了自己刚才交给他们的对讲机。

“罗易?”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以为你们不会成为他们。”

迎接他的是持续了几分钟的沉默。

“他们……他们是比哈尔人,不是孟加拉人。”过了半晌,罗易的声音姗姗来迟,“请你理解……”

“你去找上帝理解吧。为什么事先不报告?”正在气头上的麦克尼尔当时完全没在意附近居民的族裔问题,他以为这里全都是孟加拉人,“这么重要的事情,明明会对计划形成干扰。”

“你也没问哪。”罗易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麦克尼尔能听得出他的焦躁,“听着,你可能会觉得我在推卸责任,但是……被杀的不是你的同胞,亚当姆斯。我拦不了他们,你也最好别去拦。”

“杀你的同胞的是巴基斯坦的军队,不是全体比哈尔人。”麦克尼尔蹲下来捂着脸,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劝解有些虚伪,“给我马上下令停止攻击比哈尔人平民,立刻!国际社会对你们的同情还有对敌人的鄙夷全来自你们的受害者形象,不然敌人的盟友早就介入了,你最好给我搞清楚这一点。你们不必面对美军的唯一原因就是这个。”

但巴基斯坦军队镇压孟加拉人的时候可没这么多顾虑,麦克尼尔想着。他自觉这要求有些强人所难,就算罗易直接拒绝,那也不会出乎他的意料。

难熬的沉默又持续了几分钟,期间麦克尼尔隐约能听到罗易在和身旁的参谋们讨论着什么。他耐心地等待着,而那已经陷入了火海之中的村庄要不了多久就会化为灰烬。类似的噩运发生在孟加拉人身上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麦克尼尔仍然觉得眼前的一幕有些荒唐。

“我无法接受你的建议,我的朋友。”

“我能理解。”麦克尼尔闭上双眼,“这次的事情我无意追究,希望你们能给自己的事业做好善后工作。以后别做某些让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十分后悔的事情,罗易。”

……既然已经有上百万孟加拉人遇害,孟加拉人小小地报复一下、杀死几千人或者上万人,似乎也算不得什么吧?

麦克尼尔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