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弃妇卷土重来 > 第四十四章

弃妇卷土重来 第四十四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5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打坦白重生之事后,林家一家人都忙活起来。若梅和哥哥要抓紧时间学习充电,林建军忙着扩大厂子跑广告的事,本来应该闲着的崔荷更是一家中最忙的,一家四口的衣食住行她要管,建军出去卖面粉跑生意她得跟着。

同时,她还得注意培养儿子,然后安慰前世“受尽苦难”的女儿。

“妈,我真的没事!”

又是一个周末,日头西斜娘俩从凌云寺回来,若梅身上又加持了一道经过权威大师开光的佛家护身符。天主教堂、三清观、凌云寺、清真庙,十一过后这两个月,若梅把这世界上所有流行的神明几乎拜了一个遍。

“妞妞,妈妈听说京郊有位很厉害的大师,咱们明天去那儿!”

一片叶子落下,若梅伸手落叶俏皮的划过指尖。县府大院,院墙上的爬山虎只剩下灰突突的藤脉。从初秋拜倒深冬,妈妈可真是不辞辛劳。虽然她理解并感动着,但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

“妈妈,神明也是有脾气的,我们这样四处讨好,跟墙头草没什么两样,他们会不会生气?我觉得肯定会的!”

为了加强可信度,若梅重重的点点头,毛线帽子上的绒球一摆一摆的,说不出的可爱。崔荷皱起了眉头,女儿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况且妈妈,神明可能因为工作失误才把我放了回来。要是他认出了我,把我收回去可怎么办?”

崔荷急了,把若梅手脚脖子上的各色饰品拿下来,捂住闺女的嘴,“别乱说话。”

若梅小手捂住嘴巴,一副守口如瓶的样子。母女俩上了楼梯,走到门口,刚好碰到邻居出门。

“建军家的和妞妞回来了?”

“石爷爷、石奶奶。”

“哎,妞妞真乖。”石奶奶抚摸下若梅的头,朝崔荷努努嘴,“建军好像有点心烦,你们家没出什么事吧?”

这下轮到娘俩愣住了,早上到凌云寺的时候,爸爸还好好的啊。

“石叔石婶,我们先进去了,改天再聊。”

崔荷摁响门铃,一阵脚步声传来,海峰打开门,迎面一阵扑鼻的烟味。朝石家二老做了个歉意的表情,崔荷牵着妞妞进了房门。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吹进来,室内的味道好闻了不少。

若梅打了个喷嚏,走上前开始收拾烟灰缸。

“孩子爸,你这是怎么了?”

看闺女回来了,林建军眼中露出一抹歉意,掐灭烟头从女儿手中拿过烟灰缸,起身倒在垃圾桶里。

“爸爸,是不是广告的事出问题了?”

“哎”,一声长长的叹息,林建军这算是默认了。

“那你也别这样啊,吓着海峰怎么办?”

不提儿子还好,提起来林建军更暴躁。这两个月,足够女儿告诉他所有事了。听得越多他越是生气,心疼女儿拼命赚钱的同时,他看到儿子心情很复杂。虽然女儿极力隐瞒,但他还是听出来了。上辈子他赚下了巨额的家产,女儿就要了个创业资金,其余的全给了这个哥哥,到头来他就是那么对妹妹的。不管不顾,任由媳妇和小姨子一同欺负亲妹妹。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五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林建军本身就比较疼闺女。尤其是刚才暴怒中,儿子那乖顺的模样就成了软塌塌没有男子汉气概,心火冒上来就大声说了几句话。看他吓得像个猫似得,他是恨铁不成钢,干脆不理他。

“哥哥不怕,爸爸你别这样,有什么事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林建军起身,把若梅抱在腿上。女儿这幅小小的模样,常让他忘记了她芯子里是个成年人。若梅在父亲怀里转了个圈,面对着他。

“爸爸答应过妞妞,有什么事我们全家一起解决。”

说完摇了摇他的胳膊眨巴下眼睛,“是不是广告的事,还是什么别的事?”

