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CNC苍蓝暮光V2 > 犬狼传说 机动警察:台风眼 OR8A-EP3:二分时(18)

OR8A-EP3:二分时(18)

埃贡·舒勒不会把科学理论和技术发展中偶尔呈现出的共时性当做是偶然,但他同样不会因心灵控制的存在而将其定义为某种必然性。始终站在人类文明前列的一小部分人产生相同的创意想法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类似的想法在不同的人手中变为相似的结果也不见得是互相抄袭的结果。不然,爱因斯坦和特斯拉当中至少有一个人背叛了他们所效忠的国家。

“泰伦矿业公司设计的这种人形机甲,已经比较成熟了。”光头的瑞士学者同另一位接触过更多机甲的日本学者讨论着不同机甲设计思路上的差异。虽然埃贡·舒勒仍在尝试着研发出激光武器,他最近遇到的一系列困难证明这绝非易事。“各方面的测试结果也很理想,而且他们对这一款产品的定位相当明确:用于建筑行业的辅助工程机械。”

“那他们为什么不去打造军用机甲呢?”岛田真司百思不得其解,“这世界上永远少不了战争,况且即便是暂且处于和平之中的人们也需要更多更先进更强大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尽管如此,岛田真司更多地把日军研发的种种机甲看作是剑走偏锋的产物。为了逃避盟军和俄国人的监视,日军只好采取另一种方式隐秘地扩张其军备,而将机甲作为多功能海陆空三栖装甲部队的主体则是天西贤治的主意。虽然岛田真司有理由认为那只是因为陆海军都不想看到空军出现,日军内部日后的纠葛并未因此而减少。

泰伦矿业公司是彼得·伯顿目前在东孟加拉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携手扩张着在东孟加拉的影响力,如今就连起先能够在他们面前张牙舞爪的巴基斯坦军队也不敢粗暴地对待这些贵客了。岛田真司希望伯顿早点投降并利用其手中掌握的资源结束这场闹剧,无奈伯顿的种种生意和阿克图尔斯·蒙斯克绑定得太深,以至于就连身经百战的花花公子本人都不敢说自己能安全且体面地从东孟加拉撤离。

尽管泰伦矿业公司迄今为止给他们这支来自其他平行世界的团队添了不少麻烦,这家志在挖出更多矿藏的企业多少也变相地给他们提供了些帮助。在发现泰伦矿业公司用于建筑工程的机甲后,舒勒当机立断把测试夏普敦生产的武装机甲的实验场地转移到东孟加拉,他一口咬定事后只要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同样在研发机甲的泰伦矿业公司就行了,反正对方没法证明那机甲不是他们的。这些测试的结果关系到夏普敦公司的生意,也关系到舒勒本人的前途——准确地说,是他还能透支的资源的规模。

儒雅随和的日本学者有些沮丧,他比大部分人都更早地了解舒勒先前转移机甲的事情,但当他听说这些机甲将在孟加拉人渡河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时,一种无力感仍然涌上了他的心头。早知如此,当时就不该催促着舒勒拿出服务于团队的成果来。

“怎么了?”

“我在思考问题。”岛田真司摘下眼镜,按摩着有些酸涩的双眼,“在考虑装甲猎兵的前世今生……猜测他们当时以什么状态发挥其特殊作用。德国一定有不少资料,但是我们暂时是没法回德国了。恐怕只有等到孟加拉的事情告一段落,李林才会给我们创造一个回国的机会。”

“你可以尝试着从其他方向寻找线索,比如说从日本。”埃贡·舒勒从显微镜前抬起头,满意地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对新工艺的评估,“伯顿发来的情报暗示那个项目同德国的至少一个盟友有关,你可以联系一下日本的相关人士。”

“我已经在试着这么做了,他们愿不愿意回答我则是另一个问题。”岛田真司满不在乎地撇着嘴,他不必舒勒提醒也知道应当先把自己这一侧的责任排除,“不过,有件事让我感到很奇怪。那些实验设施建在东孟加拉,为什么伯顿他们却没有找到设施同美国人或是英国人有关的证据?这不正常。”

“也许他们找到了,只是没和我们说。”舒勒随口说了一句,“但这根本就不是重点,因为我们没有跑到美国或是英国去做调查的机会,而且和【敌国】的相关机构联络也会使得我们成为国家安全总署的目标。”

