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仙踪侠隐录 > 第十六章 相见恨晚

仙踪侠隐录 第十六章 相见恨晚

作者:晟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东方明调养数日,亏得李氏每日煎汤送药,身子已无大碍,只是少不得意志消沉,心中愁闷。

一日他趁小子墨在崔九家中玩闹之际,径往萍娘酒肆中饮酒。甫一进门,便听酒保陈二低三下四向一人诉道:“客官真是海量,只是小店拢共也没存几坛酒,要是其他客官来了没酒喝……小人的生意可如何做得……”

东方明打眼望去,只见陈二面前那张桌上杯盘狼藉,一个乱头粗服、拓落不羁的汉子正端着酒坛咕嘟咕嘟喝个不停。那汉子瞥见酒保是个跛子,又絮絮叨叨候着不走,因道:“店家放心,喝光你多少酒便付你多少酒钱,杨某喝酒从不赊欠。”言罢伸手去摸怀里银子,摸了好一阵子却掏不出一文钱。

陈二见他没钱付账,脸上立时换了颜色,正欲发作却见那汉子摆手道:“我说过,杨某从来不欠人家酒钱。”边说边从腰间解下一柄带鞘短刀摆在桌上,道:“这把宝刀随我征战多年,劚玉如泥,日后怕也没什么用处了,今日就舍你作酒钱罢!”

陈二拿起刀在手上掂了掂,通身端详一番又放回桌上,哂笑道:“客官真会说笑,这刀与小人厨下那两把相比倒也没什么稀罕,怕是值不了几个钱罢?”

那汉子听罢艴然不悦,冷哼一声道:“不识货!”。话音刚落,只听“叭”的一声,寒光一闪,桌上一个空酒坛登时裂成两半,唬得陈二抱头缩项。其余客人见了纷纷撇下铜板仓皇而走。

东方明见眼前情状也着实吃了一惊,忙上前去转圜,拉住陈二道:“陈二哥,店里难得来了位如此豪爽的贵客,切莫扫了大家兴致。我这里有三两银子,算是这位仁兄的酒钱。再劳烦陈二哥在邻桌上一壶老酒和一碟小菜。余下的就算我答谢老板娘与陈二哥平日照拂,聊报昔日门下之恩于万一。”

陈二听话音乃是东方明,定了定神,忙回身打了个躬,赔笑道:“原来是东方先生,我们东家目今不在店里……”接着又附耳低言道:“这位爷已来了两个时辰,胃口大的很,一味要吃要喝,只是赖着不走,喝光了店里三坛好酒却没钱付账。瞧他这身行头,多半是个喇唬、乞棍之流。”

东方明回道:“陈二哥不必说了,我全看在眼里。这三两银子你先拿去,回头老板娘若是过问,我去应答便是了。”

张二接过银子,笑嘻嘻道:“那敢情好,我这就去给先生上菜,老规矩,一壶老酒,一碟青笋,再饶恁二两牛肉。”转身便走进了后厨。

东方明整肃衣冠,向那汉子躬身揖礼道:“今日在下做东,兄台只管尽兴。”转而欲去邻桌落座,却被那汉子叫住。那汉子托起酒坛喝了两口,眼皮也不抬,道:“足下替我付了酒钱,这刀便归你了!”说着把刀朝东方明掷去。东方明乍然去接险未拿稳,才知这刀果有些重量。

刀客颇感意外道:“你不是武林中人?”东方明因答道:“兄台取笑了,在下不过一介渔夫而已。”刀客又问:“方才在座之人见我打碎酒瓮纷纷避走,你怎地不走?”

东方明道:“小弟不懂武功,但素知习武之人向来视兵刃为性命。兄台为了美酒可抛弃性命,足见是条好汉。遇到英雄好汉,在下一睹风采尚来不及,又岂有躲避之理?”

刀客听后展颜大笑道:“好极!好极!一个渔夫有这番见识,该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既是同道中人,咱们共饮几杯如何?”东方明略一迟疑,随即拱手道:“好!既蒙兄台不嫌,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遂欣然入坐。

刀客见东方明落座,抱拳道:“在下杨洪,原籍庐州人士。多年来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四海为家。近来因琐事烦闷,故寻得此处清闲地方消遣。”东方明见他如此洒脱,忙也回道:“在下复姓东方,单名一个明字,在这村里打渔为生。”二人互通姓名毕又各报年岁,攀谈之下渐趋熟络。因彼此年纪相仿、意气相投遂以弟兄相称,一时其乐融融,言论风生。

此时陈二端酒菜上来,见东方明与那邋遢汉子相对而坐、载笑载言颇为惊讶。东方明接过酒菜言道:“多谢陈二哥!我与这位杨兄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就坐这里罢!陈二哥请自便即是。”陈二原本想同东方明再说上几句,讨好一通,却见那汉子横眉冷目,没给自己好脸色,只好悻悻而去。

陈二走后,东方明将酒菜摆好,又与杨洪斟满酒碗。二推杯换盏,开怀畅饮,皆有相见恨晚之意。且听杨洪大笑道:“老弟虽身居这小小渔村却胆识过人,有知人之能,当真是不简单那!”

