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小小童养媳 > 七十六章 和顺之家

小小童养媳 七十六章 和顺之家

作者:香辣凤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1:09: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家休息了两三日,赵家上下又忙乎起来。

这次就连小小都上了坡地,家中只留下小李氏背着五郎照顾赵李氏。

马上要种苞谷、洋芋了,地里要翻地,要休整,要施肥……赵家的坡地不算多,可是山坡上土地本就贫瘠些,赵老三做活精细,要求也高,因此把全家都叫了上坡。

陈氏自然是不去的,又懒怠去看赵李氏的脸色。近来赵李氏身子好了不少,立刻就捡起了曾经的一家之主的威风,话都说不清楚,偏要挑刺,从儿子到媳妇,连小孙子五郎都不放过,凡事都要唠叨几句。

只是陈氏自己还没发现,赵李氏对她态度已经算是和缓许多,想来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缘故。

小小看在眼里,也不做声。自从做了二郎的童养媳,她跟陈氏就离了心,怎么也找不回往常那样相扶相依的感觉,有话也尽管憋进了肚子里,一个字也不肯吐露。

只是她终归是个藏不住话的。

上了坡,赵明礼、赵老三、大郎拿着锄头细细地翻地,还要将结成块的土坷垃一点点砸碎,王氏带着几个孩子将地里的石头捡出来,二郎则带着大妞、二妞捡拾旁边的杂草等物,堆做一堆。

杂草很快捡了出来,二郎仔细拿石头围了,点了把火烧起来。赵老三看了看,皱皱眉头,拿了把镰刀招呼大郎往山林里头去了。

天赐不解,问赵明礼:“父亲,三叔和大郎哥去干什么啊?”

赵明礼告诉他:“这些草木灰只怕不够地里用,还得去拣些枯枝回来一路烧。”

小小顺口问了一句:“草木灰是做肥料的么?”

赵明礼点点头:“是啊,可这么一点儿,这七亩地不够用啊。”

“难道不用上农家肥的么?”小小也不解了,这草木灰好像是地里用的肥料的一种罢了。记得前世院里种菜,除了草木灰还有其他的肥料要撒。当然这个时代肯定是没有磷肥、尿素之类的化工肥料,可农家肥总该有的吧?

王氏嗤笑一声:“你个小娃儿懂个什么?咱家猪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肥?”

赵明礼却疑惑道:“农家肥,这是什么东西?小小你从哪里听来的?”

小小这才惊觉,似乎施州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地步,自然不晓得农家肥是什么东西,顶多就是拿猪粪浇地,自己似乎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当即低了头支支吾吾不说话。

赵明礼却不罢休,依旧追问个不停。天赐见状便说:“父亲问她做啥,她比我还小,能知道啥?多是听人家说了。顺口带出来的而已。”

小小赶紧点头,表示天赐说得对。

赵明礼却说:“我往年读书,偶得《氾胜之书》一卷残卷,其中提到‘农家肥’,只是残卷不全。不知道这农家肥究竟是个什么肥料,一直引以为憾。没想到今日居然从她口中听到这个词,奇哉怪哉。”

说罢目光炯炯地盯着小小,似乎想将她看穿一般。

小小赶紧敷衍:“确实是顺嘴一说罢了,管它什么肥,只是现下咱家地里肥料不够。倒是真的。”

说话间赵老三和大郎怀抱了一些枯枝落叶过来,众人上前帮忙,赵明礼这才暂时放过了小小。

小小偷偷松了口气。别以为古人就傻了,照样不好糊弄。当即告诫自己要更加小心些,古语云“事有反常即为妖”,她可不想让人烧死。

好在一忙活起来,赵明礼似乎也忘了这一茬。小小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见没自己什么事,也就把这事放下了。

地翻好了。便要育苗。这回依旧是小李氏搭手,王氏家中来人说是有事,带了二郎便家去了。

回来倒是有个好消息,她娘家的母猪就要下崽子了,已经是说好了,给留三头,到时使个人去抓来便得。因是一家人,银钱也就罢了。

陈氏不干,非要给她银钱,王氏退却不过,比照着市面上低两成的价格收了银子,一时皆大欢喜。

小小身子一好,满心便惦念着自己的那几根辣椒苗,可惜这几日家中事多,眼看小苗苗都长到三寸来长了,还是没有什么时间去将它们移出来,心里暗暗着急。

好容易这一日午间得闲,她又抱着罐子上了山。刚走过赵家的那片地,就发现身后缀了个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天赐。

小小便奇了:“大中午的,你不好好歇息一下,下午还得去蒙学呢,跟着我做啥?”

