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麒麟诛胡传 > 第20章 一良神断五胡乱 逍遥亲传麒麟功

琅琊宗大本营建在琅琊山之上。这琅琊山在滁州,历来是金陵这个六朝古都的京畿重地。这滁州也算得上江南至美之地,吴楚风韵,气贯淮扬。

张一良曾混淆过琅琊这个概念,因为流传于世间的琅琊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这江湖第一宗门的琅琊宗大本营琅琊山,另一处便是朝廷所封的诸侯国琅琊郡。琅琊山在长江边,毗邻金陵城,而那琅琊郡,则是在黄河的出海口,现今之山东青岛一隅。

张一良是在年初二来到了琅琊宗的,行程皆由琅琊宗之人安排,先是马车,接着是骑马,遂而乘舟,也不知转了几道弯,翻了几座山。泛舟于水面上,满江迷雾,竟看不到旁边任何山川。

这琅琊山,原是叫摩陀岭的,晋军伐吴之时,上一任琅琊王司马伷领兵驻扎于此,吴兵被灭后,吴主孙皓便将自己的皇帝玉玺拿到此处交给前琅琊王司马伷,终结了孙吴政权。为纪念华夏统一,江湖之人,朝廷之人,文人墨客便约定俗成,将此处称作琅琊山。

要说琅琊山与琅琊郡有关联,也就这点关联罢了。在地域上,两者差别数万里。

一良与小念,萧方一同在木船上悠然前行,迷雾越发浓重了,呼吸都能感觉到雾气的冰冷。不知行了多远,前方响起了格外刺耳的笛箫之声,这是张一良听过最难听,最离谱的乐声,听到那声音后只半分钟时间,张一良便浑身疼痛,身上似乎被千万条皮鞭抽打似得,辣痛难忍……

然而划船的船夫却若无其事的唱起歌来,晃晃悠悠的摇他手中的船桨。萧方也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疼痛,看到张一良的反应,他却很吃惊。小念更是没有什么反应了,看到张一良痛苦的样子,忙捂住张一良的耳朵。

谁吹的曲子,比忐忑还可怕。张一良耳朵被小念捂住,这才稍稍好了一些,问道。

忐忑么?萧方道。只听船坞之外一声流氓哨响起,是划船老头吹的,不多久,那魔鬼一般的音乐便停了。

进入这么神圣的江湖重地,不是应该奏响一些名曲么?什么高山流水就算了,至少也要有天龙八部中乔峰乔帮主的BMG啊。

没等张一良歪歪,空中一阵拂袖之声响起,船头已多了一个白发老头。

萧方见到那背影,便跪下道:弟子萧方拜见师叔祖。

老爷子转过身,满脸胡腮,满头白发,笑嘻嘻的走进船坞里,并不理萧方。他弯着腰在张一良周围用力嗅着什么。只见他那满头白发上夹着枯枝,树叶等物,两撮很厚很粗的眉毛如同两片雪花一般,鼻子格外巨大,要说他能鼻子跑火车,估计也不会有人觉得是在开玩笑。

老头穿的相当单包,一套右衽粗布汉服,腰间别着个大葫芦,外裙的裙帷有些破烂,靴子也满是泥巴。

他嗅了嗅张一良的腰,又抬了抬张一良的手臂,随后走到张一良面前,直勾勾的看着张一良的眼睛,把一良盯的毛骨悚然。然后突然翻白眼做了个鬼脸,哈哈大笑起来。张一良被整得好无语,没回过神来就已经被那白发老头两手举到半空中。

我去,不是又要传老子内功吧?张一良没想完,老头已经将他狠狠摔在地上,又是一阵笑声。那老头不知道什么原因笑个不停,疯癫似的跳来跳去,出了船坞消失不见了。

张一良摸摸自己的后腰,草,他的火铳不见了。

那疯子是谁?张一良问萧方道:他拿走了我的火铳,你快告诉他,那东西危险。

不得无礼。萧方道:他是我们琅琊宗的师叔祖,江湖人称快手麒麟。

我不管他是快手麒麟还是快播麒麟臂,你马上去跟他说,那东西是管制……没等张一良说完,外头突然啪的一声,张一良知道,那疯子开枪了。

只见那人又回到了船上,手上正滴滴答答的掉血,衣服,裤子都沾上了。

你这是什么暗器?速度竟如此之快。那疯老头问道。

这个叫火铳,三十米之外瞬间爆头,还好你没有对着脑袋打……张一良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是对着脑子打,只是看到有暗器飞出,就想用手去拨开……那疯老头说道。