舒勒说得对,岛田真司想着。他不再提和研究设施幕后主使相关的事情,转而又同受邀来到他的实验室里调试新型显微镜的舒勒聊起了装甲猎兵背后的历史。相比日后沦为对市民特殊治安战部队的业界后辈和他国同行们,第一代装甲猎兵可谓是享尽了风光。他们平时是NSDAP的专用仪仗队,到了战争爆发时则要冲锋在前、为友军步兵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根据目前能找到的情报,第一代装甲猎兵在挑选其成员时,设立了非常严苛的标准。身高、体重、家庭环境、血统……”岛田真司小声和舒勒说着自己的新发现,“我看了几张老照片,这些人简直称得上是克隆人部队。不谈内部的生理活动状态,起码外表上看着差不多。”

“如果装甲猎兵们是某种实验的目标,那么这实验的主导者想必会在控制变量方面非常头疼。”舒勒听说过NSDAP和SS那些骇人听闻的罪行,他庆幸自己所生活的世界里没有类似的组织——尽管NSDAP的某些领袖仍然是德国的重要政客。“对了,我这里有一条传闻……不是确切的消息,是从当年的老报纸上找到的。那报道上说,【瓦尔基里行动】结束之后,德军最高统帅部过了很久都没有下达和装甲猎兵有关的命令。”

“哎,他们不是被上司丢到了东线坐以待毙吗?”岛田真司皱起了眉头,这和他听说的版本不一样,“我还听说,当时德军已经做好了将装甲猎兵部队就地歼灭在东线的准备。”

“写报道的人是【瓦尔基里行动】主导者施陶芬贝格将军的远房亲戚,应该是信得过的。既然报道里说没有得知来自柏林方面的处理意见,意味着这支直属于NSDAP的领袖指挥的特殊部队棘手到了甚至连最高统帅部也不想去管的程度。”舒勒意味深长地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道,“或者说,哪怕是派人去把他们处理掉,即便消息从未泄露,都会造成一些预料之外的恶劣影响。”

继尤里·纳尔莫诺夫之后的心灵科技史上第二人却没有赞同这种近似阴谋论的说法,他对人心有一套自己的判断准则。“如果这是因为担心德军士兵泄密,那么俄国人呢?附近的俄国人呢?这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只要——”

他忽然停下了,另一条属于这个平行世界的历史记忆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对了,附近的俄国人刚刚遭受一次彻底的核打击。”他越想越觉得离谱,连忙请舒勒帮他理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柏林方面没想到装甲猎兵部队仍幸存了下来,是这么回事吗?”

“我可不敢说。”舒勒让岛田真司先给他递一杯水,做了一上午的实验之后他感到有点渴了,“这么荒唐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发生的可能性。谁能把这里面的规律研究明白,他就可以在心灵科技下单独开自己的新学科了。”

即便有舒勒的协助,当前困扰着岛田真司的问题也不会立即消失。不过,岛田真司不至于幻想着自己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别人或许研究了几十年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他固然会把自己看作是心灵科技发展历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但全球各地的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仍是不可忽视的。

无形中当了甩手掌柜的埃贡·舒勒在把自己的新玩具丢到了东孟加拉之后就不再管它们了,那里有麦克尼尔照料,即便行动并不顺利,巴基斯坦人还有他们背后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无从了解到那些秘密……不是夏普敦公司的机密,而是舒勒本人的秘密。

在执行渡河作战任务当天被麦克尼尔护送着过河的秘密武器当中,有些是夏普敦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孟加拉人合作改装的泰伦矿业公司生产的工程机甲。工程师们相信这些人形机甲能够在最需要它们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因而谢里夫·罗易把构筑前线阵地的任务交给了驾驶这些缴获来的人形机甲的工程兵们。敌人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而吸取了上次失败教训的罗易决定转攻为守、让敌人一头撞死在自己的铜墙铁壁上。

多亏了巴基斯坦空军已经黔驴技穷,罗易才能按部就班地实施他的计划。把机甲运过河的麦克尼尔欣然接受了任务,他还特地让同伴们给他留下其中一架机甲,但他只工作了半个小时就突然罢工了。用麦克尼尔的话来说,他小时候的志向可不是当叉车司机。

“这任务不太适合我,我还是做些简单粗暴的工作吧。”他找到了罗易,称自己要带领侦察部队去试探敌人的实力,“……相信我,这个才是我比较擅长的。”

