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弃妇卷土重来 > 第四十三章

弃妇卷土重来 第四十三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5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妞妞,上辈子海峰不给你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儿?”

若梅从床头桌上拿过一条毛巾,擦了擦眼泪。拉开窗帘,深吸一口气,开始说起了上辈子的事。

从京城扩建到自家发家,然后念大学嫁人。后来的林林总总,她简单又全无遗漏的说了一遍。

“刘柳也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赵家,我去找哥哥,才知道刘柳竟然是嫂子的表妹,而且六年前他们已经知道了赵小强的存在。没人肯帮我,走投无路之下,我只好把爸爸争取来的股份押上,去找法院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离开庭只有一晚上了,我在酒店里睡着,再醒来就是三岁的时候。”

从头到尾若梅的表情始终很冷静,重生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当初那种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的痛恨,已经不再那么浓烈了。亲人无私的关爱和顺遂的生活,渐渐抚平了她心中的伤痛。既然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她为何还有沉湎于过去的伤痛?

“我可怜的妞妞,你这是遭了多少罪啊。”

崔荷在一旁啜泣着,林建军气得浑身发抖,“岂有此理,赵家那个畜生简直不是人。还有海峰,怎么这么糊涂,真是娶了媳妇就忘了家人啊。不行,这个臭小子必须得好好教训。”

“爸,你别怪哥哥,其实这里面也有我的错。上辈子哥哥初中没毕业,就下学帮着你们打理生意了,而我常年在外求学不常与他见面,嫂嫂陪着哥哥的时候多,他难免要为嫂嫂和侄子多考虑些。”

“妈妈别哭了,我们全家现在都好好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多疼小闺女点,但林建军和崔荷哪能真的怨恨海峰。

“妞妞,这事的确是你哥哥做错了。你是他的亲妹妹,怎么都不能让你被外人欺负啊。这辈子,爸爸妈妈一定好好教育他。现在他年纪太小,性子也没那么坚定,你的事还是先别告诉他了。你要记住,这事除了爸爸妈妈,谁也不能说。”

若梅点点头,这也正是她的打算。两世为人她算是看清了,爱情可能变质,友情可以背叛,这世界上唯一不可能变化的,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大伯母那么自私的人,都能为了海涛承担起气病奶奶的全部责任;上辈子父亲查出来是癌症末期,还强打起精神为她要来20%的股份,这种爱护是刻在血脉里的,是最值得信任的感情。

“除了爸爸妈妈,我谁都不说。”

林建军松了口气,拍拍崔荷的肩,“孩子妈,你也别伤心了。咱们闺女现在还好好的,儿子也上进了。至于那些惹着闺女的人,老林家的闺女可不能随意被人欺负!”

“妞妞,下午咱们去医院做个检查。”

崔荷还是坚持这一点,若梅无奈下也只得答应了。

“妞妞,看书的时间到了。”

敲门声响起,林建军虎起一张脸,崔荷也神色微变。虽说心疼儿子是真,但这混小子竟然那么对他妹妹,这也太过分了。女儿那么懂事不跟儿子计较,夫妻俩总觉得亏欠了女儿。

林海峰刚洗完澡,穿着一身海军服,头发湿漉漉的,门打开他就看到眼睛红红的妹妹和妈妈,还有脸色铁青的爸爸。小男孩脑中闪出无数想法,会不会是爸爸在骂妈妈和妹妹?

“妈妈不哭、妞妞不哭,爸爸有话好好说,不生气哈,你看妞妞都吓哭了。”

小小男子汉挡在若梅身前,为她隔绝了爸爸的视线。双脚微分,小小的身板尽可能的把她护在身后。这种保护性的姿态似乎出现过许多次,奶牛刚进栅栏时为她挡住林海涛进攻的哥哥,老家沙发上把她圈在怀里给她当人形靠垫的哥哥,实验小学教室里挡在她与袁庞四人中间的哥哥……

回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若梅发现心中的芥蒂在逐渐消失。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兄妹,是hla融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亲兄妹,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明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事情已经过去了,她何必再做纠结?

