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小小童养媳 > 七十七章 大集流言

小小童养媳 七十七章 大集流言

作者:香辣凤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1:09: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小听了,有些兴奋,自从来了这异世,她还真没逛过街呢,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第二天一大早起了床,正做早饭,小李氏便进来了。

这些天,小小一直觉得看不透的就是她了,这听说要赶集,她特意叫小小多蒸点苞米面馒头,带着路上吃。小小点头应了,也没多话,却觉得小李氏也有些兴奋了,前两次大家去赶集的时候,怎么就没说让带点干粮路上吃,这轮到自己了,便惦记上了,也不怕妯娌间落了话柄。

吃过早饭,将孩子们托付给王氏,陈氏一行人便上了路。

小李氏和二郎各背了一个背篓,陈氏空着手牵着小小,几人有说有笑地出了谭家坝。

谭家坝离着府城算近的,可也有二十来里地,陈氏毕竟不惯行路,没走多远就微微喘息起来,再看小李氏和二郎,背着背篓依旧脚下生风。

小小便喊了声:“二郎哥,咱们慢点走吧!”

二郎点点头,脚下慢了下来,小李氏心情极好,随口玩笑道:“哟,二郎这就知道心疼小媳妇儿了,真不错!”

这话一说,小小红了脸,二郎把头扭到了一边。看着两个孩子别扭的样子,陈氏和小李氏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李氏便点着小小对陈氏说:“二嫂也是妙人,这么好的娃娃没说留给天赐做亲,你倒舍得给了大嫂?”

陈氏心下不快,天赐是要考取功名的,哪里能娶个不明不白的媳妇儿,面上淡淡地说:“我是看大嫂言辞恳切,这两个孩子也是投缘的。”

小小撅了撅嘴,这理由也太牵强了些。谁知小李氏转头竟对着自己说起话来:“小小,你可得把二郎看好了。咱施州这边可不学外头那些地方。讲究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咱们这样的人家,二郎这样的好人才,谁家闺女看上了跑上门来也是说不定的哟!”

话音刚落,二郎便闷着声音来了句:“我是干不出那种事情的!”

陈氏和小李氏闻言又笑了起来,小小则郁闷了,闹了半天,自己还为这童养媳的身份纠结,感情人家根本就没把自己当回事儿啊?

我就说嘛。什么童养媳,不过是个免费的下人罢了!小小自嘲了一句,低着头赶上他们的步伐。

自西城入了府城。小小便好奇地打量起来。

归家那日她还晕乎着,也没好好看过,今日才算一堵古代的城池是个什么模样。

脚下是青石铺就的路面,宽约一丈,两边挖的阴沟。上面的青石上凿出各种镂空的花纹方便排水,两边的屋子都是木制的,门扉紧闭,上面黑色的瓦片,屋子与屋子之间是高大的白色墙壁,想必就是传说中的防火墙。

这一带是府衙的后衙。周围居住的也多是在府衙里头供职的人,偶尔有挑着担子的货郎,脚步匆匆的下人经过。再就没有旁人了。

走过这条街,转入大街,登时就热闹起来。大街宽约三丈,两旁的房屋比刚才所见的低矮一些,不过也显得精致。两旁有小小的店面,外头有在地上摆了货物售卖的人。虽然也不是很多,不过倒也有了几分热闹的景色。

陈氏奇道:“今日不是大集么?怎么人比前两回少了许多?”

小李氏也是许久没有进城了,颇有些拿不准地答了一句:“许是前两次挨着年,这普通的大集,人就少了许多。”

小小眼都不够看了,哪里听得到他们说什么。二郎也觉得奇怪:“人是少了许多,是有些奇怪哩。”

一行人就此散开,陈氏带着小小和二郎去置办东西,小李氏要去卖攒下的鞋垫,约定办完事还是此地见面,便各顾各的去的。

陈氏有心支开二郎,便掏了银钱叫二郎去相熟的铺子置办些油盐等物,自己则牵着小小进了银楼。

银楼就在大街转角,门脸不大,进了屋里陡然一黑,倒让小小有些不习惯。仔细看了看,不像现代的银行,也不像前世电视剧里看到的当铺,倒有些像茶楼。

陈氏手里颇有些恒产,就是上次被逼钱给赵老大还债,她手中实则还是有些银子。当初存银、存首饰的时候本就没有避着小小,想着自己独自出来不太安全,所以这次又捎带上了小小。

小小见她掏出一张字条与银楼管事说了什么,然后银楼管事便捧了一个匣儿过来,她打开检视一番,取了两根素银簪子,又托银楼管事取了点银子,一串铜钱,签字画押,将东西揣好,便牵着小小出了门。

期间她只让小小远远站了,并未招她近到跟前,所以小小很好奇,听说古代的银楼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得付费,就是不知道这费用到底高不高?若是不高,她也想把那个小小的金虎头存进银楼里头去。