几个月之前,麦克尼尔在从达卡接应罗易等人返回印度的过程中被一架造型可疑的武装机甲追击,他后来把那机甲的外观向舒勒描述了一下并向舒勒询问夏普敦公司是否同时在巴基斯坦进行类似的秘密测试。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麦克尼尔仍然没有放松警惕,直到他缴获了泰伦矿业公司自行研发的人形工程机甲后,他才猛然间意识到敌人所研发的机甲外观给了他们一个浑水摸鱼的机会。

埃贡·舒勒说服夏普敦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麦克尼尔的回忆和其他模糊不清的影像资料去复原那不明机甲的外观,以便让他们自己的测试产品看上去尽可能像是敌人的。真正的考验并不在工厂里,而是在机甲从印度运输到东孟加拉的途中。尽管麦克尼尔只打算欺骗对此一无所知的外界,他对意外事故没什么特殊爱好。

现在,这些在德军的军营里经过了许多测试的机甲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

不知为何,他在进入驾驶舱里之后便突然开始胡思乱想。也许他该留在更安全的地方指挥这场战斗或是给谢里夫·罗易提些意见而不是像个头脑简单的打手一样只顾着往敌人的阵地上冲,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普通士兵一起冲锋陷阵的不妥之处了。

“好吧,有些人天生就要这样。”他试着说服自己下次一定要肩负起指挥官的职责,“而且孟加拉人并不喜欢让我插手。”

这款八足机甲的模样看上去仍然有些像蜘蛛,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交通状况良好的地段飞速前进、在道路崎岖的地方如履平地。虽然麦克尼尔无意去和舒勒解释轮子的缺陷,他深知自己无法说服舒勒更无法说服夏普敦公司,因此他只是决定尽量不在公路上用轮子而已。

——事实证明这八足机甲在山林里的表现确实超出他的预料。本来只想用自己的奋进催促着其他驾驶员快些前进的麦克尼尔一不留神跑得太快,以至于他不得不像最熟练的打字员那样疯狂地扭着摇杆并时刻准备再多按下几个按钮。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顺着斜坡狂奔的八足机甲在麦克尼尔眼里立即成了事故的象征,等到回去之后他一定要找个理由说服舒勒把这东西塞回夏普敦公司的仓库里。

好在他很快掌握住了节奏并让机甲停在了恰当的位置。这里距离达卡很近,驻守在附近的巴基斯坦军队随时可能赶来围攻他们。Z集团的目标是在戈莱-马杜马蒂河右岸取得立足点,而敌人势必不会允许孟加拉人如此轻易地跨过防线、威胁到达卡。麦克尼尔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场血战的准备,无奈部队的指挥权不在他手里,而谢里夫·罗易对他的建议的态度实属模糊不清。

还没等他告知其他驾驶员谨慎前进,埋伏在草丛里的巴基斯坦士兵便探出来向着他开火。麦克尼尔迅速地锁定了敌人所在的位置,而后向着敌人送上了一串机枪子弹。确认那位置不再有敌人的子弹飞来后,他稍微放心了一些,又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想找出其他躲藏在这里的敌人。

“长官,敌人的直升机已经发现我们了。”在麦克尼尔观测到空中明显不属于孟加拉人的直升机的同一时间,另外一名驾驶员也及时地把自己的发现告知了战友们,“不能停在这里,我们要马上行动。”

“看来我们去做侦察有些太显眼了,没敢在这东西上涂迷彩确实是我的失误。”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他和其他德军指挥官一样担心巴基斯坦军队抓到德国人支援孟加拉人的证据,“但我们不能留在阵地里充当固定炮台,我的兄弟们。利用我们的优势把他们的行军路线打乱,等到敌人的总攻开始之后再考虑撤退。”

他又看了一眼机甲当前剩余能量,心想着回去之后得说服舒勒发明出一种新电池才行。在燃油和电池还能负担得起他当前的行动时,他要尽早拿出让人满意的战果。

“这是无法避免的。”

麦克尼尔的第一群受害者是有条不紊地沿着公路前进的巴基斯坦士兵,这些乘着装甲车赶赴战场的士兵在发现附近的不明障碍物之后立即将其和友军通报的敌军机甲联系了起来。神经高度紧张的机枪手没等目标出现就向着树丛疯狂开火,结果只是让麦克尼尔早些看到了破绽并避开了火舌而已。

从来没见识过这种架势的巴基斯坦士兵没有慌乱,他们一面催促司机快些把装甲车开出危险地带,一面又让能接触到武器的战友们集中火力攻击那奇形怪状的目标。不料,附近出现的第2架机甲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幻想——被机甲发射的机枪子弹击中头部的其中一名巴基斯坦机枪手当即丧命,从后方递补上来的另一名士兵只坚持了几秒也得到了同样的下场。