嚓!你以为你火云邪神啊?张一良心中嘀咕道。

快,找些金疮药,弄些布条,我给你把伤口包扎上。张一良说着,将船坞里的一个窗帘布撕下来,船夫找了一些止血的药,就给那老头包扎起来了。趁着包扎伤口那老头不留神,张一良将那火铳抢回来藏好了。

这么一闹,时间似乎更快了些,他们一行来到琅琊宗码头,陆陆续续下了船,走上一个数十级台阶的路,便来到了琅琊宗的门派核心——琅琊镇。此处是一个平摊的山坳,三面峭壁环绕,一面是神鬼莫测的迷雾之湖。确实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向来让人折服。

张一良被带到主殿,见了宗主,行了江湖之礼,然后自我介绍了一番。因为救过萧可的命,那宗主对张一良还是有些好感的。两人劝退了左右,到一处建在水上,名叫“醉鹤亭”的地方面对面坐定,各举一盏茶,便聊了起来。

我想对宗主坦白一件事情,我与萧可分别,并未得到她任何嘱托。我上这琅琊山,是想帮萧可尽孝,同时也想把我对眼下局势的一些看法告知宗主,我对眼下局势的判断,如若宗主认同,请宗主号召武林,早做准备。如今朝廷将乱,胡人也将入侵中原,举目九州,唯有琅琊宗可救民于水火……

胡人入侵?那宗主惊问道。此人名叫萧长林,是大汉名臣萧何的后人,虽非嫡亲一族,却深得萧何的传承。琅琊萧氏百余年前便在这里隐居,建成了这琅琊宗的门派建筑。汉朝经历多次外戚之乱,后来便是三国纷争,司马炎一统华夏,期间不知多少仁人义士,江湖豪杰到此避难。

世间本无江湖,豪杰来往多了,便成了江湖。

是的。张一良道:我与萧可潜入东羌氐族领地,发现那里建立起了强大的势力,吸纳江湖人士,安抚流民难民,声势已成,恐怕不久后便要生乱。

那萧长林点了点头,双眼如注的盯着张一良。

纵观朝廷上下,外戚专权,藩王林立。外戚杨骏一人独揽五大军政要职,囚禁皇帝,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张一良说着,喝了一碗茶,继续道:司马一氏本就是攥国之贼,死不足惜,然而这武帝司马炎若死,必引来新一轮权力之争。权臣杨骏,戾妃子贾南风,各地藩王必将开展一场大乱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姓的苦日子即将来临了。

萧长林身子前倾,问道:公子有何凭据?

张一良想了想,道:没有凭据,但我可以预判三件即将发生之事。如若全部应验,宗主便知道我所言非虚。

萧长林道:老夫洗耳恭听。

张一良便又卖弄他的记忆力了:第一件,武帝司马炎必死于今年五月十六日;第二件,明年三月司马玮必然奉诏进京,按照贾南风的意思除掉杨骏;第三件,事后司马玮必死与贾南风之手。

萧长林听着,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道:公子是否读了太子妃写给楚王的信?

张一良道:我一介凡夫俗子,三生有幸得到了大侠韩龙留传的内功,却从未练过一招一式,连自保都难,哪里有能力去截获朝廷的信笺呢。

萧长林大吃一惊,道:张公子竟见了韩龙后人?