萌萌的表情向来是若梅的必杀技,林建军显然抵抗不了。再看旁边一脸期冀的媳妇,他的火气慢慢降下去。

感觉到爸爸的情绪变化,若梅给哥哥使了个眼色,他忙挨着妈妈坐了下来。三人听着林建军说话,没两分钟事情总算明白了。

这年头做广告不是件容易的是,保守的社会风气摆在那,电视是公家的,哪能随意被私人所用?虽然知道困难,但察觉到背后巨大的商机,林建军还是积极地跑前跑后。

经历了两个月,跑了无数次京城,都快要磨破了嘴皮子,礼也随着送出去了不少,终于基本敲定了,今天上午去找刘主任签协议。眼看事情就要大功告成,早上他心情很好,甚至亲自送了媳妇和闺女到寺庙里。安顿好后,自己骑着自行车带好钱去了京城。

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他来到了广播电台的大楼,顺利的见到了签署协议的人。对面是位年轻的妇女,虽然一脸骄傲但打扮得很知性,本以为这样的人的为人处事也会很文明,但没想到她瞅都没瞅材料,就直接说不签了。任林建军好说歹说赔笑作揖,人家就是俩字——“不签”!

林建军气了,理论一番之后,才知道那妇女名叫刘明珠。天下姓刘的人多了去了,好巧不巧这位刘明珠女士,正是刘柳的妈妈。

刘明珠骄傲的挺胸起身,翘着兰花指端起搪瓷水杯,不无尖酸的说道:“虽然因为孩子们的事,我跟你们家有点小小的不愉快。但是,我这人向来公私分明,不会把个人情绪带进工作中。广播电视台是国家的,每天每一条播报的内容,都得对全国人民负责。不管下面人是怎么答复你的,但我刘明珠做主任一天,就不会允许这种东西播出去!”

话是冠冕堂皇,但一家人哪能不明白,刘明珠就是故意的。现在的广告还不像后世那样泛滥,做广告还是很新奇的,这么大的事她不可能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况且没有上司的指示,下属哪敢贸然收礼并且答应。摆明了,自家这次让刘明珠涮了。

“爸爸,都是我不好。”

若梅搓了搓手,她现在很愧疚,明知道刘柳家世不俗,但她还是为了一时之气把她得罪了。现在好了,人家开始报复自家了。

“妞妞可别这么说,爸爸妈妈赚钱就是为了让你们活得好。咱们讲文明,不随便欺负人,但是被人欺负了也不能当那受气包,这一码归一码。”

林建军说着便斜眼看着儿子,“海峰,你记得爸爸说的话了么?”

海峰有些疑惑,爸爸为何会单独点到自己。其实他也很敏锐,父母这两个月的态度变化他也感觉到了。不过妹妹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他,所以他依旧快乐的像只小鸟。

“我一定保护好妹妹!”

“哥哥最好了!”

适时的给点鼓励,若梅抓起爸爸的大手,把五个粗粝的手指拨开又合上,弯曲伸直摆出各种造型,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心里却在合计着,前世刘家似乎也是管广播这块的,不过那时候媒体多种多样,广播影响很小,她也就没有太注意。

而现在,广播绝对堪比后世的网络,它的辐射范围比网络还要广,现在的影响甚至在网络之上。但是有刘家这只拦路虎在,这广告十有□是成不了了。难道就这样放弃,这个念头一出来就被若梅否定了。改革开放还没几年,现在机遇多争取的人少,正是发家致富最容易的时候,他们家绝对不能放过这难得的先机。

那该怎么办呢?若梅放下大手指,双脚盘在爸爸腿上,手肘顶着大腿侧手托腮,刚好看到正对着沙发的电视。

“爸爸,没有广播我们就做电视广告啊!”

一家人围在客厅里,女儿身上的奶香味传来,林建军也逐渐平静下来。自古民不与官斗,现在不是跟刘家硬碰硬的时候。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总有一天,他林建国一定要把这一出给找算回来。

“可是妞妞,电视广告很贵的。如果是为了做广告,银行不会贷款给咱们。”

若梅犯难了,又是钱,她现在有许多赚钱的好点子,但最缺的就是钱。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似乎只剩下最后这一个办法了。

“爸爸,快要过年了,我们给京城的孤儿院和养老院捐面粉吧,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俏皮的眨眨眼,若不是情非得已,她定不会用慈善这个法子的。首先她觉得,因为商业目的做慈善有点动机不纯。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现在用了,那后面肯定一大波跟风的,然后就没这么好的效果了。

“过年的时候,这些地方肯定有许多组织去慰问,到时候我们应该能上新闻,那样的话就是免费的广告啦。”

林建军眼前一亮,噌的一下站起来,把若梅举过头顶,让她骑在自己脖子上,“妞妞就是聪明。”

说干就干,随着寒假考试的结束,若梅建军跟着父母去了每一家孤儿院和养老院,询问好情况后,到了大年二十开始送面粉。最初还没有人注意,但做得多了总会有人发现。

事情恰好被市电视台的一个记者发现了,他本身就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得知情况后他当夜采写撰发了一篇稿子。十年动荡后,国家正需要如此温暖人心的正能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报道上了本市日报的头条。

一大早石奶奶敲响了林家的门,昨夜实验小学成绩单出来,若梅考了年级第一,海峰以一分之差不敌萱萱姐,得了第二名,全家人庆祝一番睡得很晚。若梅穿着睡衣,睡眼惺忪的开门,就见石奶奶手里挥动着报纸。

“妞妞啊,这是你家面粉厂么,上报纸了!”