出了门,便跟小小一同去寻二郎。这施州府城的大街是顺着山势修造,就是一个斜坡,间或有石梯从大街两旁延伸上去,都是府城里头各处庙宇所在。陈氏来过几遭,便指给小小看,这里是玄妙观,这里是火神庙,这边是关帝庙,那边是文昌阁,便是文庙,也是府学。

说到府学的时候,语气颇有几分唏嘘,大约是觉得天赐兄弟两若是能入学,定是比在谭家坝跟着赵明礼来得强些。

下坡走了一路,便到了相熟的杂货铺,门口就碰上了刚出来的二郎,他神色慌张地说:“二婶可听说了吗?要打仗了。”

“打仗?这施州好端端的,打什么仗?”陈氏惊讶道。

“也是,不过是土王之间打仗罢了,应该不会到咱们府城这边来。”二郎挠挠头,似乎松了口气。

说起土王之间打仗,小小就忽然想起了上次在山林间见到的那个浑身是血的土人,心里一紧,莫是跟他有什么联系?不由自主地就伸手摸上了衣角。

见二郎这样说。陈氏也松了口气:“如今天下承平,哪里有那么多仗打?就是打仗,也是跟北周罢了,哪里轮得到咱们这里。”

二郎笑了笑,背着背篓领头走了,一行人又去买米。

做汤圆需得用糯米,这个赵家是没有的,只能买些。小李氏都想好了,掺上苞米面做苞米汤圆,可是这糯米依旧少不得。总归得买上一升。再者赵李氏年岁渐大,身子也不好,偶尔做点糯米粥。也更养人些。

回头碰到卖了鞋垫,又买了针线的小李氏,又说起了土王打仗的事情,陈氏就没那么乐观了。

原来这施州土王彪悍,时常为了土地、人口。甚至是走马斗鹰的事情起纷争,只要起了纷争,便会干上一仗。本来这也让人习惯了,可小李氏听说这次两位土王相争,中间还掺杂了指挥使大人,怕是会连累到府城。是以府城里头人心惶惶。就连大集也没多少人赶了。

小小暗自撇撇嘴,人家打架,能关他们什么事?虽说谭家坝离着府城近。好歹也离了二十来里地,人家攻打府城也打不到谭家坝去,安安生生闭门掩户,莫再往府城来不就完了。

回了家一说,果然家中众人都惊惶起来。倒是赵明礼细细问了几句,是哪两位土王要打仗。为的又是何事,怎么又牵扯了指挥使大人?二郎和小李氏支支吾吾说不明白,赵明礼便叹了口气。

末了还是安抚道:“应是不会的。你们刚走,学正大人又来了咱们蒙学,好生勉励了学生们一番,却只字未提这事,不过谣言罢了,莫要当真。”

听说学正大人来了,赵李氏又兴奋起来,含含糊糊地问学正大人来做什么。赵明礼敷衍道:“不过是听说孩子们学得好,来看看罢了。”

前几日赵明礼教授的学童之中,有个年纪大些的,和顺堂招伙计,因他识字,坐堂的大夫喜欢,竟是收了做了弟子。和顺堂可是开遍了南唐的大药铺,就是北周也有不少铺子,能得他家坐堂大夫青眼,可不就是跳了龙门么?喜的那家人备了厚礼好生感谢了赵明礼一番。村中众人更是觉得读书识字有用,又有不少家准备送孩子来上这个蒙学。

施州地方小,这美事很快便传扬开去,没料到传到学正大人耳朵里头,又跑来看了一回。

其实赵明礼话还没有说完,学正大人有意保他入府学,一边就读,一边指导一下官塾,赵明礼没敢回话,这已经都四月份了,眼看就他就该备考往江陵府而去。错过了这遭又得等上三年,可若是不去,拂了学正大人美意,终是心中有愧。

晚间小小打水进西厢阁楼的时候,正好听见赵明礼跟陈氏说起这事,没多想就插嘴道:“老爷该去!”

这话一出,赵明礼一家齐齐望了过来,小小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不过心里想想便罢了,怎么顺嘴就说了出来?

陈氏呵斥一声:“你个孩子,懂个什么?”

赵明礼却拦了她道:“你且说说,为什么老爷我该去?哦,不对,你该叫我一声二叔才对,好歹是咱家的小媳妇儿了。”

小小也不脸红,抬起头规规矩矩地答道:“还是叫不惯二叔,就让小小还是叫声老爷罢。”

这句话说得赵明礼和陈氏心中熨帖,点点头算是允了。

小小娓娓道来:“能得学正大人看重,是老爷的福气,也是赵家的福气,若是拂了学正大人的意,总是不好。再者老爷就不想知道施州有没有其他的人准备去江陵府赶考,若是有,能一同交流学问,一同上路,路上有个人照应着,夫人也放心些。就是这些都不提,也请老爷替两位少爷考虑考虑。”

这几句话,句句说到了陈氏的心坎上,赵明礼还没表态,她便点着头赞起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