正是,我的女儿便是韩龙后人亲生之女,他们隐居的哑人村遭人屠戮,仅剩下此女了。张一良说完,又喝了一盏茶。

原来如此!萧长林又倒满了茶,举起杯子敬张一良,道:你既传承了韩大侠的内功,这杯茶敬你,也当是敬了韩龙韩大侠了。老夫小的时候,也得韩大侠指点,可惜老夫才若朽木,难成大气。

宗主自谦了。张一良道。

适才公子谈到胡人入侵,老夫倒想听听公子的高见。喝过了茶,萧长林又问。

蜀中那东羌氐族定然是第一个发难的,我见过他们的实力,东羌氐王李特有识人之能,他的儿子李雄有统帅气度。而今蜀中有十万流民,一半以上是那氐族之人。只要李氏父子振臂一呼,蜀中必失。

继而如何?

我汉人中原之地,向来被北方胡人袭扰最重。那氐族若占了巴蜀,北方胡人必群起而攻之。目下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鲜卑人本该可以成为第二个发难的,鲜卑却处于数十个部族对立的状态,自顾不暇。倒是那南匈奴,百余年来虚心学习我汉文化,休养生息数十年,已成我中原之大患。

我等江湖之人,当如何?

保住忠臣名将后人,向南开发。

张公子对这司马一朝有何高见呢?

俗话说得好,做贼之人最怕贼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曹氏踢走汉帝,自立为王,司马氏如法炮制,踢走了曹氏自立为王。司马氏最怕的便是这个,他们担心其他士族也将他们踢走。于是到处分封同姓诸侯王,以为自家亲戚最靠谱。却不知道,就是这些佣兵自立的叔伯侄儿先乱起来了,最终葬送了大好河山。

公子高见,如此看来,这司马一朝已是日暮西山了。

非也。非也。虽说司马一族的智商全让司马懿,司马炎几人透支了,司马家的后世多是昏庸无能之辈,却有一人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定是那琅琊王司马觐之子司马睿。萧长林手抚仙胡,笑容满面道。

张一良大惊,这人对朝廷竟如此了解,惊道:宗主真乃神人,竟对朝廷如此了解。

那萧长林也暗自赞叹张一良,便笑道:我琅琊宗数千人历时数年收集消息预判局势,方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却不及公子一人洞悉朝局之深,公子大才也。

两人又相互敬了一盏茶,萧长林越发欣赏张一良了,便对他说:公子对朝局的判断,对胡人的分析,与老夫所想如出一辙,包括那司马炎必是熬不过今年,司马氏大权旁落,先是杨骏谋反,再是贾南风掌局,必然会发生。

一良终于找到知音了。我与别人谈这些,被人当做疯子轰出呢。张一良道。

若公子不嫌弃,我邀请公子加入我琅琊宗,用江湖之力,救百姓于水火。萧长林到。

张一良站了起来,双手抱拳,行了个礼,道:求之不得。

先知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是疯子,在智者眼里是宝贝。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聊了几个时辰,张一良得到宗主的许可,去见了萧可的父母,他们看得开,萧可为宗门效命,战死沙场对他们而言是荣耀。这两位老人对张一良也没有多少好感,就如同招待了一个陌生人一样。张一良在他们家过了一个很尴尬的春节。

倒是那白发老头,手上的枪伤还没好,便来找张一良看火铳,还把张一良和小念带到他家里。他不愿意和大家住在琅琊镇,自己到山顶的绝壁上建了一座木屋,需要爬上一座石山,再滑到一个石台上才能进那屋子,木屋之下数十米,就是迷雾之湖,屋子在风中摇摇欲坠,张一良在里头心惊胆战起来。

这老头是琅琊宗第三代宗师四大长老之一,江湖绰号逍遥子,名叫萧清云,是年纪最小的第三代长老,那一代的长老皆已故去,逍遥子也已是九十来岁的高龄。他有间歇性老年痴呆症,但他生性桀骜不驯,喜欢逍遥自在,不愿意让人照顾,常疯疯癫癫的,如同乞丐一般。

参观完逍遥子的危房,他们便到山谷中打猎去了。一良教逍遥子用火铳打死了一头猛虎,他便更喜爱那把火铳了。不知是犯糊涂了还是贪玩之心难以抑制。逍遥子竟提出用他的麒麟神掌换火铳的想法。