冷风透过门吹进来,若梅一个机灵清醒了,拿过报纸来一看,鲜明的黑色标题非常醒目:

《捐面粉助孤寡欢度春节,传大爱雷锋精神存事件》——福乐面粉捐助孤儿院与养老院记实

“石奶奶外面冷,你进屋坐。”心中一喜,这事成了!若梅招呼她进来,然后趿拉着拖鞋,朝主卧室门口跑去,“爸妈,咱家面粉厂上报纸了。”

五分钟后一家四口穿戴整齐坐在客厅里,海峰举着报纸手舞足蹈,有这么让人骄傲的爸爸妈妈,他光想想就乐的没边了。石奶奶看一家子这样,恭喜完后留下报纸,识趣的告退了。

“妞妞,你真是咱们家的小福星。”

一家人围着若梅,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没过一会儿客厅的电话响了,市电视台的记者要采访面粉厂的负责人。挂了电话建军跟大舅哥商量一下,两人一同接受采访。

而后一上午,林家的电话几乎就没停过。若梅和海峰在实验小学的同学纷纷发来贺电,尤其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小家伙,这一聊就是许久。听着他们话中丝毫没有嫉妒的口气,若梅总算彻底放心了。

果然这时候这种事太少,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这企业家心地真好,拿出那么多东西帮助别人。而不会有很多人置疑,是故意作秀什么的。透过这些同学,若梅就知道袁局长沈主任周阿姨他们这些人是什么态度了,而他们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当然少部分人总还是存在的,比如说李桂花和刘明珠,两人第一反应都是林建军在作秀。问题是大环境如此,不会有人相信这所谓的“真相”的。

冷静下来后,若梅就着手给父亲和舅舅准备采访的内容。前世她见多了这种事情,记者的问题无非就是那么几个。把大体情况润色一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老乡们匀出来的一点馒头和稀饭养活了我……同时没有党和国家,也就没有现在的福乐面粉厂……我现在有了能力,也要积极回报养育我的父老乡亲,回报社会……”

崔立华则是直接宣布,“以后,我们福乐面粉会定期捐助敬老院和孤儿院,也会帮助其它有需要的人。我们送的面粉,绝对是厂里出产的一等品,让大家吃饱的同时吃好。”

虽然二十年后,这些套话早已烂大街平白无奇,但放在当下,那绝对会感动一**的人。虽然因为种种关系,新闻没有上中央台,但京城市里的电视台在全国还是有很高的收视率,经此一事面粉厂是彻底红了。

人们都记住了那句广告语:福乐面粉,用品质说话。

面粉卖得好,当然少不了有人上门找麻烦,不过若梅早就嘱咐好了爸爸,生产线要全封闭,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东西没有问题,那其它的都是浮云。舅舅多年经商,对于处理找茬的同行很有一套。

几番动作下来踢到铁板,几家负责人也就偃旗息鼓了。特精粉的销量越来越大,若梅干脆建议爸爸,把自家全部做特精粉,然后收购或者重新开一家面粉厂。这个主意,刚好与舅舅和姥爷不谋而合。

“村里那几家厂子的厂长找上我,商量着以入股的形势,把厂子合并进来。”

周末的例行午餐依旧是在崔家举行,没等若梅掀桌反对,崔姥爷和崔舅舅就已经不同意了。

“这种事绝对不行,”崔姥爷义正言辞的看着女婿,“咱们都是一家人,钱怎么分都没事。但是其它人搅和进来,指手画脚的,稍微出个问题麻烦死,那多难受。”

崔立华也开口了,“咱们家就是贷款再开一个面粉厂,也照样赚钱。那些人竟然想捡现成的桃子,前几个月闹事的时候怎么不说了。”

爷俩一同看向林建军,若梅也适时插上一句,“讨厌大伯,不让大伯摘桃子!”

