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 > 第九章 豪杰意,帝王心

临时拼凑起来的勤王军队在彭鼎辉和段婉曦的指挥下,一路撵着突厥大军,过了雁门关,直到马邑,闻报突厥大军已经撤出外长城,才停止追击。

两天的追击战,仅仅两万的邢军以千余人的伤亡歼敌三千余,俘虏突厥小王始毕暗允以下官兵五百多人,战马上千匹,弓箭、马刀、长矛、马绊不计其数,并乘胜恢复了被夺去的三十九座城池和马邑郡,一雪雁门被困之耻。

战争是一个大熔炉,不但检验和锻炼出大批真材实料的钢铁,更让来自五湖四海,素未谋面的豪杰之士相互认识,在并肩作战中结下深情厚谊。在这次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段婉曦、段宗扬、侯世昌与彭鼎辉部下的两位勇将吴信、罗大刚表现突出,成为首屈一指的战斗英雄。生性豪爽的五位英雄在见识了彼此间的出色表现后,各俱钦佩,义气相投,很快打成了一片。

侯世昌没忘了出发前段婉曦对他说的话,打趣着问段婉曦道:“今番大战胡寇,娘子亲眼所见,侯某胆识武艺如何?”

段婉曦由衷地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姐夫慧眼识英雄,侯兄勇猛绝伦,孤军破敌如入无人之境。婉曦佩服之至!”

段宗扬也道:“段氏得侯兄如此猛士,纵有百倍强敌,不足为惧。他日必是栋梁之才!”

“承范兄过奖,”侯世昌道,“侯某但求快意恩仇,栋梁之才却不稀罕。”

“好个快意恩仇,侯大哥端的好汉子!”校尉罗大刚为人豪爽,便道,“俺们一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吴信与罗大刚结发从军,做了近十年的兄弟,当然听得出罗大刚的话里对朝廷颇有不屑,怕他再说些什么过头的话,便接下话茬道:“大将军慧眼识人,点石成金,以我二人平庸之才,尚且拔于行伍。凭侯兄胆识武艺,若能共聚麾下,杀敌保国,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侯世昌脸色一沉,道:“侯某若有心为朝廷效力,休道封侯拜将,便是国公、大将军,又何足道哉?”

吴信、罗大刚同时愕然。段宗扬解释道:“不瞒二位,侯兄早年从军,积功至鹰击郎将(邢府兵制,十二卫下辖军府,设正五品骠骑将军、从五品车骑将军各一人为正副主官,大业三年改为鹰扬郎将、鹰击郎将)。只因数年前与上官不合,负气出走,这才投奔段氏。”

吴信动问道:“却是何故?”

侯世昌道:“两年前,朝廷平定礼部尚书杨行敏之乱,太府丞苏让获罪伏诛,妻女充为官妓。侯某奉命率人捉拿家眷,其妻不愿受辱,自尽殉节,只留一女孤苦无依。侯某心生怜悯,暗中将其放纵而去,教弟兄们只做走脱人犯。上官得知,要我捉回苏女。侯某据理力争,反遭痛斥。一气之下,便弃官出走,结识迟兄。得知汤公德高望重,方才投奔段氏门下。”

“走得好!”罗大刚一拍大腿,跳起来便道,“遮莫是犯了该死的勾当,他妻女有甚罪过?逼死夫人,连姑娘也不放过!若是教俺遇上,非砍了那狗官脑袋,替苏家夫人报仇!”

“兄弟休得胡言!”吴信知道朝廷法度,罗大刚却不懂得,听他口无遮拦,只恐泄露获罪,赶紧打住,又问侯世昌道,“侯兄所提迟兄,又是何人?”

侯世昌道:“迟兄双名进雄,字孝杰,现任雍州兵曹参军。乃汤公长女云娟娘子之夫婿。”

吴信道:“原来是汤公东床佳婿,无怪与侯兄投缘。我兄弟虽未曾谋面,却多闻大将军提及迟兄侠名,神往已久。”

“正是。”罗大刚道,“大将军言道,汤公这位姑爷端的是英雄了得,若得有幸相会,便死也无憾!”