张一良当然想学功夫,但谁能保证这老头脑子没问题,就算教的是真功夫,他日清醒了,后悔了怎么办?是不是得杀掉张一良?于是拒绝了逍遥子的要求。没想这老头霸王硬上弓,在张一良面前耍起他的麒麟神掌来。

张一良从未练过武功,连最基础的杀招都不会,悟性差得跟头驴一样,看完就忘了。那逍遥子也不服,他就不相信教不好一个徒弟,于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找了根木棍逼他一招一式的练了起来。就这样,他们在山谷的雪地上练习了一个多月时间,张一良从最基本的格斗擒拿招数练起,那套麒麟神掌也马马虎虎能打出招式来。

张一良哪里知道,他们乘舟进入琅琊宗的那天,逍遥子萧清云在湖边崖壁上吹箫,就是试探闯入者功夫的,内功越高的人,对那箫声反应越激烈。逍遥子无意中发现张一良身上的内功是他所见的年轻人中最高的,春节几天暗中观察,发现是个性善之人,是个可造之材,所以暗自决定要将自己的麒麟神掌传给他。

这麒麟神掌乃江湖顶级功夫,曾徒手完胜浣花神剑的创始人。三国时期,西域恶僧菩尼尔想趁中原之乱入主江湖,争夺武林霸主之位,凭他所创的西域武功安法屠魔指从西域杀来,整个江湖被搅得天翻地覆。

那时琅琊宗刚建立不久,遵循归隐于深山,匿迹于江湖的门规,决定任由他去。其他三位长老各自闭关修炼,只有萧清云咽不下那口气,偷偷出山与那西域恶僧在西子湖畔打了三天三夜。麒麟神掌最终得胜,那西域恶僧菩尼尔被迫立下三十年不得入中原的誓言。

麒麟神掌讲究内力和外力的双重爆发,张一良内力传承于大侠韩龙的后人,自然是无需质疑,他那书生体格则大大减弱了麒麟神掌的威力。麒麟神掌共九套掌法,十八个杀招,如若内外力都能发挥到极致,十米开外可毙杀敌人。张一良自然达不到这水平。

得知逍遥子将麒麟神掌传给了张一良,萧方简直要炸了。这样一来他要叫张一良一声师叔,见面要行大礼。这就好比忽然间自己鄙视的人成了自己的干爸爸,萧方真后悔把这家伙带上山。

宗主萧长林却暗自欣喜,吸纳张一良是他的决定,如今他有了功夫,能去完成一些危险的任务,这对琅琊宗大有裨益。于是和他们再次长谈,先说了一轮宗门规矩,宗门使命,组织架构之类的。然后给他安排了秘密任务。

据萧长林介绍,琅琊宗本部及各地分支,有近三万人的规模,光是收集情报的就有数千人。琅琊门徒中武功能在江湖上排上号的有数十人;此外还有几千人是不公开琅琊门徒身份的地下党成员,他们分散潜伏在各地衙门,各王爷贵族的幕僚之中。天下大势,一清二楚。

张一良暗自称奇,这太牛了,比后世的共济会还厉害……还没等张一良想下去,宗主就给他下达任务:依托现有的关系,打入朝廷内部,掌握朝廷动向。

张一良的宗内身份是:琅琊麒麟少主。这个身份只有宗主和张一良的联络人知道,宗门将在京城洛阳建立专属联络站,并派五十人左右的队伍在京城协助张一良。书信往来,用代号,张一良在行动中的代号是:京畿密使一号。真实身份绝密。

商定后,宗主便以“窃取琅琊秘笈,偷学琅琊功夫”之名,将张一良和小念关押到琅琊湖底监狱中。随后召开琅琊宗大会,宣布对张一良的处罚:打残,废掉功夫,逐出琅琊山……当然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假戏,这些事情也只是做给大本营之人以及萧方等少量知情人士看的,并未传出江湖。

张一良被逐出琅琊山的时候,已是人间四月天。在船上,他又听到了悠扬的笛箫,然而这一次不再是那刺耳难听的声音,而是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曲子,似乎是告别,似乎是留恋。也许是他那莫名其妙的师父为他送行吧,不知道宗主是否把真相告诉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