“哥哥,爸爸没有凶我们。爸爸,你看哥哥多好啊。”

从背后钻出来,若梅双手牵起哥哥的手,明媚的秋阳投进窗户,打在两人侧脸上,暖洋洋的照出两人的轮廓。相亲相爱的一双儿女,也微微抚平了林建军和崔荷的情绪。

“那你和妈妈怎么都哭了,有什么事跟哥哥说。”

若梅与父母对视一眼,看父亲微微摇头,她明白这是真的不打算告诉哥哥了。

“是今天表演的事,萱萱姐没有告诉你么,我被行山小学的女主持人给欺负了。”

林海峰拍了下脑袋,“哎呀我给忘记了,爸爸你不知道,那个刘柳就知道哭,欺负了妹妹还一个劲儿的委屈着哭,真的好讨厌好丢人。妞妞你放心,过几个月就是市里的知识竞赛,听说刘柳报的数学,到时候哥哥给你报仇!”

“一言为定!”

若梅抹了下脸上的泪珠,绽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对了妈妈,我也想像哥哥那样,学一件乐器。我同桌周鹏,弹起钢琴来真的是好看极了。”

趁这个空档,弄明白事情的林海峰出去,再进来时他端着一盆温水,脖子上挂着两条毛巾,“妈妈和妞妞先擦擦脸,红红的肯定难受。妞妞要学乐器么,跟我一起学小号吧。”

若梅摇摇头,她不喜欢管状乐器。而且她学乐器,主要是为了登大雅之堂,肯定要学那种比较能装门面的。

“妞妞想学什么,钢琴?”

若梅吐吐舌头,“那个太难啦,我想学咱们传统的乐器。”

调皮的朝父母眨眨眼,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外在的技能会越来越管用。就拿前世的瑞林集团来说,每次尾牙都要有才艺表演,这时候哪个部门有人会才艺,就能大大的露脸。更有甚者,视频传到网上去,更会成为网络红人,名利双收。因着优秀的表现,更会得到上峰的赏识,这样的人,在公司中一般混不差。

而且与客户谈生意,总得有话题的落脚点。一个共同喜欢的音乐家或者运动,都会是很好的切入点。

崔荷擦了把脸,把若梅拉过来,给她细细的擦拭着。

“传统乐器啊,妞妞看古筝行不?”

可劲儿的点点头,这个当然行。又皱起眉,这个前世她似乎学过,当时一窍不通,现在她真的能学会么?

“那就好办了,你姥姥年轻的时候就弹得一手好筝,等明天我们回去问问她。”

第二日回村里时,若梅发现父母眼上的黑眼圈很重,肯定是一夜没睡好。昨晚她跟父母说了很多,一直到十点才被赶回去睡觉。父亲脑子一直很活泛,不然上辈子也不会借着京城扩建的浪潮,让自家迅速发家致富。

看他现在眼神坚定,肯定是已经想开了,若梅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出这个秘密后,她感觉全身都轻松起来。

大包小裹的先去看了下奶奶,老太太精神倒是不错,只是身体消瘦了许多。看到他们一家四口,她的眼中倒是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温度。

“建军啊,妈对不起你。妞妞过来,让奶奶看看。”

若梅走上前,被老人枯树皮似得手握着,看着她眼中溢出了泪花,她有些心软。同时又有点疑惑,老太太怎么这么快转性了,这不科学!

“奶奶不哭,我们以后常来看你。”

海峰额凑在前面,说着自己进来的新鲜事。李桂花端着一盘炒鸡蛋进来,那喷香的味道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喂老太太吃完,放下盘子李桂花伸手就想要摸海峰的头。

看她笑得那么亲切,一家人同时心里咯噔一下,今个儿准没好事。

“才去了城里俩月,海峰就像个大孩子样了,妞妞也漂亮了。”李桂花咯咯的笑了起来,活像只母鸡,“建军弟妹你们看,这城里的学校就是好。我们家这仨孩子也大了,我和他爸一合计也想去一块去城里上学,顺带着娘在城里也能得到更好地照顾。但是我们打问了下,实验小学似乎不好进,建军能不能帮帮忙?”