东方明笑道:“小弟哪有这般本事?不过是见杨兄酒品超逸,这酒品如人品,便知兄高情远致如光风霁月。”

杨洪听罢叹道:“老弟此言实在过誉了。杨某自认还算磊落,却也常被江湖同道误会,一时声名狼藉也是有的。”

东方明道:“古人云‘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杨兄饮啖兼人,自然也在非凡之列。非凡之人被时人诟笑乃是常有之事,然则真丈夫自会留名千古!”

杨洪汗颜道:“杨某岂敢与圣人相比,岂非太不自量力?不过一介酒囊饭袋尔!”言罢二人又对饮三碗,杨洪见东方明略无半分酒意,不由赞道:“倒是老弟不懂武功却有如此海量,才真令人折服。”

东方明谦辞道:“岂敢,岂敢!”。须臾却道:“只是杨兄所言未免有失于偏颇。依小弟所见,人之酒力所赖天资禀赋、胸襟气魄,亦得益于素日贪杯长饮,岂可以习不习武一概而论之?杨兄不见汉之刘伯伦,唐之李太白么?此二人诗酒风流,豪饮无量,堪称一代‘酒仙’。”

杨洪大笑道:“老弟有所不知,练武之人常年精修内力,懂得如何将酒劲疏散于四体百骸。故而习武者比常人更胜酒力。刘伶乃魏晋侠隐,曾任参军,常与嵇康等争论行气强身之道。李白师从剑圣裴旻,尚义任侠,自然也颇通内功。就连老弟口中一饮百觚的孔夫子也是力大善射,武艺超群那!”

东方明于江湖武学上全然不懂,自己这些见识大多源自书中,当下他听了杨洪这类“江湖言论”虽是疑信参半,倒也颇觉新鲜有趣。且听杨洪又说道:“刘伶生性闲散,纵酒避世,平生倒也逍遥快活。可惜李白胸怀大志却生不逢时,唯能寄情诗酒,落个‘诗仙’之名罢了……”话到此处,他忽而愧色道:“说起酒杨某实在惭愧,渔家过活本就艰难,我竟还教老弟请客,真是过意不去。方才那酒保有眼无珠,我这把刀名叫‘飞廉’,你拿它去城中转上一遭,定能换取个好价钱。”

东方明却将宝刀放至他面前,推辞道:“君子怎好夺人之美,小弟原本就未打算要杨兄这把宝刀,现在物归原主。”杨洪忙将宝刀又推向东方明,朗然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难道老弟当了君子,反要让为兄做小人不成?”

东方明哪里肯受,因又辞道:“这宝刀若被我拿来砍树劈柴岂非太过大器小用了?况兄有所不知,如今一些商贾员外专门结交山人清客,攀比成风。他们不但修园筑亭、奢侈饮食,还要附庸风雅。武陵城中便有一大户命下人在池中养鱼,且非江中新鲈不可,对外名曰“忆鲈”。自己却假扮渔翁充作隐士在家中垂钓。小弟藉此卖他鱼秧,授他渔钓之法,每次可得数十两银子。因此也不需用杨兄的宝刀去换钱使。”

杨洪见他固辞不受,只好收回宝刀,拱手揖道:“老弟既执意如此,此刀我权且收回,便算我欠老弟你一份人情。他日若有差遣,杨某但凭驱使。”说罢却忍不住笑道:“只是听老弟方才说道那位商贾大户,想不到这世间竟有这等迂腐可笑之人?”

东方明嗟叹道:“唉!慢说这些财主员外,当朝为官者又有多少人忧国忧民呢?”又端起酒杯与杨洪敬了几碗。

却听杨洪说道:“为今天下既安,但朝廷新立未稳,四方争斗不歇,蒙古人虎视眈眈贼心不死,就连武林中也是血雨腥风。看来这百姓要想过上安生日子,恐怕还有待时日。”

东方明碍于自己身世,往时定然不与人谈论时政,但此刻他与杨洪一见如故,又觉他颇有见识,捺不住心头一热,便要一问:“不知在杨兄眼里,当今圣上是何等人物?”

杨洪被他突然这么一问,略微一顿,毫不避讳道:“当今皇帝还算有些雄才伟略。只是行事太过阴损毒辣,连自己的亲兄弟也要赶尽杀绝。论其奸诈之处,即使与三国时曹操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方明听他对自己的仇人朱棣有褒有贬,心中不免顿生不悦,继续试问道:“那杨兄以为前代神宗皇帝又是何等人物?”

杨洪之前见他如此关心政事,只觉得这个渔夫颇有见地,定然平日饱读诗书。可建文皇帝的庙号鲜有人知,他却又从何而知呢?便在此刻,心中不免对东方明身份起疑,遂有意说道:“小皇帝嘛,虽有一片赤诚却少不更事,身边围绕的净是一群无用之臣。齐泰、黄子澄之辈坐而论道、少谋寡断,不过一介书生而已。方孝孺虽有识见却生性愚直。后任的李景隆更是个纸上谈兵、贪生畏死之徒。我大明将士们本应守土戍边死于疆场,却白白死在了小皇帝夺权争斗之下,实在教人痛心!”

东方明听罢这一番话怒形于色,猛然怕案而起。正在这时,远处一桌忽有一人叫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一个乱臣,一个贼子,反倒在这里论起朝政!不怕我抓你们去见官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