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仙踪侠隐录 > 第十五章 如梦初醒

仙踪侠隐录 第十五章 如梦初醒

作者:晟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方明再次睁眼已躺在了自家藤床上。床首一个头戴三角巾,髭须花白的郎中正为自己针灸。萍娘和崔九则围在一旁看候,窗外偶有孩子嬉闹之声。他这时才恢复神志,猛然想起儿子便连叫了两声“墨儿”。

萍娘见东方明开口说话,抢着道:“你且宽心躺着,俺让他正在院里哄着碧儿,过会儿便来见你!”东方明听了这话渐渐定下心神,待欲问个详尽,却又被萍娘插话道:“瞧你这幅身骨,倒还不如自己儿子!亏了那位恩公把你每送回来,不然便再也尝不到这人间美味了!”说到这当口儿,萍娘回身端了一碗热食,当时便要喂他吃下。原来这“人间美味”竟是一大碗混沌鸡汤。

东方明岂敢越礼,忙用双手接过,兀自呷了几口汤汁。萍娘笑道:“味道怎样?这鸡是刚杀的,墨儿方才尝了一碗直夸香哩!”

东方明却怎好与李氏人前细答,只囫囵喝光了碗里的,支吾应付了几句。萍娘接过空碗仍有话待说,东方明便有心先与郎中申谢。那郎中摆了摆手,继续为他针灸,口里只道了一句:“治病扶伤乃医者本职当然,不必客气。”便再无话。

东方明忆起昨日种种,便向崔九询道:“九叔,在下记得昨日与犬子在行船途中遇上好大风浪,差点丢了性命……不知此刻如何却安卧在家中?”

崔九因道:“说来先生真个命大!你们行船那日,江上兴起三条水龙,翻江倒海一般,那阵势可真是百年难遇,全村都跟着下了一夜大雨,有几户人家也不幸遭了难。李氏因未见着你们父子便唤我同去寻找,哪知找了大半日也没有你俩影子。后来有个艄公将你们送来,说你们迷了方向又染了寒症病倒在自己家中,奈何他家附近没有医士,只好将你们先送回家里。李氏见你们昏睡不醒,哭的像个泪人儿,恰好被这位游方的蔡医士撞见,便将你父子二人抬回家中诊治。

东方明得知郎中姓氏,又想到自己牵累了崔李二人,便要起身一一叩谢,却几乎被三人同时制住。蔡郎中敛眉说道:“你身上灸了针,暂不要动!”崔九也劝道:“咱们这般亲近,何必拘礼。”

东方明这才躺了回去,只是他心中不明,便请二人道:“不知救我那位恩公可是位白发老翁?”

萍娘纳罕道:“怎么会?那可是位青年汉子!”

东方明忙又问:“那人身旁可还携着一个童子么?”

萍娘道:“只他一人。”东方明微微失落,喃喃道:“这便怪了……”萍娘见他如此,怨道:“你这人忒也心急!俺每都知你有恩必报,可也不急于一时,当下养好身子才是最紧要事!”

东方明却又问:“不知那位恩公姓甚名谁?家住何地?我也好去拜谢则个。”

崔九接话道:“都怪老拙糊涂了,忘了请教恩人大名……”萍娘也颇自责道:“那人话不甚多,送回你每转身便撑船走了。俺本打算留他到酒肆饮上几杯,怎奈一时担心墨儿竟也疏漏了,真个该打!”

三人正说时,却听蔡郎中咳了一声,道:“好了,我去开个方子,准备去铺里抓药吧!”边说边把最后一根毫针在东方明中府穴捻了几下,遂起针收回布袋。

少时蔡郎中将药方拟好递与崔九,嘱道:“无甚大碍,只是身子虚寒些。按这方子抓药,调理三日即可痊愈。”崔九不识字,接过药方也不贪看,只一心听着蔡郎中说话。萍娘因问:“蔡医士,不知俺的墨儿可还用服些汤剂?”

蔡郎中捋了捋须,道:“不必了。那孩子本就先天之精充沛,元气畅通三焦。更似有一股精妙真气内化,二者相融流于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故此风邪难侵,疾病不萦,实属难得。”崔李二人不懂医理,只听个大概,得知二人都相安无事便皆大欢喜。

蔡郎中收拾好行囊即欲辞行。东方明见了再三称谢道:“老先生妙手仁心,请恕在下失礼不能远送。”蔡郎中临别揖道:“阁下且请珍重,你我相会有日!”