老太太也一脸期待,“建军啊,建国和你是亲兄弟,能帮你就搭把手吧。”

果然没好事,要是放在上辈子或者昨天之前,看着娘这幅恳求的模样,林建军肯定会心软。偏生昨晚,若梅把前世大哥一家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因为他们一家,自家闺女在婆家没脸面,在公司里处处受到压力。兄弟不睦的大哥和乖巧可爱的亲闺女,孰近孰远林建军分得很清楚。今天他们家能提溜着东西上门来看,已经是强压下怒气的结果了。大嫂竟然旧事重提,厚着脸皮要这要那,林建军本能的厌烦!

“娘,除了实验小学之外,县里还有好多所小学,师资条件各方面都很好。再说,儿子有几分本事你还不知道么,这事我们真的办不了。”

李桂花脸色变了,老太太也满脸不可置信,“海峰和妞妞能去,那海涛肯定也能吧。娘这一辈子没求过你,就当娘求你。”

一而再再而三,林建军本来就强压着怒气。来之前他就打算好了,这是最后一次,要是娘和大哥一家还是本性不改,那这门亲戚不要也罢。果然,偏心了三十年的娘,一夕之间是不会改变的,而贪婪成性的大嫂依旧故我。想起前世女儿遭遇的一切,他还给他们留什么面子,让他们一次次的害自家人?

“娘,话不能这么说。从小开始娘那时候求过我好多次,让我挨家挨户的上门讨饭,因为大哥和妹妹不能饿着,我都不记得你求了我多少次了。孩子们能去实验小学,是因为妞妞得到了县里一个客户的喜欢,人家有那本事给办的。得人喜欢的是妞妞,不是我,而且咱们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人家。退一万步讲,既然海涛那么优秀,那他可以自己去争取。”

“建军你说什么呢!”

门帘子掀开,林建国走进来,后面跟着三个孩子。

“大哥,做人得有个限度,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咱们就把话明着说开。你从十岁到二十,扪心自问你那一日三餐,有一半以上是弟弟我要回来的吧?”

“我林建军这个人,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娘的私房钱我没要一分。养奶牛和开面粉厂,我没有借大哥一分钱。娘对我有生恩,每个月我会送钱送东西,生病了我也带她去医院。”

“但是,我不欠你们的,你们欠我多少我也不计较了。我有一家子人需要养活,麻烦以后大嫂不要老想着盘剥我家好吗?今天我丑话撂在这,咱们就按四年前那协议来,两家互不干涉。”

李桂花不干了,二弟家那么有钱,负担又小。他们家可是三个孩子呢,“二弟,咱们都是一家子,你也知道我们一家负担重。三个孩子都成了材,我们也就熬出头了,咱们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么?”

林建军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李桂花,“大嫂,我们家这几年一直在还贷,一个月前才把贷款还上。扪心自问,你们家银行里的存款,绝对比我们多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么富了还要我们这个有外债的帮忙?这就是放在哪也说不通。行了大嫂你别说了,这么多年我就没跟你说通过。当初娘住院时的病例我存着了,村里的老少爷们也都是证人,以后若是大嫂再来找我们麻烦,我直接找律师起诉你们!”

崔荷拉了下林建军的袖子,“少说两句吧。”

早在海涛进来的那一刻,海峰就条件反射的把若梅护在了身后,并默默地挽起了袖子,随时准备干架。揪着哥哥的衣摆,若梅默默地为爸爸喝彩,他总算是下定决心,要彻底跟这群吸血鬼一刀两断了。

农村的房子没有吊顶,房顶的芦苇席清晰可见。阳光照耀下,室内的灰尘飞舞着。

林建国叼起一支烟,没等点燃林建军开口了,“娘的身体闻不得烟味,我家孩子也过敏。”

烦躁的把烟别到耳后,突然间他朝若梅那边冲过去,伸出拳头“嘭”的以下捶在墙上。海峰贴着墙,把妹妹护在身后,小声说着“妞妞别怕,哥哥在”。

老太太也吓呆了,不过经过了中风的刺激,现在她的抗打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这么激烈的一番争吵,她硬是没有如李桂花所愿的晕过去。

若梅和海峰被林建军护在身后,听着大伯开口,“就依你,你们一家赶紧走吧。”

崔荷牵着海峰,林建军抱起若梅,“娘你要是想海峰和妞妞了,就给我个信儿,我把你接过去住,每个月的钱和东西我会给你按时送过来。”

“还不走!”