天赐面上有些赧然。他能说是看见小小偷偷上了山,心里奇怪所以跟了上来么?当即只是笑了笑问道:“你呢?大中午的不休息,上山做啥?”

小小不知如何作答,天赐便看见了她怀里抱着的罐子,里头一抹喜人的嫩绿,上前仔细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长得怪好看的。”

小小胡诌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前次上山顺手摘了几个果子,丢到土里居然发了芽,总不能丢了,我寻思着在山上找块地方把它们种下,说不定能开花呢?”

天赐点点头,伸手接了过来:“怪沉的,我帮你拿着吧?”

小小无法拒绝,只好跟他一块儿寻了块地将辣椒苗种了。

两人一通忙活,将将起身,山下就传来了赵明礼呼唤天赐的声音,他拍拍身上的泥,应了一声,飞快地跑了下去。

小小看着他慌忙的样子笑了一通,也下山去了。

却不知这一幕,全部落到了地边做活的二郎眼里。他本是上山看看草木灰堆子的火熄了没有,若是不小心烧了起来,说不定要烧掉半片山林。看完之后,他也懒得下山,就在杂木从子里头和衣躺了,没想到会看见小小和天赐。

自那以后,他就更阴沉了些,一反之前能说会道的模样,话也不多了。

一家大小忙活着,竟是谁也没有注意到。

四月底,王氏娘家的母猪生了,大郎和二郎去抓了三只小猪崽子回来,家里的事情就更多了。好在大妞二妞听话懂事,这打猪草的事情,就落在了小小和他们俩身上。小猪崽子吃得不多,但是吃得精细,是以几个娃娃也还应付得来,再过两个月,就不是她们三个小娃娃能应付得了的了。

可虽然家中事务逐渐繁重,却没有一个人感到疲累,每个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希望的表情,只要勤劳,家里一定会逐渐兴旺起来。

赵李氏已经能下得了床了,不用人搀扶也能走上几步,自己从东厢房走出来晒晒太阳什么的,她虽然吐词还是不太清楚,不过挂在嘴边的“和顺之家”几个字倒是说得顺溜。至于赵明仁,就像被人遗忘了一般,再也没有人提起来。

小小也很高兴,如今她的辣椒苗苗已经长到尺许,隔三差五地上去施一趟肥,光是坐在旁边看着,心里就特别高兴。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这天大地大的,就真还没有自己的一个容身之所,能做的,不过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好好努力而已。

心态改变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很多,只是在面对二郎的时候,微微有点不太自然。村里人常拿她打趣,幸好她成天窝在赵家,除了去后山,也不怎么出门,偶尔有来串门的婶子见着她打趣两句,其他的闲言倒是没有听到。

此时她才发现小李氏在谭家坝有多么受欢迎。要出嫁的大姑娘,刚怀孕的小媳妇儿,都爱上赵家找她借个花样子,问个针线什么的。小李氏上有老人,下面儿女双全,赵老三对她也挺好,是全村公认的有福之人。

相比之下,大家对王氏的转变倒是挺惊讶的。往年这个时候,王氏虽然也帮把手,但是从没有像今年这般,勤勤恳恳地下地做事。可是赞归赞,大家都把这份儿功劳归功于赵明礼身上,觉得秀才公回家了,赵家的门风就是不一般,陈氏持家也好。

渐渐地,便有人说起赵家该兴旺了。

这样也好,不用陈氏妯娌几个去买小鸡仔,只是听她们顺嘴那么一说,便有相好的小媳妇儿们把自家孵好的小鸡子送了来,还因为家里有孩子在赵明礼的蒙童附学,愣是不肯要钱。

赵家彻底热闹起来,院坝里头一群小鸡子跑来跑去,猪圈下面三头小猪崽子成天直哼哼,端的一个兴旺的农家小院。

小小手上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每日的早饭,午饭和晚饭的准备,赵李氏的药一直没停,还有小猪崽子和小鸡子的吃食,基本都是她在伺弄着,成天从早忙到晚,也没了那许多心思去胡思乱想,日子过得紧张了,精神上倒是松泛下来。

忙了几日,眼看着秧田里头的秧苗已经出得挺好,该插秧了。施州习俗,插秧要请乡邻吃“栽秧汤圆”,家里旁的还好,调料却是不多了,正好小李氏也攒了不少鞋垫子要卖,大家便商议着再去一趟集市。

赵明礼要带着孩子上蒙学,自然是没空的,赵老三要在家收拾田地,也是不肯出门,算来算去,到最后便成了陈氏和小李氏带上二郎去赶集。想到前些日子小小生病,自从来了施州就没出过谭家坝了,陈氏又叫上了小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