萍娘去送,掏了几钱银子予他。蔡郎中接过,言道:“请回罢。”李氏再次谢过才又回到屋里。

屋内只剩崔李二人,东方明面对二位恩人,愧怍道:“九叔与大嫂对我父子恩同再造,在下实在亏欠二位太多……”言而未尽,只听萍娘轻嗔道:“咱每亲如一家,何必又说两家的话?你总这般客套,可是瞧不起俺妇道人家?”几句话说的东方明不知如何作答。

萍娘因见东方明言语渐稀,似还在得疾恍惚之中,便将药方从崔九手中要来,道:“九叔,你老腿脚不便又要看顾碧儿,这跑腿儿抓药的差事还是交给俺最适合!”起身又对东方明道:“你好生歇息,俺去家中备些菜肴,回头让酒保送来。”东方明虽不愿再欠人恩情,却也不便多留萍娘,因而未加固辞,便由她去了。

崔九见萍娘走远,忽而开言说道:“老拙平生未曾读过书,但活过半百也懂得不少世理。当下有句话想对先生讲,还望先生听了不要怪罪。”东方明微微一怔,忙道:“九叔,你老这是哪里话?有什么话请讲无妨。”

崔九温言道:“常言道‘初嫁从亲,再嫁由身。’李氏为夫斩衰三年,是个重情义的人。她虽守了五六年寡,却还正在青春年纪。如今她一心一意对先生,可也真是动了痴情。老拙以前从未替人牵过红线,只是见先生非一般庸人,且对李氏心存感念。如今你们各自都不必为声名所累。若先生心中有意,老拙愿为冰人从中撮合;若先生并无此意,那便权当是老拙唐突冒昧,此后再不提此事罢了。”

东方明未想崔九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沉吟片刻才道:“九叔休要误会……李氏情义在下怎生不知?无奈昔年发妻因我亡故,我心中实难再容下她人。况且…大嫂她对我恩比父母,我不过是个落魄晦运之人,又怎敢再存非分之念?”

崔九本想一发成全二人,却听东方明话里情真意切,又恐惹他无法安养,只好告辞道:“先生有君子之心光明磊落,令人很是佩服。方才只当是我与先生说笑罢。容改日再来探望。”他刚向屋外走出几步,忽又被东方明叫住。崔九因问:“莫非先生回心转意,听进了我方才的话?”东方明道:“是在下还有一事想请教。从前我听你老说过,这里的江水曾经换过颜色,而后村中便大灾三年,不知竟是传言还是确有其事?”

崔九因笑道:“先生何以突然想起这事?传闻此事发生在前朝至正末年,那时就连我也尚未出世。老辈人说江里本有个镇水宝物,因有人将它取了出来便招来种种祸端。不过是唬小孩子罢了!”

东方明本想将江水变红一事说与崔九,略一思忖转又作罢,道:“九叔见笑,在下是怕碧儿走后墨儿一人乏味,想给他讲个故事。”崔九笑道:“如此我明日再带碧儿过来就是。”遂出门携着碧儿回去了。

东方明独卧藤床思忆前事,又想到崔李二人之言,顿时疑虑难销。心神正乱时,小子墨恰从外面跑了进来,入门便问:“爹爹可好些了?”东方明喜道:“爹无事,你可怎样?”小子墨道:“我也无事”。东方明将他唤至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无事便好!墨儿,你可还记得咱们是如何回到家中的么?”小子墨答道:“多亏了那位仙翁爷爷帮助。”

东方明听他如此回答,心头一震,口中念道:“原来一切皆是真……可九叔与大嫂又岂会虚言?”止不住又要确认一番:“墨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小子墨惊讶道:“难道爹爹也不记得了么?昨日干娘也是这般问我。我给她讲了咱们如何遇到仙翁爷爷,如何进入山洞,又如何掉进地下河里。干娘却不信,偏说是有位阿叔将我送回来,还说我是病糊涂了。我便同她说:‘爹爹从前讲过:‘耳闻不之不如目见之。’一切都是墨儿亲眼所见,怎会有假?”

东方明沉思片刻,蓦然心窍大开,随即探身从小子墨身上解下一枚玉佩,因问:“墨儿,你这玉佩从何而来?”小子墨答道:“正是那位仙翁爷爷赠的。”

东方明太息一声,将玉佩攥在手里细细观鉴,但见这块佩:状若桃花不似人工雕琢;质比清泉恰如浑然天成。闻之则有幽幽暗香,抚之则有丝丝清凉。真可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

东方明从前亦见过不少美玉,可如今这块却令他啧啧称奇。把弄良久才见这佩上还刻着两行篆书,依稀是:天下乱纪,贤者避世。他反复推敲这八个字,浮想联翩,心道:“天下乱纪,贤者避世。这八个字似与五柳先生所作《桃花源诗》中‘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暗合,莫非那“桃源幻境”便是秦时百姓逃荒避乱的桃花源?”

想到此东方明不禁暗地自嘲道:“这世间哪有什么济世仙人?倘若真有天下也不会纷乱至此了。可笑我竟还把家仇国恨寄望于一隐世老翁,真是痴人说梦!若我方家未曾罹难,天下承平,得见前人苦苦寻访的世外桃源,也不不失为平生乐事。可如今朝堂昏暗,灭族大仇未报,我又怎会有闲情去探古寻奇呢?”道理既已想通,东方明转手又将玉佩交还给儿子。自此他便犹如大梦初醒,性情也渐恣纵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