遗憾的是,麦克尼尔并没有能迅速摧毁这几辆装甲车的武器,和他一同前来的其他孟加拉人驾驶员也一筹莫展。他们只是给敌人造成了一些伤亡,而后便迅速地撤离了战场。

“这机甲上应该安装重型武器!”另一名驾驶员抱怨道。

“不,那样一来它就会失去很多灵活性。”麦克尼尔虽然觉得灵活性过头了,他还是要为夏普敦公司的技术人员说句公道话的,“这不是坦克,它的功能和坦克也不一样……”

迈克尔·麦克尼尔驾驶着机甲穿行在附近的田野和树丛间,有时会向着路过的敌军士兵开火,有时则大胆地同战友们迎击沿着尚未被炸毁或早就被修复的道路前进的敌人。他们的行动充其量算得上是一种试探,比起杀伤敌人或阻碍敌人前进,更多的是向制造类似机甲的人耀武扬威。

和敌人正面交锋不是他的目的,事实上麦克尼尔已经为这款机甲想出了最终用途。把合金装甲换成具有一定硬度又更加轻便的塑料之后,类似的机甲在维持城市治安方面也许能起到奇效……也许他从一开始就搞错了,不是所有机甲都适合战场,不是每一个世界上的人类都要发明出服务于战争的机器人。

半路上,有一伙十分难缠的敌人给麦克尼尔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几名乘着卡车的巴基斯坦士兵在麦克尼尔的机甲远离时不仅没有借机撤退,反而跟在后方紧追不舍,其中一名士兵更是从卡车上跳到麦克尼尔的机甲上、紧抱着机甲的其中一只机械臂不放。要不是跟随他一同行动的战友眼疾手快地用机械臂把那人刺了下去,麦克尼尔就得自行想办法在逃离敌人追击的同时甩掉难缠的额外乘客了。

侦察行动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麦克尼尔的机甲所装备的弹药基本耗尽,他和其他驾驶员确认了各自机甲的状态,而后通知战友们尽快撤退。下一次驾驶机甲出击不知是什么时候,总之他们很难在击退前来围攻的巴基斯坦军队之前再如此活跃了。

用多功能载具适应其他复杂的作战环境、填补坦克的缺口,最终是由日本人上交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此后将近100年的岁月里,GDI和NOD兄弟会设计的种种机甲也没能超脱当初日本人搭建的框架。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的先行者却有着种种并不光彩的经历,并最终在监狱里度过了余生。

——APA或许会接受日本人,但不可能接受一个双手沾满了东亚几千万人鲜血且降而复叛的刽子手。位于另一个日本的盟军也有类似的看法。

在麦克尼思考出某些平行世界并未发明机甲尤其是人形机甲的原因之前,他操控着自己的八足机甲成功地返回了友军的阵地,这片之前还空空荡荡的荒野已经成为了孟加拉人抵御敌军反攻的前哨。谢里夫·罗易试图通过占据附近的建筑区来打造一条连成一片的防线,为此他在征得了本地教士们的同意后占领了多座寺庙并说服其中的神职人员也加入到战斗之中。

“他们少不了要炮击寺庙的。”麦克尼尔跳下机甲,让旁边的士兵把机甲运到安全的隐蔽地带保护起来,“还是让教士们早些撤退吧。”

“就算他们撤走了,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战斗,敌人也饶不了他们。”罗易嘴里叼着一根香烟,正站在桌子前确认敌人的部署情况,“……有什么新发现吗?”

“目击到了可疑的新番号。”麦克尼尔随口报出了他在路上发现的参战敌军部队名称,这得归功于敌人仍然把部队番号名称用臂章的形式挂在身上,“第314旅,有印象吗?”

“没有,可能是最近新设的。”罗易听了,并没从记忆深处找到相关的情报,“只是不知道他们要从哪招募士兵,即便是从西巴基斯坦来的士兵也很可能在路上叛逃……等等,他们有什么特征?”

“战斗很卖力,像是被上司发了十倍的军饷一样。”麦克尼尔还没有换掉身上的动力装甲,他马上就得投入下一场战斗,“怎么,你有印象吗?”

罗易看了看身旁同样一头雾水的参谋们,抬起头望着伪装网上重又变得昏沉的天空。

“搞不好是吉哈德部队。”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