段婉曦笑道:“这有何难?姐夫每逢年关必与姐姐携子女到家团聚。二位若无不便,便请大驾光临,我与家父扫榻相候!”

段宗扬道:“方今天下干戈四起,远不消说,河北历山飞魏刀儿与上谷王?拔起事,众至十余万;清河高士达,漳南窦融、孙安祖皆各据一方。河北官军顾此失彼,望风披靡。更兼突厥坐大,虽一时退去,后患无穷。大将军与二位兄弟免不得马不停蹄,东征西讨,来年能否安度新春,尚未可知。”

段婉曦叹道:“群雄并起,狼烟遍地。三年来我随父亲东西奔波,越发看得清了。楚汉三国之事,又在眼下重演。”

段宗扬话里有话地对吴信、罗大刚说了一句:“军中亦非二位久留之地,还需早作打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当早作打算。”吴信、罗大刚尚未反应过来,彭鼎辉已经同长史刘弘毅走了过来,见他们都在,笑着道,“到处寻你等不见,却在此促膝谈心。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大将军!”五人连忙起身行礼参见。段宗扬、段婉曦心中都暗自捏了把汗。幸亏大将军只听到后半句,没有起疑,不然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娄子。

彭鼎辉随和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一起坐下,说道:“此番驱逐胡寇,你五人奋勇当先,首功一件。我与长史上报朝廷,为你等请功加封。”

段婉曦道:“婉曦不求封赏。既然此事已了,这便辞别大将军,率众弟兄返回太原,向父亲复命。”

彭鼎辉道:“汤公不日将至雁门,你二人正好与他一同见驾,亦使陛下见识汤公麾下有此栋梁之才。”

段婉曦道:“正是家父托人带话,命我等战事结束后,径行返回太原,不必面圣。”

“却是为何?”竟然是段思廉的主意,彭鼎辉有些不解。

长史刘弘毅似乎明白段思廉的意思,便对彭鼎辉道:“右骁卫大将军郕国公李浑、将作监李敏谋反一案。大将军还曾记否?”

“岂有忘却之理?”彭鼎辉道:“此案发时,我二人私下议论,郕公荫庇袭封,豪奢贪乐,虽尸位素餐,却是志薄才疏,安得有悖逆之心?其中必有冤情。公更言右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造谣僭上,诱使其妻伪造反状而兴此冤狱。可怜李氏几代勋臣望族,遭此灭门之祸。”

刘弘毅道:“段氏与李氏同为前朝八柱国之后,同气连枝。况汤公与郕公私交匪浅,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郕公志薄才疏,只因门族强盛,便因谣言而遭灭门之祸。以汤公之德才人望,比之郕公如何?”

刘弘毅点到为止,已经足以让彭鼎辉顿悟。段思廉德才兼备,名望素著,又多次犯言上谏,所受猜忌岂不比李浑等人强过百倍?所缺唯人丁不旺,又在外为官,尚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而已。然而终究是皇帝的一块心病。撇开救驾大功不谈,倘若皇帝得知其身边还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女儿侄子,那简直就是让他招致猜忌和杀身之祸的催命符。皇帝连德薄才疏的李浑都不放过,若见汤公成了气候,岂不更欲除之而后快?

想到这里,彭鼎辉额头上便直冒冷汗。伴君如伴虎,汤公目下的处境可谓危机四伏。而自己手握河东一道兵权,与汤公私交甚厚,一旦有所不测,也要跟着受牵连。若要保住两人的身家性命,只有一个办法了。

“文远(刘弘毅字)之言,令我如梦方醒。”彭鼎辉沉吟半晌,这才抬起头来,对段婉曦道,“汤公之意,我已尽知。既如此,你等便请自行回转。此番救驾之功,相助之德,彭某铭记于心,日后定当上门致谢。”

“伯父不必见外,请多保重,侄女告辞。”段婉曦一揖到地,行了个重礼,又拱手对刘弘毅、吴信、罗大刚道,“三万珍重,若有空闲,务请光临寒舍,使我父女得尽地主之谊。”段宗扬、侯世昌也向四人拱手作别。三人招呼了原带来段氏部曲门客,都带了兵器上马,辞别彭鼎辉等人,绝尘而去。

17k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