没理会林建国的怒斥,林建军坚持把话说完,带着一家三口,迎着阳光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本以为说出这番话会很难,但真的说出来后,他心里却异常的轻松。那感觉好像套在身上多年的枷锁,终于被打断脱落,他觉得自己仿佛迎来了新生。

“谢谢爸爸。”

若梅“吧唧”一声,在爸爸脸上亲了一口,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崔荷摸了摸儿子的头顶,也打心眼里高兴。

两辆自行车载着一家人往邻村赶去,秋收时节已过,十一前后正是果子成熟的季节,偶尔路过一片果园,上面的黄澄澄的柿子掩映在绿叶之间,说不出的好看。

一家人到的时候,小丫头雯雯挽着裤腿和袖子,正跳脚去够枝桠上的石榴。舅妈王云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就是不肯帮忙,急得小丫头团团转。看到姑姑一家来了,她朝妈妈撇了撇嘴,转身跑过来抱起林建军的大腿。

“姑姑、姑父,雯雯要石榴。”

王云捡着裂口的摘下仨,递给若梅海峰一人一个,“你们总算来了,孩子们来吃石榴”

边说边把剩下的一个石榴举高,就是不让雯雯碰到。

“妈妈,要吃石榴,甜甜的石榴。”

“小狗腿子,刚才抱谁大腿呢?”

小丫头眼珠子一咕噜,跑过去抱住王云大腿,“妈妈最好了。”

把石榴递给女儿,王云继续说道,“娘今早五点就起来,特意杀了家里养的那只鸭,现在在炖老鸭汤。”

“娘也真是的,说多少次都不听。我们平时什么吃不到啊,那么大年纪了也不好好歇着,嫂子你可得好好说说她。”

说曹操曹操就到,崔姥姥一身青花衣,拿着烧火棍从厨房走了出来,“死丫头,你们有空做这个么。外面那些饭店里的东西,哪有家里的好,真材实料又干净,你不吃妞妞海峰和建军还吃呢。”

看到俩小的,老人家的态度立刻180度大转弯,笑着堆出了褶子,“海峰和妞妞也来了啊,姥姥给你们做了好多好吃的,全是你们最爱吃的。看海峰这瘦的,可得多补补。”

“娘你说什么呢,他都十岁了,再胖那多难看。”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海峰满打满算才九周岁,还是个小孩子,小孩子就该胖乎乎的。”

“娘,……”

崔荷跺了跺脚,走进厨房跟崔姥姥打嘴官司去了。没过多久,一家人上了饭桌,她朝若梅打了个成功的手势。若梅知道,姥姥答应教她了。

林建军和崔立华在说着厂子里的事,这边王云则打问着县城里的情况。

“真的那么好,雯雯后年也要上小学了。孩子爸,要不咱们也去城里上学?”

崔姥爷皱皱眉,“城里有什么好……”

“爹,家里有条件就让雯雯来城里吧。79年以后咱们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快,早晚大家也会像外国一样,大多数人住在城市里的,早点去没坏处。”

崔姥爷平生最大的弱点就是他闺女,闺女的要求他向来没法拒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建军,当年他早就相看好了本村的一个富户,家里没有老人,小伙子人也踏实,嫁过去就等着享福。可崔荷就一门心思的认定了林建军,最后老子还是没拗过闺女。啪嗒啪嗒几滴眼泪下来,崔荷得偿所愿。

同崔姥爷一样,崔立华也是个妹控,妹妹说一句顶别人说一车轱辘。快速回忆下自家的银行存款,应该买得起县里的房子,无声的问道老爹:要不咱们就去?