没错,带头闹事的人中,正有林家大伯。市里采访中,林建军那句“吃百家饭长大的”,彻底撇清了与大伯一家的关系。虽然血脉亲情隔不断,但村民都对若梅一家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

装了那么久之后,林建国终于露出了他深沉外表下贪婪的本质。虽然没有露面,但他还是积极地出谋划策。阴谋败露后有些人嘴不严实,就把他给抖落出来了。

若梅遗传了崔家人的杏眼,三双一模一样的眼睛盯着他,林建军有些哭笑不得。抱起小闺女摇了摇,他很干脆的说道,

“亏本的麻烦事,我绝对不会干的。”

一句话拍板,姥爷和舅舅也松了口气。很快两家把余钱拿了出来,又贷款一部分,在原面粉厂的丘陵上,一座新的面粉厂很快建成了。村民们眼红林家,但面粉厂薪水高,每个月还发十斤面粉的福利,报名干活的人还是争先恐后。

同年,林建军和崔立华双双被评为县里的优秀企业家。比起前世,这个荣誉足足早了十五年。报纸上又进行了一番大肆报道,继做慈善后两人成为了有名的成功人士,福乐面粉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因为这事,实验小学特意给优秀企业家子弟一个名额,等到转过年来,舅舅家也县城里买了房子,表妹雯雯顺利进入了实验小学。

有了目标和奔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两家的生意如火如荼,滚雪球般的越做越大。林建军却始终坚持一分不少的缴税,然后每季度给孤儿院和敬老院送去米面,福乐面粉慈善又品质好的名声也一直保存了下来。

时间匆匆,一眨眼若梅就到了五年级,摆在她前面的有两种选择。

直升县验中学,还是考取市实验中学。

这五年中,若梅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而哥哥海峰,每次都以一分之差落榜,成为悲催的万年老二。去年哥哥升学时,也面临着如此选择。

“我要留下来保护妹妹!”

海峰的身量已经开始抽高,小小少年被父母教育了五年,性子坚强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现在他打心眼里疼爱妹妹。

出了考场,若梅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没半个月下来成绩,果然她又以全科满分的成绩,牢牢盘踞着班级第一的位置。而周鹏,同海峰一样继续着万年老二的“传奇”。

“妞妞要报哪个学校?”

林爸爸西装革履,放下手中的大哥大,宠溺的问着女儿。

“我以为爸爸知道的。”

若梅撅了撅嘴,一脸你怎么这么不懂我的表情。虽然五年级了,但她也就一米三高,剪着齐刘海乌黑的长发随意的扎起来、中间调皮的掉下几缕,怎么看怎么可爱。

“留在县里陪爸爸?爸爸就知道,妞妞最乖了!”

“哼!”

┬┬﹏┬┬,“还是要去市里啊。”

崔荷围着围裙,从厨房中走出来,“孩子们,吃饭啦。”

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若梅被爸爸哀怨的看着。崔荷端来最后一盘菜,摘下围裙手套,点了下他的头。

“都多大了,怎么了这是?”

“妞妞要去市里念中学。”

许是生活越来越顺遂,林建军似乎想要找回儿时遗失的快乐,这两年越来越爱耍宝。过年的时候去李家拜年,他那动作引得李老爷子哄堂大笑。

“妞妞都不理我了,是不是不喜欢爸爸了,所以才去市里上学。”

声音拉回了若梅的胡思乱想,夹了一个肉丸子给爸爸,“爸爸现在那么忙,也没有什么空陪妞妞。再说,我想去找萱萱姐姐。”

林建军西子捧心状,果然闺女更喜欢那个萱萱。还好萱萱不是个臭小子,他也稍稍放心。不过,也只是稍稍而已。

“妹妹要去市实验中学?那爸爸妈妈,我也要转学。”

林建军第一个赞成,爷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定要看好女儿(妹妹)。

“好的,等会我打电话给你们老师说。当初海峰升学时,咱们就说好了,现在倒不是那么麻烦。”

崔荷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孩子们都长大了啊,“吃饭吧,不然等会就凉了。”

“哥哥最好了,我们去找萱萱姐,这次哥哥一定能考过她!”

若梅扒了一口米饭,举起小拳头,给哥哥加油打气,心中却是深刻的对此事持保留态度。

若梅选择去市里,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老师们还是有些遗憾,不过这个年代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很负责的。一一跟老师们告别,合影留念,若梅又着重感谢了一直教导自己古筝的周阿姨。

告别四|人|帮时,她稀里哗啦的哭了一通。林爸爸为了安慰女儿,特意把工作交给了大舅哥,带着一家人去北戴河玩了一圈。

活了两世,见惯了悲欢离合,若梅心绪平复的很快。京城离县里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周末他们随时可以见面,实在不用太过感伤。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总是短暂的,八月三十号,把行礼打包放上车,若梅和海峰踏上了新的求学旅途。

作者有话要说:这就是我心中的若梅形象:

ps:图片来自杂志,若有侵权请留言告知,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删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