这种搬迁的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的,崔姥爷拍板叫女婿留意下城里的房子,有合适的再说。不过能说出这句话,一家人也知道,这事儿基本是定下来了。闺女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王云心里高兴,对小姑子一家更加殷勤。

“来妞妞海峰,喝老鸭汤。你们姥姥用大锅炖了半天,可好喝了。”

“好好喝,妞妞最喜欢吃姥姥做的饭菜了。”

崔荷虎着脸,“妈做的你不喜欢?”

母上大人发话了,若梅赶紧转了风向,“妈妈是姥姥的女儿,厨艺是姥姥手把手教的,跟姥姥做的一个味道,妞妞都喜欢。”

“好吃,奶奶做的好吃。”

香喷喷的吃了一顿饭,稍微收拾下桌子,姥姥进了里屋。若梅和妈妈也过去帮忙,姥姥爬到炕上,站起来从大衣柜的最上层,搬下来一个箱子。沾着湿抹布擦了下表面的尘土,从抽屉里找出小巧的铜钥匙打开锁,拉开上层的丝绸,雕花箱子里面安静的放着一架古筝。

虽然箱子破旧,但古筝上的弦却还是光亮如初。姥姥布满老年斑,苍老如树皮的手如情人般的抚弄着琴弦,

“这还是我当年的嫁妆……”

咳咳,姥爷不自在的咳嗽了两声。看着押在箱子下面的那件大红旗袍,若梅心中浮现出了姥姥当年的样子。穿着大红旗袍弹着古筝少女,没有哪个少年会不心动吧。

“姥姥的琴,雯雯要弹琴。”

小孙女凑过来,打断了姥姥的回忆。慈祥的看着俩孙辈,“雯雯刚好你可以跟你妞妞姐姐一起学。”

“妞妞姐姐,我们一起学琴。”

妞妞牵起雯雯软软的小手,“好,我们一起跟姥姥学琴。”

学古筝的事就这么说定了,事不宜迟,舅妈和妈妈去刷碗,姥姥则是教她们基本功。经过除四旧,家里还真没很充足的条件。这时候姥姥充分发挥了她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支架她就把琴放在方桌上,然后搬来一个凳子,自己亲自坐下测试下高矮,然后弹了一段《渔舟唱晚》。

琴声飘到了外面,正在谈事的姥爷也陷入了回忆中。

“建军,你说咱们的面粉在广播上做广告?”

“前两天我看电视里有衬衣在做广告,那种衬衣在城里卖得很好。不过电视广告应该不便宜,而且这年头,农村有电视机的人家也不多。但是收音机家家都有、人人都听,我们是第一个在广播里做广告的面粉厂,大家肯定会图新鲜买一点尝尝。咱们面粉品质这么好,只要尝了肯定还会想买的。”

崔立华有着敏锐的商业天赋,听林建军这么说,他就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如果广告做好了的话,那效果肯定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

“爹,你看这主意咋样?”

“爹?”

两人抬头,崔立华扯了扯崔姥爷的衣裳。

“啊,原来是《渔舟唱晚》啊。”感叹完,崔姥爷回过头来,“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老爷子肯定有故事。不过长辈的事,小辈不好随意打听。林建军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末了问道,“爹你经商一辈子,懂得肯定比我们要多,你觉得这主意咋样?”

崔姥爷沉默几秒,然后拍案叫绝,“好主意,建军你想出来的?”

主意当然是自家闺女讲的,不过来前大家就商量好了,全当是他的主意。闺女身上的事太玄妙,虽然昨天下午体检身体倍儿棒,非但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比同龄人要好一些。但一个七岁的孩子还是别太打眼了好,要是走漏了什么消息,被人逮起来各种研究,那他还不得心疼死。

“恩,我看着电视里广告的衬衣卖得好。爹你看我都买了一件,就因为那么个牌子,一件比普通衬衣贵二十块钱呢。”

“这的确是个好事,只是咱们有门路么?”

崔姥爷一张口,就提出了最实质性的问题。聪明人不止他们一家,全国那么多厂,为啥只有那一家做了广告?

这问题林建军早就想好了,“咱们先把这事定下来,剩下的问题我尽量去跑。能跑下来那是最好,跑不下来咱们面粉也是该怎么卖就怎么卖。”

这边三人达成了一致,里屋的若梅却是叫苦不迭。看着别人弹琴唱歌,轻轻松松又姿态高雅。轮到自己学了,她才体会到这有多苦,果然上辈子的家教就没认真教她。平素最好说的话姥姥,现在确是一反常态的板起脸。

“身子坐直了,挺胸收腹。注意你的腿,腿不要随意乱放。”

慈祥的崔姥姥,化身严肃的教导主任。

“弹古筝的第一堂课,就是练姿势。姿势摆正了气儿才顺,手放对了地方才能拨正琴弦。你们平时享福习惯了,要是觉得辛苦的话就跟我说,我不会难为你们。”

若梅心智早就不是七岁小孩了,这么点困难还难不倒她。雯雯倒是面有难色,可看妞妞姐姐一点都不喊累,她也硬撑着不说。

“既然决定要学了,那就要认认真真。”

“好的,姥姥。”

“好的,奶奶。”

若梅沉下心来,全心投入进去。这一学就到了晚饭时间,崔荷和王云心疼的抱起自家闺女。崔荷是亲闺女,说话向来无所顾忌。前几年老是回娘家借钱,她不好意思还会顾忌些。现在家中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她又恢复了出嫁前的状态。

“娘,妞妞还这么小,累不得的,万一长不高了那可怎么办?”

姥姥横了自家闺女一眼,从抽屉里拿出一瓶药酒,“学艺哪有简单的,我师傅当年就说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古筝其实不难,重在熟能生巧,想要学可得下一番功夫。”

药酒涂在腰间,热烘烘的舒服极了。这一下午,若梅和雯雯联系着坐姿和基础指法,竟是没感觉到时间漫长。

“妈,姥姥教的可好了,比老师们好多了。姥姥讲了一遍,我就听懂了。我不累,我要跟姥姥学。”

“雯雯也不累。”

俩孙女这么给面子,姥姥得瑟的朝自家闺女露出了个胜利的眼神,“好,姥姥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你们。”

简单的用过晚饭,本该跟着回去的若梅住了下来。国庆放假,下周一才开学,她可以趁机多学两天。崔荷反复叮嘱,不要太累了,两口子就带着海峰回去了。

三天的时间肯定练不出琴技来,但若梅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毕竟是亲姥姥,教起来认真负责,而且琢磨着她的性子来。有很多以前不懂的地方,现在是一点就通。

所以她现在都怀疑,前世的音乐家教是糊弄人的吧,明明自己是个音乐小天才好不?虽然雯雯妹妹一个小时学会的东西,她要用三个小时,但姥姥还是夸她聪明了。一个周末下来,若梅就对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惜她还要上学,不能天天学,若梅本来还遗憾,但随着周一上学问题迎刃而解。原因无他,周鹏的妈妈不仅会钢琴等一大堆西洋乐器,同时还一通百通的精通各种民族乐器。听完后若梅感慨,高手果然在民间啊。

周阿姨对若梅的印象还不错,起因还是在周鹏身上。这个儿子自打会说话后,就对读书看报有着浓厚的兴趣,才八岁就带上了眼镜。她和孩子爸想了无数办法,甚至让他跟县城里最活泼好动的袁庞一起玩,都没扭过他的性子。但自从儿子升上一年级,换了同桌后,开始喜欢上了户外活动。

这下儿子长高了,性子活泼了,做妈妈的打心眼里高兴。所以每晚教古筝这点事,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反正教两个和教三个没什么差别。林建军和崔荷也是灵性的,买了各种礼品送了过去。这下,连带着海峰也一起去学小号了。

就这样,若梅周一周五晚上在周鹏家跟着周阿姨学弹古筝,周末回乡下跟着姥姥和雯雯一起学。而且抽空,她还要跟着爸爸一起研究当下的市场走势,以及如何想办法把广告做上。幸好一年级课程少,空闲时间多,不然她还真忙不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说个bug:有妹子反应刘老爷子不是司令员,应该是司务长,这点是鱼丸写错了。

但今天下午一点左右,鱼丸应该还在加班,在这里先声明一声回头再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